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信电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安全问题,诸如布线不规则、介质故障等。本文将通过对通信电路的传输介质,电路保护、通信机房以及网络结构体系四个方面分析影响通信电路安全的因素,从而达到优化通信电路,提高运行效率、确保通信电路运行的目的。
[关键词]通信电路 安全运行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R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3-0119-01
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主要包括了监控、语音、安控、视频会议、自动化数据等,它的有效运行能够提高电路运行效率,使传输介质的可靠性增加,优化通信电路运行环境等,因此通信电路的安全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传输介质、电路保护、通信机房环境、网络结构体系这四个方面分别探析其影响通信电路安全运行的原因。
1.传输介质
通信电路的安全运行主要依靠的是质量较高,可靠性较高的传输介质。近年来,随着通信电路的不断发展,分布在通信机房的光接口的数量越来越多,布线越来越不规则,导致跳纤和软管数量逐渐增加,使光配柜变得越来越乱。通信网处因传输介质而引发的各种故障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有尾纤质量差、尾纤头不清洁、光纤适配器发生故障、尾纤冗余存放混乱等,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案来更好地解决。
由于这些光方向直接决定着自动装置的安全性,并时刻保护着继电安全,所以光方向一旦遭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到通信电路的安全运行,不利于通信设备的正常维护和扩容,甚至会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
2.电路保护
要使通信电路安全运行,就要根据电网的结构层次,交叉容量等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设计。因为近年来通信电路运行时发生的各种故障大都是由传输介质的失效引起的,所以为了弥补运输介质的缺陷,应该对通信电路进行保护,增加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面将从环网的通道保护、复用段保护和子网连接保护这三种方式进行介绍。
2.1 环网的通道保护
通道保护又可以细分为二纤双向保护和二纤单项保护两种方式。出入环通道信号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环网是否要进行保护倒换,在这种方法中,一般采用的是1+1的方式来进行保护,用时较短,操作简单。
2.2 环网的复用段保护
环网的复用段保护主要是用来保护线路的复用段层,仅限于环状拓扑结构,使用具有局限性。这种方式中可以采用1+1或1:N的方式来进行保护,倒换时间与通道保护相差不多,也在50ms以内,但复用段保护的可靠性还差强人意,并且工作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3 子网连接保护
子网连接保护的应用性较强,可保护一部分通道和两端之间的通道,其保护方式也是采用1+1的方式,灵活性较强,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包括树状拓扑、环状拓扑和网状拓扑结构的网络。另外,子网连接保护可以和复用段保护同时进行,以便对传输信号进行双重保护,可靠性较高。
3.通信机房环境
通信传输设备对通信机房环境特别敏感,如温度、粉尘、湿度等,这些因素可能会造成信号劣化、电路板短路、散热效率低、引发静电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电路设备的使用寿命,出现各种故障,影响通信电路的安全运行。其中电路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是侵入了雷电波和雷电感应。
因此,为了保证通信电路的安全运行,相关人员要定时对通信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完善通信的接地系统,确保通信机房的湿度、温度、洁净度等都能满足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
4.网络结构体系
近年来,电网的不断发展推动着通信电路的抗风险能力和安全性不断提高。而不合理的电网结构会引发扩容困难、电路配置困难、稳定性差等现象,因此就需要通过正确的规划,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结构清晰、层次合理的通信网络结构,来提高通信网络各方面的性能,从而达到使通信电路安全可靠地运行的目的。
而一个合理的通信传输网络的建设方式一般是渐进式,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是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其中核心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很高,有着较大的传输电路,主要用于调度跨区域的业务;汇聚层的汇聚点需要和核心层的节点组成两点环,这样可以将核心层和网络末梢联系起来,提高通信电路的利用效率;接入层一般采用环网的通道保护方式来进行电路保护,是汇聚层伸展的末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以上介绍的影响通信电路安全运行的四个因素中来解决实际问题,但不仅如此,影响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因素还包括细致高效的管理、日常维护维修、信号传输质量等,因此要根據实际情况,通过严谨的综合分析来优化通信电路,提高运行效率,确保通信电路的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庞锐昭.浅谈如何提高电力系统通信的运行水平[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2] 张斌,衷宇清.广州电力传输网带宽分配优化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0(02).
[3] 梁芝贤,魏明海,王剑.西安地区智能电网通信传输网架建设规划[J].电力系统通信.2010(02).
[4] 黄艳明.符合坚强智能电网要求的2M保护切换设备[J].电力系统通信.2010(02).
[5] 陈霖,金楣.基于MSTP的远动实时数据通道的实现[J].电力系统通信.2010(01).
[关键词]通信电路 安全运行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R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3-0119-01
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主要包括了监控、语音、安控、视频会议、自动化数据等,它的有效运行能够提高电路运行效率,使传输介质的可靠性增加,优化通信电路运行环境等,因此通信电路的安全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传输介质、电路保护、通信机房环境、网络结构体系这四个方面分别探析其影响通信电路安全运行的原因。
1.传输介质
通信电路的安全运行主要依靠的是质量较高,可靠性较高的传输介质。近年来,随着通信电路的不断发展,分布在通信机房的光接口的数量越来越多,布线越来越不规则,导致跳纤和软管数量逐渐增加,使光配柜变得越来越乱。通信网处因传输介质而引发的各种故障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有尾纤质量差、尾纤头不清洁、光纤适配器发生故障、尾纤冗余存放混乱等,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案来更好地解决。
由于这些光方向直接决定着自动装置的安全性,并时刻保护着继电安全,所以光方向一旦遭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到通信电路的安全运行,不利于通信设备的正常维护和扩容,甚至会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
2.电路保护
要使通信电路安全运行,就要根据电网的结构层次,交叉容量等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设计。因为近年来通信电路运行时发生的各种故障大都是由传输介质的失效引起的,所以为了弥补运输介质的缺陷,应该对通信电路进行保护,增加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面将从环网的通道保护、复用段保护和子网连接保护这三种方式进行介绍。
2.1 环网的通道保护
通道保护又可以细分为二纤双向保护和二纤单项保护两种方式。出入环通道信号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环网是否要进行保护倒换,在这种方法中,一般采用的是1+1的方式来进行保护,用时较短,操作简单。
2.2 环网的复用段保护
环网的复用段保护主要是用来保护线路的复用段层,仅限于环状拓扑结构,使用具有局限性。这种方式中可以采用1+1或1:N的方式来进行保护,倒换时间与通道保护相差不多,也在50ms以内,但复用段保护的可靠性还差强人意,并且工作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3 子网连接保护
子网连接保护的应用性较强,可保护一部分通道和两端之间的通道,其保护方式也是采用1+1的方式,灵活性较强,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包括树状拓扑、环状拓扑和网状拓扑结构的网络。另外,子网连接保护可以和复用段保护同时进行,以便对传输信号进行双重保护,可靠性较高。
3.通信机房环境
通信传输设备对通信机房环境特别敏感,如温度、粉尘、湿度等,这些因素可能会造成信号劣化、电路板短路、散热效率低、引发静电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电路设备的使用寿命,出现各种故障,影响通信电路的安全运行。其中电路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是侵入了雷电波和雷电感应。
因此,为了保证通信电路的安全运行,相关人员要定时对通信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完善通信的接地系统,确保通信机房的湿度、温度、洁净度等都能满足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
4.网络结构体系
近年来,电网的不断发展推动着通信电路的抗风险能力和安全性不断提高。而不合理的电网结构会引发扩容困难、电路配置困难、稳定性差等现象,因此就需要通过正确的规划,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结构清晰、层次合理的通信网络结构,来提高通信网络各方面的性能,从而达到使通信电路安全可靠地运行的目的。
而一个合理的通信传输网络的建设方式一般是渐进式,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是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其中核心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很高,有着较大的传输电路,主要用于调度跨区域的业务;汇聚层的汇聚点需要和核心层的节点组成两点环,这样可以将核心层和网络末梢联系起来,提高通信电路的利用效率;接入层一般采用环网的通道保护方式来进行电路保护,是汇聚层伸展的末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以上介绍的影响通信电路安全运行的四个因素中来解决实际问题,但不仅如此,影响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因素还包括细致高效的管理、日常维护维修、信号传输质量等,因此要根據实际情况,通过严谨的综合分析来优化通信电路,提高运行效率,确保通信电路的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庞锐昭.浅谈如何提高电力系统通信的运行水平[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2] 张斌,衷宇清.广州电力传输网带宽分配优化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0(02).
[3] 梁芝贤,魏明海,王剑.西安地区智能电网通信传输网架建设规划[J].电力系统通信.2010(02).
[4] 黄艳明.符合坚强智能电网要求的2M保护切换设备[J].电力系统通信.2010(02).
[5] 陈霖,金楣.基于MSTP的远动实时数据通道的实现[J].电力系统通信.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