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要告诉大家的是在评价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增强写作的自信心,通过习作点评使学生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获得习作的成就感。以往教师对习作点评常常用语句不通顺、内容不具体、中心不明确等字眼,严重地挫伤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撰写习作评语时,要“以鼓励为主,以写优点为主”,用激励性评价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不再感到手中笔的沉重。
关键词习作 评价 激励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学生学得怎样?往往能从学生的习作水平上体现出来。那么,如何迅速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习作评价及在习作评价中体现激励性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习作评价
习作: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评价时指出:“不仅是为了证明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等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习作评价: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习作水平和能力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
2 当前习作评价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通过对我市部分学校高年级学生进行有关习作评价情况的广泛调研后发现,目前各校在习作评价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问题,典型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习作评价的简单分数化
主要是指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评价仅仅是一个分数,比如:张三的给个65分,李四的给了个85分等。但是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分数就可以进行完整、全面的评价的;因为这种评价的结果是学生知道自己的习作“好”(得分高),但不知道为什么“好”。低分者虽知自己的习作 “不好”(得分低),但不知为什么“不好”,真可谓“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2 习作评价的纯粹形式化
有些教师似乎在“认真评价、积极鼓励”学生的习作,然而学生对这种形式的评价并不感兴趣,甚至反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教学常规检查而做的评价,这种为了“形式”而进行的习作“评价”与要求对学生的习作评价相差太远,这很值得我们反思。
2.3 习作评价的高耗低效化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敬业的教师,每天不辞劳苦地批阅学生习作,常常挑灯夜战,一本一本地认真批注、修改,并工工整整地写评语,但当习作发到学生手中时,却出现了令我们难堪的景况,大多数学生看都不看一下,而置我们教师的“辛勤汗水”于不顾,就丢在一边去了,造成这种高耗低效的尴尬情形的“罪魁祸首”恐怕就是我们的“目中无人”——忘却了学习的主人,未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这一教学活动的,是那单一的评价形式和无味的评价语言把这一种沟通师生情感的大好时机“粗心”地白费了。
2.4 习作评价的机械标签化
有些教师在习作评价中,方法单调,形式呆板,缺乏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方法,翻开学生的习作,发现有些教师所写的评语情况实在叫人难以接受,那种“中心突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书写工整”等标签式(笔者暂且这样称呼)的评语,似乎有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味道,不管哪篇文章都可以套上一两条,硬棒棒的,怎能呼唤学生,怎能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的评语,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道圣谕——这是至关重要,是激發还是扼杀,全在我们评价者(尤其是教师)的一念之间,全体学生只用统一的一二种方式评价,而使评价结果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天长地久,错过了激发学生习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2.5 习作评价的死板标准化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写命题作文《放学路上》,他写了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只小蚂蚁找到一个食物搬不动,叫来伙伴们一起搬的事,作文写得还算生动,记事也较完整。但老师却给了0分,评语是“毫无意义”。“毫无意义”的评语即说明教师常常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当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有意义的好人好事自然可以引导学生去写。但是这种千篇一律的“死板”要求,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思想上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与教师所期望的结果适得其反。
3 激励性评价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落实者,在习作评价这个环节中,应该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为学生服务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发挥习作评价的激励和引导功能,对学生的习作作出实事求是的以鼓励和表扬等正面引导为主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即包含学生在习作训练中的广泛合作,也蕴含着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而也需要持久的兴趣与强有力的动机支撑,当学生有持久的兴趣时,学生会全身心沉浸在习作的学习中,各种动机被激励起来,并自发和谐的进行,保持习作热情,倾吐真情实感,并自觉地进入角色,从而使他们不再视习作为负担,这时,学生的(下转第133页)(上接第129页)习作也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4 运用激励性评价的具体做法
4.1 评价方式要“情趣化”
谁是习作评价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生“好之,才会乐之。”评价方式的生动有趣,学生才会乐意接受。如何培养学生对写作这项艰苦劳动的乐趣,使其在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中去感受、去领悟这一劳动的滋味,去品尝这一劳动成果的乐趣?
4.2 评价形式要“多样化”
教师在评价中,除书写评语外,还要采用口头评价、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的方式进行评价,要以满腔的热情、真诚的眼神、丰富的情感,给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和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给学生一种敢说敢想的欲望,一种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路,提高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习作评价的效率,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4.3 评价过程有“针对性”
在评语的撰写时,我们的评价者如果都能为学生的明天着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就会正确对待学生这一特殊的学习主人,就会平等地为其发展当好组织者帮助者这一角色!教师应站在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角度上,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评价内容要写具体、简略、准确、实事求是。在语言色彩上应富有人情味,要具有感染力、针对性、要紧扣住学生心扉。
4.4 评价过程的“连续性”
习作的评价是一种连续性评价,而不是总结性评价。因此,习作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的好坏,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所以教师不要吝啬你的评价,可利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
5 运用激励性评价的原则
(1)以理服人,讲究信度。学生习作中出现顾此失彼、认识偏颇的情况,不能简单的称之为“观点错误、头脑简单选材不当、胡说八道”,而应循循善诱、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
(2)以导引人,讲究宽度。利用评语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习作有什么优缺点,自己揣摩、领悟,自己修改,从而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怎样写会更好。老师在批改时则不能越俎代庖。
(3)以情动人,讲究浓度。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在习作评语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习作的成功肯定,以此达到提高他们写好习作的信心和勇气。采用有激励性的评语,消除学生害怕习作的心理,帮助学生走出习作的低谷,激励他们为写好习作而自强不息。
(4)以曲感人,讲究力度。习作评语最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训导学生,而用交心的方式、商讨的口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跟学生娓娓而谈,让学生自己去斟酌、去权衡,就能产生再创造的欲望。
(5)以趣引人,讲究尊重。一条带有趣味性的评语,可以促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潜心思考,领悟道理,克服缺点,获得效益。
总之,学生的习作水平不管是哪个层次,达到一定的目标,都应该及时给予激励,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评价时,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评价标准,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广西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习作 评价 激励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学生学得怎样?往往能从学生的习作水平上体现出来。那么,如何迅速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习作评价及在习作评价中体现激励性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习作评价
习作: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评价时指出:“不仅是为了证明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等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习作评价: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习作水平和能力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
2 当前习作评价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通过对我市部分学校高年级学生进行有关习作评价情况的广泛调研后发现,目前各校在习作评价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问题,典型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习作评价的简单分数化
主要是指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评价仅仅是一个分数,比如:张三的给个65分,李四的给了个85分等。但是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分数就可以进行完整、全面的评价的;因为这种评价的结果是学生知道自己的习作“好”(得分高),但不知道为什么“好”。低分者虽知自己的习作 “不好”(得分低),但不知为什么“不好”,真可谓“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2 习作评价的纯粹形式化
有些教师似乎在“认真评价、积极鼓励”学生的习作,然而学生对这种形式的评价并不感兴趣,甚至反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教学常规检查而做的评价,这种为了“形式”而进行的习作“评价”与要求对学生的习作评价相差太远,这很值得我们反思。
2.3 习作评价的高耗低效化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敬业的教师,每天不辞劳苦地批阅学生习作,常常挑灯夜战,一本一本地认真批注、修改,并工工整整地写评语,但当习作发到学生手中时,却出现了令我们难堪的景况,大多数学生看都不看一下,而置我们教师的“辛勤汗水”于不顾,就丢在一边去了,造成这种高耗低效的尴尬情形的“罪魁祸首”恐怕就是我们的“目中无人”——忘却了学习的主人,未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这一教学活动的,是那单一的评价形式和无味的评价语言把这一种沟通师生情感的大好时机“粗心”地白费了。
2.4 习作评价的机械标签化
有些教师在习作评价中,方法单调,形式呆板,缺乏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方法,翻开学生的习作,发现有些教师所写的评语情况实在叫人难以接受,那种“中心突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书写工整”等标签式(笔者暂且这样称呼)的评语,似乎有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味道,不管哪篇文章都可以套上一两条,硬棒棒的,怎能呼唤学生,怎能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的评语,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道圣谕——这是至关重要,是激發还是扼杀,全在我们评价者(尤其是教师)的一念之间,全体学生只用统一的一二种方式评价,而使评价结果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天长地久,错过了激发学生习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2.5 习作评价的死板标准化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写命题作文《放学路上》,他写了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只小蚂蚁找到一个食物搬不动,叫来伙伴们一起搬的事,作文写得还算生动,记事也较完整。但老师却给了0分,评语是“毫无意义”。“毫无意义”的评语即说明教师常常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当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有意义的好人好事自然可以引导学生去写。但是这种千篇一律的“死板”要求,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思想上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与教师所期望的结果适得其反。
3 激励性评价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落实者,在习作评价这个环节中,应该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为学生服务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发挥习作评价的激励和引导功能,对学生的习作作出实事求是的以鼓励和表扬等正面引导为主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即包含学生在习作训练中的广泛合作,也蕴含着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而也需要持久的兴趣与强有力的动机支撑,当学生有持久的兴趣时,学生会全身心沉浸在习作的学习中,各种动机被激励起来,并自发和谐的进行,保持习作热情,倾吐真情实感,并自觉地进入角色,从而使他们不再视习作为负担,这时,学生的(下转第133页)(上接第129页)习作也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4 运用激励性评价的具体做法
4.1 评价方式要“情趣化”
谁是习作评价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生“好之,才会乐之。”评价方式的生动有趣,学生才会乐意接受。如何培养学生对写作这项艰苦劳动的乐趣,使其在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中去感受、去领悟这一劳动的滋味,去品尝这一劳动成果的乐趣?
4.2 评价形式要“多样化”
教师在评价中,除书写评语外,还要采用口头评价、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的方式进行评价,要以满腔的热情、真诚的眼神、丰富的情感,给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和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给学生一种敢说敢想的欲望,一种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路,提高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习作评价的效率,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4.3 评价过程有“针对性”
在评语的撰写时,我们的评价者如果都能为学生的明天着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就会正确对待学生这一特殊的学习主人,就会平等地为其发展当好组织者帮助者这一角色!教师应站在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角度上,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评价内容要写具体、简略、准确、实事求是。在语言色彩上应富有人情味,要具有感染力、针对性、要紧扣住学生心扉。
4.4 评价过程的“连续性”
习作的评价是一种连续性评价,而不是总结性评价。因此,习作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的好坏,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所以教师不要吝啬你的评价,可利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
5 运用激励性评价的原则
(1)以理服人,讲究信度。学生习作中出现顾此失彼、认识偏颇的情况,不能简单的称之为“观点错误、头脑简单选材不当、胡说八道”,而应循循善诱、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
(2)以导引人,讲究宽度。利用评语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习作有什么优缺点,自己揣摩、领悟,自己修改,从而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怎样写会更好。老师在批改时则不能越俎代庖。
(3)以情动人,讲究浓度。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在习作评语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习作的成功肯定,以此达到提高他们写好习作的信心和勇气。采用有激励性的评语,消除学生害怕习作的心理,帮助学生走出习作的低谷,激励他们为写好习作而自强不息。
(4)以曲感人,讲究力度。习作评语最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训导学生,而用交心的方式、商讨的口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跟学生娓娓而谈,让学生自己去斟酌、去权衡,就能产生再创造的欲望。
(5)以趣引人,讲究尊重。一条带有趣味性的评语,可以促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潜心思考,领悟道理,克服缺点,获得效益。
总之,学生的习作水平不管是哪个层次,达到一定的目标,都应该及时给予激励,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评价时,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评价标准,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广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