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中国古典诗歌”教学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教学理念中寻找到更加宽阔的道路。所以,教师要不断地丰富、开拓诗歌表达的时空,加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意义认知,全面分析教学现状。文章就小学语文“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提出了“用最切实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好每一首诗歌;简单了解中国诗歌的创作特点:着眼于‘气象’与‘意境’;准确把握教材中中国古典诗歌的编排意图,重新整合,提纲挈领,有的放矢”等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国古典诗歌;课堂教学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意义认知和现状分析
小学课本中选录了73篇小学古诗文,平均每年学习十篇有余,笔者认为,这是偏少的。学生的母语学不好与这有关,因为语文学习没有广泛的阅读和积累而想提高,那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古典诗歌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种子,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信念、生活的思考、文学的意义、生命的态度……再想想自己的教学,我们对诗歌的学习进行到了什么程度?相信老师都在非常认真地教学生,对于诗歌教学也是尽心尽力了。但这就够了吗?我们能否“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将这仅有的73首诗歌都教好呢?诗歌的体验并不简单,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没有足够多的人生经历,很多时候必须依靠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因此,老师要在学生学习初期建立起诗歌的美好印象,要让他们领悟中国诗歌的独特的魅力,要让他们能够吟诵诗歌,诗意地生活。然而诗意的生活恰恰就是生活的本质。
二、就小学语文“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用最切实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好每一首诗歌
如何教学生吟诵古典诗词?如果从技术层面入手,那要讲的内容就很多,比如诗歌的韵律如何把握,这里面就牵扯到用韵、音变、节奏、轻重、缓急、用字、色彩、情绪等一系列问题。这样讲起来很烦琐,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这不是学生(包括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众所周知,诗歌的学习须以理解为前提。虽然笔者赞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对于学生而言,由于缺少深入体会的心理和人生的历练,仅读还不够,因此教师还需要指导他们读。诵读的指导不只是技術层面的问题,如轻重、缓急、停顿、韵律、节奏,还要对诗词进行正确的把握,这样才能用心、安心、静心、专心读出诗的韵味。而在这方面,我们似乎还缺少点心思。
(二)简单了解中国诗歌的创作特点:着眼于“气象”与“意境”
要理解中国的诗歌,就要明白中国人思维、创作的特点。中国人的思维着生于臆想,重视于气象。中国人从创作起初开始就是浪漫的、诗意盎然、诗性卓著的。这种思维模式写就的诗歌必然是讲究气象的。诗歌的气象,有如山峦之云烟、江海之波涛,夺魂摄魄,哪怕是生活的一个细节也是那样的气动山河,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歌的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笔者认真地研究了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诗歌。如《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此气象壮丽雄阔。“天苍苍,野茫茫”又有意地放开,湛蓝的天以及天下的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草原,那又是多么的壮丽,“风吹草低见牛羊”又可看见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富足,虽然没有写到他们此时的心情,但我们可想而知,他们此时的脸上一定洋溢着满足、开心、自豪的表情。所以,要读出这种情感。
其实,每首诗都有自己的气象,要认真体会,方能真正领会,并受其感染。如《望天门山》的气象雄丽开阔,《山行》的气象清新雅丽……细心的老师都注意到了,笔者概括其意象时分别用了壮丽、雄丽、雅丽,“丽”为其共同的气象特征,不同的是,《敕勒川》的“壮”既表现为自然的阔大,又表现为人的心胸的阔大,将如此大的原野看作属于自己的家,那壮怀何人能比?《望天门山》写出青山、碧水、蓝天、红日、白帆,色彩绚丽,山之高峻、水之湍急、人之喜悦,使整首诗好像有一个可以冲破一切阻碍的强大力量,所以,称它为“雄”。《山行》犹如一幅中国山水画,色彩热烈但不杂乱,一条曲折的山间小路将画面延展到了白云深处,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既然如此,语文老师也应该有自己的气象,暂且称之为“学问的气象”吧。学问的气象讲究“贯通”与“横通”。“贯通”即能够了解当下、穿越历史,“书留春秋在,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横通”即能够纵横驰骋,不受空间限制,勾连相关,方能达意。如果对理学一知半解,也很难理解得透。学问的气象,即是要能领略诗歌本身的“气象”,也要将自己的个人“气象”与之合拍,否则,诗歌就理解不到位,理解不到位,其他的朗读、讲解也就不能落到实处。
当然,要准确地理解古代诗词,仅有气象不够,还要理解诗歌中的“意境”。中国古代有诗人很浪漫,浪漫的人可以不关注身外之物,但时刻都要关注自己的“心境”,而这种心境的表达,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意境”展现出来的。而“意境”又是通过“意象”的组合及其赋予完成的。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此时,诗人的心境为“喜”,怎么表现呢?你看这春雨,不早不晚,该来的时候就来了,这是一“喜”。接着诗人又用两个“意象”——风和物相衬托,风是和风,物需滋润,和风细雨入夜而来,生怕打扰人们的美梦,又满足了万物所需,是多么“知趣”“通情”,这是二“喜”。这样的雨谁人不喜欢呢?如果这场春雨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不更好吗?这时,诗人又用四个意象“野径”“云”“江船”“火”——昔日看不到尽头的野径,已分不清,头上的乌云密布,地上的江中小船停靠,船中烛火闪亮,格外耀眼,船中的人与岸上的人一样,为这雨而“喜”不能寝。“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这是三“喜”、四“喜”。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又通过一个意象“花”,虚写,想象到明天百花着雨,花娇润鲜明,成都城内外,百花齐放,那又是多么让人“心花怒放”。气象见其气、见其势,意境见其情、见其趣。诗词无气则不活,无势则不立,无情则无道,无趣则不生。
(三)准确把握教材中中国古典诗歌的编排意图,重新整合,提纲挈领,有的放矢
教师一定要揣摩教材编排者的意图。初看起来,所选诗歌的篇目有点杂乱,其实不然,如果不能发现其中的端倪,而盲目地施教,往往给学生的印象支离破碎。小学老师一般都是随班而上,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这样的话,就更应该注意所选诗歌之间的联系,这就是新教材所讲的教材的“整合”。“整合”一般会向两个维度展开,一个是学龄,一个是小学整个阶段。笔者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小学二年级下册选了以下几首古诗:苏轼的《赠刘景文》,杜牧的《山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李白《赠汪伦》。苏诗: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杜诗:着重于人的个人修养和人格追求。贺诗:这是乡情中最让人心痛的一幕。李诗:虽为酬赠诗,与《赠刘景文》不同,前者重要安慰、抚平创伤,后者重要表达友情的深厚。这种简单的理解里面就包含着重新整合的线索,人生活在世,按照儒家的思想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照此理解,学习的顺序就应该是《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赠刘景文》。当然,还可以按照其他的标准“整合”,只要便于学生学习即可。
笔者似乎把小学的古典诗歌教学说得难了点,但对于一个老师而言,“难”就意味着要攻克更多的教学障碍,获取更多渠道的源信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抓住根本,理出头绪,想方设法让学生了解其中的趣味,尽其可能将中国诗歌的基因激活。教师应该采取更多的形式,腾出更多的空间,给予更多的阳光,让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以活泼而有力的生命状态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中央电视台近几年开设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收视率极高的栏目都是很好的尝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适当地创新,以优美的形式开启优美的中国古典诗歌之旅。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国古典诗歌;课堂教学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意义认知和现状分析
小学课本中选录了73篇小学古诗文,平均每年学习十篇有余,笔者认为,这是偏少的。学生的母语学不好与这有关,因为语文学习没有广泛的阅读和积累而想提高,那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古典诗歌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种子,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信念、生活的思考、文学的意义、生命的态度……再想想自己的教学,我们对诗歌的学习进行到了什么程度?相信老师都在非常认真地教学生,对于诗歌教学也是尽心尽力了。但这就够了吗?我们能否“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将这仅有的73首诗歌都教好呢?诗歌的体验并不简单,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没有足够多的人生经历,很多时候必须依靠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因此,老师要在学生学习初期建立起诗歌的美好印象,要让他们领悟中国诗歌的独特的魅力,要让他们能够吟诵诗歌,诗意地生活。然而诗意的生活恰恰就是生活的本质。
二、就小学语文“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用最切实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好每一首诗歌
如何教学生吟诵古典诗词?如果从技术层面入手,那要讲的内容就很多,比如诗歌的韵律如何把握,这里面就牵扯到用韵、音变、节奏、轻重、缓急、用字、色彩、情绪等一系列问题。这样讲起来很烦琐,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这不是学生(包括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众所周知,诗歌的学习须以理解为前提。虽然笔者赞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对于学生而言,由于缺少深入体会的心理和人生的历练,仅读还不够,因此教师还需要指导他们读。诵读的指导不只是技術层面的问题,如轻重、缓急、停顿、韵律、节奏,还要对诗词进行正确的把握,这样才能用心、安心、静心、专心读出诗的韵味。而在这方面,我们似乎还缺少点心思。
(二)简单了解中国诗歌的创作特点:着眼于“气象”与“意境”
要理解中国的诗歌,就要明白中国人思维、创作的特点。中国人的思维着生于臆想,重视于气象。中国人从创作起初开始就是浪漫的、诗意盎然、诗性卓著的。这种思维模式写就的诗歌必然是讲究气象的。诗歌的气象,有如山峦之云烟、江海之波涛,夺魂摄魄,哪怕是生活的一个细节也是那样的气动山河,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歌的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笔者认真地研究了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诗歌。如《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此气象壮丽雄阔。“天苍苍,野茫茫”又有意地放开,湛蓝的天以及天下的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草原,那又是多么的壮丽,“风吹草低见牛羊”又可看见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富足,虽然没有写到他们此时的心情,但我们可想而知,他们此时的脸上一定洋溢着满足、开心、自豪的表情。所以,要读出这种情感。
其实,每首诗都有自己的气象,要认真体会,方能真正领会,并受其感染。如《望天门山》的气象雄丽开阔,《山行》的气象清新雅丽……细心的老师都注意到了,笔者概括其意象时分别用了壮丽、雄丽、雅丽,“丽”为其共同的气象特征,不同的是,《敕勒川》的“壮”既表现为自然的阔大,又表现为人的心胸的阔大,将如此大的原野看作属于自己的家,那壮怀何人能比?《望天门山》写出青山、碧水、蓝天、红日、白帆,色彩绚丽,山之高峻、水之湍急、人之喜悦,使整首诗好像有一个可以冲破一切阻碍的强大力量,所以,称它为“雄”。《山行》犹如一幅中国山水画,色彩热烈但不杂乱,一条曲折的山间小路将画面延展到了白云深处,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既然如此,语文老师也应该有自己的气象,暂且称之为“学问的气象”吧。学问的气象讲究“贯通”与“横通”。“贯通”即能够了解当下、穿越历史,“书留春秋在,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横通”即能够纵横驰骋,不受空间限制,勾连相关,方能达意。如果对理学一知半解,也很难理解得透。学问的气象,即是要能领略诗歌本身的“气象”,也要将自己的个人“气象”与之合拍,否则,诗歌就理解不到位,理解不到位,其他的朗读、讲解也就不能落到实处。
当然,要准确地理解古代诗词,仅有气象不够,还要理解诗歌中的“意境”。中国古代有诗人很浪漫,浪漫的人可以不关注身外之物,但时刻都要关注自己的“心境”,而这种心境的表达,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意境”展现出来的。而“意境”又是通过“意象”的组合及其赋予完成的。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此时,诗人的心境为“喜”,怎么表现呢?你看这春雨,不早不晚,该来的时候就来了,这是一“喜”。接着诗人又用两个“意象”——风和物相衬托,风是和风,物需滋润,和风细雨入夜而来,生怕打扰人们的美梦,又满足了万物所需,是多么“知趣”“通情”,这是二“喜”。这样的雨谁人不喜欢呢?如果这场春雨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不更好吗?这时,诗人又用四个意象“野径”“云”“江船”“火”——昔日看不到尽头的野径,已分不清,头上的乌云密布,地上的江中小船停靠,船中烛火闪亮,格外耀眼,船中的人与岸上的人一样,为这雨而“喜”不能寝。“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这是三“喜”、四“喜”。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又通过一个意象“花”,虚写,想象到明天百花着雨,花娇润鲜明,成都城内外,百花齐放,那又是多么让人“心花怒放”。气象见其气、见其势,意境见其情、见其趣。诗词无气则不活,无势则不立,无情则无道,无趣则不生。
(三)准确把握教材中中国古典诗歌的编排意图,重新整合,提纲挈领,有的放矢
教师一定要揣摩教材编排者的意图。初看起来,所选诗歌的篇目有点杂乱,其实不然,如果不能发现其中的端倪,而盲目地施教,往往给学生的印象支离破碎。小学老师一般都是随班而上,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这样的话,就更应该注意所选诗歌之间的联系,这就是新教材所讲的教材的“整合”。“整合”一般会向两个维度展开,一个是学龄,一个是小学整个阶段。笔者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小学二年级下册选了以下几首古诗:苏轼的《赠刘景文》,杜牧的《山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李白《赠汪伦》。苏诗: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杜诗:着重于人的个人修养和人格追求。贺诗:这是乡情中最让人心痛的一幕。李诗:虽为酬赠诗,与《赠刘景文》不同,前者重要安慰、抚平创伤,后者重要表达友情的深厚。这种简单的理解里面就包含着重新整合的线索,人生活在世,按照儒家的思想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照此理解,学习的顺序就应该是《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赠刘景文》。当然,还可以按照其他的标准“整合”,只要便于学生学习即可。
笔者似乎把小学的古典诗歌教学说得难了点,但对于一个老师而言,“难”就意味着要攻克更多的教学障碍,获取更多渠道的源信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抓住根本,理出头绪,想方设法让学生了解其中的趣味,尽其可能将中国诗歌的基因激活。教师应该采取更多的形式,腾出更多的空间,给予更多的阳光,让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以活泼而有力的生命状态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中央电视台近几年开设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收视率极高的栏目都是很好的尝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适当地创新,以优美的形式开启优美的中国古典诗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