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信息:
书名:《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作者:【美】阿瑟·克莱曼
译者:方筱丽
ISBN:9787532749751
装帧:平装
字数:203千字
定价:31元
开本:大32开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作者简介:
阿瑟·克莱曼(Arthur Kleinman,又名凯博文),1967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部主任和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现任哈佛研究生院及医学院终身教授。作为国际医学人类学界和精神卫生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阿瑟·克莱曼于1980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医学人类学勋章。1983年起,任美国科学院医药学部终身委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顾问、世界卫生组织(WHO)顾问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资深顾问,并曾获美国人类学学会的最高奖项——博厄斯奖。
内容简介:
本书是哈佛大学精神科暨医学人类学教授克莱曼医师于1988年所发表的名著。作者表示在这本书之前,他写过的几本书都是以医疗人员为主要对象,但他希望这本书能以一般大众为对象,透过他们对疾痛的了解来帮助长期忍受慢性疾痛折磨的病人。
作者在他第一版的原序中提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他还是医学院二三年级学生时,由于接触到几位疾痛缠身的病人,而后他便将兴趣集中在病人的感受上,开始了解疾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序文里描述第一位他接触到的患者是全身严重烧伤的七岁小女孩,每天要接受漩流澡的治疗,以冲刷身体腐烂的部位,这种痛苦使病人尖叫,哀求医护人员不要伤害她,而作为一个医学生,他必须帮医护人员把病人按在澡盆内使她继续接受这种惨不忍睹的治疗。在每天与病人的相处中,他渐渐学会了与小女孩沟通,而病人也开始将每天遭受到的痛苦传达给他。
这本书前两章先以文化社会的背景把医者所诊断的“疾病”(diseases),与病人所感受到的“疾痛”(Illness)做一番厘清。从第三章到第十三章,作者陈述过去他所看过的各种病人的病史,而后写出他对这些病人疾痛的诠释,深入地讨论各种不同慢性病人所遭遇到的问题,如疼痛时的脆弱性,生活上的痛苦,长期疼痛所带来的挫折感,神经衰弱,长期慢性病病人在接受治疗中的矛盾,疾痛之烙印与羞耻,还有长期性的疾痛造成的社会影响,最后也包括医疗上最感棘手的“伪病症”(Factitious Illness,译者译为”制造疾病:人为的疾痛”)与“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在最后的三章里,第十四章以八位医生因其个人本身不同的遭遇而有不同的醫疗生涯来诠释医疗者对疾痛的感受,第十五章讨论长期慢性病人的医疗方法,而在最后一章,作者以他所探讨的意义中心模式来挑战当今的医学教育、卫生医疗系统以及医学研究。
第一章“症状和异常的意义”中,作者列举出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病人对疾病态度的差异。他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高血压的英文是hypertension,因此很多病人认为高血压是因为“压力”(tension)太“高”(hyper)所引起的,也因此当病人休闲的时候,他就自然会忘了吃药,因为当时他并没有感受到“压力”,所以就不需要吃药。以这种观察来解释高血压病人无法顺从医瞩按时吃药,倒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观察。
第二章“疾痛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分析病人的内在世界,试图了解病人的反应与想法,例如一位糖尿病病人,因为糖尿病必须截肢,而作者由病人的愤怒领悟出,对需长期医疗的病人所做的精神治疗常常是一种“哀悼”,但鼓舞患者的临床行动可能要循其他途径。医生要协助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去获得对恐惧的控制,并在官能限制上去与他们压倒性的愤怒妥协,协助患者恢复对身体和自我的信心。治疗者的工作还要教育病人逃避生活上对各种失败活动过分的罪恶感,以及对其他无严重异常者的嫉妒。最后医生会帮助病人准备死亡。他也强调临床医师必须多了解病人和家属的经验,首先就“必须综合由患者和家属的怨诉和解释模式中浮现出来的疾痛故事;然后按照不同的疾痛意义模型——症状象征、文化凸显的疾痛或个人和社会的情况——对它加以诠释”。
而后几章更多讲的是患者讨论疾痛对自己的生活在不同层面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在第八章“不气馁和胜利:对付慢性疾痛”中,作者引述了一段病人家属的经验:“姊姊癫痫发作令培迪感到困窘,他设法避开她。有一次她在他们学校附近发生了痉挛。他记得他看见她倒到地上,眼睛向上翻,四肢抽动。人们围着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培迪深感羞耻和恐惧,他假装没看见发生的事,走开了。他不想引人注意。他还感到瘫痪无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描述对于像我这种与癫痫病人相处二十几年的医生而言,作者描述癫痫病人与家属的无奈的确是非常深入而且真实的。
《疾痛的故事》这本书主要是阐述医者所诊断的“疾病”与病人所感受到的“疾痛”的不同。他强调我们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和家属常偏重患者的“身”而忽略他们的“人”,偏重患者的“疾病”而忽略他们的“疾痛”,偏重“症状”而忽略他们的“经验”,影响所及,使病人,尤其是慢性病病人,与医护人员产生疏离,也与家人无法互相了解。在目前医疗绩效凌驾于医疗品质的风气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已渐渐沦为口号。为了力挽狂澜,我谨在此推荐这本《疾痛的故事》,这本书应该是医病双方人人必读的好书。(编辑 遐飞)
书名:《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作者:【美】阿瑟·克莱曼
译者:方筱丽
ISBN:9787532749751
装帧:平装
字数:203千字
定价:31元
开本:大32开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作者简介:
阿瑟·克莱曼(Arthur Kleinman,又名凯博文),1967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部主任和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现任哈佛研究生院及医学院终身教授。作为国际医学人类学界和精神卫生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阿瑟·克莱曼于1980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医学人类学勋章。1983年起,任美国科学院医药学部终身委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顾问、世界卫生组织(WHO)顾问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资深顾问,并曾获美国人类学学会的最高奖项——博厄斯奖。
内容简介:
本书是哈佛大学精神科暨医学人类学教授克莱曼医师于1988年所发表的名著。作者表示在这本书之前,他写过的几本书都是以医疗人员为主要对象,但他希望这本书能以一般大众为对象,透过他们对疾痛的了解来帮助长期忍受慢性疾痛折磨的病人。
作者在他第一版的原序中提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他还是医学院二三年级学生时,由于接触到几位疾痛缠身的病人,而后他便将兴趣集中在病人的感受上,开始了解疾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序文里描述第一位他接触到的患者是全身严重烧伤的七岁小女孩,每天要接受漩流澡的治疗,以冲刷身体腐烂的部位,这种痛苦使病人尖叫,哀求医护人员不要伤害她,而作为一个医学生,他必须帮医护人员把病人按在澡盆内使她继续接受这种惨不忍睹的治疗。在每天与病人的相处中,他渐渐学会了与小女孩沟通,而病人也开始将每天遭受到的痛苦传达给他。
这本书前两章先以文化社会的背景把医者所诊断的“疾病”(diseases),与病人所感受到的“疾痛”(Illness)做一番厘清。从第三章到第十三章,作者陈述过去他所看过的各种病人的病史,而后写出他对这些病人疾痛的诠释,深入地讨论各种不同慢性病人所遭遇到的问题,如疼痛时的脆弱性,生活上的痛苦,长期疼痛所带来的挫折感,神经衰弱,长期慢性病病人在接受治疗中的矛盾,疾痛之烙印与羞耻,还有长期性的疾痛造成的社会影响,最后也包括医疗上最感棘手的“伪病症”(Factitious Illness,译者译为”制造疾病:人为的疾痛”)与“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在最后的三章里,第十四章以八位医生因其个人本身不同的遭遇而有不同的醫疗生涯来诠释医疗者对疾痛的感受,第十五章讨论长期慢性病人的医疗方法,而在最后一章,作者以他所探讨的意义中心模式来挑战当今的医学教育、卫生医疗系统以及医学研究。
第一章“症状和异常的意义”中,作者列举出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病人对疾病态度的差异。他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高血压的英文是hypertension,因此很多病人认为高血压是因为“压力”(tension)太“高”(hyper)所引起的,也因此当病人休闲的时候,他就自然会忘了吃药,因为当时他并没有感受到“压力”,所以就不需要吃药。以这种观察来解释高血压病人无法顺从医瞩按时吃药,倒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观察。
第二章“疾痛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分析病人的内在世界,试图了解病人的反应与想法,例如一位糖尿病病人,因为糖尿病必须截肢,而作者由病人的愤怒领悟出,对需长期医疗的病人所做的精神治疗常常是一种“哀悼”,但鼓舞患者的临床行动可能要循其他途径。医生要协助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去获得对恐惧的控制,并在官能限制上去与他们压倒性的愤怒妥协,协助患者恢复对身体和自我的信心。治疗者的工作还要教育病人逃避生活上对各种失败活动过分的罪恶感,以及对其他无严重异常者的嫉妒。最后医生会帮助病人准备死亡。他也强调临床医师必须多了解病人和家属的经验,首先就“必须综合由患者和家属的怨诉和解释模式中浮现出来的疾痛故事;然后按照不同的疾痛意义模型——症状象征、文化凸显的疾痛或个人和社会的情况——对它加以诠释”。
而后几章更多讲的是患者讨论疾痛对自己的生活在不同层面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在第八章“不气馁和胜利:对付慢性疾痛”中,作者引述了一段病人家属的经验:“姊姊癫痫发作令培迪感到困窘,他设法避开她。有一次她在他们学校附近发生了痉挛。他记得他看见她倒到地上,眼睛向上翻,四肢抽动。人们围着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培迪深感羞耻和恐惧,他假装没看见发生的事,走开了。他不想引人注意。他还感到瘫痪无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描述对于像我这种与癫痫病人相处二十几年的医生而言,作者描述癫痫病人与家属的无奈的确是非常深入而且真实的。
《疾痛的故事》这本书主要是阐述医者所诊断的“疾病”与病人所感受到的“疾痛”的不同。他强调我们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和家属常偏重患者的“身”而忽略他们的“人”,偏重患者的“疾病”而忽略他们的“疾痛”,偏重“症状”而忽略他们的“经验”,影响所及,使病人,尤其是慢性病病人,与医护人员产生疏离,也与家人无法互相了解。在目前医疗绩效凌驾于医疗品质的风气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已渐渐沦为口号。为了力挽狂澜,我谨在此推荐这本《疾痛的故事》,这本书应该是医病双方人人必读的好书。(编辑 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