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们的想象是如此丰富,通过这样的想象训练,再让他们作文,那么文章也是有血有肉,感情细腻丰富,文章自然生动活泼。这样点点滴滴的训练积累,学生就再也不怕作文了。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培养;作文训练
The imagin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Training
【Abstract】Children's imagination is so rich imagination through such training, ask them to writing, then the article is also a flesh and blood, rich in emotional detail, the article naturally lively. This accumulation of bits and pieces of training, students will no longer afraid of writing a.
【Key words】Language teaching; reading culture; composition training
想象力就是创造力,每个人都有想象力。如果一个人一旦失去想象力,那么他的生活将变得毫无意义。伟大的科学家们不正因为他们的“异想天开”,才发明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牛顿小时候,看见院子里的苹果熟了就从树上掉下来,十分好奇。就问祖母,苹果为什么会往地上掉,而不往天上掉呢?正因为他的好奇,他的为什么,才使他发现地球的万有引力。再试想:假如我们的建筑设计师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能设计出各式各样宫殿式的建筑吗?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水立方”不正是建筑家们想象的杰作吗?
前不久,我在刊物上见到这样一则报道:1968年,美国内华达洲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说这是在幼儿园学的。这位母亲不但不感激幼儿园反而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在认识“0”之前,能把它想象成太阳苹果、足球、鸟蛋等圆形的东西。可自从幼儿园教了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诉状递上之后,在内华达洲立即引起轩然大波。3个月后,审判结果出乎人意料,幼儿园败诉了。是啊,孩子的想象力应从小培养,我们不能因自己的主观意识影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中抓着一切机会,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究竟如何培养呢?通过我的实践摸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
一、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阅读中把文字描绘的情景转化为真实的情境,这就是想象。当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就仿佛置身于大观园,仿佛亲眼看到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林黛玉为爱失去生命。我们的父辈们在旧社会没能念上几天书,但他们听评书、看川戏却是津津有味,入情入景,甚至还会跟着唱几句,这都是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孩子阅读的方法,训练他们想象阅读。
比如:教学低年级古诗《鹅》,这首诗相传是骆宾王6岁的作品,6岁能作诗说明他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指导学生理解时,我就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鹅,鹅,鹅”,作者为什么要写三个“鹅”?有孩子说,池塘里有三只鹅。孩子的理解显然不正确,我及时提示:“同学们,你们在画画时,马路上有许多汽车,你该怎么画?”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画几辆汽车作代表就行了。”于是我马上引导学生:用三个“鹅”也是表示池塘里的鹅多,家乡的畜牧业很发达,说明家乡人民生活富裕。其实这就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以点代面的写作方法。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绿、红”这些颜色相互映衬,让学生知道作者进一步用色彩突出水的清澈,引发学生由水的美联想到这里翠绿的山、树是多么的美,这里的人是多么的美,再次感受到家乡的美。
又如:教学《月光曲》这课,这是一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文章。课文写了故事中的人物由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再次欣赏曲子,让学生感受音乐先是轻幽、舒缓,接着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最后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再指导学生美美地朗读第九自然段,指导学生抓住“水天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播放《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配乐诵读,再次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有舒缓流畅——高亢激昂。那微波粼粼的海面景象,仿佛是穷兄妹俩淳朴、美丽、善良、勤劳的美好情操;那波涛汹涌的海面,仿佛是贝多芬在为兄妹俩向不平等的社会提出的抗议,为兄妹俩鸣不平。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果去掉这些联想的句子,只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这段文字旧失去了一大半的美,因此平时观察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具体,并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
二、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着学生们在学校围墙外打扫卫生。一个同学突然惊喜地喊到:“老师,这墙角开着的是什么花?”同学们都凑了过去,我也走了过去。原来,是一株无名小花。我立刻让学生们观察它,并让他们说说想到了什么。许多同学都陷入沉思,很久,一个学生举起手说:“墙角没有肥沃的土壤,根本不具备花生存的条件,可不知从哪儿吹来一粒种子,他却在这砖缝里生根、发芽,它的生命力太顽强了。”又有一个学生说:“我看到这株小花,就想到人,我们也应该像这株小花,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地生存下来。”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女孩小声地说:“我平时就不够勇敢,生活能力差,在家离不开爸妈,在学校也受不得打击,但今天我看到这株小花,我决心做一个像小花一样坚强勇敢的孩子。”……学生们的发言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啊!一株小小的无名花居然能引发这么含义深刻的道理,这都是想象。因此,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启迪他们做人,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利用文章插图培养学生想象力
小学课文中有不少的插图,教师也应该利用课本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课文中就有一幅插图,插图主要是闰土和“我”分别的场面。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己和亲人分开过吗?说说当时分别的情景。再让学生观察插图,闰土和“我”分别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们会有怎样的表情?
同学们先是一阵沉思,一会儿教室里一片沸腾,各自说着自己的想象。学生们想到闰土和“我”难舍难分,连上苍都感动了,因此下起了鹅毛大雪。由于闰土和“我”的身份不同,但毕竟是孩子,是一对好朋友,因此,闰土早上悄悄地来到我的房前跟“我”告别时说话吞吞吐吐,“我”死死地拉着他的手,哭着不让他离开,并许诺跟父亲说,让他长期留下,而闰土始终沉默不语,头埋得低低的,不住地摇头。“我”的好说歹说,最终也没能留住他,他在父亲的再三催促下依依不舍地离去,“我”依旧站在门口呆呆地望着……
孩子们的想象是如此丰富,通过这样的想象训练,再让他们作文,那么文章也是有血有肉,感情细腻丰富,文章自然生动活泼。这样点点滴滴的训练积累,学生就再也不怕作文了。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培养;作文训练
The imagin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Training
【Abstract】Children's imagination is so rich imagination through such training, ask them to writing, then the article is also a flesh and blood, rich in emotional detail, the article naturally lively. This accumulation of bits and pieces of training, students will no longer afraid of writing a.
【Key words】Language teaching; reading culture; composition training
想象力就是创造力,每个人都有想象力。如果一个人一旦失去想象力,那么他的生活将变得毫无意义。伟大的科学家们不正因为他们的“异想天开”,才发明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牛顿小时候,看见院子里的苹果熟了就从树上掉下来,十分好奇。就问祖母,苹果为什么会往地上掉,而不往天上掉呢?正因为他的好奇,他的为什么,才使他发现地球的万有引力。再试想:假如我们的建筑设计师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能设计出各式各样宫殿式的建筑吗?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水立方”不正是建筑家们想象的杰作吗?
前不久,我在刊物上见到这样一则报道:1968年,美国内华达洲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说这是在幼儿园学的。这位母亲不但不感激幼儿园反而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在认识“0”之前,能把它想象成太阳苹果、足球、鸟蛋等圆形的东西。可自从幼儿园教了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诉状递上之后,在内华达洲立即引起轩然大波。3个月后,审判结果出乎人意料,幼儿园败诉了。是啊,孩子的想象力应从小培养,我们不能因自己的主观意识影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中抓着一切机会,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究竟如何培养呢?通过我的实践摸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
一、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阅读中把文字描绘的情景转化为真实的情境,这就是想象。当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就仿佛置身于大观园,仿佛亲眼看到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林黛玉为爱失去生命。我们的父辈们在旧社会没能念上几天书,但他们听评书、看川戏却是津津有味,入情入景,甚至还会跟着唱几句,这都是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孩子阅读的方法,训练他们想象阅读。
比如:教学低年级古诗《鹅》,这首诗相传是骆宾王6岁的作品,6岁能作诗说明他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指导学生理解时,我就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鹅,鹅,鹅”,作者为什么要写三个“鹅”?有孩子说,池塘里有三只鹅。孩子的理解显然不正确,我及时提示:“同学们,你们在画画时,马路上有许多汽车,你该怎么画?”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画几辆汽车作代表就行了。”于是我马上引导学生:用三个“鹅”也是表示池塘里的鹅多,家乡的畜牧业很发达,说明家乡人民生活富裕。其实这就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以点代面的写作方法。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绿、红”这些颜色相互映衬,让学生知道作者进一步用色彩突出水的清澈,引发学生由水的美联想到这里翠绿的山、树是多么的美,这里的人是多么的美,再次感受到家乡的美。
又如:教学《月光曲》这课,这是一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文章。课文写了故事中的人物由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再次欣赏曲子,让学生感受音乐先是轻幽、舒缓,接着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最后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再指导学生美美地朗读第九自然段,指导学生抓住“水天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播放《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配乐诵读,再次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有舒缓流畅——高亢激昂。那微波粼粼的海面景象,仿佛是穷兄妹俩淳朴、美丽、善良、勤劳的美好情操;那波涛汹涌的海面,仿佛是贝多芬在为兄妹俩向不平等的社会提出的抗议,为兄妹俩鸣不平。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果去掉这些联想的句子,只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这段文字旧失去了一大半的美,因此平时观察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具体,并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
二、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着学生们在学校围墙外打扫卫生。一个同学突然惊喜地喊到:“老师,这墙角开着的是什么花?”同学们都凑了过去,我也走了过去。原来,是一株无名小花。我立刻让学生们观察它,并让他们说说想到了什么。许多同学都陷入沉思,很久,一个学生举起手说:“墙角没有肥沃的土壤,根本不具备花生存的条件,可不知从哪儿吹来一粒种子,他却在这砖缝里生根、发芽,它的生命力太顽强了。”又有一个学生说:“我看到这株小花,就想到人,我们也应该像这株小花,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地生存下来。”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女孩小声地说:“我平时就不够勇敢,生活能力差,在家离不开爸妈,在学校也受不得打击,但今天我看到这株小花,我决心做一个像小花一样坚强勇敢的孩子。”……学生们的发言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啊!一株小小的无名花居然能引发这么含义深刻的道理,这都是想象。因此,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启迪他们做人,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利用文章插图培养学生想象力
小学课文中有不少的插图,教师也应该利用课本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课文中就有一幅插图,插图主要是闰土和“我”分别的场面。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己和亲人分开过吗?说说当时分别的情景。再让学生观察插图,闰土和“我”分别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们会有怎样的表情?
同学们先是一阵沉思,一会儿教室里一片沸腾,各自说着自己的想象。学生们想到闰土和“我”难舍难分,连上苍都感动了,因此下起了鹅毛大雪。由于闰土和“我”的身份不同,但毕竟是孩子,是一对好朋友,因此,闰土早上悄悄地来到我的房前跟“我”告别时说话吞吞吐吐,“我”死死地拉着他的手,哭着不让他离开,并许诺跟父亲说,让他长期留下,而闰土始终沉默不语,头埋得低低的,不住地摇头。“我”的好说歹说,最终也没能留住他,他在父亲的再三催促下依依不舍地离去,“我”依旧站在门口呆呆地望着……
孩子们的想象是如此丰富,通过这样的想象训练,再让他们作文,那么文章也是有血有肉,感情细腻丰富,文章自然生动活泼。这样点点滴滴的训练积累,学生就再也不怕作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