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误解背后的真相[下]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r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解:自杀行为有遗传性


  真相:自杀行为主要是后天学得的
  点评:
  有时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或母亲是自杀死亡的,而其儿女也有自杀行为。这一点使一部分人相信自杀是遗传的。但这种说法至少是不确切的。科学研究表明,某些与自杀行为关系密切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性。然而,更重要的是,自杀主要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杀常被人们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使用。如果父母亲在遇到挫折和痛苦时,用自杀或以自杀相威胁来解决问题,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子女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也有可能学习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反对电视、电台、报刊、书籍等过于详细地介绍某一自杀事件的经过,尤其是对那些有公众影响的人物(如歌星、影星)的自杀进行详细报道,因为这有可能导致青少年模仿他们的行为。
  
  误解:想自杀的人精神上都有问题
  真相:精神完全正常的人也会自杀
  点评:
  求生是人的本能,自杀是违反这种本能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自杀行为就一定是“疯狂”的行为,或自杀者都是精神上有毛病的人。据统计,大多数自杀死亡者的确患有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但也有少数自杀者的精神状况是正常的。在采取了自杀行动,但没有导致死亡的人中,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经诊断有精神疾病。在想自杀,但没有采取任何自杀行动的人中,绝大多数都是精神正常的人。懂得这一点,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当自己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或处于极度痛苦中,感到生不如死时,要相信有这种想法并不代表自己“精神上有毛病”。第二,对于想自杀或采取了自杀行动的人,要怀着同情、关心和理解的态度,而不能把他们当作“怪人”,对他们持有偏见。
  
  误解:一个人如果真正想死,别人是无法阻挡的
  真相:自杀是可以预防的点评:
  研究表明,大多数自杀者在采取行动之前,或在采取行动的过程中,对自己是否真的要死是非常矛盾的。不要错误地认为采取自杀行为的人都是那么坚决,自杀的人也非常清楚,生命毕竟只有一次!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决定在采取自杀行动之前,甚至采取了自杀行动之后求救的原因。即使那些死亡愿望非常强烈的自杀者,在经过适当的治疗和干预后,也能够使他们打消自杀的念头,重新走上积极的人生道路。无数事实证明,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对一个想自杀的人,不管其是否有强烈的死亡意愿,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误解:药物治疗不可能起到预 防自杀的作用
  真相:药物治疗是预防自杀的重要手段
  点评:
  许多精神疾病可以导致自杀,最常见的几种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慢性酒精中毒、药物依赖(吸毒)、人格障碍等。对于这一部分人,药物治疗是预防自杀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自杀的发生。然而,社会上有很多人不懂得这一点,他们或者认为自杀是由心理矛盾引起的,药物治疗是没有用的;或者害怕社会歧视,而拒绝将有严重自杀意愿的亲人送到精神疾病治疗机构接受治疗,因而丧失了预防自杀的机会。在我国,甚至有一些未经过正规训练的“心理咨询者”,企图通过单独的“心理治疗”打消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念头。事实上,即使是对没有精神疾病的自杀患者,在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同时,也应适当使用药物治疗,这样能够迅速改善病人的情绪,加强自杀预防的效果。
  
  误解:普通人对预防自杀是无能为力的
  真相:所有的人都能对自杀的预防做出贡献
  点评:
  自杀预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自杀预防工作者。但是,普通百姓不仅能够,而且有义务在如下几个方面对预防自杀做出贡献。第一,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多了解有关自杀的科学知识,消除自己对自杀的误解。第二,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尊重想自杀或有自杀行为者的人格,不能以种种借口歧视他们。第三,发现周围的人有自杀的可能性后,每一个人都有对其进行帮助的责任,包括必要时守护自杀者,与有关专业机构进行联系,力所能及地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给予他们支持,等等。
其他文献
主持人:邬小渊  主持人:欢迎各位朋友光临“健康沙龙”。让孩子茁壮成长是每个家长的愿望。然而,有些孩子刚出生,就遭到一些先天性疾病的困扰,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先天性心脏病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请来了上海市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所副所长苏肇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刘迎龙教授和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张镜方教授,给大家解答各种有关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问题。  陈仪君(职员):请问教授,先天性
期刊
欢快的节奏,跳跃的舞步,又一种时尚在年轻人中流行,那就是风靡都市的跳舞机。  据说跳舞机是从日本兴起,而后引入我国。开始是在一些游戏机机房,与模拟赛车、枪战游戏机一起,为游戏机机房老板们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接着,聪明的商人们开发了与电脑配套使用的电脑版跳舞毯,利用电视机作为屏幕的电视版跳舞毯等。至此,跳舞机开始进入家庭,给年轻人的业余生活带来了新的乐趣。  跳舞机的玩法并不复杂,游戏者站在跳舞机
期刊
手机作为现代社会的通讯工具,款式多样,携带方便,备受人们的青睐。目前,我国手机拥有量已占世界第三位,并以每月至少100万部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关于手机对健康是否有害这个问题,在社会上争论得十分激烈,有的说“手机辐射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有的则认为手机相当于耳边的一颗定时炸弹。    微波,泄露了“秘密”    手机的更新换代很快,从最初流行的砖头块般的“大哥大”,到如今风靡的小巧玲珑的“掌中宝”,
期刊
如今,买房族在关注房屋面积、朝向的同时,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居住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绿化面积。确实,绿化带给人们的并非仅是视觉上的愉悦感,更多的是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 净化环境 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天然的氧气发生器。此外,绿色植物还能吸收有毒气体,过滤并吸附尘粒。  2. 减弱噪声 绿色植物对声波具有吸收和反射作用。一方面,枝叶的摆动,能使声波减
期刊
去年,一部名叫《失乐园》的影片在日本风靡一时。从重建家庭伦理观念的角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失乐园》是一部罪恶深重、恶魔一样的影片。遗憾的是,我在中国看到了同名书的公开出版。  最早炒热《失乐园》的是《日本经济新闻》,这是活跃在商务第一线人员必看的档次很高的报纸。就是这份报纸,忽然开始连载《失乐园》——一部难以辨别黄色与非黄色的小说。如果日本社会“病”得不严重,读者一定会提出抗议,“不应该连载
期刊
目前,医学界一致认为,长期饮酒者可以出现乙醇依赖,而乙醇依赖是一种精神障碍。病人主要表现在:①饮酒成为生活的中心,已经影响事业、家庭、社交和娱乐;②对酒有强烈的渴求感;③饮酒模式固定,常常定时饮酒,特别是晨饮突出,即每天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饮酒;④一旦停饮或饮酒量减少,会出现特征性的“戒断症状”,表现为震颤、恶心、呕吐、紧张、出汗、心悸、血压高,严重者出现意识不清和恐怖性的幻觉;⑤戒酒后重饮;⑥耐
期刊
该为捐献遗体立个法    我曾经向编辑部提出捐赠遗体的问题。在寄出这封信的当天,我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看到有遗体捐赠者得不到亲友的理解,阻力很大的采访内容,一位自愿者提出希望政府制定一个全面、周详的法规,使这一体现本人意愿的遗嘱能得以兑现。  我现在67岁,丈夫近八旬,我们无儿无女,我们想捐献自己的遗体。由于年龄的关系,我们无法彼此委托对方完成这一遗愿,就得靠亲属中的下一代。可是有谁愿
期刊
68岁的张大爷,平时体健,性格爽朗,干起体力活来也不输给年轻人。  半年前,他感到右肩的背部有些酸痛不适,肩关节也不如以前那样灵活,张大爷并不在意,心想,都这把年纪了,血脉不和,难免有个腰酸背痛的,休养一段时间自然会好的。  半个多月过去了,张大爷的肩背部酸痛,不但未见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在家人一再催促下,张大爷到一家医院求诊。医生一看是一位老大爷,又听说肩背部酸痛,上肢活动受限制,略作了一些检查
期刊
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因为妻子“脾气不好”,来找我谈心,他告诉我:他的妻子小李是个独生女,加上她聪明伶俐,故深得父母宠爱。大学四年级时他俩认识并相爱。她个性极强,爱表现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愿落在人后。平时稍有一点不称心就生气,他以为女孩子爱撒撒娇,所以总由着她。毕业后不久他们就结了婚。在短暂的蜜月以后,接下来可以说是家无一日宁,三天两头吵。她好像无法忍受平静的家庭生活,总要寻机滋事,情绪也不稳定,稍
期刊
“男孩是经线,女孩是纬线,他们彼此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们总以为这话指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实,别看小学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天真烂漫地啃着肯德鸡,迷恋着《樱桃小丸子》,他们中的一部分却正在告别童谣,小小年纪已有了一颗悸动的心。  一天下午,一位女生哭着告诉我,旁边的男生是个流氓,把手伸进了她的裙子里……她要求调换座位。当时,我真的惊呆了。冷静地想了一下后,我首先稳定了女生的情绪,叫她先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