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块大理的石头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app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理的石头是坚硬的石头
   大理的石头可以用来砌墙
   大理的石头可以用来铺路
   大理的石头是神秘的石头
   大理的石头里蕴藏着美丽的图画
   大理的石头可以展示大自然神秘的图腾
   大理的石头还可以向世人诉说历史
   让历史的脚印不朽
   比如《南诏德化碑》……
  
   那块大理的石头是有福的
   它见过南诏清平官郑回的如椽巨笔
   那块大理的石头是有功的
   它使世人看见了南诏
   看见了曾经生存在这里的先民
   进退有度,知时守礼
   看见了“天宝战争”波澜壮阔的战场
   那块石头的回忆如同智者的思绪
   目睹苍山洱海风云变幻的真相
   那块石头在太和城遗址站立了一千二百多年
   是一位历史的无言的见证者和讲述者
   诉说委婉曲折,如千溪百转
   一泻千里,如长江大河
   抒情如春风舞柳,瑰丽动人
   那块石头是一本奥秘的书
   用石头的坚韧,石头的形式在倾诉
   那块石头正反两面居住的五千多个汉字
   排列成气势雄阔才情超绝的三千八百余言
   尽管经过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刀枪剑戟
   斑斑驳驳的碑文仅存八百余字
   但每一个字都依然闪着光
   苍山的胸襟在其中显现
   洱海的情怀在其中澎湃
  
   那块石头是一行热泪
   在它晶莹的泪珠里
   痛陈了兄弟间的碰撞留下深深的伤痕
   苦难变得深沉,回味依然久远
   “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
   彻悟了何等的大智大谋
   那块石头是一腔热血
   陈述了期望兄弟之间修好的心曲
   “收亡将等尸,祭而葬之,以存恩旧”
   表现了何等的大仁大义
   因为兄弟间难以割舍的血脉
   石头才会像泪水一样地柔软
   因为兄弟间难以割舍的血脉
   石头才会像热血一样地滚烫
   因为兄弟间难以割舍的血脉
   碑文才会被大理的风花雪月千百次地吟咏
  
   那块石头是南诏王朝与中原大地血脉相连
   的铁证
   剪不断,理还乱
   千回百转,柔肠寸断
   苍山雪映着它
   洱海月照着它
   下关风吹着它
   上关花伴着它
  
   石头的灵魂在天地间回荡
   当我瞩望着那块石头的一刻
   庄严而神圣的白雪依偎着群山
   无声的洱海闪动着银的光辉
   无限的时空穿透那块石头
   照亮一段漫长的路程
   那块石头扑入我亮如星月的双眸
   我的灵魂和思绪
   已被那块石头所征服
  
   其实,《南诏德化碑》不是一块石头
   它是一位活着的先哲
   它是一段依恋
   它是一种信仰
   它是一个奇迹
   从南诏的城廓建置、职官体制、农田水利
   到南诏先民的养马、采矿、纺织
   甚至连温泉疗疾这样的细琐之事
   我们都可以从那块石头中寻找到踪迹
   南诏的历史、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风俗
   南诏的民族关系
   都深深地珍藏在那块石头的心里
   它是一个恒久的纪念碑
   太阳的光辉沐浴着它
   大地已经醒来
   那一缕缕白色炊烟下的村庄
   是南诏后裔们生生不息的家园
   它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丰碑
   矗立在这片复活了的土地
  
   那块大理的石头
   引来多少人的牵挂
   引来多少人的向往
  
  责任编辑 彭琼瑶
其他文献
已经好多年没见了。就像平静的池塘里,忽然扔进了一个石子,雪的到来,让山平静的心再次荡起层层涟漪。  那一年的夏天,一所古色古香的中学。那么多的女生,像一只只漂亮的蝴蝶,在山的身边飞来飞去,雪是最安静的一只。山想,雪应该生活在唐朝、汉朝甚至更久远的年代,如果时光回到几千年前,雪一定是最受男人欢迎的那种古典安静的女子。雪如其名,喜欢白色:白色的长裙,白色的凉鞋,白色的书包……每次看到雪的时候,山就想起
期刊
苍山雪  十九苍峰呈皎洁,银装素裹耸凌霄。  青松雪洗虬枝翠,幽谷泉流瀑布高。  奇石烟霞名世界,望夫云朵卧琼瑶。  山茶更显忠贞志,数点花红分外姣。    洱海月  十五月圆苍洱昭,白家团坐韵风骚。  渔翁尝饼心吟句,孙女放歌兴致豪。  三道茶馨老少乐,满船载笑斗星娇。  野鸭添趣咕咕叫,疏影摇波印柳梢。    上关花  名扬四海上关花,独秀枝头众口夸。  雪馥英姿抒雅致,风吹飒爽竞奇葩。  农
期刊
在离大理古城不远,一个叫才村的小镇里,住着一户洋居民。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从大理古城乘坐C2路公共汽车,闻着田野的稻香来到才村。  沿着村道走进一条往北的小巷,在一个写着66号门牌的幽静民居大门前,“光临寒舍,请君按铃”的粉笔汉字十分显眼。  我顿了顿神,轻轻按了两下门铃。  “哈喽!”一个声音从门缝里传了出来。  “嘎”的一声!民居大门被轻轻打开,一位高个子的中年老外从半开的门里探出了半截身体
期刊
祥云作为清朝后期和整个民国年间辐射影响滇中、滇南和滇西的商驿道枢纽,加上当时祥云极其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给县境内各族群众带来生活的极度困窘,祥云人“走夷方”是非常突出的。这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这样一种境况:成千上万人从“夷方”给家乡带回来了财富、生产生活经验、外域文化的同时,也带回了许许多多不健康的东西,吸食鸦片(祥云人称为“吹大烟”)就是其中之一。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乃至五十年代初期,祥云成了云南
期刊
沧源,云南边陲与缅甸毗邻的阿佤山区,一个佤族集居的佤族自治县,也是临沧市唯一的革命老区县。去沧源旅行,颇有神秘之韵味。  初秋时节,到沧源游历一次,感觉是一次心灵深处对佤族的重新认识和震撼,一次难忘的异域神秘之旅。  沧源神秘,神秘沧源。我只能以一个“神秘”作修饰,来概括对沧源之旅的总体印象。  我们的阿佤山之行,与其说是沧源浪漫之游,还不如说是对沧源佤族的神秘之旅。    神秘的阿佤山    一
期刊
在我的印象里,杨梅果总是酸溜溜的,每当提起它牙齿就直发酥。   杨梅果最早在我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是在大理师范学校读书时。那是正值改革开放之初,物质生活还十分贫乏。时值“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年纪的我们,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常常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因此总免不了饥不择食。   记得一个周末,我们几个同学邀约在一起,决定到苍山去采摘野生的杨梅果解馋。那天,我们从将军庙后面爬上苍山斜阳峰。尽管几
期刊
天 光     流连过多个城市,徘徊过许多地方,我才意识到,没有哪个城市和地方的天光,可以像大理这般纯粹和明朗。我的大理,是一个可以把潮湿的心晾干的地方。因为上天毫不吝啬地给这里赐予了享用不尽的天光。这天光,是那明媚清丽、透明澄澈的日光,是那清辉盈盈、皎洁剔透的月光,也是那闪亮耀眼、璀璨夺目的星光。   在大理,不管哪个季节,不管早晨还是午后,甚或傍晚,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沐浴阳光总是一种与
期刊
在大理古城,洋人街是最安静而又最繁忙的所在。这条长不过千米的街道,连接了整个世界,街上可遇到各种肤色的人。走进洋人街,既走进大理,也走进了世界。  在洋人街中心广场北边的临街铺面上,有一家颇具传奇色彩的咖啡馆。她的女主人是中国人万可,男主人是万可的英国丈夫Jason Pym先生。  洋人街中心广场钟楼的钟声敲了两下,正是下午两点。坐北朝南的墨龙咖啡馆(Black Dragon Cafe)的招贴十分
期刊
“拖书记是我们彝山一年收两季核桃的百万元户!”每次乡干部陪同州县领导到红旗村委会视察,介绍村总支部书记拖忠诚时,干部们都这样说,准能引起领导和来宾的惊讶。为此,乡干部们都感到无比的骄傲。此话一出口,拖忠诚的故事瞬间就成为了茶余饭后或酒桌上的主要话题。  “每年开春剪核桃芽卖,秋季抖核桃卖,一年收入近百万元。”  听完介绍,领导和来宾都要到拖忠诚的核桃园转转。他的核桃园离村委会不远,叼只烟从村委会慢
期刊
我清楚地记得,燕子到我家来寻求拼居,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开头只是来了两只燕子,它们飞进我家的小院之后,首先在我家的小院子里飞来飞去地观察踏勘了大半天,把我院子内的每一个角落都仔仔细细地打量踏勘过了,最后竟然看中了我家客厅门头上方正中间的位置。因为房间外面布的电源线是明线,刚好又在门头的位置有一个接头,接头鼓凸出一个明显的疙瘩,刚好够一对燕子歇脚。这对燕子夫妻就歇在这里认认真真观察和讨论了好一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