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历史是一座“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峦,那么史学家就可以比作引领你去游历的导游。导游的优劣并不在于他们的讲解是否面面俱到、语言是否栩栩如生,而在于他们的视角;不过我们很少会遇到一个博学得可以给你讲解诸如植物科属之类问题的导游,但是这样的导游却会为我们叩开另一扇大门。近读钱亦平与王丹丹的力著《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下称《演进》)就给了我这种难得的新鲜感。
在我国目前的音乐史书中,以作家作品为纬线、以历史发展为经线的通史可谓是独霸天下,其中自然不乏上乘之作;而“人惟求旧、物惟求新”,这对于学术著作来说尤甚,一部卓尔不群的史书总会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将音乐体裁纳入到历史发展的轨迹之中,其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翻开《演进》一书,“目录”及正文第2—3页的表格按断代条分缕析的体裁种类立刻就能使我们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裁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但是作者却并不就此罢休,而是跟踪追击,进一步探明此种体裁在其后的历史阶段中以及在不同国家中的流变。比如在对肇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体裁“托卡塔”的叙述中,作者就历数了这一体裁在17世纪之后的发展,并且指出了17世纪时意大利和德国“托卡塔”的演变形式。
为各种音乐体裁正本清源是本书的又一个特色,这种历史发覆式的写作在本书中贯穿始终。我们从《演进》一书中了解到早期的托卡塔“运用在礼拜中,目的是为了确定跟随其后的赞美歌的调性”;德国艺术歌曲(Lied)“是伴随着古高地德语脱离其它日耳曼方言,成为独立语言的过程中产生的,约在8世纪后半叶”;以及“受难曲(Passion)”的源头是“欧洲古老的神秘剧和教堂仪式,公元4世纪即已存在”,等等。这些都是在一般的史书或是词典中难得一见的内容。
而笔者最为感兴趣的是,本书的内容不仅仅只是一种介绍或是梳理,而是尽可能地加入作者自己的分析,呈给我们一种融入了人文关怀的“音乐体裁史”;而在这些分析中,将诗歌与音乐结合,则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音乐之外的另一种“声音”对音乐的影响。“破晓歌”(Alba)的叙述尤为引人入胜:
(破晓歌是)普罗旺斯抒情诗歌中最著名者,又名晨叹曲、清晨骊歌。
诗歌内容总是一对情人在夜晚幽会,朋友充当守夜人,为他们望风。眼见天将破晓,贵妇的丈夫即将归来,守夜人心急如焚,连连催促情郎赶快启程脱身,而这对情人却仍在依依惜别。这一场景的原型是12世纪在欧洲广为传播的骑士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一景:情人在花园幽会,宫女布兰加涅在塔楼上望风,在破晓之前是提出警告的呼声。瓦格纳同名歌剧第二幕中伊索尔德的咏叹调,便是这一古老歌曲的复活版本。
作者在列举了现存的三首带有乐谱的破晓歌之后,对其中的第一首——吉罗·德·博奈特的《Reis glorios》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列出了它的诗-音乐结构图:
对于一些大型体裁,作者尽其所能理清了它们的发展轨迹。比如在许多音乐通史中,对于“牧歌”(Madrigal)的介绍往往限于16世纪这一时期,令人难识全豹;而仅从《演进》一书的几个小标题中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晰地把握住这一体裁的历史脉络:“牧歌一词的释义与起源”、“14世纪意大利诗中的牧歌”、“14世纪意大利音乐中的牧歌”、“牧歌在16世纪重又出现”、“16世纪末的意大利牧歌”、“牧歌流传到英国和德国”。其他如“经文歌”(Motet)、康塔塔(Cantata)等皆如是。
对于一些罕为人知的体裁,作者也是尽情收录。比如中世纪的西尔旺特(Sirventes)、田园恋歌(Pastourella)、对话歌/辩论歌(Tenso)、挽歌(Planh)、加普(Gap)、打呃歌(hocket)、追唱歌(Catch)、埃斯坦比耶(Estampie);文艺复兴时期的维拉内拉(Villanella);古典时期的遣兴曲(Cassation);舞曲体裁中的库亚维亚克(Kujawiak)、奥别列克(Oberek)、克拉克维亚克(Kvakowiak)、斯科契那(Skocna)、列斯津卡(Lezghinka)、哈林(Halling)、维尔本科斯(Verbunkos)……
此外,本书的作者还把一些原为四线谱的谱例译成了今谱,方便了阅读。
这是一本既可以作为音乐史书又可以作为音乐工具书来读的书。随便翻开一页,细细品味,你就会如同漫步花园一般,新鲜的事物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映入你的眼帘。
历史是无法穷究根本的,但是多一个角度,我们就会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认识领域。历史的叙述也原本没有什么主流与“他者”之分;陈陈相因多了,人的思维就会随之而懒惰,并习以为常。在语言逻辑中,“我”只有一个,而“他”却是无数。那么,在音乐通史的写作中,能不能也多一些“他者”?《演进》一书还带给了我这样的启示。
邹彦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金兆钧)
在我国目前的音乐史书中,以作家作品为纬线、以历史发展为经线的通史可谓是独霸天下,其中自然不乏上乘之作;而“人惟求旧、物惟求新”,这对于学术著作来说尤甚,一部卓尔不群的史书总会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将音乐体裁纳入到历史发展的轨迹之中,其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翻开《演进》一书,“目录”及正文第2—3页的表格按断代条分缕析的体裁种类立刻就能使我们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裁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但是作者却并不就此罢休,而是跟踪追击,进一步探明此种体裁在其后的历史阶段中以及在不同国家中的流变。比如在对肇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体裁“托卡塔”的叙述中,作者就历数了这一体裁在17世纪之后的发展,并且指出了17世纪时意大利和德国“托卡塔”的演变形式。
为各种音乐体裁正本清源是本书的又一个特色,这种历史发覆式的写作在本书中贯穿始终。我们从《演进》一书中了解到早期的托卡塔“运用在礼拜中,目的是为了确定跟随其后的赞美歌的调性”;德国艺术歌曲(Lied)“是伴随着古高地德语脱离其它日耳曼方言,成为独立语言的过程中产生的,约在8世纪后半叶”;以及“受难曲(Passion)”的源头是“欧洲古老的神秘剧和教堂仪式,公元4世纪即已存在”,等等。这些都是在一般的史书或是词典中难得一见的内容。
而笔者最为感兴趣的是,本书的内容不仅仅只是一种介绍或是梳理,而是尽可能地加入作者自己的分析,呈给我们一种融入了人文关怀的“音乐体裁史”;而在这些分析中,将诗歌与音乐结合,则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音乐之外的另一种“声音”对音乐的影响。“破晓歌”(Alba)的叙述尤为引人入胜:
(破晓歌是)普罗旺斯抒情诗歌中最著名者,又名晨叹曲、清晨骊歌。
诗歌内容总是一对情人在夜晚幽会,朋友充当守夜人,为他们望风。眼见天将破晓,贵妇的丈夫即将归来,守夜人心急如焚,连连催促情郎赶快启程脱身,而这对情人却仍在依依惜别。这一场景的原型是12世纪在欧洲广为传播的骑士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一景:情人在花园幽会,宫女布兰加涅在塔楼上望风,在破晓之前是提出警告的呼声。瓦格纳同名歌剧第二幕中伊索尔德的咏叹调,便是这一古老歌曲的复活版本。
作者在列举了现存的三首带有乐谱的破晓歌之后,对其中的第一首——吉罗·德·博奈特的《Reis glorios》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列出了它的诗-音乐结构图:
对于一些大型体裁,作者尽其所能理清了它们的发展轨迹。比如在许多音乐通史中,对于“牧歌”(Madrigal)的介绍往往限于16世纪这一时期,令人难识全豹;而仅从《演进》一书的几个小标题中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晰地把握住这一体裁的历史脉络:“牧歌一词的释义与起源”、“14世纪意大利诗中的牧歌”、“14世纪意大利音乐中的牧歌”、“牧歌在16世纪重又出现”、“16世纪末的意大利牧歌”、“牧歌流传到英国和德国”。其他如“经文歌”(Motet)、康塔塔(Cantata)等皆如是。
对于一些罕为人知的体裁,作者也是尽情收录。比如中世纪的西尔旺特(Sirventes)、田园恋歌(Pastourella)、对话歌/辩论歌(Tenso)、挽歌(Planh)、加普(Gap)、打呃歌(hocket)、追唱歌(Catch)、埃斯坦比耶(Estampie);文艺复兴时期的维拉内拉(Villanella);古典时期的遣兴曲(Cassation);舞曲体裁中的库亚维亚克(Kujawiak)、奥别列克(Oberek)、克拉克维亚克(Kvakowiak)、斯科契那(Skocna)、列斯津卡(Lezghinka)、哈林(Halling)、维尔本科斯(Verbunkos)……
此外,本书的作者还把一些原为四线谱的谱例译成了今谱,方便了阅读。
这是一本既可以作为音乐史书又可以作为音乐工具书来读的书。随便翻开一页,细细品味,你就会如同漫步花园一般,新鲜的事物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映入你的眼帘。
历史是无法穷究根本的,但是多一个角度,我们就会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认识领域。历史的叙述也原本没有什么主流与“他者”之分;陈陈相因多了,人的思维就会随之而懒惰,并习以为常。在语言逻辑中,“我”只有一个,而“他”却是无数。那么,在音乐通史的写作中,能不能也多一些“他者”?《演进》一书还带给了我这样的启示。
邹彦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