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长宁区大面积实施分层作业的4个步骤、经验和体会。实施“分层作业”,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渐进式完成作业,可以把学生差异转化为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实现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要。实践证明,分层作业可以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效率,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关键词:分层作业;自主选择;因材施教;减负增效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2–0064–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为什么要实行分层作业
长期以来,中学生作业多、考试多、参加课外辅导班多;睡眠时间少、社会活动时间少、自主学习时间少,学习负担和精神负担大。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家长和教师对这种情况都有深切的体会。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升学竞争,家长、教师和学生谁也不敢懈怠、松劲。
在招生考试制度尚未从根本上改革、彻底解决问题之前,怎样破解这个困局?经过长期的反复思考、讨论、酝酿,长宁区教育局决定实行分层作业。2013年1月由区教育学院教研室起草《区域推进学科分层作业设计方案》(讨论稿),决定先在语、数、外、理、化五门学科实施分层作业,2月份各学科启动分层作业的研究,意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分层作业合理吗?我们认为,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也不会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受教育者。多样性造就了世界的精彩,多样性必须得到尊重。要让学生得到发展,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有个性地发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采取统一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定存在较大的差异。然而课后布置的作业却是相同的,要求全体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内容的基础题、提高题或拓展题。结果是: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也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重复操练基础题目,对能力的提升不利,由此出现厌学情绪;暂时性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突然面对提高题、拓展题却无从着手,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他们有自主选择作业的机会和权利,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把差异转化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实现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因材施教”。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作业完全是合理的[1]。
2 分层作业可以做到吗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也规定了学生作业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提高的可能和需要,可以进一步设计不同的作业。
以九年级化学“3.2溶液”这一课为例,可以编制下面的不同习题:
1.在一定条件下,向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晶体(假设晶体中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质量减少 B.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晶体质量不变化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该题重在考察学生对饱和溶液概念内涵的理解。要求学生知道饱和溶液的概念,明白在一定条件下(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物质的晶体(假设晶体中不含结晶水)时,溶质不会溶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会增减;溶剂的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也不会改变。这是基础型的作业题。
2.如图,烧杯中盛有A、B两种溶质的60℃的溶液,烧杯底尚有少量A、B固体,若让其冷却到20℃,则( )
A.溶液中A增多,B减少
B.溶液中A减少,杯底固体B减少
C.溶液中A和B都减少
D.溶液中A增多,杯底固体B减少
化学学科分层作业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关键词:分层作业;自主选择;因材施教;减负增效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2–0064–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为什么要实行分层作业
长期以来,中学生作业多、考试多、参加课外辅导班多;睡眠时间少、社会活动时间少、自主学习时间少,学习负担和精神负担大。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家长和教师对这种情况都有深切的体会。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升学竞争,家长、教师和学生谁也不敢懈怠、松劲。
在招生考试制度尚未从根本上改革、彻底解决问题之前,怎样破解这个困局?经过长期的反复思考、讨论、酝酿,长宁区教育局决定实行分层作业。2013年1月由区教育学院教研室起草《区域推进学科分层作业设计方案》(讨论稿),决定先在语、数、外、理、化五门学科实施分层作业,2月份各学科启动分层作业的研究,意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分层作业合理吗?我们认为,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也不会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受教育者。多样性造就了世界的精彩,多样性必须得到尊重。要让学生得到发展,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有个性地发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采取统一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定存在较大的差异。然而课后布置的作业却是相同的,要求全体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内容的基础题、提高题或拓展题。结果是: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也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重复操练基础题目,对能力的提升不利,由此出现厌学情绪;暂时性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突然面对提高题、拓展题却无从着手,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他们有自主选择作业的机会和权利,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把差异转化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实现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因材施教”。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作业完全是合理的[1]。
2 分层作业可以做到吗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也规定了学生作业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提高的可能和需要,可以进一步设计不同的作业。
以九年级化学“3.2溶液”这一课为例,可以编制下面的不同习题:
1.在一定条件下,向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晶体(假设晶体中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质量减少 B.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晶体质量不变化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该题重在考察学生对饱和溶液概念内涵的理解。要求学生知道饱和溶液的概念,明白在一定条件下(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物质的晶体(假设晶体中不含结晶水)时,溶质不会溶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会增减;溶剂的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也不会改变。这是基础型的作业题。
2.如图,烧杯中盛有A、B两种溶质的60℃的溶液,烧杯底尚有少量A、B固体,若让其冷却到20℃,则( )
A.溶液中A增多,B减少
B.溶液中A减少,杯底固体B减少
C.溶液中A和B都减少
D.溶液中A增多,杯底固体B减少
化学学科分层作业具体实施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