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1c2c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建模,是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情境进行抽象,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策略与意识观念。有数学建模的地方,就有数学建模思想。如果把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命题、法则、定理等看做是数学模型的话,那么在建立这些概念、命题、法则、定理并且运用它们的过程中就包含着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最终体现在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数学建模;小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建模,是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情境进行抽象,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策略与意识观念。有数学建模的地方,就有数学建模思想。如果把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命题、法则、定理等看做是数学模型的话,那么在建立这些概念、命题、法则、定理并且运用它们的过程中就包含着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最终体现在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过程中。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采用新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观察,对2014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个册可抽象为数学模型,进行建模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主要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板块。笔者认为小学数学建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书本知识,提升能力,在以体验教学活动为目的,由学生自行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下面以三则教案片段为例试析之。
  案例一:课堂的有效性取决于对教学重点的落实及那难点的突破,而构建有效率的数学模型是破解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如乘法的交换及结合律。恰逢五一劳动节植树后,学生们回到教室上课教室将重点放在使的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交换及结合律,以往的上课经验,学生们很难将交换结合律的应用范围弄清,归根结底是不知道交换结合律的本质对应关系。而通过输血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以有效加深其对交换结合的认识,具体为:
  五一劳动节到了,由于植树场地有限,全校师生分为A、B两组参加了植树活动,A组共有6个小组,B组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为30人,问总计多少学生参加了植树?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甲同学的计算方法为:(6+3)×30=9×30=270人;乙同学的计算方法为:6×30+3×30=180+90=270。两种计算方法都正确,那么(6+3)×30=6×30+3×30,以此引出乘法分配率,即: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后相加。
  案例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会遇到“牛吃草”的问题,牛吃草又被称为消长问题,是由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7世纪提出的,典型的牛吃草的问题是在假设草的生长速度恒定不变,不同的牛数吃光同一片草地所需要的天数,并求出牛吃光这片草地所需要的天数。该问题的假设是草的生长速度恒定不变,因而草的存量跟随着牛吃的天数产生不断的变化。假设一片牧场上的牧草以恒定的速度生长,该片草地可供15头牛吃30天,或者可供20头牛吃25天,问:这片牧场可供25头牛吃多少天。分析,该类题目的难点在于牧场上草的数量每天均在发生变化;学生理解上容易出现偏差,不能正确的采用建模的方式进行分析。因而我们要想办法从变化中找到一些不变的量。
  分析如下:总草量分为牧场上原本的草及新长出的草,牧场上原有的草是不变的,新生出的草虽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在假设条件下以恒定的速率生长,因而每日新长出来的草是固定不变的,因而接下来的重点则在于合理的数学模型建立,充分发挥学生解题的独立性及创兴性,老师在引导学生建立模型的过程中需要耐心、细致一步一步的将学生引导至正确的数学模型上。
  数学模型建立如下:
  设定每头牛每日的吃草量为1;
  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恒定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草的生长速度=(牛的数量×最大吃草天数-牛的数量×吃的最少天数);
  吃草的天数=牧场草量÷(牛的数量-草的生长速度);
  牛头数=牧场草量÷吃的天数+草生长速度。
  小学数学模型的建立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好新的课本知识,提升新的能力,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建模方法及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模型中的含义,进而应用。
  案例三:猜想是依据对已有的知识及活动经验对所进行的研究对象或者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观察、实验及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活动,进而做出符合一定规律或者事实的推测性想象,并提出新的假设内容。猜想是一种具有较高直觉性的高级思维模式,且在不断的猜想及验证的过程中,数学模型也经常性的处于不断构建及调整的过程中,例如在对分数大小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可先出具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分数。
  例如比较1/2、2/3、3/4、4/5、6/7、7/8、89的大小,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先由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后进行验证:1与2<2与3<3与4<4与5<6与7,多数学生在看到比较结果后,较为容易的得出:当分数的分母比分子大1时,分母的数量越大,该分数越大,或当分子比分母小1时,分子的数量越大,分母的数量越大,还有些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比较1/3、2/4、3/5、4/6、5/7的大小,也得出类似的结论,比较1/4、2/5、3/6、4/7、5/8的大小也可得出类似结论,比较1/5、2/6、3/7、4/8、5/9也得出一样的结论,因而总结如下,当分母减去分子=同一常数时,则分子或分母的数字越大,该分数越大,学生则很容易比较4/10、6/8、1/10的大小。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在逐渐变化、上升的,通过有效的展开数学建模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因而每个老师都应当秉承与时俱进、打破传统就思维,更新观念,大胆尝试、细心观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的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新知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的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关注及把控建模的过程中,应当做到有目的、计划及有序的将数学模型建立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然”及所以然,当数学模型建立方法由量变逐渐累积,必将产生质变,学生在每日的熏陶下对数学模型的建立、感悟、认知均可获得有效的提升。“学生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实际体验,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元认知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促进小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增强教师建模意识,积极开展建模教学,渗透建模思想,培养建模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会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刘振航主编.数学建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马云鹏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陈蕾.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三个关注点[J].上海教育科研.2013,(0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其语文能力的关键所在。在乡村小学教育中,由于教学环境与条件、家长文化知识背景及老师语文素质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结合实际环境利用有限的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循序渐进,贯通语文知识进入学生的头脑,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措施  在新课改革中要求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约束,与城镇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倡“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将由专家走向教师,“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调走向丰富,语文教师将由客体者转为主体者,由被动者转为主动者,由阐述者成为设计者,由执行者成为开发者。至此,语文课程的建设就成为现实。在语文课堂中,本人致力于语文课程的建设,目标定在“开放而有活力”。结合本人的课堂实例,浅谈课堂开放的做法:  一、教材的“开放”  
期刊
摘 要:课堂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本研究通过体育课教学实践,探讨课堂评价在教学实践如何应用,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能力的提高以及整个教学质量等方面分析,为实现课堂教学评价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堂评价;体育课;实践研究  1 研究目的  在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的今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从教学的管理部门、教学制度等上抓,体育教师作
期刊
摘 要:不同时期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效使用多媒体,将多媒体适当地应用于职高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职高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有效性  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的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不同时期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
期刊
摘 要:2001年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有一点就是“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那么,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如何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交流精神呢?此文就教师在构建课堂教学的整体框架时,从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空、学习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在为学生搭起合作交流的平台、并注重学生有效合作交流技能的训练上提出了一些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期刊
英语语言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的命脉,也是自身飞跃的最根本保障。“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自育自学”。问题来了------老师怎么培养学生高效的自主学习呢?如何有效增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一线教师的重大课题。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和探讨,摸索了一些相对较为直观的做法:课前准备;课中运用;课后延伸;长假巩固。  一、课前有效准备  高效课堂首先要
期刊
摘 要: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思想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对数学问题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思想揭示了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与能力的桥梁,是人们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过程中思维活动的导航器。所以我国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思想也有明确的要求。在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有
期刊
摘 要: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学生学,教师导”的方式,其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我校实行了“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是:前测激趣——定标导学——学生自学——顺学善导——达标测试——当堂练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六点:一是让学生明确目标,二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三是让学生剖析疑,四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关键词:数学;生活;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
期刊
摘 要:导学,顾名思义,就是“导”与“学”。 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我们年级实施了一个小课题:导学作业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实施时,设计了四个环节:学——议——评——练。学指自学,着重在课前进行;议指课堂上的探究;评指课堂上的评价;练习指针对性的练习。我们的导学作业着重指的是课前预习作业单。对预习作业导学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