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随机发放压力源量表对我院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科护理工作对象特殊性、繁重而快节奏的工作属性及岗位风险大、人际冲突给护士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有关。结论儿科护士在工作中存在许多压力源,护理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的舆论引导,合理排班,定期轮换,减轻工作中的疲劳感,建立护理人员支持系统,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关键词:护士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0-0092-02
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如身心耗竭综合征,工作疲溃感,焦虑等[1]。儿科护士与其他的护理群体相比,环境噪声大,工作任务重,遭受心理暴力的机会较多等,都是工作压力的来源。心理暴力是指故意用力反对他人或集体,而导致对身体、精神、脑力、道义和社会发展的损害,包括口头的辱骂、威胁、恐吓和攻击[2]。如何加强儿科护士的应对方式和自我心理调节,我科做了如下一些尝试,对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起到了明显的降低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曾经在儿科工作的25名护士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均为女性,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2岁,在儿科工作时间0.5~40年,平均6年。文化程度:本科3人,占12%;大专20人,占80%;中专2人,占8%。职称:主管护士5人,占20%;护师15人,占60%;护士5人,占20%。
1.2 方法
1.2.1 儿科护士压力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主要针对儿科护士的压力源提问,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完成。
1.2.2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3]共20个评定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各项目正反向累计分即为积极应对(positive coping.PC)分和消极应对(negative coping,NC)分。
2结果
2.1 儿科护士压力源(表1)
表1儿科护士压力来源
压力源 例数 百分比(%)
患儿家长要求过高 23 92
工作量太大,担心差错事故 20 80
急救技能缺乏,风险大 19 76
护患冲突 18 72
领导理解与支持不够 16 64
待遇、地位低 15 60
工作环境差,噪声大 15 60
晋升、深造机会少 10 40
其他(生活事件) 8 32
2.2 心理干预前后,儿科护士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比较
干预后儿科护士面对压力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频率上升,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频率下降。见表2。
表2心理干预前后儿科护士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比较
时间 应对方式 均分 转换得分 最小值 最大值
干预前 PC 42.81 1.59 28 60
NC 18.72 1.10 8 37
干预后 PC 62.97 2.33 52 76
NC 13.09 0.77 3 26
3讨论
影响儿科护士压力的因素分析:
3.1 家长要求高,沟通难度大
小儿患病住院对患儿家属本身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其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直接作用是增加了儿科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伤害,有些行为也干扰了护理工作的同时给护士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本组资料显示,因为家长的要求过高和不良的情绪导致心理压力者占92%,为压力源的首位。
3.2 工作量大而繁琐,任务重
儿科的工作环境差,噪声大,异味大,床位周转快,临床上常可见到重名重姓的情况,安全隐患多。增加了职业心理压力和紧张感[4]。
3.3 投诉机制使用不当
少数患者对护士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尊重,动辄投诉或起诉,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与心理压力。本组资料显示,因护患冲突,维权过度,投诉机制使用不当导致心理压力占72%。
3.4 错综复杂的护理人际关系
护士是一种为他人服务的职业,要应付错综复杂的护理人际关系,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日夜倒班的工作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易产生躯体倦怠症状。
3.5心理失衡和经济压力
临床护士与医生相比在职称晋升、劳动报酬上与实际工作量等不成比例,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理解,给许多护士带来了经济压力和心理失衡,工作缺乏动力,易产生抑郁症状。
4对策
4.1 加大管理者的支持力度,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国外研究显示,护士需要更多的来自组织及同行的支持[5]和谐的工作氛围对护士的心理压力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作为管理者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重视护士在工作中应有的人格权利。同时护士长对护士的成绩和进步应给予表扬与奖励,对于表现优秀的护士在晋升职称外出学习等方面给予优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4.2 更新观念,满足患者需求
护士应更新观念,做好护患沟通,换位思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积极参与并配合治疗,尽可能地满足患者需求。
4.3 加强护士心理健康教育
护士长应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及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需要,并给予尽可能的帮助,掌握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促进其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4.4 建立同事支持系统
团结友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护理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的舆论引导,合理排班,减轻工作中的疲劳感。同事之间相互协作,互帮互助,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4.5改善工作环境
改进病房布局及工作流程,降低环境噪音,使其工作流畅、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2] 陈健,陈宏.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1:1610.
[3] 姜乾金.心理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0~111.
[4] 张炳玉,魏芳.从举证倒置谈护士的自我保护[J].现代护理,2006,12(4):392.
[5] McLeod T.Work stress among community psychiatric nurses[J].Br J Nurs,1997,6(10):569~574.
关键词:护士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0-0092-02
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如身心耗竭综合征,工作疲溃感,焦虑等[1]。儿科护士与其他的护理群体相比,环境噪声大,工作任务重,遭受心理暴力的机会较多等,都是工作压力的来源。心理暴力是指故意用力反对他人或集体,而导致对身体、精神、脑力、道义和社会发展的损害,包括口头的辱骂、威胁、恐吓和攻击[2]。如何加强儿科护士的应对方式和自我心理调节,我科做了如下一些尝试,对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起到了明显的降低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曾经在儿科工作的25名护士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均为女性,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2岁,在儿科工作时间0.5~40年,平均6年。文化程度:本科3人,占12%;大专20人,占80%;中专2人,占8%。职称:主管护士5人,占20%;护师15人,占60%;护士5人,占20%。
1.2 方法
1.2.1 儿科护士压力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主要针对儿科护士的压力源提问,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完成。
1.2.2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3]共20个评定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各项目正反向累计分即为积极应对(positive coping.PC)分和消极应对(negative coping,NC)分。
2结果
2.1 儿科护士压力源(表1)
表1儿科护士压力来源
压力源 例数 百分比(%)
患儿家长要求过高 23 92
工作量太大,担心差错事故 20 80
急救技能缺乏,风险大 19 76
护患冲突 18 72
领导理解与支持不够 16 64
待遇、地位低 15 60
工作环境差,噪声大 15 60
晋升、深造机会少 10 40
其他(生活事件) 8 32
2.2 心理干预前后,儿科护士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比较
干预后儿科护士面对压力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频率上升,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频率下降。见表2。
表2心理干预前后儿科护士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比较
时间 应对方式 均分 转换得分 最小值 最大值
干预前 PC 42.81 1.59 28 60
NC 18.72 1.10 8 37
干预后 PC 62.97 2.33 52 76
NC 13.09 0.77 3 26
3讨论
影响儿科护士压力的因素分析:
3.1 家长要求高,沟通难度大
小儿患病住院对患儿家属本身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其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直接作用是增加了儿科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伤害,有些行为也干扰了护理工作的同时给护士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本组资料显示,因为家长的要求过高和不良的情绪导致心理压力者占92%,为压力源的首位。
3.2 工作量大而繁琐,任务重
儿科的工作环境差,噪声大,异味大,床位周转快,临床上常可见到重名重姓的情况,安全隐患多。增加了职业心理压力和紧张感[4]。
3.3 投诉机制使用不当
少数患者对护士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尊重,动辄投诉或起诉,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与心理压力。本组资料显示,因护患冲突,维权过度,投诉机制使用不当导致心理压力占72%。
3.4 错综复杂的护理人际关系
护士是一种为他人服务的职业,要应付错综复杂的护理人际关系,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日夜倒班的工作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易产生躯体倦怠症状。
3.5心理失衡和经济压力
临床护士与医生相比在职称晋升、劳动报酬上与实际工作量等不成比例,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理解,给许多护士带来了经济压力和心理失衡,工作缺乏动力,易产生抑郁症状。
4对策
4.1 加大管理者的支持力度,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国外研究显示,护士需要更多的来自组织及同行的支持[5]和谐的工作氛围对护士的心理压力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作为管理者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重视护士在工作中应有的人格权利。同时护士长对护士的成绩和进步应给予表扬与奖励,对于表现优秀的护士在晋升职称外出学习等方面给予优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4.2 更新观念,满足患者需求
护士应更新观念,做好护患沟通,换位思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积极参与并配合治疗,尽可能地满足患者需求。
4.3 加强护士心理健康教育
护士长应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及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需要,并给予尽可能的帮助,掌握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促进其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4.4 建立同事支持系统
团结友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护理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的舆论引导,合理排班,减轻工作中的疲劳感。同事之间相互协作,互帮互助,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4.5改善工作环境
改进病房布局及工作流程,降低环境噪音,使其工作流畅、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2] 陈健,陈宏.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1:1610.
[3] 姜乾金.心理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0~111.
[4] 张炳玉,魏芳.从举证倒置谈护士的自我保护[J].现代护理,2006,12(4):392.
[5] McLeod T.Work stress among community psychiatric nurses[J].Br J Nurs,1997,6(10):569~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