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包涵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胜利。我们应该继续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丰富和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关键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进程;解放思想;科学发展。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建了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继续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渊源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它是由相辅相成的"两化"构成,即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另一方面是"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这是中西文化的有机结合。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中国特色,让中国人民更能理解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结合中国具体实践,才能发挥马列主义的指导作用。而明确提出并使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是在中共七大的重要文献中。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中,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历几个不同历史阶段,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组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当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人民送来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斗争的指导思想,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正是在科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一个伟大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建设。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明确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党的观点。他强调"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更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科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个伟大成果的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科学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积累的新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为党在新世纪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为核心党中央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丰富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三、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需要继续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认为在新时期,应继续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不解放,不实事求是,就不可能去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更没有胆量和勇气去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这说明,思想不解放,思想一僵化,就会搞本本主义,就不可能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也就是说正确的思想路线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进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正确的思想路线从社会实践中来,归根结底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离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思想路线。所以,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愿望与首创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还得确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二)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指出:"我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深感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明,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立足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实践经验,按照"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挥更大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杨菲蓉、江传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于洪生:科学发展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5]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
关键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进程;解放思想;科学发展。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建了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继续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渊源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它是由相辅相成的"两化"构成,即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另一方面是"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这是中西文化的有机结合。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中国特色,让中国人民更能理解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结合中国具体实践,才能发挥马列主义的指导作用。而明确提出并使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是在中共七大的重要文献中。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中,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历几个不同历史阶段,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组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当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人民送来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斗争的指导思想,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正是在科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一个伟大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建设。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明确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党的观点。他强调"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更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科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个伟大成果的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科学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积累的新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为党在新世纪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为核心党中央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丰富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三、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需要继续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认为在新时期,应继续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不解放,不实事求是,就不可能去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更没有胆量和勇气去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这说明,思想不解放,思想一僵化,就会搞本本主义,就不可能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也就是说正确的思想路线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进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正确的思想路线从社会实践中来,归根结底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离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思想路线。所以,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愿望与首创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还得确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二)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指出:"我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深感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明,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立足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实践经验,按照"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挥更大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杨菲蓉、江传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于洪生:科学发展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5]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