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想挖掘他对电影艺术深沉的爱,想听他讲述与明星妻子之间的恩爱种种,结果发现,他才是一个地道的倾听者和旁观者,他用无视自我的冷静打败了周围的一切。
他没有侃侃而谈,他不是激情四射,他用招牌式的半句话回答,解决了正面袭来和旁敲侧击的一切问题。
我们想挖掘他对电影艺术深沉的爱,想听他讲述与明星妻子之间的恩爱种种,结果发现,他才是一个地道的倾听者和旁观者,他用无视自我的冷静打败了周围的一切。
从前他是与大牌导演合作的大牌摄影师,现在他是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著名导演。角色的转换并没有让他觉得是严峻的挑战,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捧得也没有让我们在他的脸上找到兴奋和激动。
“我就是个普通人。”顾长卫喜欢这样描述自己。他觉得自己只是踏踏实实的在做一些事情,至于做导演和获奖,那只是自己更幸运一些。
他没有再看过《孔雀》
时隔一年之久,我们再与顾长卫谈论他的处女作《孔雀》。他不愿讨论剧情,也不愿强调自己的创作手法,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拍完《孔雀》至今,自己还没有看过一遍。“我对它的每一个情节和镜头都太熟悉,我想空一段时间之后再看。”他说这样也许会看得更清楚。
关于任何一部电影的评价,从来都不会是众口一词,更何况《孔雀》是顾长卫做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而他本人又曾经是一位摄影师。对于《孔雀》处理手法的细腻,有人认为是矫情,有人认为是用心,诸如此类的争论,从未停止。而面对所有的好与坏的评价,顾长卫没有或受宠若惊,或惶而恐之的表情,他依旧轻描淡写地说:“能引起争论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既可以带来商业利益,又说明这个电影本身是贴近生活,受人关注的。”
的确,电影的功用之一就是与观众进行交流,引发情绪上的感受。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唤醒一部分人的记忆和经历,“很多事情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只有多给观众留下一点思考的空间。”
在许多人看来,《孔雀》在第54届柏林电影节获奖,是件让人自豪和喜悦的事。可是顾长卫却没有太多感言,现在回想起来,他也只是一遍遍重复着那句话,“获奖更多是因为自己幸运”。
他不承认这是过分谦虚,“我是有分寸的,《孔雀》固然有它优秀的地方,但拿到国际奖项还是有运气在。”
《立春》是顾长卫导演的第二部电影,目前一切都在稳步进行当中,二月底便在包头开拍。他说《孔雀》带给他最宝贵的就是做导演的经验,“但经验有时会帮你,有时也许会产生麻烦”,所以他还是会踏踏实实的做该做的事情。
只能做电影
如果时光倒流,给每个人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恐怕有人会激动得难以自持,但顾长卫却不想要这个机会。本以为他会解释说,那是因为自己对电影的狂热,可他却说,“我对做生意赚钱完全没有感觉,从生存角度讲,也只能做电影了。”
他喜欢电影,但却不愿意用“爱”这个字眼来形容。“喜欢不是一句口号,‘爱’这个字在我看来太酸了,”他摇摇头说,“不像从我口中说出的话。”
1999年底,顾长卫在好莱坞拍完陈冲执导的《纽约的秋天》后一直在国内养病,多年的摄影工作使他的一只眼睛视物模糊,医生确诊为斜视,不宜再从事过多的摄影工作。“其实除了职业病迫使我在家休养外,我本身也是有些惰性的人。”只能做电影的他有意对电影事业做出新的选择。他知道自己以往与张艺谋、陈凯歌、姜文等众多导演长期合作的经历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己也算得上半个内行,做导演是当时的最佳选择。
“最初我打算拍毕飞宇的小说《青衣》,但改了几稿也没能达到可拍的程度。”顾长卫找到李樯帮忙修改剧本《青衣》,谁料看过他创作的《孔雀》之后便爱不释手。2003年4月,《孔雀》在河南安阳附近的小镇水冶开机,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导演顾长卫。
从摄影师到导演,顾长卫对这样的转变没有太多的感慨,一切变化都来得很自然,“我没找到要惊喜、激动或有其他感受的理由”。无论是导演,还是摄影师,只要他在做电影,这两个角色在他看来就不存在本质的差别。
未来电影事业会如何发展,顾长卫没有想过。他说从来不会约束自己,不会给自己设定所谓的目标,“在懵懵懂懂中探索前进,也是一种乐趣。”
对话顾长卫
FRENDS:喜欢别人怎么称呼你?顾导演还是老师?
顾长卫:叫我名字顾长卫最好。
FRENDS:当初选择做导演,想过如果失败了会怎么样吗?
顾长卫:做不成导演,就还做摄影师。
FRENDS:《孔雀》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银熊奖?
顾长卫:觉得自己很幸运。
FRENDS:会拿自己和其他导演进行比较吗?
顾长卫:不会,对我来说这没有意义,我不会刻意要求自己怎么样。
FRENDS:有最崇拜的电影人吗?
顾长卫:有。很多,没办法具体回答。每个人都有可爱的一面,就算是平凡人也有让我敬佩和崇拜的一面。
FRENDS:未来会尝试不同类型的电影吗?
顾长卫:还没有认真地想过,先拍几部之后再打算。
FRENDS:未来是否会和妻子蒋雯丽合作电影?
顾长卫:没有想过。我们有各自的发展轨迹和独立的发展空间。
FRENDS:生活中的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顾长卫:普普通通的人,没什么神秘的。
FRENDS:休闲的时间怎么安排?
顾长卫:我比较随性,没有固定要做的事情,即使在家里没事做,也会觉得很开心。
FRENDS:你认为你是个优秀的丈夫吗?
顾长卫:还行。不过自己没法评价自己。
沉默的顾长卫
两个小时的采访和拍摄显得有些紧张。拍摄间隙穿插着采访,采访空当交织着拍摄,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不停忙碌,顾长卫脸上却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偶尔还会和摄影师开玩笑,让人觉得这个知名电影人是如此可爱、平易。
本来很想从他的口中听到故事,关于事业、家庭、人生的许多故事。但努力了几十分钟后,我决定放弃最初的想法。这是真实的顾长卫,不善于语言表达,往往话说到一半,就示意对方是否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做导演的时候,他也很少长篇大论的讲话,“我应该属于比较安静的导演。”就连和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也永远是话说得最少的一个。
他最喜欢扮演的角色就是倾听者和旁观者。他说希望可以静默地伫立在人群中,没有人发现他,甚至可以被所有人遗忘。他只愿意这样默默地观察发生的一切,细细体会,而不是被关注,被了解。一旦自己成为焦点,就真的不习惯这种感觉。
他的“不愿意”,不是逃避,更不是掩饰,就像他自己认定的,“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一切都很普通,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顾长卫
电影导演,摄影师,原籍江苏吴江,1957年12月12日生于西安。从小热爱绘画,梦想当一名画家。1976年高中毕业后,待业两年,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年毕业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1984年任摄影拍滕文骥的《海滩》,大量采用自然光,寻求更加贴近现实的表现手段,给中国影坛带来不小的冲击。相继拍摄了电影《大明星》、《神鞭》。
顾长卫和张艺谋、陈凯歌长期合作,把中国电影推上世界舞台,《红高粱》、《菊豆》、《霸王别姬》不断冲击国际各大影展,顾长卫频频获得最佳摄影提名奖和柯达摄影奖,被喻为“中国第一摄影师”。
2005年顾长卫的处女作《孔雀》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目前正在拍摄自己的第二部电影《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