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数学与别的科目相比更为抽象,传统的数学方式不符合小学生直观思维的特点,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数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作了分析,希望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研究
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小学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要。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出发点是让学生通过积累的生活常识和以前学到的数学知识,把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融入生活,把一些生活常识、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教学目标从单纯的数学学习拓展为数学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的思维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持续做这件事的热情和动力。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枯燥无味的。甚至会让一些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对数学产生排斥心理。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例如:在让学生提问题时,要给学生充足的观察和思考的时间,学生的思路被打开,问题也越提越多。此时,学生对于熟悉的问题很乐于接受,学习热情自然很高。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要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对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的内容以知识性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使单调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有趣。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分析解决。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1.教学氛围生活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基础是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创新运用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确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其行为在教学氛围的创设里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外通过一些亲切的称呼、真诚的微笑和充满鼓励意味的动作等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应时刻努力提倡师生平等,更多地扮演学生顾问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让学生拿出自备的纸平均分,提问:你会怎么分?从1/2,1/3,1/5到1/4,2/4,4/4,横着看板书,再竖着看板书,观察各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提问、再观察、再提问,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让学生愿问、愿学。
2.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观察、实践、推断的过程,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新时期数学课堂的着眼点,不应再停留在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上,更要多关注学生获取知识这个动态的过程,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例如:在进行“圆的周长”教学时,结合学生的体育课跑步经验导入“体育课上跑步时,里圈的同学和外圈的同学哪个跑得更远?如何计算里外圈各自的长度?”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调查,收集数据。对学生收集来的数据,教师要指导学生按一定要求进行整理、分析并制成相应的统计表或者统计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断,为通过数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过后,可以请每组学生分别发表自己在进行数据调查、分析的过程中所收获的感受和体会。例如: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调查本年级学生每月零花钱的花费情况、阅读课外书数量的种类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生活。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根据现实情况发现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让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学习生活变得充满乐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落实,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重新审视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和目的,真正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简祈山.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和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4,(9):80-81.
[2]吴松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5(2):64-64,65.
[3]王娜.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5):230-230.
[4]蒋晓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3,(20):195-195.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研究
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小学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要。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出发点是让学生通过积累的生活常识和以前学到的数学知识,把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融入生活,把一些生活常识、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教学目标从单纯的数学学习拓展为数学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的思维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持续做这件事的热情和动力。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枯燥无味的。甚至会让一些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对数学产生排斥心理。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例如:在让学生提问题时,要给学生充足的观察和思考的时间,学生的思路被打开,问题也越提越多。此时,学生对于熟悉的问题很乐于接受,学习热情自然很高。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要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对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的内容以知识性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使单调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有趣。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分析解决。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1.教学氛围生活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基础是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创新运用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确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其行为在教学氛围的创设里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外通过一些亲切的称呼、真诚的微笑和充满鼓励意味的动作等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应时刻努力提倡师生平等,更多地扮演学生顾问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让学生拿出自备的纸平均分,提问:你会怎么分?从1/2,1/3,1/5到1/4,2/4,4/4,横着看板书,再竖着看板书,观察各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提问、再观察、再提问,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让学生愿问、愿学。
2.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观察、实践、推断的过程,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新时期数学课堂的着眼点,不应再停留在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上,更要多关注学生获取知识这个动态的过程,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例如:在进行“圆的周长”教学时,结合学生的体育课跑步经验导入“体育课上跑步时,里圈的同学和外圈的同学哪个跑得更远?如何计算里外圈各自的长度?”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调查,收集数据。对学生收集来的数据,教师要指导学生按一定要求进行整理、分析并制成相应的统计表或者统计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断,为通过数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过后,可以请每组学生分别发表自己在进行数据调查、分析的过程中所收获的感受和体会。例如: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调查本年级学生每月零花钱的花费情况、阅读课外书数量的种类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生活。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根据现实情况发现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让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学习生活变得充满乐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落实,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重新审视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和目的,真正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简祈山.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和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4,(9):80-81.
[2]吴松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5(2):64-64,65.
[3]王娜.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5):230-230.
[4]蒋晓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3,(20):19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