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楚智是新加坡最出色的油画家之一,曾在2006年获得由新加坡总统亲自颁发的新加坡艺术界最高荣誉——文化奖。他和他笔下的老景致、老物件已经打成一片,真是画如其人,醇厚耐看,几十年画下来,互相影响,最终把自己也画成了一道南洋“老景”。
从师名师 自成一格
陈楚智先生1942年出生于广东潮汕。1955年,陈楚智来到新加坡与父亲及哥哥们团聚。少年陈楚智喜爱绘画,小小年纪便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画家蔡名智的父亲和陈楚智的父亲是好友也是老乡,蔡父思想比较开明,支持儿子学美术。陈楚智说:“蔡名智父亲常到我家和父亲聊天,还曾劝说我父亲,让我去读美专。”
1958年,陈楚智利用星期天时间去向刘抗先生学习素描,同一年他又报读了南洋美专的业余进修班课程。也是这一年,他正式进入南洋美专西洋画系,受教于几位先驱画家:钟泗滨、张荔英、赖凤美等。张荔英教素描,钟泗滨教油画。他还记得张荔英说华语有江浙口音。在南洋美专读书期间,钟泗滨先生介绍他去古董店打工,临摹《苏加诺总统藏画集》,一张可以卖几十块钱。他性格倔强,不用家里的钱,半工半读,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陈楚智觉得钟老师的画风不适合自己,他没有去模仿老师,而是一直探索自己的绘画风格,钟泗滨很大度,并不介意,他鼓励学生走自己的路。谈到这里,陈楚智不仅感谢钟老师帮他找临时工赚钱,更感谢老师在教学上的开明作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寻找自己的绘画方向。
1976年,他辞职成为全职画家。1984至1985年,陈楚智在南洋美专任教两年。1986年他去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做6个月的访问学者,结识了同期的中国画家洪凌、吴云华等。在中国期间,他还去敦煌莫高窟观摩学习。迄今,他在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过画展。
陈楚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户外写生,画新加坡河、牛车水、厦门街、如切、加东、梧槽路、实龙岗、小印度、林厝港这些地方的老仓库、杂货铺、咖啡店、路边摊、甘榜,因为很多街道都翻新了,不少老建筑也拆除了,他的画如今都成了城市风貌的历史记录,激活了新加坡人的“记忆”。除了本地,他也去巴厘岛、普吉岛、马六甲、砂拉越、印度、越南、缅甸,中国台湾、汕头、丽江等地写生,画那里的老厝、老街、老店、老树,以及画中朦胧点缀的老人。
他借用油畫这种西方绘画媒介去表现传统的东方乡土人情、华人生活形态,有一股不可名状的沧桑之美、质朴之情。他认为看图片画画和去实地写生完全不同,每到一地,一般他会住下来体会考察,深入了解当地风情,然后再画。他写生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提升到创作的高度,用他喜爱的色彩、构图、表现方式,完成一幅“令他感动”的图像。他感动了,才能感动观者。
陈楚智说:“我不善言辞,拙于表达,绘画是我的生命,带给我自信。激情与敏感是我创作的原动力。”确实,绘画,就是他的信仰、他的宗教、他的生命。这一点他很像梵高。
集中一年时间专画静物
2020年疫情期间,不方便外出写生,陈先生闭门画了很多静物:大蒜、玫瑰、百合、水仙、野菊、山竹、菠萝蜜、香蕉、红毛丹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无法忍受的阻断隔离,陈楚智却善加利用,化为一场成就自己的机缘。
静物画也是陈先生的一个强项,但集中一年时间专画静物,之前从未有过。他笔下那些瓶瓶罐罐、花花果果,格外迷人。猛一看,让人联想到意大利画家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的瓶罐静物,但仔细瞅瞅,终究还是陈楚智自己的风格。
陈先生晚年喜用画刀,说到“以刀代笔”,陈先生幽默地说:“画笔洗起来太麻烦,画刀用布抹一抹就行了,省了很多时间。”这当然是他的一个“说法”,一开始或许有嫌洗笔麻烦的因素,但他坚持用画刀,一定是体会到运用画刀的痛快之处,能够把他“要的东西”表达出来。大蒜的蒜皮、各类花朵,一刀一刀下去,很有立体感。
陈先生性格倔,花朵也硬气,花瓣一刀一刀刮过去,有股倔劲,不染世俗习气。笔,有“笔触”;刀,有“刀味”。陈楚智的静物油画,刀味十足。陈先生喜欢古典音乐,尤其喜欢激昂的音乐,不喜欢软绵绵的、感伤的音乐。他推崇贝多芬的交响曲,常听柴科夫斯基炮声轰鸣的《1812序曲》。由此我联想到,陈先生有些画只能用油画刀,大刀阔斧,有强烈的“概括性”,效果惊人。
看了陈楚智的画,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前主任陈国贲教授这样评论:“作为观赏者,我经常会竭力寻找这位艺术家在画中的位置,与此同时好像出现了一种神奇的、愉快的魔力,他在诱使我‘跳入’他的艺术品中去寻找他,与他玩捉迷藏。”对于陈国贲教授的这段话,我深有同感。陈楚智的画,犹如“迷宫”,你必须具有一定的智慧和悟性,才能领略其中的风光而不至于迷惑。在某种意义上,读他的画如同读侦探小说,这样比喻,或许有点“紧张”了,轻松一些的说法,就像是游览苏州园林,曲径通幽,令人低回,不时给你“绝处逢生”的惊喜和“豁然开朗”的光明。他又像一位指挥家,挥动着手臂,让音符在画面上流淌回旋。
陈楚智说:“我一直用传统的油画颜料,大多用‘老荷兰牌’(Old Holland),可以画出我要的那种质感和层次。”陈先生追求的效果就是“没有火气”,老建筑、高古文物经过时间的打磨,火气都消褪了,只留下温润感。陈楚智的画就如一杯老茶。说到茶,陈先生收了很多极品老普洱,老茶的火气也褪尽了,只留下岁月发酵蕴藏的陈香与回甘。招待朋友,陈先生会拿出最好的茶。
陈楚智爱音乐、爱老茶、爱红酒,这些都成了他酝酿创作绘画的养料,给了他无限的能量。他和他笔下的老景致、老物件已经打成一片,真是画如其人,醇厚耐看,几十年画下来,互相影响,最终把自己也画成了一道南洋“老景”。
从师名师 自成一格
陈楚智先生1942年出生于广东潮汕。1955年,陈楚智来到新加坡与父亲及哥哥们团聚。少年陈楚智喜爱绘画,小小年纪便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画家蔡名智的父亲和陈楚智的父亲是好友也是老乡,蔡父思想比较开明,支持儿子学美术。陈楚智说:“蔡名智父亲常到我家和父亲聊天,还曾劝说我父亲,让我去读美专。”
1958年,陈楚智利用星期天时间去向刘抗先生学习素描,同一年他又报读了南洋美专的业余进修班课程。也是这一年,他正式进入南洋美专西洋画系,受教于几位先驱画家:钟泗滨、张荔英、赖凤美等。张荔英教素描,钟泗滨教油画。他还记得张荔英说华语有江浙口音。在南洋美专读书期间,钟泗滨先生介绍他去古董店打工,临摹《苏加诺总统藏画集》,一张可以卖几十块钱。他性格倔强,不用家里的钱,半工半读,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陈楚智觉得钟老师的画风不适合自己,他没有去模仿老师,而是一直探索自己的绘画风格,钟泗滨很大度,并不介意,他鼓励学生走自己的路。谈到这里,陈楚智不仅感谢钟老师帮他找临时工赚钱,更感谢老师在教学上的开明作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寻找自己的绘画方向。
1976年,他辞职成为全职画家。1984至1985年,陈楚智在南洋美专任教两年。1986年他去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做6个月的访问学者,结识了同期的中国画家洪凌、吴云华等。在中国期间,他还去敦煌莫高窟观摩学习。迄今,他在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过画展。
陈楚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户外写生,画新加坡河、牛车水、厦门街、如切、加东、梧槽路、实龙岗、小印度、林厝港这些地方的老仓库、杂货铺、咖啡店、路边摊、甘榜,因为很多街道都翻新了,不少老建筑也拆除了,他的画如今都成了城市风貌的历史记录,激活了新加坡人的“记忆”。除了本地,他也去巴厘岛、普吉岛、马六甲、砂拉越、印度、越南、缅甸,中国台湾、汕头、丽江等地写生,画那里的老厝、老街、老店、老树,以及画中朦胧点缀的老人。
他借用油畫这种西方绘画媒介去表现传统的东方乡土人情、华人生活形态,有一股不可名状的沧桑之美、质朴之情。他认为看图片画画和去实地写生完全不同,每到一地,一般他会住下来体会考察,深入了解当地风情,然后再画。他写生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提升到创作的高度,用他喜爱的色彩、构图、表现方式,完成一幅“令他感动”的图像。他感动了,才能感动观者。
陈楚智说:“我不善言辞,拙于表达,绘画是我的生命,带给我自信。激情与敏感是我创作的原动力。”确实,绘画,就是他的信仰、他的宗教、他的生命。这一点他很像梵高。
集中一年时间专画静物
2020年疫情期间,不方便外出写生,陈先生闭门画了很多静物:大蒜、玫瑰、百合、水仙、野菊、山竹、菠萝蜜、香蕉、红毛丹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无法忍受的阻断隔离,陈楚智却善加利用,化为一场成就自己的机缘。
静物画也是陈先生的一个强项,但集中一年时间专画静物,之前从未有过。他笔下那些瓶瓶罐罐、花花果果,格外迷人。猛一看,让人联想到意大利画家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的瓶罐静物,但仔细瞅瞅,终究还是陈楚智自己的风格。
陈先生晚年喜用画刀,说到“以刀代笔”,陈先生幽默地说:“画笔洗起来太麻烦,画刀用布抹一抹就行了,省了很多时间。”这当然是他的一个“说法”,一开始或许有嫌洗笔麻烦的因素,但他坚持用画刀,一定是体会到运用画刀的痛快之处,能够把他“要的东西”表达出来。大蒜的蒜皮、各类花朵,一刀一刀下去,很有立体感。
陈先生性格倔,花朵也硬气,花瓣一刀一刀刮过去,有股倔劲,不染世俗习气。笔,有“笔触”;刀,有“刀味”。陈楚智的静物油画,刀味十足。陈先生喜欢古典音乐,尤其喜欢激昂的音乐,不喜欢软绵绵的、感伤的音乐。他推崇贝多芬的交响曲,常听柴科夫斯基炮声轰鸣的《1812序曲》。由此我联想到,陈先生有些画只能用油画刀,大刀阔斧,有强烈的“概括性”,效果惊人。
看了陈楚智的画,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前主任陈国贲教授这样评论:“作为观赏者,我经常会竭力寻找这位艺术家在画中的位置,与此同时好像出现了一种神奇的、愉快的魔力,他在诱使我‘跳入’他的艺术品中去寻找他,与他玩捉迷藏。”对于陈国贲教授的这段话,我深有同感。陈楚智的画,犹如“迷宫”,你必须具有一定的智慧和悟性,才能领略其中的风光而不至于迷惑。在某种意义上,读他的画如同读侦探小说,这样比喻,或许有点“紧张”了,轻松一些的说法,就像是游览苏州园林,曲径通幽,令人低回,不时给你“绝处逢生”的惊喜和“豁然开朗”的光明。他又像一位指挥家,挥动着手臂,让音符在画面上流淌回旋。
陈楚智说:“我一直用传统的油画颜料,大多用‘老荷兰牌’(Old Holland),可以画出我要的那种质感和层次。”陈先生追求的效果就是“没有火气”,老建筑、高古文物经过时间的打磨,火气都消褪了,只留下温润感。陈楚智的画就如一杯老茶。说到茶,陈先生收了很多极品老普洱,老茶的火气也褪尽了,只留下岁月发酵蕴藏的陈香与回甘。招待朋友,陈先生会拿出最好的茶。
陈楚智爱音乐、爱老茶、爱红酒,这些都成了他酝酿创作绘画的养料,给了他无限的能量。他和他笔下的老景致、老物件已经打成一片,真是画如其人,醇厚耐看,几十年画下来,互相影响,最终把自己也画成了一道南洋“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