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评述,以全面预算为参考体系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全面预算;事业单位;预算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0-0046-02
在我国一般将事业单位定义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通过部门预算来完成的,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个部门编制,反映政府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政府预算。随着国家财政体系的深化改革,部门预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正确面对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更适应新形势的预算管理模式。
1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1.1 观念落后,意识淡薄
目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来完成,其他部门的参与性不大。这导致这些单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包含预算模式、预算执行以及绩效考核等;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执行制度以及监督机制,没有将预算管理中的责任落实到位,没有将预算的执行结果同部门的绩效联系在一起。
1.2 预算编制缺乏一定的战略性
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模式也沿袭了“上年基数加本年调整数”的方法,这种方法使预算单位相对来说比较重视短期目标,而忽视长期目标,使短期的预算目标与长期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最终必然会造成预算编制结果脱离实际,可能造成财政资金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而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零基预算”的方法,不考虑往年的基数,根据部门和单位职责、任务、目标和实际需要,结合实际可用的财力来重新编制预算的方法,能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与战略相结合,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1.3 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都会存在预算执行不够、随意变更预算内容的情况,主要体现在:首先,事业单位内部对财务预算指标不是很明确,缺乏对项目结束后的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以及考核,上一年的执行结果不能对下一年的预算编制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目前的预算单位年终决算对预算单位有了一定的监督检查作用,但是预算单位执行情况与单位预算情况尚未有更详细的分析,即使有些事业单位建立了监管机制,往往也没有做到对预算实行全过程的监督。
1.4 执行结果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事业单位目前的预算管理过程中,以预算标准考核责任单位以及责任人,并以考核结果对他们进行奖惩时,由于过多的强调客观因素对绩效的影响,故意回避主观因素,且考核以后没有配套的奖励措施,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最终导致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很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机制仅仅是对单位负责人的考核,而事业单位对内部部门以及员工还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2 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性
全面预算的管理模式采用的是以成本费用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利用预算对企业整体以及内部各部门的各种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进行控制、反映以及考评的系统管理工程,体现的是对单位的各项支出进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而事业单位的预算,本质上就是以现有资金量为限,如何有效充分地使用各项资金,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非常吻合,这就给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性。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一般包含业务预算、筹资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应当包括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在编制预算时,应以事业单位战略目标为起点,根据业务预算规划财务预算。
3 基于全面管理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
基于全面管理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通常应该包含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评价,这也反映出一套完整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流程,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影响方式如图1所示。
其中,预算编制是以预算目标为根据,是单位预算目标的分解以及量化到执行部门以及人员的基础;预算执行是预算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也是全面预算内部控制的核心;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日常控制职能,通过内部调整来保证资金的全面平衡;预算评价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估,进一步影响以后的预算编制。
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一般使用“二上二下,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式,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方法来实现,收入预算可以按照各部门全年收入来汇总,支出预算是根据各部门各月资金的支出情况进行预算,并由财务部门负责审核,审核通过并编制汇总表,形成本单位当月的资金支出总预算,这是一个由下到上的预算过程。具体编制过程见图2。
预算编制可以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单位收入支出预算编制过程都是一个由下到上的过程。首先由各部门根据业务量编制当月收入支出情况表,财务部门审核后最终汇总成单位预算表。支出预算编制初步确定下来后,要和本单位的收入预算进行对比,如果产生明显不相符的情况,则要根据单位整体工作目标,调整相关部门的支出预算,使相关部门的资金预算符合单位整体工作要求。这又是一个由上到下的过程。
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实际工作中必然会有各种特殊情况的发生,会形成各月的预算外资金的支出,这部分支出需要随时调整预算。单位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加强预算控制,对预算外的资金需求应严格审查,并且年度终了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并作出评价,这样一方面能保证预算的严格执行,另一方面给下一年的执行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事业的发展、预算职能的实现以及资金效益的发挥,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只要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2]丁海芬.基于全面预算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新思路[J].中国总会计师,2010(12).
[3]季萍.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误区[J].财会通讯,2010(10).
[4]吕冬梅.单位预算管理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09(6).
[关键词]全面预算;事业单位;预算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0-0046-02
在我国一般将事业单位定义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通过部门预算来完成的,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个部门编制,反映政府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政府预算。随着国家财政体系的深化改革,部门预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正确面对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更适应新形势的预算管理模式。
1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1.1 观念落后,意识淡薄
目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来完成,其他部门的参与性不大。这导致这些单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包含预算模式、预算执行以及绩效考核等;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执行制度以及监督机制,没有将预算管理中的责任落实到位,没有将预算的执行结果同部门的绩效联系在一起。
1.2 预算编制缺乏一定的战略性
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模式也沿袭了“上年基数加本年调整数”的方法,这种方法使预算单位相对来说比较重视短期目标,而忽视长期目标,使短期的预算目标与长期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最终必然会造成预算编制结果脱离实际,可能造成财政资金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而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零基预算”的方法,不考虑往年的基数,根据部门和单位职责、任务、目标和实际需要,结合实际可用的财力来重新编制预算的方法,能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与战略相结合,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1.3 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都会存在预算执行不够、随意变更预算内容的情况,主要体现在:首先,事业单位内部对财务预算指标不是很明确,缺乏对项目结束后的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以及考核,上一年的执行结果不能对下一年的预算编制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目前的预算单位年终决算对预算单位有了一定的监督检查作用,但是预算单位执行情况与单位预算情况尚未有更详细的分析,即使有些事业单位建立了监管机制,往往也没有做到对预算实行全过程的监督。
1.4 执行结果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事业单位目前的预算管理过程中,以预算标准考核责任单位以及责任人,并以考核结果对他们进行奖惩时,由于过多的强调客观因素对绩效的影响,故意回避主观因素,且考核以后没有配套的奖励措施,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最终导致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很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机制仅仅是对单位负责人的考核,而事业单位对内部部门以及员工还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2 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性
全面预算的管理模式采用的是以成本费用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利用预算对企业整体以及内部各部门的各种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进行控制、反映以及考评的系统管理工程,体现的是对单位的各项支出进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而事业单位的预算,本质上就是以现有资金量为限,如何有效充分地使用各项资金,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非常吻合,这就给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性。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一般包含业务预算、筹资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应当包括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在编制预算时,应以事业单位战略目标为起点,根据业务预算规划财务预算。
3 基于全面管理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
基于全面管理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通常应该包含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评价,这也反映出一套完整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流程,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影响方式如图1所示。
其中,预算编制是以预算目标为根据,是单位预算目标的分解以及量化到执行部门以及人员的基础;预算执行是预算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也是全面预算内部控制的核心;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日常控制职能,通过内部调整来保证资金的全面平衡;预算评价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估,进一步影响以后的预算编制。
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一般使用“二上二下,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式,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方法来实现,收入预算可以按照各部门全年收入来汇总,支出预算是根据各部门各月资金的支出情况进行预算,并由财务部门负责审核,审核通过并编制汇总表,形成本单位当月的资金支出总预算,这是一个由下到上的预算过程。具体编制过程见图2。
预算编制可以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单位收入支出预算编制过程都是一个由下到上的过程。首先由各部门根据业务量编制当月收入支出情况表,财务部门审核后最终汇总成单位预算表。支出预算编制初步确定下来后,要和本单位的收入预算进行对比,如果产生明显不相符的情况,则要根据单位整体工作目标,调整相关部门的支出预算,使相关部门的资金预算符合单位整体工作要求。这又是一个由上到下的过程。
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实际工作中必然会有各种特殊情况的发生,会形成各月的预算外资金的支出,这部分支出需要随时调整预算。单位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加强预算控制,对预算外的资金需求应严格审查,并且年度终了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并作出评价,这样一方面能保证预算的严格执行,另一方面给下一年的执行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事业的发展、预算职能的实现以及资金效益的发挥,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只要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2]丁海芬.基于全面预算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新思路[J].中国总会计师,2010(12).
[3]季萍.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误区[J].财会通讯,2010(10).
[4]吕冬梅.单位预算管理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