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幼儿童年欢乐、自由的象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理论明确了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重要的价值和地位。但是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现代化的游戏产品走进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真正属于幼儿的游戏越来越少,一些传统的民间游戏他们接触得也越来越少。重拾民间游戏,充分挖掘和发挥民间游戏的有效价值,有利于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游戏所带来的快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民间游戏 特点 幼儿教育 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由来
每次看到朋友圈里转发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童年时玩的游戏,我们都十分感慨。儿时与小伙伴们玩游戏的情景历历在目:拾子儿、弹弹子、跳格子、摔皮卡、跳皮筋……那时,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田埂边,随处可见我们的身影,我们总是“大战”到夜幕降临,再捕个蜻蜓,直到家人百般催促才着急忙慌地回家。民间游戏对那时年幼的我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再看看现在的幼儿,住在高层住房里,足不出户,整天与各类电子产品打交道,严重缺乏户外锻炼,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动不动就生病。这不是新时期、新社会下幼儿应该有的状态,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民间游戏这一传统有趣的教学素材,让幼儿得以全面发展。
二、民间游戏简述
民间游戏是指由劳动人民创编的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游戏,它包括自古流传下来的游戏及现代人根据这些游戏改编、创作而成的游戏。它种类繁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特别是对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三、民间游戏的特点
1.游戏材料简单。
民间游戏在玩的时候需要的材料是非常简单的,一般都是来自生活和自然的成品或半成品,甚至有时候就地便可取得。如“拾子儿”,它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游戏,从地上捡5-10颗差不多大小的石子儿就可以玩。或者利用吃糖果剩下的糖纸看谁飘得最远、地上捡几根小棍就可以玩“挑棍”等,甚至有的游戏只用幼儿的手、脚或某些身体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玩。
2.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灵活性。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玩法简单易学,一般不会受时间、空间、人数等各方面的要求所约束,只要幼儿想玩、愿意玩,随时都可以在班级、操场、家里玩起来,自由度很大。而且,幼儿在玩民间游戏时可自由分配角色、任务、准备材料,灵活性很大。
3.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民间游戏之所以让人们念念不忘并深受人们喜爱,和它自身具有的趣味性和娛乐性是分不开的。幼儿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往往反映在游戏的形式及过程中。很多的民间游戏都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和优美动听的儿歌,幼儿可以边玩边吟唱,开心玩耍的同时还提高了语言能力。而且,民间游戏的随机性很强,可以对原有的游戏进行创新、改编,使之变成新的游戏,创造新的儿歌和玩法。
四、充分利用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幼儿体能,增强幼儿体质。
幼儿期是孩子身体各项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从而让幼儿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在日常的活动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学任务和要求让幼儿反复地去练习走、跑、跳等一些基本动作,长期下来幼儿会觉得很无趣,这样的锻炼收效不佳。而民间游戏,作为一种种类繁多、娱乐性和趣味性强的游戏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最主要的是,很多民间游戏都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基本能力的发展,为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如“打野鸭”:将幼儿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其中一队先当“野鸭”,另一队为“猎人”,操场上的圆圈为“湖泊”,野鸭在湖里(圆圈内),“猎人”在岸上(圆圈外),4个皮球分发给4位“猎人”当子弹,教师鸣哨开始,“猎人”用球打湖内的“野鸭”,球滚到哪位“猎人”的跟前,就由他捡起球继续打“野鸭”。湖中的“野鸭”凡被击中者退出“湖泊”,被罚到另一圆圈内。规定时间内,两队交换角色,击中“野鸭”多者为胜。游戏过程中,“野鸭”活动范围不得离开“湖泊区”,“猎人”不得进入“湖泊”之内射击,否则视为犯规。此游戏锻炼了幼儿投掷、躲闪、平衡、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等能力,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得到了健康锻炼,促进其身体的发育。
另外,“跳拉拉秧”“老鼠十八洞”等诸多游戏都有奔跑、跳跃等活动环节,可以培养幼儿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增强他们合作的意识。“翻绳”“撒棍儿”等游戏可以训练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以及促进小肌肉的发展。不难看出,在民间游戏中各种动作技能的发展,都会在无形中进一步促进幼儿机体健康的发展,进而增强幼儿的体质。
2.培养幼儿游戏的规则意识。
幼儿生活在集体中,就要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玩民间游戏时,很多时候都需要幼儿一起合作,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交往,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这样也就培养了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意识,从而在这些游戏规则当中,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同时,玩民间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克服一些家里养成的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因为每个民间游戏都有自己的玩法和规则,而这些规则又是每个参与者必须遵守的。如“官打捉贼”的游戏,幼儿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分担不同的游戏任务,有的当“县官”,有的当“打手”,有的当“捕快”,有的当“坏蛋”,这些分工可以充分地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意识和组织能力。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是在幼儿园听故事、说儿歌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积累形成的,另一方面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自然习得的。大多数民间游戏都配有相应的儿歌或对话交流,这对于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有用的。幼儿一边唱儿歌一边游戏,无形中丰富了自己的词汇,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如游戏“编花篮”,有三个以上的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编、编,编花篮;花篮圆,去采莲;花篮转,庆丰年”。幼儿边唱儿歌边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搭在另一名幼儿的腿上,所有幼儿将腿搭好后,最开始的那个幼儿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幼儿的腿上,开始游戏。游戏时的愉快体验,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游戏后的简短小结,也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4.促进和谐的亲子关系。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父母大都为了生活和工作而奔波,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更别说一起玩游戏了,即使有空,也不知道陪孩子玩些什么游戏。此时,民间游戏作为一种简单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强的游戏,就可以成为幼儿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和幼儿可以根据场地和需要,自由地商定游戏形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和关注,从而强化了和父母的情感联系,无形中使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融洽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种价钱昂贵的电动玩具、新潮玩具比比皆是,而民间游戏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所展现的现代社会教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将继续把民间游戏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和游戏活动中,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娣.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开发利用民间游戏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2(1).
[2]赵茜.浅谈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1).
责任编辑:裴 帔
关键词:民间游戏 特点 幼儿教育 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由来
每次看到朋友圈里转发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童年时玩的游戏,我们都十分感慨。儿时与小伙伴们玩游戏的情景历历在目:拾子儿、弹弹子、跳格子、摔皮卡、跳皮筋……那时,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田埂边,随处可见我们的身影,我们总是“大战”到夜幕降临,再捕个蜻蜓,直到家人百般催促才着急忙慌地回家。民间游戏对那时年幼的我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再看看现在的幼儿,住在高层住房里,足不出户,整天与各类电子产品打交道,严重缺乏户外锻炼,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动不动就生病。这不是新时期、新社会下幼儿应该有的状态,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民间游戏这一传统有趣的教学素材,让幼儿得以全面发展。
二、民间游戏简述
民间游戏是指由劳动人民创编的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游戏,它包括自古流传下来的游戏及现代人根据这些游戏改编、创作而成的游戏。它种类繁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特别是对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三、民间游戏的特点
1.游戏材料简单。
民间游戏在玩的时候需要的材料是非常简单的,一般都是来自生活和自然的成品或半成品,甚至有时候就地便可取得。如“拾子儿”,它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游戏,从地上捡5-10颗差不多大小的石子儿就可以玩。或者利用吃糖果剩下的糖纸看谁飘得最远、地上捡几根小棍就可以玩“挑棍”等,甚至有的游戏只用幼儿的手、脚或某些身体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玩。
2.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灵活性。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玩法简单易学,一般不会受时间、空间、人数等各方面的要求所约束,只要幼儿想玩、愿意玩,随时都可以在班级、操场、家里玩起来,自由度很大。而且,幼儿在玩民间游戏时可自由分配角色、任务、准备材料,灵活性很大。
3.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民间游戏之所以让人们念念不忘并深受人们喜爱,和它自身具有的趣味性和娛乐性是分不开的。幼儿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往往反映在游戏的形式及过程中。很多的民间游戏都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和优美动听的儿歌,幼儿可以边玩边吟唱,开心玩耍的同时还提高了语言能力。而且,民间游戏的随机性很强,可以对原有的游戏进行创新、改编,使之变成新的游戏,创造新的儿歌和玩法。
四、充分利用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幼儿体能,增强幼儿体质。
幼儿期是孩子身体各项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从而让幼儿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在日常的活动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学任务和要求让幼儿反复地去练习走、跑、跳等一些基本动作,长期下来幼儿会觉得很无趣,这样的锻炼收效不佳。而民间游戏,作为一种种类繁多、娱乐性和趣味性强的游戏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最主要的是,很多民间游戏都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基本能力的发展,为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如“打野鸭”:将幼儿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其中一队先当“野鸭”,另一队为“猎人”,操场上的圆圈为“湖泊”,野鸭在湖里(圆圈内),“猎人”在岸上(圆圈外),4个皮球分发给4位“猎人”当子弹,教师鸣哨开始,“猎人”用球打湖内的“野鸭”,球滚到哪位“猎人”的跟前,就由他捡起球继续打“野鸭”。湖中的“野鸭”凡被击中者退出“湖泊”,被罚到另一圆圈内。规定时间内,两队交换角色,击中“野鸭”多者为胜。游戏过程中,“野鸭”活动范围不得离开“湖泊区”,“猎人”不得进入“湖泊”之内射击,否则视为犯规。此游戏锻炼了幼儿投掷、躲闪、平衡、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等能力,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得到了健康锻炼,促进其身体的发育。
另外,“跳拉拉秧”“老鼠十八洞”等诸多游戏都有奔跑、跳跃等活动环节,可以培养幼儿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增强他们合作的意识。“翻绳”“撒棍儿”等游戏可以训练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以及促进小肌肉的发展。不难看出,在民间游戏中各种动作技能的发展,都会在无形中进一步促进幼儿机体健康的发展,进而增强幼儿的体质。
2.培养幼儿游戏的规则意识。
幼儿生活在集体中,就要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玩民间游戏时,很多时候都需要幼儿一起合作,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交往,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这样也就培养了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意识,从而在这些游戏规则当中,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同时,玩民间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克服一些家里养成的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因为每个民间游戏都有自己的玩法和规则,而这些规则又是每个参与者必须遵守的。如“官打捉贼”的游戏,幼儿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分担不同的游戏任务,有的当“县官”,有的当“打手”,有的当“捕快”,有的当“坏蛋”,这些分工可以充分地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意识和组织能力。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是在幼儿园听故事、说儿歌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积累形成的,另一方面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自然习得的。大多数民间游戏都配有相应的儿歌或对话交流,这对于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有用的。幼儿一边唱儿歌一边游戏,无形中丰富了自己的词汇,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如游戏“编花篮”,有三个以上的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编、编,编花篮;花篮圆,去采莲;花篮转,庆丰年”。幼儿边唱儿歌边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搭在另一名幼儿的腿上,所有幼儿将腿搭好后,最开始的那个幼儿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幼儿的腿上,开始游戏。游戏时的愉快体验,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游戏后的简短小结,也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4.促进和谐的亲子关系。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父母大都为了生活和工作而奔波,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更别说一起玩游戏了,即使有空,也不知道陪孩子玩些什么游戏。此时,民间游戏作为一种简单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强的游戏,就可以成为幼儿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和幼儿可以根据场地和需要,自由地商定游戏形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和关注,从而强化了和父母的情感联系,无形中使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融洽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种价钱昂贵的电动玩具、新潮玩具比比皆是,而民间游戏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所展现的现代社会教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将继续把民间游戏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和游戏活动中,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娣.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开发利用民间游戏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2(1).
[2]赵茜.浅谈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1).
责任编辑:裴 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