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常在社交网络上诉说自己的不幸吗?
“分享热”后的“丧文化”
社交网络让每个人都开始疯狂地展示自己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但这种“分享热”过后,“丧文化”也逐渐兴起——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倾诉不幸经历和抑郁故事,公开谈论暴力事件和敏感话题。
美国《时代周刊》2017年“年度人物”的当选者是“打破沉默者”(The SilenceBreakers)——指揭露各行各业性骚扰和性侵事件的广泛人群。从首批指控好莱坞大亨哈维.温斯坦性骚扰的女性们,到在社交网络上使用“我也是”标签分享类似经历的人,他们为公开的秘密发声,鼓励所有人停止容忍不可接受的事情,推动了“丧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丧文化”还有哪些具体的体现?那些公开讨论禁忌话题或表达生活消极态度的人面临什么样的危险?为什么这种文化越来越常见并开始得到广泛关注?
终于结束了一天辛苦的工作,疲惫地回到家里,点开朋友圈,随手发一条表达此刻低迷情绪的状态……这是否是你熟悉的场景?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心理系统咨询和培训老师玛丽亚.德米特列夫斯卡雅,私人执业心理学家达莉亚泰特尔鲍姆,家庭心理治疗师、俄罗斯联邦总统国民经济和行政学院“人际冲突”教师奥尔加.克拉比维娜认为,“倾诉悲伤”现象的流行是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但在心理上还未适应这样的节奏:或是当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抑郁症状时,不需要求助专家,在朋友圈倾诉就可以得到缓解。
社交网络有助于表达不便于当面表达的问题,但同时也为人们随时随地表达不良情绪提供了便利——这是一种数字时代的“团体疗法:即通过倾诉自己的问题得到众人的回应,虽然具有治疗效果,但也可能导致再次伤害。任何团体心理治疗都是一个受控制的过程,但社交网络本身就不受控制,上面很少有权威专家的建议,大多数是普通人在参与讨论。讨论程度和范围完全不受控制,因而疗效也不可预测。
当一个人公开自己经历过的不幸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给予正面回应,还会出现大量的负面评论,这可能导致公开者要承受额外的压力。现在很多30岁左右的年轻人都患有抑郁症,究其原因是人们无法承受現代生活的快节奏,无法满足自己不断提高的需求,却只能在激流中不断强迫自己奋进。再加上现代观念开始颠覆传统观念:人们不再选择终身职业、终身配偶和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适应生活。
有研究表明经常性地表达消极情绪不一定会使之恶化:如果一个人有抑郁倾向,经常倾诉反而是一种适当的发泄。但心理学家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读了20篇关于抑郁和暴力的文章后,会很容易产生无力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化解别人带给自己的消极情绪。
抑郁的马男波杰克
我们点开朋友圈,开始频繁地看到人们在炫耀自己是如何生病的,自己的丑态和蠢事,每天有多少不开心的事和多么不顺利……
“丧”指的是一种看上去十分消极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情绪低落,对生活满是抱怨,甚至不求上进。“丧”在“蛰居族”众多的日本也十分兴盛,他们的言情小说、电影和漫画里,有类似反映“丧”心态的人物形象,被日本“宅一族”奉为圭臬。当下十分流行的欧美成人动画,如《马男波杰克》以消极、悲观的“毒鸡汤”自嘲,带动了这种文化。
近两年来,《马男波杰克》大火,披着动物的外衣演绎人类的故事,2014年由“网飞”出品。该剧设定是普通人类和拟人化的动物共同生活在一起,除了外形,这些动物和人类都一模一样。主角马男波杰克是一匹中年过气明星马,他在年轻时主演电视剧大红大紫,而现在无人问津,和人类废柴男孩陶德一同住在年轻时候买下的别墅里,他抽烟酗酒暴饮暴食,唯一的爱好是一遍遍看成名作,以逃避失败的现实,剧情充满反讽和苦涩。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有马男波杰克、陶德、他的经纪人兼前女友卡罗琳公主和枪手作者戴安。波杰克总是能轻而易举地一句话戳中生活的真相,反讽、苦涩和绝望,但同时又很好笑。波杰克曾试图改变自己,但是一次次地被生活打回原形,在这些生活中融合了幽默元素,并有大量经典台词被年轻人广泛转发。
但事实上,“丧文化”并不一定是一种极端、消极的心态。当年轻人选择“丧”并非他们不想追求,而是因为追求成功不可得,长期的挫败感导致他们被动地完全地丧失了追求的欲望。这一点,日本社会提供了最好的参照。
现代人已经开始对看上去十分温情,甚至过于甜腻的励志言语感到反感,因此网络上出现反甜腻的潮流,“丧文化”滋生开来。年轻的一代,相比我们的父辈,生活得已经非常幸福。然而,幸福的代价却是残酷的压力和无形的竞争,这让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悲观,他们开始认识马男波杰克,在它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懒惰脆弱、好逸恶劳。难以启齿的挫败感需要找一个释放的出口,于是只好通过所谓的“丧文化”宣泄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看,“丧”的心态其实是年轻人的一种自我保护,以自我矮化的方式拉低期望,缓解压力。“丧文化”其实是社会问题的一种反映,年轻人以一种抱怨的方式,和生活压力抗争,但其背后折射出的现实问题应引起社会关注。
“丧文化”背后预示的危险
“丧文化”可以宣泄年轻人的抑郁情绪,但与此同时,另外一种倾向同样值得警惕,即美化“丧文化”刻意强调“丧文化”的某些正面意义。我们应对“丧文化”有充分的理解和同情,但更多的是需要一种审慎的态度。
我们误以为这种倾诉会让自己的生活压力得到缓解,但事实上我们很可能就此成为瘾君子越陷越深。 过度倾诉形成社交网络依赖症。社交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几乎人人都与之相关。如果社交网络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它们实际上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切实的好处。但是当人们进入虚拟世界,用这种“替代品”对话,公开在上面频繁讨论自己的不幸,而不再与真正的朋友交流时,看似便捷的生活实则已走向危险。
手机似乎已成为人的一个器官,我们将生活中的小小不如意发在社交网络上,无形中就将之放大,低迷的情绪让我们更加依赖社交网络上的虚拟交流,如此恶性循环。卫生专家认为,在社交网络倾诉是一种新型的吸烟行为。
几年前,英国斯旺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停止在社交网络倾诉的人容易心理崩溃。最近,他们对这个话题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戒掉社交网络的“倾诉瘾”不仅可能导致心理创伤,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社交网络本身就会让人不开心,如果再继续倾诉不幸,会使人的情绪更加低迷。这种行为不但剥夺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快乐时光,还让人的满足感越来越低。科学家称,社交网络创造的虚假社会参与感,并没有让喜欢公开宣泄情绪的人得到有效的安慰,这种错觉甚至还会让人误以為自己想受到关注,但事实上,每个人真正关心的永远都是手机后的自己,而不是你在朋友圈里发的动态。研究人员说:“脸谱网表面上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然而在现实中互动才有益于人类健康,脸谱网上的交流只会对年轻人产生反作用,使他们不快乐。事实上,正如另一项研究所显示的那样,社交网络创造了社会排斥感,因此能在上面得到心理安慰的几率很小。”
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进行比较会导致心理创伤。一个长期习惯性地自嘲的人,身边难免会有分享快乐的人,这种鲜明对比是使人感到孤立无援的原因之一。我们在翻阅朋友圈时,都会不自觉地和别人进行比较。一项针对“我们是否认为自己比朋友圈里的朋友更幸福”的研究显示,无论比较结果如何,这个比较过程都会让人陷入抑郁情绪之中。而且当比较结果不尽如人意时,我们会更感到心烦意乱。然而,你的丧气和任何别人分享的快乐比较都会败下阵来,但即便在朋友圈里“比惨”也并不会带给你快乐。
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上有大量朋友,并不意味着在社交生活中活跃。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保持友谊是必要的。停留在社交网络上并不能取代实时通信。如果你感到孤独,需要倾诉自己的不快,不妨多与现实中的朋友相处,这样不仅更具“疗效”还能避免将自己的消极情绪放大。房价很高、工作很累、工资很低,年轻人怎么生活都不容易,但除了“丧”我们也可以学着去承担,努力改变现状,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祛除社会痼疾、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编译自俄罗斯《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