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徐山林》一书我没有全读,我只是就自己感兴趣的和有共鸣的章节挑着阅读。因为自己曾做过十余年的省决策咨询委员,对《默默高参》一章所记述的事件比较熟悉,且参与其中,故先睹为快。
省决咨委是省委、省政府的高级参谋机构,是高层决策的智囊团,这些都是文件上的表述。但就社会通常的认识来讲,那其实是安排省人大、省政协等退休下来的老领导的一个地方。省决咨委无钱无权,不是行政机构,不能发号施令;不是管理机关,没有具体业务。要说,就是一个务虚的机构,一个调查研究的机构,甚或说,是一个边缘性的机构。但在老领导徐山林手里,不仅能把虚事做实,而且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省决咨委的若干战略建议,被省委、省政府采纳,进入决策层次;省决咨委的谋略能力成为品牌被各地市看重,多市县上门请求帮他们进行战略谋划:省决咨委的工作获得中央组织部的认可,被总结经验,成为全国咨询工作的典型和标杆。
省决策咨询委员由三支力量组成。一是党政机关退下来的经验丰富的老厅局长;二是大專院校的教授、两院院士、专家学者;三是成功的企业家,包括国有的、民营的。可以说,这些人都是我省的精华,或者说是“人尖子”。有一说叫“能人相斥”,各人自我感觉良好,谁也不服谁。但有一点,说起徐山林,都服。并不是徐山林的学识比大家都高,而是他身上有一个磁场,有一种感染人、聚拢人的魅力。徐山林在陕西干部中有很高的威信,大家信服他,愿意追随他。我曾担任过一段特色经济专家组的副组长,跨组联合搞过一些咨询课题,较广泛地接触了一些厅局长,听他们私下说起徐山林的人品和见识,全都是这样的口气:“人家徐山林确实有水平,不是一般的领导能够达得到的。”《方丈记》开首说:河水滔滔不绝,但已经不是原来的河水。徐山林现今已退休了,他们也退休了。他们之间没有了利益的联系,也没有提拔的奢望,他们用不着去吹捧徐山林。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徐山林理应得到委员们的敬重,他的确是开创了省决咨委的一段历史。
第一,这一届决咨委创造性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比如,人员构成上的“三支队伍,两个结合”;队伍建设上的“倡导五种精神”;课题选定上的“三个征求,多层论证”;制度建设上的“主任办公会制度;组长联席会制度;委员聘任管理制度;课题选题制度;课题评审制度;课题和建议奖励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等七个制度。”这些已成为省决咨委的宝贵财富,被传承下来。
第二,这一届决咨委不仅出成果,而且出思想。正如《阅读徐山林》书中所列举的,就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三大区域,四大基地建设”的建议;就陕北能源基地建设,提出“煤向电转化,电向载能工业转化、煤油气向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转化”的“三个转化”的方针:就水资源调剂利用,提出“引汉济渭”的构想,调汉江水入渭,在下游向黄河补水,在上游换取黄河用水指标支持陕北能源基地建设……诸如此类的建议,着眼点都不在细枝末节,而是河奔海聚,眼界开阔,研究的都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歌德说,思想是导游者。决咨委的这些战略谋划,谋之以先,思之以前,论之以据,既有思想的前瞻性,又有应用上的可操作性,
第三,徐山林的工作责任心,思考问题的深度,汇聚众智的能力,令人佩服。省决咨委有一个课题评审制度,评审时,省决咨委的正副主任,各专家组的正副组长悉数参加,课题执笔人和省决咨委办公室的负责人必然到会。评审会这样的神仙会,参与者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有的深思熟虑,提出建设性意见;有的字斟句酌,订正一些政策引述、数字运用和文字上的错漏;有的在大的结构上提出疑问;也有的漫不经心,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意见;还有的旁逸侧出,画蛇添足。课题最后怎样修改?执笔者最怕领导来一句:“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会后研究修改。”徐山林不是这样,每每大家议论完之后,他的概括总是高屋建瓴,非常明确。诸如:报告题目定什么,结构上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突出什么观点,问题分析指向什么,向省委、省政府提些什么建议。有了他的这个具体到章节的指导性意见,执笔者修改时就有了方向,轻松许多。更难能可贵的,他对每份报告都认真修改,有的还改了不止一遍。他改过的报告,文字更加简洁,观点更加鲜明。以前大家有个习惯,各部分开头总要加个序子,不加就觉得秃。对于可要可不要的套子话,他都坚决删去。他说,省决咨委的报告主要是面向决策层,服务于决策层。它主要是应用型的,第一位的是要有前瞻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咨询报告不是纯学术研究,不需要学院式的论证。文风上一定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一语破的。
第四,徐山林的思想非常年轻,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学习,思路开阔。那时,徐山林年近八十,但思想依然年轻。接触中,我发觉他的涉猎面很广,读书很多,很杂。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金融的、历史的、文学的、法律的,等等,这大约与他作过新闻记者和咨询委的研究面很宽有关。他不只读书读报,还浏览时尚类刊物,对青年人玩的微博、微信和二维码并不陌生,自己还开有微信。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处处留心,不耻下问。咨询委研究课题时,会涉及一些专业领域,时不时地会冒出一些专业新名词。遇到不懂的,徐山林绝不不懂装懂,而是即时询问,要专家解释清楚。有这样一件事,2012年,我执笔完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面向区域主导产业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的调查》,报告中有一处提到“果园生草”的概念。在人们固有的印象里,传统的耕作方式都是“除草”。在一个不动脑筋的人那里,可能会走马观花,眼睛一晃而过,压根不会发现其中的差别:或者想当然地认为是执笔者的笔误,自以为是地将“生草”改成“除草”。徐山林审稿向来仔细,看到这个不同于“常识”的提法,便让秘书专门打电话询问。我回说“果园生草”是一种新的果园管理技术,其目的在于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地表阳光反射,提高成果品质。这件事情虽小,但在我印象深刻,颇受教益。
感谢和谷先生用生花之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的徐山林。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我看来,生活中的徐山林,远比传记中要丰富得多。
省决咨委是省委、省政府的高级参谋机构,是高层决策的智囊团,这些都是文件上的表述。但就社会通常的认识来讲,那其实是安排省人大、省政协等退休下来的老领导的一个地方。省决咨委无钱无权,不是行政机构,不能发号施令;不是管理机关,没有具体业务。要说,就是一个务虚的机构,一个调查研究的机构,甚或说,是一个边缘性的机构。但在老领导徐山林手里,不仅能把虚事做实,而且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省决咨委的若干战略建议,被省委、省政府采纳,进入决策层次;省决咨委的谋略能力成为品牌被各地市看重,多市县上门请求帮他们进行战略谋划:省决咨委的工作获得中央组织部的认可,被总结经验,成为全国咨询工作的典型和标杆。
省决策咨询委员由三支力量组成。一是党政机关退下来的经验丰富的老厅局长;二是大專院校的教授、两院院士、专家学者;三是成功的企业家,包括国有的、民营的。可以说,这些人都是我省的精华,或者说是“人尖子”。有一说叫“能人相斥”,各人自我感觉良好,谁也不服谁。但有一点,说起徐山林,都服。并不是徐山林的学识比大家都高,而是他身上有一个磁场,有一种感染人、聚拢人的魅力。徐山林在陕西干部中有很高的威信,大家信服他,愿意追随他。我曾担任过一段特色经济专家组的副组长,跨组联合搞过一些咨询课题,较广泛地接触了一些厅局长,听他们私下说起徐山林的人品和见识,全都是这样的口气:“人家徐山林确实有水平,不是一般的领导能够达得到的。”《方丈记》开首说:河水滔滔不绝,但已经不是原来的河水。徐山林现今已退休了,他们也退休了。他们之间没有了利益的联系,也没有提拔的奢望,他们用不着去吹捧徐山林。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徐山林理应得到委员们的敬重,他的确是开创了省决咨委的一段历史。
第一,这一届决咨委创造性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比如,人员构成上的“三支队伍,两个结合”;队伍建设上的“倡导五种精神”;课题选定上的“三个征求,多层论证”;制度建设上的“主任办公会制度;组长联席会制度;委员聘任管理制度;课题选题制度;课题评审制度;课题和建议奖励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等七个制度。”这些已成为省决咨委的宝贵财富,被传承下来。
第二,这一届决咨委不仅出成果,而且出思想。正如《阅读徐山林》书中所列举的,就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三大区域,四大基地建设”的建议;就陕北能源基地建设,提出“煤向电转化,电向载能工业转化、煤油气向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转化”的“三个转化”的方针:就水资源调剂利用,提出“引汉济渭”的构想,调汉江水入渭,在下游向黄河补水,在上游换取黄河用水指标支持陕北能源基地建设……诸如此类的建议,着眼点都不在细枝末节,而是河奔海聚,眼界开阔,研究的都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歌德说,思想是导游者。决咨委的这些战略谋划,谋之以先,思之以前,论之以据,既有思想的前瞻性,又有应用上的可操作性,
第三,徐山林的工作责任心,思考问题的深度,汇聚众智的能力,令人佩服。省决咨委有一个课题评审制度,评审时,省决咨委的正副主任,各专家组的正副组长悉数参加,课题执笔人和省决咨委办公室的负责人必然到会。评审会这样的神仙会,参与者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有的深思熟虑,提出建设性意见;有的字斟句酌,订正一些政策引述、数字运用和文字上的错漏;有的在大的结构上提出疑问;也有的漫不经心,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意见;还有的旁逸侧出,画蛇添足。课题最后怎样修改?执笔者最怕领导来一句:“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会后研究修改。”徐山林不是这样,每每大家议论完之后,他的概括总是高屋建瓴,非常明确。诸如:报告题目定什么,结构上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突出什么观点,问题分析指向什么,向省委、省政府提些什么建议。有了他的这个具体到章节的指导性意见,执笔者修改时就有了方向,轻松许多。更难能可贵的,他对每份报告都认真修改,有的还改了不止一遍。他改过的报告,文字更加简洁,观点更加鲜明。以前大家有个习惯,各部分开头总要加个序子,不加就觉得秃。对于可要可不要的套子话,他都坚决删去。他说,省决咨委的报告主要是面向决策层,服务于决策层。它主要是应用型的,第一位的是要有前瞻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咨询报告不是纯学术研究,不需要学院式的论证。文风上一定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一语破的。
第四,徐山林的思想非常年轻,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学习,思路开阔。那时,徐山林年近八十,但思想依然年轻。接触中,我发觉他的涉猎面很广,读书很多,很杂。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金融的、历史的、文学的、法律的,等等,这大约与他作过新闻记者和咨询委的研究面很宽有关。他不只读书读报,还浏览时尚类刊物,对青年人玩的微博、微信和二维码并不陌生,自己还开有微信。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处处留心,不耻下问。咨询委研究课题时,会涉及一些专业领域,时不时地会冒出一些专业新名词。遇到不懂的,徐山林绝不不懂装懂,而是即时询问,要专家解释清楚。有这样一件事,2012年,我执笔完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面向区域主导产业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的调查》,报告中有一处提到“果园生草”的概念。在人们固有的印象里,传统的耕作方式都是“除草”。在一个不动脑筋的人那里,可能会走马观花,眼睛一晃而过,压根不会发现其中的差别:或者想当然地认为是执笔者的笔误,自以为是地将“生草”改成“除草”。徐山林审稿向来仔细,看到这个不同于“常识”的提法,便让秘书专门打电话询问。我回说“果园生草”是一种新的果园管理技术,其目的在于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地表阳光反射,提高成果品质。这件事情虽小,但在我印象深刻,颇受教益。
感谢和谷先生用生花之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的徐山林。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我看来,生活中的徐山林,远比传记中要丰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