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董观泉.也谈“西周玉币”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s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第八期发表之何开俊先生关于西周玉币一文后,有读者提出异议。现作复如下:首先此文标题及内文中“西周”二字。本应加引号,因为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确有东周、西周两个分封国家铸造过货币,但如不加引号。则使人误解为西周时期之物。而造成此疏忽,作为栏目负责人,我应负责任。
  此文涉及其他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文中提及的玉币,是否为古玉?作为刊物编辑,我们只能从彩照图片判断,根据笔者多年玩玉的经验,文中的玉币依其沁色与包浆判断。以蓝褐色为主,背部半边为硬绿色,其粉化残处可以见到沁色为主,背部半边为硬绿色,其粉化残处可以见到沁色已浸入肌理之中,不像人工着色的赝品。钱文亦颇有金文气息,与青铜同名钱风格一致。
  二、先秦时代是否有玉币的问题:读者来信认为西周时代玉比金贵。以玉为币是不可能的,其实此观点颇可探讨。《管子》曾指出春秋已以玉为“上币”,在殷周墓葬中出土过石贝、玉贝实物,上世纪末,西安曾出现出土的鬼脸玉贝,形状小而工极精,玉质为和田青白玉。
  当然,以玉作为广泛使用的货币,是不可能的,但根据管子“玉为上币”的观点,以玉作为纪念馈赠性质的钱币或者早期的厌胜币,其合理性不应排除,否则玉贝的出土则无法解释。我国汉唐时的玉“五铢”、玉“开元通宝”,虽时代较晚,但汉唐的玉价并不比先秦低,说明我国古代钱币史上有以玉为币的传统。
  三、“西周”玉币的探讨
  首先西周玉币肯定是不存在的,原因很简单,西周与东周是后人的划分,西周时代制币,钱文只能出现“周”字,而不可能加“西”字,正像东西汉、南北宋时代。不可能沿用“东”,“西”,“南”、“北”一样。但正如读者指出的:战国时期曾分封过东周、西周两个姬姓小诸侯国,而且这两个国家都曾铸造过货币,以“东周”、“西周”为钱文的环钱,空首布均已成为当今藏家追求寻觅的名珍,那么,这两个国家是否制作过少量的玉币呢?未见有文献记载,但既然有实物出现,无论真赝,都可进行探讨。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说,如果何先生的玉币是出土品,也可能是后世(比如说唐宋时期)仿造,也是很有价值的。
  作为一个增加读者收藏知识的栏目,我们经常发一些有定论的文章,也会发一些探讨性的未作定论的稿件,如前些年的“宁夏象牙古币调查”及其有关文章,以求在比较中提高鉴别能力,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理解。
其他文献
鼓乐喧天,礼炮齐鸣,又一个民间博物馆在华夏大地上诞生了。2011年12月6日,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举行了盛大的开馆仪式,正式成立。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是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一家综合性股份制民办博物馆,位于郑州市嵩山南路168号郑州市博物院院内。博物馆展厅、仓储面积680平方米,藏品1200余件套。史前陶器、北魏墓志、汉唐名砚及铭文青铜器为其四大特色收藏。    甚爱必大费  馆长李
期刊
1833年:程门生于安徽黟县五都田段村。关于程门的生年,《黟县四志》没有记载,1833年的说法是《中国浅绛彩瓷》一书的作者梁基永先生根据一块程门瓷板上的题款推断而来,以后各种资料均延续了这种说法,惜未见实物,有待发现确切的实物资料。  同治四年(1865年):同治四年对于浅绛彩瓷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这一年,御窑厂重建,大量文人画家纷纷来到景德镇,在客观上为文人瓷画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从目前发现的
期刊
近代我国绘画流派中,以上海画家的“海派”时间较早,人数较多,影响较大。说起“海派”,一般都以赵之谦(1829-1884年)、吴昌硕(1844-1927年)为开山人物、领军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吴昌硕虽是浙江安吉人,但在上海时间长、活动多、成就大,说他是“海派”大师,当之无愧;至于赵之谦,既非上海“寓公”,也没在上海卖过画,似乎与“海派”挂不上钩,搭不上界。  一些近代画史、文学笔记中,凡提到
期刊
认识我的人大多都知道,我喜欢收藏古钱币。同学、朋友常会问我:“什么原因让你喜欢上古钱币收藏?”我总是告诉他们:“只因为我的历史老师的一句话。”2002年,我在乌市十三中学上初二,记得有一天在历史课上,老师介绍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时提到银元“袁大头”,并顺便说了一句:“这种钱在华凌市场有卖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历史老师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话竟勾起了我那强烈的好奇心。就在那个周末,我迫不及待地瞒
期刊
编者按:  谢稚柳先生百年诞辰,本刊特刊发汤哲明先生、刘一闻先生及徐建华先生撰写的关于谢老绘画艺术、书法艺术、书画鉴定以及生活往事方面的几篇文章,谨以纪念。在约稿过程中,对谢定伟先生的协助在此表示特别的谢意。  谢公在书法、绘画、鉴定领域的造诣与成就,堪称一代宗师巨擘:大师的学养与人格魅力,亦已垂范!面对挡不住的历史风尘,面对悄然而逝的岁月之河,面对一位融古开今的艺术大师,我们已无需再多的哀思与忧
期刊
笔者在闲暇时整理收藏旧物,惊喜地发现一枚直径32毫米圆形银质证章,稍作清理,在双旗的上下镌文为“陕西同盟会会员”(见图)。  同盟会成立之初,在日本东京留学的陕籍学生以张风、井勿幕为首参加同盟会,后又参加28人之“铁血丈夫团”,成为辛亥革命时期各省的中坚人物。同盟会成立后,井勿幕奉孙中山令回陕西建立支部,任支部长。1906年再赴日本,与赵世铎等在东京组织同盟会陕西分会。1907年又回陕联络会党。1
期刊
掐指头盘算,我营销兼鉴定浙江昌化鸡血石已逾三十个年头了。忙忙碌碌三十载,倒腾鸡血石成百上千件,尽管东西都卖早了,挣的全是小钱,但鉴别鸡血石优劣真假的绝活妙招却掌握了不少。尤其是近几年,有钱人纷纷参与鸡血石赌石的行列,找我掌眼的人日渐增多,时常被弄得接应不暇,终了落了个“鸡血眼”浑号。  上月末一日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把我从迷迷糊糊的睡意中震醒,对方声称,久闻我鉴定鸡血石法眼精准,故费大劲从
期刊
二、“春水玉”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流播社会背景“春水玉”构图题材的出现与流行,渊源于金代女真族乃至更早的辽代契丹族流行的“春猎”习俗。“春水”本意是指春猎之水,一般泛指为春猎地点,后成为春猎活动的代称。春水又称作“春捺钵”,金人这一习俗直接从辽代契丹族春撩钵之制承袭而来,《辽史·营卫志》记契丹族“随水草就畎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并详细记述了辽代契丹皇族春捺钵的过程。金灭辽后于熙宗
期刊
一九七零年四月出生于浙江龙泉,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一九八七年九月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设计系,二零零二年三月创建龙泉“天一青瓷”工作室。现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龙泉市第七届政协委员、龙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2005年9月《粉青六管瓶》《梅子青水纹双鱼荷叶碗》《粉青葵口云
期刊
郑板桥曾刻一方印章,日“青藤门下走狗”。因此,这个兀傲孤高、目空一切的怪人,却还有个有趣的别名,叫做“青藤门下走狗”,青藤就是徐渭。不仅板桥愿作青藤门下走狗,实际上,古今书画家,崇拜徐渭者不乏其人,石涛有诗:“青藤笔墨人间宝,数十年来无此道。老涛不会论冬春,四时之气随余草”,表达了他对徐渭无限敬佩之情。扬州八怪之中的另一位李觯在题画诗中说:“青藤笔墨人间宝,世人得之真稀少”,现代大画家齐白石也曾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