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特征.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提问是教师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更是师生互动的途径.高效提问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并能及时为教师反馈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策略,希望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引 言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不适用于现代教育.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极力倡导师生高效互动,其中,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旨在为学生呈现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纵观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得知,多数学生在提问时设置的问题过于笼统,缺乏提问技能,从而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优化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一、明确提问目的,构建高效提问课堂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明确课堂提问目的,具体来说,课堂提问目的在于将学生涣散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在该环节设计问题时需要注重设置问题情境并基于此引发学生思考,推动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教师只有明确课堂提问目的,才能提出针对性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使学生与教师高效互动.同时,教师只有在每个教学环节明确应该完成哪些任务,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有效推动课堂教学.
  除了明确课堂提问目的外,教师还要明确提问在于突破重、难点知识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提问并非说出问题.如果教师设置过多问题,就只会让学生产生抗拒和厌烦心理,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另外,部分教师为了完成任务随意地设置问题,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云雾中,究其原因是教师未深入地解读教材和了解学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明确提问目的并根据学生的特征设置层次性较强的问题.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积极探究知识,设置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问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新知,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二、优化提问方法,构建高效提问课堂
  小学数学教师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精准设置问题,通过优化提问方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迁移法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其中,与语文、英语学科相比,数学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知识系统性与逻辑性较强,每个章节的知识间存在很多共同因子或相近问题的思维方式极其相近,只要明确新旧知识间的共同因子就能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式之前已相继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尤其在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运用了割补法,有效提高了解题效率.鉴于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如“运用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纸张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那么应该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你们能否运用两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已学习的图形以及应该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自主探索与操作.教师在运用迁移法提问时应注重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并渗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的迁移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題的能力.
  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分合法分解问题,层层突破.分合法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先将大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问题,再指导学生综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紧贴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运用分和法提出问题,避免因问题过于零散或难度偏大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的长方体纸盒并深入观察,再提出问题:“长方体有哪些特征?”“长方体共有多少个面?”“长方体的每个面为何种形状?”“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们能否找出长方体间完全相同的棱角?”“长方体是哪种类型的立体图形?”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自主测量并验证,明确了长方体棱与面的特征.这时,教师可以归纳与总结学生的解决方案,促使学生掌握分解方式.
  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比较法提出问题.比较法提问在于让学生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增强思辨意识和解题能力.教师在提问时并非都从正面的角度着手,有时尝试从反面提问能促使学生基于另一角度分析问题,在相反问题的比较中达到深刻理解和高效解题的目的.以“分数”为例,教师通常在教学中列举平均分物品的实例,如将一个物品平均分为两份.因此,教师可以从反面的角度设计问题:将学生分为2人一组画画或折纸,将一个图形分为两部分,每名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划分,要求运用彩色笔画出折痕.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在画画或折纸活动之后,教师为学生展示不同角度的平均分,建立对平均分表象的同时深化学生对平均分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候答环节,构建高效提问课堂
  候答是指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等待学生回答的过程,整个过程包括教师观察、候答时间、学生思考等多个环节.作为课堂提问、追问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候答环节的效果对课堂提问、追问的有效性以及整个课堂教学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纵观课堂教学实践得知,多数教师在候答环节容易出现缺乏认真观察、耐心倾听等问题,或者候答时间设置不当,这就需要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候答环节.
  候答时间是指数学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之后为学生留出思考、组织答案以及为自己留出评价的时间.候答时间分为第一候答时间与第二候答时间,其中,第一候答时间是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思考与回答的等待时间;第二候答时间是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评价以及其他学生相互补充前的等候时间,由此体现教师灵活控制和准确判断候答时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思考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为基础知识类且难度偏低,教师就可以将课堂候答时间控制在3~5 s内,让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并组织答案,在节约课堂时间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如果问题为评述类或知识类,教师就要适当延长候答时间,将此类问题的候答时间控制在15 s以上,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运用归纳或对比等方式思考和分析问题,改变以往单一的思维,朝着深刻性与缜密性的思维方向发展,逐渐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关研究指出,数学教师在追问时需要适当增加第二候答时间,目的在于让学生详细地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身的疑问,在自我反思和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每名学生均为独立的个体,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反应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合理控制候答时间,促使每名学生均能有所提升和发展.   数学教师在候答环节应充分相信每名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以及思考与分析的机会,耐心聆听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答案,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如果学生的答案偏离问题或思维出现阻碍,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指导和点拨.当学生回答之后,数学教师应暂停片刻让其他学生反思该名学生的答案,若没有不同答案,则进行适当的评价.整个候答过程既体现了数学教师的责任心、爱心与耐心,又展现了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四、及时评价回答,构建高效提问课堂
  多数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未及时进行反馈.事实上,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而且要引导学生善于归纳与总结提出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得知,多数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只是给出“很好”“请坐”等笼统且简单的评价,或者重复答案之后直接进入下一环节,并未进一步解释和归纳问题本身.正是这种缺乏正确引导和鼓励的做法出现无效反馈的现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更毫无益处.
  针对上述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做出适当的改善.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不仅要对他们进行表扬,而且要指出答案好在哪里.例如,由于学生的答案十分新颖,教师可以对他们说:“你的思维能力很棒,提出了不同于答案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师的语言鼓勵中能感受到即使答案错误也能得到教师的鼓励,从而提升了自信心.又如,在教学“分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知识之后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果将一个圆分为两份,每份一定是整圆的二分之一吗?”学生针对上述问题有不同的见解,随即分为两个辩论阵营,对错皆有.教师对于学生给出的不同答案并未直接判定对错,而是积极鼓励不同阵营的学生展开辩论,如一名正方学生(手动将一个整圆分为两份)说:“我是不是将圆分成了两份?”反方学生表示认可.这时,这名正方学生拿起一个半圆并说道:“这份半圆是否为整个圆的二分之一?”反方学生依旧表示认可.这名正方学生表示:“既然是二分之一,那么你们为何不认同该说法呢?”教师趁势询问反方学生:“你们是否有其他想法?”此时,一名反方学生从圆纸上撕下一小块并说道:“这是分成的两份圆吗?”正方学生回答:“是.”这名反方学生举起小小的一份圆并说道:“请问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正方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不是.”最后,正方学生认同反方学生的结论.教师在上述案例中先让学生自行辩论,再展开评价,能促使学生对分数含义产生深刻的理解.
  除了语言鼓励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物质奖励维持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兴趣.当学生思维出现卡壳或回答的问题与正确答案有一定偏差时,教师更不能直接批评学生或直接打断学生的回答,因为这种做法只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时,教师应采取正确的评价方式,耐心地引导和鼓励学生,或者将问题划分为几个简单的小问题指导学生层层解析.在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运用转问和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解析答案,使他们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还需要正面回应学生提出的质疑,耐心聆听学生的想法.虽然教师有时提出的问题无法让学生立即回答,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
  结 语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项将师生与教材紧密联系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方式成功与否与一节课的教学效率有着紧密联系.教师通过合理地设置问题和提问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与课堂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新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对后续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长健.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的探究[J].考试周刊,2020(27):69-70.
  [2]慕克鸿.有效提问 推动高效课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199.
其他文献
【摘要】生本理念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用生本理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兼顾学生间的差异,结合具体教程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分层教学活动,使各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获,尝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的自信.本文基于生本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训练、课后作业入手探讨分层教学活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摘要】随着新时期中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由浅入深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路径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转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掘学科特色,摒弃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灌输,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动浅层学习模式向深层学习模式转变.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路径  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但同时投诉量也高居不下,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在线评论作为重要的顾客反馈渠道,是发掘服务质量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对旅游电子商务的服务流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学科都在纷纷转变教学思路和模式,向创新型课堂转变,数学也不例外.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的改革和创新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和重视.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数学学科的教学变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对高中数学教学有一定的阻碍,因此,有人提出将新媒体融入数学教学,既创新了教学方法,也优化了数学课堂,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中小学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新课改给现如今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各大中小学需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实现教学成果最大化.本文将主要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在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之下,对
【摘要】 在高中数列的学习中,求通项公式是重点与难点之一.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思路与方法灵活多样,但待定系数法在处理一些特殊数列的通项问题时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四类递推关系模型,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其通项,求解方法具有通性,展现了多角度、多层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数列通项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待定系数法;数列模型;通项公式  待定系数法是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思想与解题方法,它由法国著名数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教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情境教学法对计算教学的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计算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情境教学法;
【摘要】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整个中学数学的知识领域中应用颇为广泛,是学习数学课程的主线之一,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解题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数形之间信息的转换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把图形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用代数方法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解决直观图形问题,或者将数量关系用图形直观地刻画出来.本文通过对相关的论文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初中、高中数学中数形结合的应用,从
【摘要】传统教育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着重“为了考试分数而教学”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学情的学生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应采取分层模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收集和整理学生情况,并进行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归纳出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为学生分层提供充足而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前 言  分层教学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早已逐
蒙特利尔工程学院的一个科研团队在《细胞报告物理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他们利用增材制造的方式,发明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该材料可吸收高达96%的冲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