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特大灾害过后,家园被毁、亲人伤亡,会对人的心理极限产生挑战。若没有外界细致入微的心理疏导,受刺激的心灵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抚平。因此,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心理援助。
大灾过后,灾民首先需要的是物质上的援助,这本身就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但在他们需要物质援助的同时,也需要适当的心理援助,帮助其减轻压力,恢复正常情绪,尽快地投入学习、工作和灾后重建。
在地震期间和震后,灾民的情绪多表现为更关心个人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生活能尽快安定;自己的处境可否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等等。有的人还会产生无助感,认为人太脆弱,不堪一击;因而常常悲伤地重复回忆灾难的场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及生理上的不良反应。
对于种种非正常的情绪反应,开始不要勉强去帮助他们,应该让他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心理、生理上慢慢有一个适应过程。过早或过急地试图让灾民用“坚强”、“理智”去取代、去战胜心灵深处的创伤,结果往往不是把它疏导、消减,而是掩埋到深处,适得其反。
此后,需要建立一种比较平和的交流。他首先能够和别人交流,觉得很放松,觉得可以信任,于是,有些想法和情绪就会逐渐舒缓并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把心里话讲出来。同时,还要让他们知道总有人陪伴着他。通过这样的自助与他助相结合,一些不良心态会逐渐得到平复。
此次汶川大地震导致多所学校坍塌,学生已成为重点受灾人群。校舍瞬间变为废墟,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学生们面对的是恐惧与死亡。尤其那些并非在第一时间被救出的孩子,经历了几个日夜的死亡威胁,内心饱受巨大恐惧的折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援助,灾难的阴影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
灾难中的确有一些孩子十分坚强,勇敢地面对打击。有的被救后立即投入抗震战斗,有的在废墟下让救援者先抢救他人,凸现出先人后己的品德。一些被救出的个别人中会有特殊的心理感受。我看过这样一则新闻画面:当一个13岁女孩面对记者与镜头时,噙着泪对记者说“我的同学就躺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当解放军叔叔找到我们时候,他让他们先救我,可是等我被救出后,他就死了。我觉得是我害死了他,如果先救他,他就不会死。”还有那些在废墟中被救出,却因受伤而不得不被迫截肢的孩子;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亲人成为孤儿的孩子,他们在此次灾难中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和恐惧。及时的心理辅导,让他们尽快摆脱痛苦的阴影,是十分必要的。
受灾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和爱的抚慰。此时,一顶帐篷、一片空地,甚至是一棵树下,都可以开辟成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天地。当他们的情绪慢慢稳定、有充分的安全感后,如果他们有诉说的冲动,一定要倾听他们的诉说,切忌在孩子情绪很不稳定、不想说话时,追问他受伤的情境和感受,特别是不要追问那些让他感到恐惧与悲伤的细节,否则就会造成“二次伤害”。尤其对于那些孤儿的关爱更为重要,不要让他们感觉在别人眼里是“另一个”。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方式。他们将会感觉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改变,原来的生活至少还有一部分存在。其实大多数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韧性”,虽然灾难会带来创伤,但只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关爱的环境,再加上亲人或朋友的爱护以及一段时间的心理修复,他们就能最终扫除灾难带来的心理阴霾,迎接新的生活。
对于每一个直接经历过这次特大地震伤害的人来说,心理的康复不能一蹴而就。有些人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延缓到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出现。灾后心灵重建正如所有的灾后重建一样,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心灵的重建可能会比家园的重建更艰难、更漫长。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大灾过后,灾民首先需要的是物质上的援助,这本身就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但在他们需要物质援助的同时,也需要适当的心理援助,帮助其减轻压力,恢复正常情绪,尽快地投入学习、工作和灾后重建。
在地震期间和震后,灾民的情绪多表现为更关心个人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生活能尽快安定;自己的处境可否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等等。有的人还会产生无助感,认为人太脆弱,不堪一击;因而常常悲伤地重复回忆灾难的场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及生理上的不良反应。
对于种种非正常的情绪反应,开始不要勉强去帮助他们,应该让他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心理、生理上慢慢有一个适应过程。过早或过急地试图让灾民用“坚强”、“理智”去取代、去战胜心灵深处的创伤,结果往往不是把它疏导、消减,而是掩埋到深处,适得其反。
此后,需要建立一种比较平和的交流。他首先能够和别人交流,觉得很放松,觉得可以信任,于是,有些想法和情绪就会逐渐舒缓并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把心里话讲出来。同时,还要让他们知道总有人陪伴着他。通过这样的自助与他助相结合,一些不良心态会逐渐得到平复。
此次汶川大地震导致多所学校坍塌,学生已成为重点受灾人群。校舍瞬间变为废墟,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学生们面对的是恐惧与死亡。尤其那些并非在第一时间被救出的孩子,经历了几个日夜的死亡威胁,内心饱受巨大恐惧的折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援助,灾难的阴影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
灾难中的确有一些孩子十分坚强,勇敢地面对打击。有的被救后立即投入抗震战斗,有的在废墟下让救援者先抢救他人,凸现出先人后己的品德。一些被救出的个别人中会有特殊的心理感受。我看过这样一则新闻画面:当一个13岁女孩面对记者与镜头时,噙着泪对记者说“我的同学就躺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当解放军叔叔找到我们时候,他让他们先救我,可是等我被救出后,他就死了。我觉得是我害死了他,如果先救他,他就不会死。”还有那些在废墟中被救出,却因受伤而不得不被迫截肢的孩子;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亲人成为孤儿的孩子,他们在此次灾难中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和恐惧。及时的心理辅导,让他们尽快摆脱痛苦的阴影,是十分必要的。
受灾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和爱的抚慰。此时,一顶帐篷、一片空地,甚至是一棵树下,都可以开辟成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天地。当他们的情绪慢慢稳定、有充分的安全感后,如果他们有诉说的冲动,一定要倾听他们的诉说,切忌在孩子情绪很不稳定、不想说话时,追问他受伤的情境和感受,特别是不要追问那些让他感到恐惧与悲伤的细节,否则就会造成“二次伤害”。尤其对于那些孤儿的关爱更为重要,不要让他们感觉在别人眼里是“另一个”。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方式。他们将会感觉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改变,原来的生活至少还有一部分存在。其实大多数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韧性”,虽然灾难会带来创伤,但只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关爱的环境,再加上亲人或朋友的爱护以及一段时间的心理修复,他们就能最终扫除灾难带来的心理阴霾,迎接新的生活。
对于每一个直接经历过这次特大地震伤害的人来说,心理的康复不能一蹴而就。有些人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延缓到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出现。灾后心灵重建正如所有的灾后重建一样,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心灵的重建可能会比家园的重建更艰难、更漫长。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