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是一个系统规划工程,按照“防洪排涝、截污治污、生态修复”的治水思路,在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的前提下,将重点放在两岸的绿化生态修复,确保河涌水质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做全面统一的规划,统筹实施,才能确定更好的整治效果。
[关键词]防洪排涝 截污治污 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267-01
由于近年来城市的迅速发展,不断侵占河涌用地,导致河涌变窄,过流能力不足,加剧河涌内部水体的污染程度,导致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景观环境品质不佳,对城市景观和两岸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保障城市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统筹考虑防洪排涝、水质改善、道路交通和环境景观,以惠州市冷水坑河为例,简要概述对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进行研究。
1 规划理念
(1)防洪排涝:通过河道拓宽、清淤等整治措施,使冷水坑满足防洪排涝的要求。
(2)生态:在保证河道及两岸绿量充足的基础上,强调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本地树种的应用,营造丰富的生态景观环境。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恢复天然水体循环,减少地表径流,净化初期雨水,让净化后的雨水直接进入水体,避免进入普通的排水系统,以保障水系生态水平衡、水质优良、减少洪涝风险。
(3)貫通: 绿道、城市道路及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与周边居住区实现有机衔接,且沿线城市道路与绿道原则上两侧贯通,特殊地段通过借用其他道路实现有机衔接。
(4)文化:在规划设计中融入岭南园林景观与建筑元素,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滨水景观长廊。
(5)变化:以流动的水景和静态的绿道流线,形成一条步移景异,由静谧走向繁华的休闲长廊。
2 规划目标
规划在满足防洪和水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升冷水坑建设品质,为冷水坑环境景观和生态修复创造有利条件。具体的规划目标体现为以下几点:
(1)坚持高标准规划与高起点建设。
(2)排涝、治污、截污、疏浚与生态修复相结合。
(3)通过交通改善优化土地使用,提升土地价值及创建有活力的滨水空间。
3 整治规划
3.1防洪排涝规划
冷水坑作为城市区域内的一条内河涌,其最根本的功能就是防洪排捞。冷水坑属于白沙仔排涝分仓区域,流域内的洪水主要通过白沙仔排涝站及红楼水闸排至西枝江,但目前由于河道局部位置行洪不畅,且两岸岸坡防洪不达标,导致汛期洪水泛滥,严重影响到沿岸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因此,冷水坑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先决条件是进行河道整治,满足河道防洪排洪要求。
根据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对河道进行拓宽、清淤,对阻水严重的桥梁进行拆除,并按照规划要求进行重建。综合考虑河道行洪、交通和景观需求,在尽量减少拆除现状建筑的基础上,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遵循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3.2水质改善规划
为达到冷水坑水质改善的目的,主要采用管网截污、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生态修复工程三大技术手段,其中惠南大道以西采用农村污水处理装置解决零星村庄排放的污水,惠南大道以东,主要采用管网截污,局部河段除采用管网截污外还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来改善水质。
冷水坑河道截污整治起点位于惠南大道,终点惠澳大道路口。惠南大道以东,新建污水管,沿途经过东江学府、冷水坑、红光村,至金山大道和四环南路交叉十字路口汇合河桥水截污管,穿过金山大道沿四环南路南侧接入已经截污管,最终排入金山湖污水处理厂。
河涌两岸有零星的村庄生活污水,主要设计采用2座污水处理装置处理,不仅可以解决沿线农村污水散排、乱排的问题,同时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可排入河道作为补充水源。农村生活污水以往都是作为农田肥料来使用,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农田中被农作物吸收,转化为农作物的营养物质,很少流失到水体中去,因此,对环境影响不大。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卫生洁具、洗衣机、沐浴设施等走进平常百姓家,农村的人均日用水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增,产生了大量生活污水,造成农村生活污水失去了消化途径,使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造成农村河道水体变黑发臭、鱼虾绝迹、蚊蝇孳生。生活污水中病菌虫卵引起疾病传播,使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通过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将收集的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的水质达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水标准施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 标准。经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河道,再经过河道自身生态系统净化,可以作为河道补充水源的一部分。农村通过新建污水收集管道和无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可以规范农村的污水出入,减少农村现状污水横流的实际情况,还农村一个“水清、岸洁、环境美”的生态环境。
3.3生态修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污染不断加剧城市水环境持续恶化。城市水环境质量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但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加速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环境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受人类干扰和破坏最严重的领域。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在本项目中,除了采取截污、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等工程措施外,还通过生态措施进行水体修复,水质净化,以最终实现冷水坑水环境的根本性改善。
水质的生态修复措施主要是依据生态系统中完整的食物网链为基础,充分利用食物链摄取原理和生物间相生相克关系,构建健康的生物群落结构,从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使水体水质长久维持较好的状态。具体工程措施以基地改良、悬浮物拦截、水体透明度提升等为基础,以构建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清水型浮游动物群落、鱼类群落等为主体形成一个完整的食物生态链系统,最后通过优化调整,使得该生态系统由人为设计转为自然演替并稳定下来,从而使得河涌水体恢复其自净能力,达到水体清澈、景观性充分展现的目的。
4 结语
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是一个系统规划工程,按照“防洪排涝、截污治污、生态修复”的治水思路,在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的前提下,将重点放在两岸的绿化生态修复,并确保河涌水质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做全面统一的规划,统筹实施,才能得到更好的整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2012)[S]
[2]《惠州市城区防洪排涝规划》[Z]
[3]《《惠州市惠城中心区主要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规划》》[Z]
[关键词]防洪排涝 截污治污 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267-01
由于近年来城市的迅速发展,不断侵占河涌用地,导致河涌变窄,过流能力不足,加剧河涌内部水体的污染程度,导致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景观环境品质不佳,对城市景观和两岸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保障城市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统筹考虑防洪排涝、水质改善、道路交通和环境景观,以惠州市冷水坑河为例,简要概述对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进行研究。
1 规划理念
(1)防洪排涝:通过河道拓宽、清淤等整治措施,使冷水坑满足防洪排涝的要求。
(2)生态:在保证河道及两岸绿量充足的基础上,强调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本地树种的应用,营造丰富的生态景观环境。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恢复天然水体循环,减少地表径流,净化初期雨水,让净化后的雨水直接进入水体,避免进入普通的排水系统,以保障水系生态水平衡、水质优良、减少洪涝风险。
(3)貫通: 绿道、城市道路及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与周边居住区实现有机衔接,且沿线城市道路与绿道原则上两侧贯通,特殊地段通过借用其他道路实现有机衔接。
(4)文化:在规划设计中融入岭南园林景观与建筑元素,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滨水景观长廊。
(5)变化:以流动的水景和静态的绿道流线,形成一条步移景异,由静谧走向繁华的休闲长廊。
2 规划目标
规划在满足防洪和水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升冷水坑建设品质,为冷水坑环境景观和生态修复创造有利条件。具体的规划目标体现为以下几点:
(1)坚持高标准规划与高起点建设。
(2)排涝、治污、截污、疏浚与生态修复相结合。
(3)通过交通改善优化土地使用,提升土地价值及创建有活力的滨水空间。
3 整治规划
3.1防洪排涝规划
冷水坑作为城市区域内的一条内河涌,其最根本的功能就是防洪排捞。冷水坑属于白沙仔排涝分仓区域,流域内的洪水主要通过白沙仔排涝站及红楼水闸排至西枝江,但目前由于河道局部位置行洪不畅,且两岸岸坡防洪不达标,导致汛期洪水泛滥,严重影响到沿岸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因此,冷水坑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先决条件是进行河道整治,满足河道防洪排洪要求。
根据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对河道进行拓宽、清淤,对阻水严重的桥梁进行拆除,并按照规划要求进行重建。综合考虑河道行洪、交通和景观需求,在尽量减少拆除现状建筑的基础上,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遵循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3.2水质改善规划
为达到冷水坑水质改善的目的,主要采用管网截污、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生态修复工程三大技术手段,其中惠南大道以西采用农村污水处理装置解决零星村庄排放的污水,惠南大道以东,主要采用管网截污,局部河段除采用管网截污外还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来改善水质。
冷水坑河道截污整治起点位于惠南大道,终点惠澳大道路口。惠南大道以东,新建污水管,沿途经过东江学府、冷水坑、红光村,至金山大道和四环南路交叉十字路口汇合河桥水截污管,穿过金山大道沿四环南路南侧接入已经截污管,最终排入金山湖污水处理厂。
河涌两岸有零星的村庄生活污水,主要设计采用2座污水处理装置处理,不仅可以解决沿线农村污水散排、乱排的问题,同时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可排入河道作为补充水源。农村生活污水以往都是作为农田肥料来使用,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农田中被农作物吸收,转化为农作物的营养物质,很少流失到水体中去,因此,对环境影响不大。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卫生洁具、洗衣机、沐浴设施等走进平常百姓家,农村的人均日用水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增,产生了大量生活污水,造成农村生活污水失去了消化途径,使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造成农村河道水体变黑发臭、鱼虾绝迹、蚊蝇孳生。生活污水中病菌虫卵引起疾病传播,使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通过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将收集的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的水质达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水标准施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 标准。经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河道,再经过河道自身生态系统净化,可以作为河道补充水源的一部分。农村通过新建污水收集管道和无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可以规范农村的污水出入,减少农村现状污水横流的实际情况,还农村一个“水清、岸洁、环境美”的生态环境。
3.3生态修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污染不断加剧城市水环境持续恶化。城市水环境质量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但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加速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环境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受人类干扰和破坏最严重的领域。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在本项目中,除了采取截污、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等工程措施外,还通过生态措施进行水体修复,水质净化,以最终实现冷水坑水环境的根本性改善。
水质的生态修复措施主要是依据生态系统中完整的食物网链为基础,充分利用食物链摄取原理和生物间相生相克关系,构建健康的生物群落结构,从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使水体水质长久维持较好的状态。具体工程措施以基地改良、悬浮物拦截、水体透明度提升等为基础,以构建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清水型浮游动物群落、鱼类群落等为主体形成一个完整的食物生态链系统,最后通过优化调整,使得该生态系统由人为设计转为自然演替并稳定下来,从而使得河涌水体恢复其自净能力,达到水体清澈、景观性充分展现的目的。
4 结语
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是一个系统规划工程,按照“防洪排涝、截污治污、生态修复”的治水思路,在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的前提下,将重点放在两岸的绿化生态修复,并确保河涌水质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做全面统一的规划,统筹实施,才能得到更好的整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2012)[S]
[2]《惠州市城区防洪排涝规划》[Z]
[3]《《惠州市惠城中心区主要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规划》》[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