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我心中遥远的近邻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地图上看,阿富汗好像一只平放着的板鸭,细长的脖子(瓦罕走廊)向东伸去,张开的长喙咬住了中国的疆土,喙尖的弧线(瓦罕山口)便是中阿两国的共同边界。这段92公里的国界线是由1963年签订的《中阿边界条约》确定的。
  当时,中苏边界谈判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国和阿富汗边界紧挨中苏在帕米尔地区的争议地段,因此中阿谈判平添了几分微妙和敏感。我作为外交部苏联东欧司的代表,当上了中国代表团的顾问,并在那里逗留了半月之久。团长是驻阿大使郝汀,在喀布尔等着;副团长是亚洲司副司长程之平,由他带团离京赴阿。
  虽是近邻,却无直接交通联系,代表团是绕道昆明、仰光、孟买、卡拉奇、白沙瓦进入阿富汗的。
  
  路见途闻说古今
  阿富汗是个有着反抗外来侵略历史的民族,这一点,通过沿途见闻便使你感慨系之。
  在车上,驻阿使馆的同志向我们讲述了阿富汗人民反抗侵略的故事,最动人心弦的是女英雄马拉莱的事迹。19世纪末第二次英阿战争期间,在一次重要战役中,阿军士兵在英军炮火轰击之下败退下来,在这紧急关头,一位少女冲到前沿,扯下面纱当做旗帜高高挥舞,以清亮而高亢的歌喉唱道:在战场上不敢牺牲自己的人,就要担当懦夫的骂名,弟兄们,为了祖国,冲锋!在少女和她歌声的感召下,爱国激情勃发的战士们一鼓作气蜂拥着扑向英军,终于转败为胜。这是一幅多么壮烈的画面,它使我想起那幅19世纪的法国名画《自由领导人民》。画上那位平民女杰半裸着上身,一手提枪,一手高举兰白红三色旗帜,脚踏贵族官兵的尸体,英姿飒爽地率领溃败下来的战士们冲锋陷阵。马拉莱不正是这样的女杰吗?她的名字在阿富汗妇孺皆知。
  讲的人起劲,听的人入神,在不经意之间,汽车沿着陡峻而崎岖的山路,从开伯尔山口颠簸着下到谷地,来到了阿富汗。地势越来越开阔,但人烟稀疏,看不见农田或草场。山是光秃秃的,干涸的小河沟里长着一簇簇灌木和芨芨草之类的绿色植物,斑斑驳驳地点缀着白茫茫的大地。
  
  最顺利的边界谈判
  国家间的谈判,特别是涉及到领土、主权利益的谈判,从来都是外交工作的攻坚战、持久战。凡是边界问题谈判,即使友好国家也不能设想毕其功于一役,少说也得进行几年(如中缅)、十几年(如中越),甚至几十年(如中俄),有的几十年也谈不下来(如中印)。而中阿边界谈判却是例外,不到十小时双方便对条约文字达成协议。尽管当时有些有利条件,但也算得上是外交史上的一个特例。
  中阿边界谈判的阿方代表团团长是一位亲王,成员中有一位副外长。谈判进行了三次,第四次会议是《中阿边界条约》的草签仪式。除时间短之外,谈判的另一特点是未发生任何争议。阿方在叙述两国边界走向的过程中使用了"阿中苏交界点"(为起点)的提法,这是我方不能接受的,因为那里的中苏边界尚未确定。但我们没有把这个分歧挑明,只是在叙述上和在起草的文件中用另外的提法取代阿方措辞,阿方对此未提任何异议便达成了协议。对谈判的这一微妙之处,阿方好像没有察觉,但更可能的是他们已洞悉中国人的心迹,有意不予点破,以保持谈判桌上友好气氛之圆满。
  中国阿富汗之间历史遗留的这一重大问题就这么顺利地解决了,我们代表团此行的任务也就如此轻松地完成了。
  
  变易中的文化
  阿方为我们五人代表团提供了两辆奔驰,由礼兵官调度,随叫随到。司机着政府车队的制服,能听懂简单的英语,不问他话他就从不开口。一次在谈判后返回宾馆的路上,汽车忽然刹住,两位司机同时下车,走到路旁空地上,先鞠躬后跪下,连连叩头、默坐,片刻之后再数次叩头,似乎完成了所有的动作才回到车上继续前行。我们看得出神,心里想知道个究竟,却又不便问。后来使馆的同志说,那是伊斯兰教的教规,虔诚的教徒每天在一定的时刻必须向麦加方向祈祷,风雨无阻。果然,此后每逢下午四五点钟,不管车开到哪儿,也不管地形地势如何,他们都会如此行事。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有一次还看到另外数人和两名司机不约而同地在同一个时间开始、同一个时间结束祈祷,而且连祈祷的动作都相差无几。
  喀布尔街道上的行人中妇女不多。有一次遇到几个,都是从头到脚套在黑色或暗灰色的筒袍中,只是大袍子的脸部呈网状,宛如开了小"窗户",从外面见不到庐山真面目。但当你走近时便可发现,里面的两只大眼睛在毫无顾忌地转动着,窥察着外部世界的奥妙。为了方便,她们用手提着袍襟走路,这时咯咯作响的一双双入时的高跟皮鞋就格外显眼。在微风的吹拂下,那筒袍便模型一般托现出体态的婀娜。这时我对同行的同志开玩笑说:"原来在伊斯兰的外衣内,裹着的是现代女性。"
  驻阿使馆安排代表团游览了著名的帕格曼国王花园。还在到达之前的路上,眼前就出现了另一派景象:道路整洁平坦,两侧乔木参天,绿荫之下溪流潺潺。数日来已习惯荒凉的环境,眼下好像从塞外一下子来到了江南。园中更是别有洞天,面前展现的是在欧洲国家才能见到的那种园林,草地、花坛、雕塑、喷泉、水榭,应有尽有。公园的一角,有一个大池塘,岸边柳树成行,花草丛生,酷似中国人熟悉的那种田园风光。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找到了一张当时在这个池边拍的照片,照片背面写了这样的句子:"阿富汗是高山大漠之国,然而在喀布尔谷地还能找到如此岸芷汀兰、郁郁葱葱的好地方。"
  上世纪60年代是阿富汗的太平盛世,经济发展较快,政局稳定。在文化上,古老的穆斯林传统中萌发着强烈的现代文明倾向,和许多伊斯兰国家,如海湾国家不一样,那时的阿富汗已很少见到穿大袍子、戴黑箍头巾的男人,有些妇女也已从筒袍中解放出来。王室成员和政府官员都是西装革履,他们不再每天定时向麦加方向朝拜,他们的子女都在西方受教育。宾馆的现代管理、筒袍下的高跟皮鞋、极具田园情趣的西式野餐,以及国王花园的风情,都是穆斯林文化在发生变易的表现。后来塔利班强制推行原教旨主义,清除的正是那些非伊斯兰的、标志着走向现代文明的变易,使阿富汗倒退了整整一个历史时期。
  
  外援的不同意义
  60年代是中阿友好合作的鼎盛时期。在喀布尔期间,我们代表团参观过我国援建的最重要项目--著名的帕尔旺水库,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堵巨坝拔地而起,横卧在潘杰希尔谷的出口,在古老的荒漠中生成了人工湖泊。登上坝顶,只见水光潋滟,碧波无垠。库水可灌溉约40万亩干旱的土地,不难想像这对当地人民意味着什么。据说,塔利班发动内战之初,交战各方曾达成协议,任何派别都不得破坏这一水利工程,违者将受到其他各派的共同讨罚。
  东道主安排我们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穿越兴都库什山的公路隧道,这是当年苏联援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由于阿富汗地理位置重要,苏联一向致力于加深同它的关系,成为它最大的外援国,先后提供了十几亿美元。苏援主要用于修建公路、机场和购置武器。上述隧道就是贯通阿南北的萨兰公路的咽喉,60年代建成。在70年代末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过程中,这些公路、机场对确保苏军长驱直入发挥了名副其实的"战略作用"。
  美国对阿也很重视,为与苏争夺对阿影响,成为该国的第二大外援国,经济、军事贷款约相当于苏援的一半。美国在文化和教育事业上的渗透也很下功夫,在其驻喀布尔使馆的侧旁建有一个放映厅,每天免费放映美国电影,观者众多,场场爆满。
  在宾馆和路上,我们最多见到的外国人是日本人,最多的汽车是日本车。据了解,他们在阿富汗各地来来往往,主要是为了寻找商机。▲
其他文献
出动韩国陆海空三军65万人、驻韩美军3.7万人、驻日美军1万多人,将电脑控制的"战时联合增援演习"与代号为"秃鹫"军事演习合二为一。  美国把朝鲜列入"邪恶轴心国",又列为七个核打击目标国之一,将朝鲜视为反恐战争对象,在对待朝鲜问题上鲜明体现出"布什主义"咄咄逼人的气势,这使朝鲜半岛局势的每一点变化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种形势下,3月21日至27日,美韩在朝鲜半岛举行了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出动韩
期刊
几十年来当权都 往来兴替,军事战略也几经变更,然而对统一的阻碍仍依然如故。  国民党史败亡台湾后,随着国际形势、两岸力量对比和台岛内情况的变化,台湾军事战略亦几经变换。    “反攻大陆”是蒋介石败亡台湾后为稳定军心而提出的一个口号。从1949年到1967年,是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时期。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改变对华政策,令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相继与台签署“联防互助协
期刊
武器装备是台湾军队的物质基础,是台湾当局抗拒祖国统一的重要支柱。那么,台军队武器装备怎样?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家底究竟如何?基本技术水平处于什么档次呢?    国民党败退到台湾至今,台军武器装备的发展走过了两个阶段(70年代及以前)、军购与自制相结合阶段(80年代及后以)。    50多年前国民党仗恃美国枪炮发动全面内战,失败后溃逃台湾岛一隅,几十年来其武器装备一直摆脱不了完全依赖美国的顽疾,大
期刊
狭窄的地理环境,脆弱的经济基础,要搞什么"独立王国",必然是自寻绝路。    台湾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岛屿,大小共有88个岛屿,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从军事战略角度来分析,应该是易守难攻。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台湾岛屿的攻、守、难、易,已发生转变,特别是在台湾经济对外高度依赖的情况下,军事上的易守难攻,已变成易围难破。而战争承受能力差,又转化成易攻难守。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交通密集,易被
期刊
自李登辉上台,"台独"势力日益抬头,陈水扁上台后,更是大肆购买洋枪洋炮,甚至放出"建军备战"、"决战境外"的狂言,在"以武拒统"的道路上滑得更远。"台独"就意味着战争。"台独"分子之所以胆敢这样"玩火",无非是自认为有"洋大人"在背后撑腰,特别是美国对台军售的加强、美国一些人"武力保台"声音的鼓噪,更使其利令智昏。但是,"洋大人"真的就那么靠得住吗?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    20世纪60年代末
期刊
从理论上讲,美国现在尚处于"战争状态"。布什将2002年定为"战争年",又在1月29日的《国情咨文》中称反恐战争才刚刚开始,然而布什却在百忙之中于2月17日~22日出访日本、韩国和中国,对此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布什此行所为何事?布什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在1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点明了布什总统此次东亚之行的三大重点:反恐战争、美国本土安全和经济安全。    为了第二阶段和长远反恐联盟    
期刊
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标似乎已经确定。尽管布什最后没有确定用什么方式将萨达姆赶下台,但美国中东特使的一席话似乎已经说得很明确,现在对美国来说不是“是否”而是“何时”对伊拉克动武。    动武计划出台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披露,美国国防部的军事策划人员已向美国总统布什提交对伊拉克动武方案,计划在八周内摧毁伊拉克的陆军和空军力量,并把萨达姆撵下台。方案所以订为八周,是因为美军要争取在最短
期刊
不忘两个40%    周世俭先生首先谈到了中国外贸中的两个40%。他说,这两个40%对中美经贸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两个40%是指中国外贸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为40%,中国对美国出口,按照美国统计(包括经香港转口)占中国总出口的40%。这个比例可以通过近两年来的统计数字反映出来:2000年,我国全年国民经济的产值是1.08万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是4743亿美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47%;2000
期刊
元月22日下午3时,若纳斯·萨文比在安哥拉莫希科省卢武区卢库塞镇的一场遭遇战中倒在乱枪之下。  作为一名曾长期跟踪报道安哥拉战乱的中国新闻记者,不知为何,闻之此事我的心境竟是乱麻般唏嘘慨叹,随之便是些许释然:一场悲剧终于画上了休止符!  这不仅仅是萨文比本人的悲剧,不仅仅是安哥拉的国家和其人民的悲剧,还是整个非洲大陆的悲剧,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悲剧: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竟能够如此
期刊
中亚历史上的突厥语各族(续)     阿拉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  塞尔柱人是雇佣军出身而攫取最高权力的典型。这批突厥人在公元10世纪从北方南下进入穆斯林地区,接受伊斯兰教,受编为萨曼王朝边防军,又称臣于伽色尼王朝,势力增长,参与中亚战争纷争,遂反叛伽色尼,很快拥有伊朗大部分地区,到公元1055年径直进入阿拉伯阿拔斯帝国首都巴格达,迫使哈里发授予其首领"苏丹"称号,自此,虽然哈里发名义上仍然是阿拉伯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