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f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学好语文,就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了较好的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审美乐趣。那么,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下面简要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加强指导训练学生的语感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只要老师能够精心的指导和训练,会让学生的语感有着稳步的提升。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尤其要利用好好“读”这一重要的环节,要指导学生如何去读。首先是老师的范读,范读是学生最易模仿的形式,最易交流心得过程。在生动的范读中培养语感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感情,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在阅读教学中上,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调节,引发和调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也融入在课文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然读的方式是多元的,可以齐读、互读,平时也可以举行诗歌的朗诵。说起诗歌,更是一个训练学生语感的好素材,在诗歌教学中,注重关键词语的理解,不但有助于获得作品的意蕴,而且能感受到作品的语言美,提高语感能力。
  
  二、强化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语言的积累不能只依靠语文课,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倾听,主动地积累,养成“厚积”的好习惯。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平日生活中做语言积累的有心人,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比如让学生准备撷英本。平时学中把教材中形质兼美,表达规范,意韵隽永的语言积累在撷英本上。教材中的这些语言都是经过专家精心遴选优秀的作品,在平时积累起来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熟记的言语材料的语言规律,心中不知不觉就有了可说的可写的语言,此外,还要有意识阅读一些优美的散文,并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词句,经典篇章。摘抄自己喜欢的语言,并大体理解它的意思,写一写自己的心得体会,让这些知识活起来,把学到语言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其次,当今科技如此发达,传播媒介如此多彩,并且电视、广播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充分利用可感的媒体,认真收听、收看美文欣赏、童话故事、新闻报道等,让学生获得活生生的语言文字积累。利用这些可感的媒体对学生来说是兴趣盎然的,能从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对所听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耳濡目染中受到启发,得到提高。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语言文字,在不知不觉中进一步的升华。
  
  三、发挥联想激发学生的语感
  
  语感的培养是离不开形象思维的,没有形象的思维语感就不会更加完美,因而在语言教学中对联想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语言文字本身就需要学生用心去感悟,学生去阅读必需借助联想来实现。因此,没有联想,也就没有语感,联想对语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要素。从阅读的实际情况看,正是因为了有丰富活跃联想的参与,语感才能显得具体、生动、真切。然而,想象、联想是否丰富,领悟是否深刻,体验是否真切,是与个人的生活经历,知识的水平、情感的储备等密切相关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进一步加强联想的培养。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环节去让学生的联想去激发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让学生去交流去体会去反思,从而进一步加强语感的提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语感虽然具有一定的不可捉摸性,但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为人们所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一、创造美的氛围    我们知道,不管做什么工作,如果对每一项工作本身产生厌恶之感,那工作是难以做好的。学习语文当然也是如此。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的最好境界是要让学生乐于听,这乐于听就应该有一种美的氛围。  如何创造这美的氛围呢?语言本身是人们最便捷的交流途径,是最容易让对方理解、接纳的产品,因此,我们语文教学首先应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教师应把自己的心与
期刊
一、开上一点小差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课堂教学能否做到有效,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曾经以为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45分钟内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东西,于是就在备课的过程中苦心经营,力争做到每一个教案都份量十足。一堂课上下来,学生听到的是多了,记的笔记也多了,可渐渐发现他们脑子里装的并没有这么多。    二、“逼”他们及时订正作业    有效课堂不仅要关注课
期刊
一、 提高认识,重视检测的设置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的对象和终极目标。学生把该学的东西掌握了,教学目标达成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在“五严”规定下,我们需要讲究效率,需要用较少的时间解决所有学生存在的问题。而这两次检测能够帮助教师明了学生哪些内容掌握了,哪些没有掌握;学生中哪些人已经掌握了,哪些人还没有。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没有掌握的问题。  课前检测,是对课
期刊
第一、 弘扬三种精神,培养队伍    “构建适于改革的生态环境”,确实如此。课改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活动,需要一支肯吃苦、敢拼搏的教师队伍。瓜埠镇教师历来不缺吃苦精神,教师很注意自己的教学名声。为此我在瓜埠镇积极引导教师推广“合作、拼搏、奉献”这三种精神。集体备课、学科协调、级部整合、后勤保障、学校管理,无不体现出合作、拼搏、奉献意识,从而形成一只有力的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和精干的教师队伍。    
期刊
一、定向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全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听完后思考:口技表演者摹拟了怎样的场面情节和哪些声音?(课后研讨与练习一)请学生简单列举描摹声音词。随后屏幕显示:(1)一家四口深夜由睡到醒,由醒到睡的图文和描摹声音的词列举。(2)深夜从失火到救火的图文和描摹声音的词列举。  2.让学生自看自读课文注释:了解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教师提示:借助注释和查阅工具书是文言文自主学习的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一直存在着这样三个问题:一是德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过低;二是对于德育的研究重视不够;三是社会支持配合得远远不够。我觉得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大青少年长期存在的德育问题,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渠道入手:  第一,以课堂教学教育为主渠道,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
期刊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增多,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学生获取的信息倍增,接触的思想也多种多样。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加之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极感兴趣,学生中也出现了一些被年长者们痛批的非主流思想和表现,我们有些教师也谈“非”色变。其实,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学生们出现一些非主流思想纯属正常,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非主流思想,以便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  要做到不
期刊
一、亲情的缺失    中学生正处在情感的断乳期、性格变化的转折期。由于监护人年纪老、身体差对孩子的约束力往往比较差,祖孙思想观念差距又大,沟通很难;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无地方倾诉。留守生们的快乐他们不关注,烦恼他们不倾听,困惑他们不理解,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留守学生远离了父母亲的关爱,这使得孩子严重缺失健康的重要因素——亲情,并且给孩子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有:1、亲情观念淡薄。 2、
期刊
我们能用来教学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上作文课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把语文课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让作文教学渗透到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去,引导学生从优秀的课文中学习写作技巧。     一、 朗读优美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好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语言流畅,表达清晰。对要状写的人、事、物,能用流畅、恰当的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
期刊
一、为写作储备厚实的素材    美国作家詹姆斯·霍华德说:“写作能力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头脑中有足够的写作素材,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广积累、多储备写作素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积累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让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储备犹如探囊取物。如学习《孙权劝学》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