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形而上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它试图揭示现象并说明事物的终极本体(实体)。亚里士多德也在努力追寻这个本体。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论的论证便于我们更容易理解伦理学的理论基础问题——“善”理念。
【关键词】本体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
本体,很多学者又称其为“实体”。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可以在很多意义上说一件东西存在(很多学者说成‘是者’),但一切存在都与一個中心点有关系,这个中心点就是本体。”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思想,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思想,现在我们看看他这三种作者思想是怎样变化发展的。
二、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论的论证
(一)《范畴篇》中的本体思想
1、论点:具体物体是第一本体。
2、论证过程:
首先,本体具有下面的特征:
特征一:本体就是主体或基质。它不是表述其它范畴的,而是其它范畴都表述它的;它不是在其它范畴之中的,而是其它范畴都是在它之中的。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将本体和其它诸如性质、数量、位置、关系等范畴区分开来,认为其它范畴是包含在主体中的,它们是本体的性质以及本体的数量等等,只有本体才是主体。所以,本体就是最后的主体(基质)。
特征二:本体具有分离性。本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但范畴不能脱离本体而存在。
特征三:本体具有个体性。本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是“这一个”。其它范畴只能表示本体是“如此这样的”,只有本体才是“这一个”。
亚里士多德根据以上几个特征,明确提出:具体事物是第一本体。他认为在具体世界中存在的个别事物是第一位的,它们的一般性——“属”和“种”是第二位的。这里就暗含着个别先于一般的唯物思想。
(二)《形而上学》关于第十二卷中的本体思想
1、论点:第一动者是理性——神,最高的本体是神。
2、论证过程:
(1)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研究了自然世界中物体的运动变化。他认为运动本身却是永远存在的,永恒的,运动绝不会终止;他是从永恒的运动推论出永恒的本体来的。
(2)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要达到目的。他发现在物质世界以外,事物都是被动的,它们都带有质料,都含有潜能,而且他们的动或不动,都具有偶然性。只有“善”,它是不动的动者,才是必然的、永恒的运动,本身就是目的。
这种永恒的不动者就是愿望的对象和理性的对象。理性和它的对象善都是同一的,也就是神。从自我依存的现实性来说,神是永恒的和最善的生命。所以亚里士多德说神就是理性,就是最高的善。
(三)《形而上学》第七、八、九卷讲到的本体思想
1、论点:认为形式——本质是第一本体。
2、论证过程:
(1)重新论证《范畴篇》中本体的特征——形式是第一本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物体是由质料和形式组成的。在提出这一区分后,他的观点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他重提在《范畴篇》提出的本体的特征之一:最后的主体(基质)。
那么质料和形式的具体关系是什么,他首先论证了现实与潜能的关系。第一,潜能是指“能”和“能力”,它是可能实现的;第二,从时间上说,拿谷物来说,总是先有一个现实的谷物,才能有种子。种子有成长为谷物的潜能。所以在时间上现实先于潜能;第三,事物的发生变化在形式和本体性上之后。形式和本体性上是现实,而事物的变化是潜能;如前面论述,“善”、理念作为第一动者是绝对的现实,是不会毁灭的,是没有潜能可言的。所以现实先于潜能。
我们知道,使这些分离性和个体性成为现实的,是形式。所以形式先于质料,而具体事物中也包含潜能,那么形式也先于具体事物。到此为止,关于《范畴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位置就颠倒了。
(2)事物的本质只是形式——本质是第一本体
在《形而上学》第七卷第四章中讲到,本质是它自己的本性。亚里士多德指出“本体”如果不增加其命意,至少可应用于四项主要对象,即本质、“一般”、“种”和基质。在这四种中,基质主要指质料,前面已经说过,质料并不是第一位的本体。“一般”是和“个别”是相对的概念,除了个别的、特殊的东西外,凡是带有共同性的东西都是称为一般。“种”是指最普遍的、一般的理念。“一般”与“种”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本体,那么就剩下本质了。所以他认为本质就是本体。因为形式是第一本体,那么本质也就是形式。于是我们就诉诸那个不具有偶然性的、最初的动因,就是“善”。
三、关于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评价
(一)关于本体论的论证顺序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即本质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是和他的第一动者——神学相符合的,它强调现实性以及带有目的论的思想。
他先论述关于本质、形式和质料、现实和潜能的相互关系,最后归结到没有质料的形式,作为第一动者——理性、善、神。
但是根据前面分析的观点,我们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第十二卷中提出的观点:“神是第一动者,是最高的本体”可能是早于第七、八、九卷。因为在前面几卷更多的是科学的、理性分析论证,并没有向第十二卷的方向发展。而在论述前面几卷时,后面的内容反而可以成为论证前面观点的论据。
(二)关于本体论的论证矛盾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认为具体事物是第一本体。而在《形而上学》,他认为因为形式先于具体事物,那么形式才是第一本体,于是他得出完全对立的结论。许多学者都承认亚里士多德著作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设疑”的。但是只对亚里士多德作横向、静态的剖析,缺乏纵向的、动态的考察,这不能不说是非常武断的。亚里士多德的这种矛盾只有从他思想的发展变化中才能说明。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确实认为具体事物的第一本体。但在《物理学》中他发现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所组成的,于是便在《形而上学》第五卷中把“这一个”和“可分离”的特征都给予了形式。具体事物虽然还是本体,但已不是第一本体。同书中第十二卷,他认为理性——神是本体。在第七卷中,形式(本质)成了第一本体刚好与《范畴篇》中的观点相反。这是亚里士多德对本体论的变化过程,也是他哲学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们不能根据他前面的论述而否定他后面的论述,而是要跟随他的论证过程,学习他的论证方法。其实敢于否定自己也表现了一个学者的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和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四、总结
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伦理学是一种实践的研究。广义地说,一切运用推理理性的研究与活动,都追求某种善。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论的论证在以后的学者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们更多的是学习他的论证方法,培养良好的哲学思维。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M],吾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12。
[2]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M],三联书店出版,1982.4。
[3]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4][英]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M],余继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8。
[5]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关键词】本体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
本体,很多学者又称其为“实体”。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可以在很多意义上说一件东西存在(很多学者说成‘是者’),但一切存在都与一個中心点有关系,这个中心点就是本体。”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思想,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思想,现在我们看看他这三种作者思想是怎样变化发展的。
二、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论的论证
(一)《范畴篇》中的本体思想
1、论点:具体物体是第一本体。
2、论证过程:
首先,本体具有下面的特征:
特征一:本体就是主体或基质。它不是表述其它范畴的,而是其它范畴都表述它的;它不是在其它范畴之中的,而是其它范畴都是在它之中的。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将本体和其它诸如性质、数量、位置、关系等范畴区分开来,认为其它范畴是包含在主体中的,它们是本体的性质以及本体的数量等等,只有本体才是主体。所以,本体就是最后的主体(基质)。
特征二:本体具有分离性。本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但范畴不能脱离本体而存在。
特征三:本体具有个体性。本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是“这一个”。其它范畴只能表示本体是“如此这样的”,只有本体才是“这一个”。
亚里士多德根据以上几个特征,明确提出:具体事物是第一本体。他认为在具体世界中存在的个别事物是第一位的,它们的一般性——“属”和“种”是第二位的。这里就暗含着个别先于一般的唯物思想。
(二)《形而上学》关于第十二卷中的本体思想
1、论点:第一动者是理性——神,最高的本体是神。
2、论证过程:
(1)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研究了自然世界中物体的运动变化。他认为运动本身却是永远存在的,永恒的,运动绝不会终止;他是从永恒的运动推论出永恒的本体来的。
(2)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要达到目的。他发现在物质世界以外,事物都是被动的,它们都带有质料,都含有潜能,而且他们的动或不动,都具有偶然性。只有“善”,它是不动的动者,才是必然的、永恒的运动,本身就是目的。
这种永恒的不动者就是愿望的对象和理性的对象。理性和它的对象善都是同一的,也就是神。从自我依存的现实性来说,神是永恒的和最善的生命。所以亚里士多德说神就是理性,就是最高的善。
(三)《形而上学》第七、八、九卷讲到的本体思想
1、论点:认为形式——本质是第一本体。
2、论证过程:
(1)重新论证《范畴篇》中本体的特征——形式是第一本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物体是由质料和形式组成的。在提出这一区分后,他的观点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他重提在《范畴篇》提出的本体的特征之一:最后的主体(基质)。
那么质料和形式的具体关系是什么,他首先论证了现实与潜能的关系。第一,潜能是指“能”和“能力”,它是可能实现的;第二,从时间上说,拿谷物来说,总是先有一个现实的谷物,才能有种子。种子有成长为谷物的潜能。所以在时间上现实先于潜能;第三,事物的发生变化在形式和本体性上之后。形式和本体性上是现实,而事物的变化是潜能;如前面论述,“善”、理念作为第一动者是绝对的现实,是不会毁灭的,是没有潜能可言的。所以现实先于潜能。
我们知道,使这些分离性和个体性成为现实的,是形式。所以形式先于质料,而具体事物中也包含潜能,那么形式也先于具体事物。到此为止,关于《范畴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位置就颠倒了。
(2)事物的本质只是形式——本质是第一本体
在《形而上学》第七卷第四章中讲到,本质是它自己的本性。亚里士多德指出“本体”如果不增加其命意,至少可应用于四项主要对象,即本质、“一般”、“种”和基质。在这四种中,基质主要指质料,前面已经说过,质料并不是第一位的本体。“一般”是和“个别”是相对的概念,除了个别的、特殊的东西外,凡是带有共同性的东西都是称为一般。“种”是指最普遍的、一般的理念。“一般”与“种”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本体,那么就剩下本质了。所以他认为本质就是本体。因为形式是第一本体,那么本质也就是形式。于是我们就诉诸那个不具有偶然性的、最初的动因,就是“善”。
三、关于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评价
(一)关于本体论的论证顺序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即本质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是和他的第一动者——神学相符合的,它强调现实性以及带有目的论的思想。
他先论述关于本质、形式和质料、现实和潜能的相互关系,最后归结到没有质料的形式,作为第一动者——理性、善、神。
但是根据前面分析的观点,我们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第十二卷中提出的观点:“神是第一动者,是最高的本体”可能是早于第七、八、九卷。因为在前面几卷更多的是科学的、理性分析论证,并没有向第十二卷的方向发展。而在论述前面几卷时,后面的内容反而可以成为论证前面观点的论据。
(二)关于本体论的论证矛盾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认为具体事物是第一本体。而在《形而上学》,他认为因为形式先于具体事物,那么形式才是第一本体,于是他得出完全对立的结论。许多学者都承认亚里士多德著作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设疑”的。但是只对亚里士多德作横向、静态的剖析,缺乏纵向的、动态的考察,这不能不说是非常武断的。亚里士多德的这种矛盾只有从他思想的发展变化中才能说明。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确实认为具体事物的第一本体。但在《物理学》中他发现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所组成的,于是便在《形而上学》第五卷中把“这一个”和“可分离”的特征都给予了形式。具体事物虽然还是本体,但已不是第一本体。同书中第十二卷,他认为理性——神是本体。在第七卷中,形式(本质)成了第一本体刚好与《范畴篇》中的观点相反。这是亚里士多德对本体论的变化过程,也是他哲学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们不能根据他前面的论述而否定他后面的论述,而是要跟随他的论证过程,学习他的论证方法。其实敢于否定自己也表现了一个学者的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和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四、总结
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伦理学是一种实践的研究。广义地说,一切运用推理理性的研究与活动,都追求某种善。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论的论证在以后的学者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们更多的是学习他的论证方法,培养良好的哲学思维。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M],吾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12。
[2]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M],三联书店出版,1982.4。
[3]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4][英]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M],余继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8。
[5]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