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外科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42-02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也是一种创伤,对机体可造成一定损害;对手术和预后存在的疑虑和畏惧心理,也将消弱机体的抵抗力,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因此外科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应用护理心理学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已被护理人员所接受和认同。自我院实行整体护理以来,我科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我院开展心理护理工作以来,我科2004年共对1600余例择期、限期、急诊手术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心理护理,患者平均年龄在35-55岁,男性患者占55%,女性患者占45%。其中特殊、大手术约占30%,中等手术约占60%,小手术约占10%。文化程度:受过中、高等教育的约35%,初级教育的约45%,未受过教育的约20%。其中包括部队患者约20%,地方患者占80%。
2 护理措施
2.1 了解患者不良心理,评估造成不良心理的因素。手术前顾虑、恐惧是病人最普遍的心理反应,是预期将要发生不良后果的一种紧张不适感,是对外界压力最为常见的情绪反应,其主要表现为恐惧、紧张、担心和忧虑。手术病人在手术前不可避免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接近手术日期时,病人的焦虑程度达到高峰。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施行手术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是非常不利的,由于焦虑带来失眠和食欲减退等使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机能受损、免疫机能下降,同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机会也会增高。产生焦虑的心理因素主要有:①手术的安全问题。如对手术的必要性不了解,对手术医师不信任,害怕麻醉不够安全,手术的不彻底或不仔细引发并发症、术后复发问题、甚至手术中丧失生命。②社会问题。担心手术后影响健康、前途、工作、家庭、经济、恋爱、子女等等;③对疼痛的畏惧。只有了解这些问题,护理人员才能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从患者入院开始,热情接待患者,帮助熟悉病区环境、医护人员、院区诊疗科室及医疗设施的整体布局、病区的管理制度,并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生活,从而消除患者陌生感和畏惧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护理人员言行举止是息息相关的,护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关系到护患关系、心理指导。要使患者感到真诚和温暖,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能对护理人员倾心交谈、说出心理话,让护理人员能够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及时针对性地调整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
2.3 开展个性化、共性化心理护理相结合。不同的疾病,面对手术可能带来的各种损伤,患者产生的心理反应不同,找出原因,针对性地对每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信仰、性格等个体差异,结合病人的病情,深入浅出地讲解诊疗疾病的有关知识,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重要性、手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术前留用各种管道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还可举出成功病人病例,请手术成功而已经处于康复的病人,帮助认识自己的疾病,解除对手术的恐慌、焦虑等不良因素,以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2.4 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
2.4.1 术前要完善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及评估,指导患者及时正确留取各种标本,作好各种重要脏器检查。
2.4.2 改善全身情况,术后应尽可能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的患者手术耐受性差,术后伤口愈合慢,并发症多。应指导患者进行高执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以增加营养;对病情危重,禁食患者可通过静脉补充高营养,必要时可输血。
2.4.3 术前各种常规准备。皮肤准备、各种皮试、胃肠道准备。各种导管的留置,镇定剂的使用等必须向病人讲解清楚,使病人有心理准备。
2.4.4 术前指导戒烟、戒酒,注意口腔护理、防止受凉,指导病人洗头,沐浴、修剪指甲、剪发等清洁工作、训练卧床排尿排便的习惯,作好皮肤护理。
2.4.5 术后体位的安置,引流管的护理,指导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并增加营养的摄入以促进切口愈合。
2.4.6 对于因手术刺激造成的疼痛、恶心、呕吐、尿潴留、腹胀、呃逆的患者,护理人员首先要安慰、同情病人,用和蔼的语言进行心理指导,向病人解释引起不适的原因。保证病室的清洁、安静,保持体位的舒适,分散注意力,以缓解不适并积极的对症治疗,使病人明白通过治疗、护理,症状会逐渐消失的。
2.5 发挥家庭的作用。由于本身对手术的畏惧,家庭人员不理解、经济状况不好以致病人不能安心接受治疗,此时,我们护理人员应从家属着手进行交流,了解家属的想法,针对性的进行疏导,使他们明白生命的宝贵,以及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医生的治疗,我们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家属的支持与鼓励,使病人更快康复。
3 护理体会
3.1 效果。自我科开展心理护理以来,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不良并发症。
3.2 心理护理的意义。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新的护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中有着重大意义。无论医疗技术如何发展,手术成功率再高,如果不能取得患者的配合必然达不到最佳康复的目的。有一位肠梗阻术后病人,由于切口疼痛,可留置胃管而恶心、呕吐,以至患者不敢活动,腹胀加剧,导致病人拒绝治疗,认为治疗无明显效果,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首先应该站在病人的立场上耐心安慰鼓励他们,对他们的不适表示同情,同时仔细向病人讲述相关的疾病知识,以及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通过我们的心理疏导,该病人开始慢慢从床上翻身,下床站立进行活动了。2天后,患者腹胀逐渐减轻,自觉下床活动,恶心、呕吐症状消失,胃管拔除,进流质。这是医疗技术、药物都无法取代的治疗效果。
护理工作是贯穿在治疗疾病的全过程中,心理护理更是密不可分的,在外科护理工作中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外科护士在接待病人入院后,除了完善常规工作,进行术前准备外,还应该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状况作好术前术后宣教。增强患者接受手术的心理耐受,从而促使患者的心身健康,并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42-02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也是一种创伤,对机体可造成一定损害;对手术和预后存在的疑虑和畏惧心理,也将消弱机体的抵抗力,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因此外科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应用护理心理学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已被护理人员所接受和认同。自我院实行整体护理以来,我科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我院开展心理护理工作以来,我科2004年共对1600余例择期、限期、急诊手术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心理护理,患者平均年龄在35-55岁,男性患者占55%,女性患者占45%。其中特殊、大手术约占30%,中等手术约占60%,小手术约占10%。文化程度:受过中、高等教育的约35%,初级教育的约45%,未受过教育的约20%。其中包括部队患者约20%,地方患者占80%。
2 护理措施
2.1 了解患者不良心理,评估造成不良心理的因素。手术前顾虑、恐惧是病人最普遍的心理反应,是预期将要发生不良后果的一种紧张不适感,是对外界压力最为常见的情绪反应,其主要表现为恐惧、紧张、担心和忧虑。手术病人在手术前不可避免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接近手术日期时,病人的焦虑程度达到高峰。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施行手术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是非常不利的,由于焦虑带来失眠和食欲减退等使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机能受损、免疫机能下降,同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机会也会增高。产生焦虑的心理因素主要有:①手术的安全问题。如对手术的必要性不了解,对手术医师不信任,害怕麻醉不够安全,手术的不彻底或不仔细引发并发症、术后复发问题、甚至手术中丧失生命。②社会问题。担心手术后影响健康、前途、工作、家庭、经济、恋爱、子女等等;③对疼痛的畏惧。只有了解这些问题,护理人员才能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从患者入院开始,热情接待患者,帮助熟悉病区环境、医护人员、院区诊疗科室及医疗设施的整体布局、病区的管理制度,并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生活,从而消除患者陌生感和畏惧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护理人员言行举止是息息相关的,护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关系到护患关系、心理指导。要使患者感到真诚和温暖,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能对护理人员倾心交谈、说出心理话,让护理人员能够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及时针对性地调整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
2.3 开展个性化、共性化心理护理相结合。不同的疾病,面对手术可能带来的各种损伤,患者产生的心理反应不同,找出原因,针对性地对每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信仰、性格等个体差异,结合病人的病情,深入浅出地讲解诊疗疾病的有关知识,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重要性、手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术前留用各种管道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还可举出成功病人病例,请手术成功而已经处于康复的病人,帮助认识自己的疾病,解除对手术的恐慌、焦虑等不良因素,以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2.4 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
2.4.1 术前要完善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及评估,指导患者及时正确留取各种标本,作好各种重要脏器检查。
2.4.2 改善全身情况,术后应尽可能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的患者手术耐受性差,术后伤口愈合慢,并发症多。应指导患者进行高执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以增加营养;对病情危重,禁食患者可通过静脉补充高营养,必要时可输血。
2.4.3 术前各种常规准备。皮肤准备、各种皮试、胃肠道准备。各种导管的留置,镇定剂的使用等必须向病人讲解清楚,使病人有心理准备。
2.4.4 术前指导戒烟、戒酒,注意口腔护理、防止受凉,指导病人洗头,沐浴、修剪指甲、剪发等清洁工作、训练卧床排尿排便的习惯,作好皮肤护理。
2.4.5 术后体位的安置,引流管的护理,指导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并增加营养的摄入以促进切口愈合。
2.4.6 对于因手术刺激造成的疼痛、恶心、呕吐、尿潴留、腹胀、呃逆的患者,护理人员首先要安慰、同情病人,用和蔼的语言进行心理指导,向病人解释引起不适的原因。保证病室的清洁、安静,保持体位的舒适,分散注意力,以缓解不适并积极的对症治疗,使病人明白通过治疗、护理,症状会逐渐消失的。
2.5 发挥家庭的作用。由于本身对手术的畏惧,家庭人员不理解、经济状况不好以致病人不能安心接受治疗,此时,我们护理人员应从家属着手进行交流,了解家属的想法,针对性的进行疏导,使他们明白生命的宝贵,以及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医生的治疗,我们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家属的支持与鼓励,使病人更快康复。
3 护理体会
3.1 效果。自我科开展心理护理以来,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不良并发症。
3.2 心理护理的意义。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新的护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中有着重大意义。无论医疗技术如何发展,手术成功率再高,如果不能取得患者的配合必然达不到最佳康复的目的。有一位肠梗阻术后病人,由于切口疼痛,可留置胃管而恶心、呕吐,以至患者不敢活动,腹胀加剧,导致病人拒绝治疗,认为治疗无明显效果,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首先应该站在病人的立场上耐心安慰鼓励他们,对他们的不适表示同情,同时仔细向病人讲述相关的疾病知识,以及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通过我们的心理疏导,该病人开始慢慢从床上翻身,下床站立进行活动了。2天后,患者腹胀逐渐减轻,自觉下床活动,恶心、呕吐症状消失,胃管拔除,进流质。这是医疗技术、药物都无法取代的治疗效果。
护理工作是贯穿在治疗疾病的全过程中,心理护理更是密不可分的,在外科护理工作中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外科护士在接待病人入院后,除了完善常规工作,进行术前准备外,还应该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状况作好术前术后宣教。增强患者接受手术的心理耐受,从而促使患者的心身健康,并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