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境内共有12个世居民族。“十二五”以来,在国家民委等国家部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自治区民委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指导帮助人口较少民族所在市、县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助推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自治区民委牵头协同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扶贫办和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共同制定了《广西落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实施意见》,并会同自治区发改委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2011-2015年)》。自治区成立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人口较少民族所在的4个县(市)分别成立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
自治区民委积极争取中央加大对广西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增加。2011-2013年,共安排广西专项资金17040万元,组织实施了436个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自治区发改委利用中央专项资金26600万元和地方预算内投资 8795万元,组织实施了一大批专项扶持项目。
2013年1月,自治区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本级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用于配套中央预算内投资。另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自治区本级财政通过加大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和财政资金项目,投入资金30多亿元,自治区其他有关部门也筹措资金约7亿元,扶持4个县(市)的发展。
随着资金项目的不断增多,自治区民委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部和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并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同时,指导帮助人口较少民族所在县(市)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加强项目监督,确保项目质量。
通过实施专项扶持项目,广西在促进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如2010—2013年,东兴市地区生产总值从42.5亿元增长到73.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3.52亿元增长到91.5亿元,财政收入从6.02亿元增长到11.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先后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等一系列荣誉,京族也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
几年来,通过扶持项目建设,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3年上半年,广西160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中,通电、通广播电视、通信息、有安居房、有卫生室、有办公场所的行政村达90%以上;有学前教育、有安全饮用水、通硬化路的行政村达80%以上;通沼气、有卫生厕所、有高产稳产农田、有文化室的行政村达60%以上;有体育健身场地和有农家小超市的行政村较少,只有40%左右。截止目前部分行政村已初步实现了“五通十有”的规划目标。
公共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逐步拓宽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渠道。2010-2013年,东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929元提高到10542元;环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397元提高到5665元,增长66.8%;罗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695元提高到4450元,增长65.1%;柳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464元提高到8780元,增长60.7%。
根据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自治区民委牵头协同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扶贫办和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共同制定了《广西落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实施意见》,并会同自治区发改委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2011-2015年)》。自治区成立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人口较少民族所在的4个县(市)分别成立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
自治区民委积极争取中央加大对广西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增加。2011-2013年,共安排广西专项资金17040万元,组织实施了436个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自治区发改委利用中央专项资金26600万元和地方预算内投资 8795万元,组织实施了一大批专项扶持项目。
2013年1月,自治区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本级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用于配套中央预算内投资。另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自治区本级财政通过加大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和财政资金项目,投入资金30多亿元,自治区其他有关部门也筹措资金约7亿元,扶持4个县(市)的发展。
随着资金项目的不断增多,自治区民委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部和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并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同时,指导帮助人口较少民族所在县(市)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加强项目监督,确保项目质量。
通过实施专项扶持项目,广西在促进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如2010—2013年,东兴市地区生产总值从42.5亿元增长到73.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3.52亿元增长到91.5亿元,财政收入从6.02亿元增长到11.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先后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等一系列荣誉,京族也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
几年来,通过扶持项目建设,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3年上半年,广西160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中,通电、通广播电视、通信息、有安居房、有卫生室、有办公场所的行政村达90%以上;有学前教育、有安全饮用水、通硬化路的行政村达80%以上;通沼气、有卫生厕所、有高产稳产农田、有文化室的行政村达60%以上;有体育健身场地和有农家小超市的行政村较少,只有40%左右。截止目前部分行政村已初步实现了“五通十有”的规划目标。
公共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逐步拓宽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渠道。2010-2013年,东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929元提高到10542元;环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397元提高到5665元,增长66.8%;罗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695元提高到4450元,增长65.1%;柳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464元提高到8780元,增长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