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英山下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乘坐学校安排的校车,在热闹喧嚣的兰州街道转了一圈,车窗外的风景终是有了变化。
  从参差错落的建筑到沟壑纵横,西北的黄土在车后扬起欢迎的风帆。
  上车前看到的车身上的那一抹深蓝色,低调而有韵味,一如兰大这座西北边陲的百年名校。
  车厢最前方站着的是学生会的学姐。她身着带有兰大logo的蓝白体恤,灵动的眼睛注视着每位即将入驻的新生,娓娓道来,很快让我们对兰州这座城市、兰大这所高校有了亲切感。
  行车一小时,路的尽头赫然是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校门,内里的建筑被背后的山包围、环绕着,和谐共生。
  昆仑堂、天山堂、贺兰堂……负责讲解的学姐告诉我们:这里不是武侠门派的江湖,而是兰大学子“练剑”的校场。
  “萃英山下好读书”,兰大学子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恋爱、在这里成长。从大一到大四,从懵懂到成熟,从初到直至离开……
  我们曾感叹这偏居一方的孤独,却也沉浸于这独居一隅的宁静。
  清晨醒来,可以听到跑操锻炼的口号,可以闻到食堂三块五的牛肉面隔着老远散发出的诱人清香,可以看到山上露珠在阳光下融化的最后模样,也可以看到心上人提着早餐在宿舍楼下守候的笑脸。
  校区并不小,除了共享单车,滑板、代步车、自行车也是学生的日常交通工具。走在路上,身旁总会有酷酷的男孩、女孩疾驰而过,在风中带起一阵悸动与心跳。
  隆基大道上总是张贴着各个学院、不同社团的活动条幅,内容真挚而热烈,大有“能力有多大,就给你多大舞台”的气势。
  西区的操场上,灯光总是昏昏暗暗,可跑道上从不缺努力奔跑、挥洒汗水的身影。
  闻欣堂里传出悠扬的琴声和歌曲,估计又是哪个学院在组织歌舞表演,这种时候,定是座无虚席的。

  校史馆前面的红色长廊,在夏季总是荡漾在马鞭草的紫色海洋中,一直通往浪漫的终点。
  错落而混搭的后市场,下课后总是人满为患,在不同口音的小商贩中不难找到老乡,吃穿用度、休闲娱乐,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时光。
  体育馆旁边的小花园里,无论春夏秋冬,清晨总会听到“疯协”(即疯狂英语协会)成员的大声朗诵。
  周末的视野广场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尤其是新生开学后的“百团大战”,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草科院的干旱实验室里种着多种多样的花花草草,曾经有幸误入的我在那里痴痴观看了足足两个时辰。

  昆侖堂的灯光,总是从清早亮到晚上10时,为那些自习的学子提供温馨的环境,门口的文具小店销量最好的竟是1块钱1根的烤肠。
  下课必经的学术交流中心小路边,草丛中总是躺着肥肥的花猫,舒展着身体沐浴在阳光下,被撸的时候无奈却又安享,旁边的空地上堆着吃也吃不完的猫粮小山。
  闲暇时,三两好友总会约着去爬一爬萃英山,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厚实的大山总是将美好的友谊抒写并珍藏。
  山中四时皆随意,春秋冬夏同在场。天南海北的学子来到这里,你穿棉衣我穿衫的场景总是让人惊奇而好笑。
  这里的春天来得总是很迟,沙尘飞扬中,路边鲜亮的芍药总是会让人惊喜而感叹,山中春景那般别致。
  夏日的雨水,充足到可能会阻挡市区老师前往校区的班车,让课程稍稍延后。
  落叶纷飞的季节里,林间总能看到装扮精致的同学和给她们专心致志拍摄的私人摄影师。
  冬日里一觉醒来,漫天鹅毛大雪。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南方的孩子再冷也要出去打雪仗、堆雪人,体验大自然的神圣。第二天的校园媒体上必定不会缺少的报道就是各种“花式”雪人。
  从选择、初到、坚守、成长,再到离开,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的你,偶被调侃为“夏”大的你,听说需要学生考取“骆驼驾驶证”骑着去上学的你,在我的青葱岁月里,用谦虚、谨慎、朴实、厚重给予我阳光,伴我成长。
  随着地方发展和学校规划,通往榆中校区的路变得宽阔而明亮,校内建筑也不断新建,学生的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我欣喜于你的变化。
  榆中榆中,予你“终长”。一届又一届的学子来到这里学习和成长,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你的模样在不断变迁,可在我心中,你的景致却一如初见,直到终长。
  责任编辑:丁莉莎
其他文献
其实,我一直都在不停地破坏  关键是  那些取代的事物  能否新鲜成长  就像,花儿谢了  结出鲜亮的果实  蛋壳破了  拱出清脆的鸟鸣  我最担心的是——  黑暗打碎后  那些黑暗中的幽灵  是否还会长出  乌鸦的羽毛  石头  石头躺在路上  填补过不平  黑暗中绊倒过路人  我是无神论者  也相信石头的善良  当有人骑在石头上  刻写高高在上  当石头  从人体中排出善良的苦痛  灵魂的天平
我认为诗跟语言起源重合,最初的语言即一种诗——最初的语言以其诗的洞察和想象创造性地说出了人与世界。而后,当语言遵循既有之语言说出(定义)的人与世界,并以此规范人与世界去遵循语言,诗却要一次又一次重启、拓展、突破乃至反叛既有之语言,去崭新地洞察和想象人与世界,从而肇始新的语言(仿佛又一番最初的语言)——这当然是一个诗人的信念和理想——诗歌语言,应该是更新语言的语言,这种更新首先出于对人与世界不同以往
海上遗音  我坐在窸窣的碎光中,听海水  最后的遗音,蔚蓝与辽阔之上  你掬水月在手,指尖沸腾了一晚  我也随着这韵律走了一整夜  还不曾屈从一粒沙子的命数  在一滴雨暴动的体内  神谕的女仆,走进一座海洋中心  紧闭舱门,你在居无定所中  找到疾走的出口,颤抖,忧郁  一地叹息在绝境中与饥饿和解  仍是模糊又变形的灯火  照彻无数黑夜,海浪和涛声  来自两座城市的中心  椰子树在风中描述的果实 
时间停在动与静之间,处世不惊  远古的风暴被近处的静谧修饰  高飞的鸟儿,抱紧天空  又松开天空,有章有法  风和云携手远足,构建命运的远方  守信的人还停留在季节深处  守信的旷野一生都在悟道  命运指向远方时,天空忍住想象  神秘的光阴始终与旷野保持某种距离  巨树的躯干,石头的阴影  猛獸的巨齿,人类的骸骨  风成片吹来,又成片吹走  虚与实写在荒原上,刻骨铭心  旷野在燃烧,时间在蹈火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题命得有新意,在具备相应的限制性的前提下,给了考生很大的选择、发挥、创造空间。本来预料广大考生会写出相当精彩的作文来,然而,学生作文的情况并不能令人满意。总体上来看,犯的幼稚病有以下四种。    一、泛泛而谈,无中心或多中心    部分考生害怕离题,或没有重视、理解提示语中“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的词语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中“根据你对上述词语”的指向,以为
屋后的桃树  那是一个多雨的春季  淹没的稻田白茫茫一片  就像浩森的湖泊,无边无际  屋后的桃树  叶儿被吹落许多  小毛桃子也被吹落许多  裹一身棕蓑衣的母亲  给桃树四周挖了条沟  每年,桃子是等不到成熟的  那一年的许多桃子竟会挂到了成熟  而且还特别甜  变成了记忆里最甜蜜的部分  铜钿  母亲在自家的菜地里挖到了铜钿  是很偶然的事  没曾想到的是  母亲将挖铜钿当成了个事  桃花三月
不然,1999年出生,本科畢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硕士在读。  旧地  围墙和杨树根,构成某种回忆的要素,  构成路边比我高的灰尘里,蓝灰色卡车鸣笛,  或者嗡鸣的碾房身体,开出一树野桃花。  我回到矮山的谷地,看到新垒的水泥,  绕过近些年出生的狗:互相陌生是一种必然。  杏树的生长速度远比我快,而它的缓慢  在于无法随我离开。那是十三年前的事情。  而今青色果子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网络日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来。现在我们的中学生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人大声疾呼应阻止网络向学生渗透,并陈列出网络对于学生的诸多隐患。我们常说遇到问题不能堵,网络的影响力绝非几个人去网吧门口站着就能够阻止的。其实,我们还得用老掉牙的办法,那就是疏导。本文不是要侧重研究整个中学生群体的网瘾问题,而是谈谈在网络环境下,我们中学作文应该有什么新的特征,中学作为文教学
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在长岛长大。先后就读于莎拉·劳伦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后在多所大学讲授诗歌写作等课程。格丽克被公认为是美国当代最有才华的诗人之一,以其诗歌的技术精确性、敏感性和对孤独、家庭关系、离婚及死亡的洞察而闻名。她曾出版过十多本诗集,从《阿勒山》和《野鸢尾》开始,格丽克成了“必读的诗人”。曾获普利策奖、美国书评界奖等各
二十几年的胶棍,产生过许多想法  印痕坑坑洼洼  换上计划外衣  一枚殚精竭虑浅尝辄止妄自菲薄的  反面派  忽然卸下天色和负荷  失去摩擦力,命运像网带停止前行  這不是犹豫  是暂停动了维修心思  胶面吸收无数噪音,释放动力  扛它  裸出细枝末节的战栗,和毫不退让  舍身见义的事物  外表总伤痕累累,内心坚韧  那天,趴在胶棍下拆螺栓  听见锈迹的心跳。有闪电的凌厉,也有  谦卑的一生  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