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先入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1.对儿童的误读
儿童是什么?小语界先入为主派的教师用他们的教学行动确认儿童就是一张白纸。儿童天生应该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问题理应由老师先来发问。那么,儿童真的是一张白纸吗?
了解儿童,也才能真正了解教育。意大利洛利斯·马拉古齐(Loris Malaguzzi)的《其实有一百》,可以帮助我们对儿童的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问题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一百种欢乐,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走了九十九。
学校和文明,将孩子和身心分离。
他们告诉孩子,不需用手操作,也无需用脑行事,只要听,不必说,理想世界不必伴随快乐……
他们要求孩子,去发现只存在的世界,在孩子一百个世界中,他们偷去了九十九。
其实,儿童天生会学习,儿童的学习力几乎与生俱来。可是,对儿童的误读使教育者对此视而不见。
2.对应试教育的盲从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教学以应试为本而并非以人为本。对应试而言,先入为主的发问与讲解的确可以第一时间占据孩子的记忆与头脑,这样的教法简便易行。孩子通过机械记忆或有限的思考,就能在一张考卷上博得理想分数,分数到手,所谓教育即大功告成。应试教育还使教学的概念被极度窄化,教师只要将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手段传播给学生,便可完成教学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课堂先入为主式的引导变得理所当然。当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蜕变成应试,一切只为应试服务,忘记教育其实应该是一种对学习者的服务,当教育不再以人的生长为目的、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己任,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天性便做出了本能和“务实”的选择:那就是对短视的教学模式采取完全盲从的态度,即使面对反教育的行为也见怪不怪。
3.对教育规律的漠视
20世纪30年代苏联凯洛夫建立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环节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对于“扫盲”和应试,这是一种近乎理想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是把教师定位成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把学生定位成外界刺激下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但因为对应试教育下时学生取得知识的功效显著,因而造成广大教师对其余教学法则的疏离。短期内要把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扭转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十分困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定式与教学范式的两相夹击,使教师变小,小到失去了教学的选择权,也客观上造成对教育规律的无视。事实上,当前一线教师的唯一任务就是狠抓教学质量,所谓教学质量分析就是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当功利在前,人们对所谓的教育规律视而不见则自不待言。
4.对传统教材的无奈
孟国泰认为,真正的教育只为人提供土壤、阳光、空气、水分,从不异化人、置换人、羁绊人、操纵人。但在现实中这是绝对理想化的,教育从来不是一个独立自由的王国,它总会被告或多或少地烙上时代的特殊印记。就旧有的教材而言,先入为主现象普遍存在。
二、先入为主式课堂有哪些真正的不利因素
1.学习者主体地位的丧失
丧失主体地位的学习者整日迷茫在“一头雾水中”,“一堂课,一头雾水;一分钟,一份痛苦”,对学习的目标与前景不明所以,为学习而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习惯指使学生,学生只知道要听老师的话,做个乖孩子,令孩子们在学习中少有幸福感。一部分学生试图取悦教师,另外一部分则陷入“恐惧感”之中。孩子们体会不到学习的幸福,反过来教师在课堂上也常常表现出紧张、惶恐与焦虑,因为严密的预设摆在那里,达不成,压力会很大。如此云里雾里的课堂对于学习者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2.学习者学习兴趣的丧失
学习者因无法把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紧密联系起来,常不知为何而学,久而久之,便失去学习的动力,包括最初所拥有的好奇。一个好奇心再强的孩子,天长日久心性也消磨殆尽,对老师的讲授逐渐“淡定”,最终不理不睬,完全失去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3.学习者自我发现的机缘丧失
比尔·盖茨说过:“在最感兴趣的事物中,必定藏着你生命的秘密。”然而,当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已荡然无存,所谓发现“生命的秘密”更无从谈起,先入为主式课堂令学生痛失所有在课堂上发现自我的宝贵机会。学校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这样,学生在学校发现自我、成长自我的概率就变得很小,大量成长机会被浪费的结果是,学生成熟为社会人的周期被无限期推迟。
4.学习者“独思”能力的丧失
教师引导先入为主式的课堂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不用多费脑筋,语文学习的一切任务,诸如文章内容、写法、特色、语言等的学习自有老师统一安排,该学哪里、不该学哪里根本无需操心。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被动接受教师所讲内容,无法形成自己的独思创见。对于语文教育,运用语文知识重构生活依靠的主要手段就是“独思”,这种能力如果丧失,学习者损失巨大。一个突出表现是,从这样的小语课堂中走出的孩子一旦走进真实的阅读环境中,就会糟糕地发现:老师在课堂上所构造的种种阅读环节现实中基本不存在,也根本不符己之所需,想要使阅读有效进行下去,唯有重新创造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而这本应是在学校课堂上就直接、充分地习得的。
三、改进型课堂的优势在哪里,应如何作为
1.因需设教,最大地满足学习者
改进型课堂拒绝教师引导先入为主,要求教师有更充分的学前预设,充分考虑课程、教材、教者、学习者的需要以及之间的关联。课堂上教无痕迹是指设法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自然而然地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教学“普罗米修斯”,教师不直接发问“你感到普罗米修斯身上有哪些品质?”而是在课文研读中由孩子发现并提出,发自孩子的内心重构的需要,课堂上做到不轻易解题,不轻易范读。教师不先说,不是不说,讲什么、怎么讲、何时讲,因学生需要而定,因学情而定,因内容而定,唯独不由教师预先决定。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目的是要让学生拥有读书权、活动权、思考权、选择权、实践权,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的过程中,达到能最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新课改以来,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强调以人为本,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已成为当前教学的主流方向,但不是最高境界。因需设教,才可能最大满足学习者的学习愿望与实际需求。 2.以人为本,最大地解放学习者
最大限度地给予学习者学习的自由,学习者的思想才能被彻底解放,内心学习的情氛才会得到张扬。“子非鱼,安知鱼之思”,不先入为主的教育才是立足生本的。以人为本的民主教学还体现在教学要契合学生,立足生长。教学的目的首先不是学会,也不是会学,而是乐学,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快乐的时候最放松,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乐学之后,会学的概率成倍增加;而会学之后,学会则成为可能。有意义的语文还是能够使学生获得生长的语文,这样的生长无不依赖孩子对学习内容的主动重构,幸福的语文课堂即可看到孩子语言的积极成长,这种成长实质是语言的内核亦即思维的成长。一切言语包括遣词造句、构段立篇等都要听从内心的召唤,发轫于强劲的思维。反之,课堂上一旦收起学生的学习自由,取而代之以教师先入为主的表演,情形则完全不同。于永正老师教“祖父的园子”,问:“进入祖父的园子你看到了什么?”台下无人应声。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坦思鲍姆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过这个问题:“从是否启迪思想这一点来看,那些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别有用意的。”“老师带着教学材料来到班上,实际上是把学生当作工具,老师掌握情况,一步步引出自己认为学生应当学习的材料的中心内容。”——孩子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他们不言不语是因为知道老师问的不是自己想的园中景。如果放开学生的思维,情形则会完全不同。
改进型课堂主张无限发展学生的质疑精神,认为学习本是去赴一场知识的盛宴,宴会全程要学习者自行准备才会充满乐趣。一个疑问便是一瓶窖藏的红酒,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好比一瓶“碧加露”,好的课堂里师生可以随时开瓶畅饮思维的佳酿。
3.自我导行,最大地成就学习者
青少年未来的“三大核心能力”之一是自我导行能力,改进型语文课堂更利于这种能力的发展。自我导行能力的培养首先从学会疑问开始,疑问几乎是每个人的天性,有着天然的课堂基础。如果一堂课能以“疑”贯穿始终,课堂就不会落空;如果有一个孩子的疑问可以吸引全班来探究,那么其问题一定比知识本身更具价值,学习者的价值也同时凸显,且能最大获得成就感。对于语文学习,未知世界里的探索也同样最有重要意义。中学语文青春派名师王君的课堂便“生性多疑”。在她的课堂上学生能将“我的叔叔于勒”与“麦琪的礼物”进行比较,发现菲利普夫妇除却拜金之外,其实并不可恶,以其身世反而值得同情,这也是对“学则需疑,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实证。从学生需求出发,激疑谈话,再进入问题实质,最终落实自我导行的课堂才会真正具有生命活性。
汉语文的学习主要依靠学习者自身实践,他人经验不可替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凭借学习者自身建构得到,不是通过他人传授而得到。从生理学角度看,大脑皮层上的痕迹有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之分,先学知识对后学知识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教师引导如果先入为主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滞学习者进步,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应审慎而行。教师角色实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即“提着水壶浇树的人”,根据需要给予帮助就好比给置身沙漠里的人递过去一杯水,可称作慈善,而先入为主,则有可能发生人已落水,仍上去使劲浇水的“谋杀”。
小语课堂教师引导能否拒绝先入为主,还关乎孩子未来有没有幸福。王三阳老师《我的幸福教育观》指出,“追溯教育的产生历史和发展足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育是以人的生活为目的,探寻人类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发展轨迹;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由此,教育以人的生活为目的,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教育最终以人的幸福为目的。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的幸福能力: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指导人们过幸福的生活。”小语课堂放弃先入为主的引导,就是缔造一种幸福。
(作者单位:浙江海宁市长安镇盐仓学校)
1.对儿童的误读
儿童是什么?小语界先入为主派的教师用他们的教学行动确认儿童就是一张白纸。儿童天生应该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问题理应由老师先来发问。那么,儿童真的是一张白纸吗?
了解儿童,也才能真正了解教育。意大利洛利斯·马拉古齐(Loris Malaguzzi)的《其实有一百》,可以帮助我们对儿童的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问题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一百种欢乐,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走了九十九。
学校和文明,将孩子和身心分离。
他们告诉孩子,不需用手操作,也无需用脑行事,只要听,不必说,理想世界不必伴随快乐……
他们要求孩子,去发现只存在的世界,在孩子一百个世界中,他们偷去了九十九。
其实,儿童天生会学习,儿童的学习力几乎与生俱来。可是,对儿童的误读使教育者对此视而不见。
2.对应试教育的盲从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教学以应试为本而并非以人为本。对应试而言,先入为主的发问与讲解的确可以第一时间占据孩子的记忆与头脑,这样的教法简便易行。孩子通过机械记忆或有限的思考,就能在一张考卷上博得理想分数,分数到手,所谓教育即大功告成。应试教育还使教学的概念被极度窄化,教师只要将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手段传播给学生,便可完成教学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课堂先入为主式的引导变得理所当然。当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蜕变成应试,一切只为应试服务,忘记教育其实应该是一种对学习者的服务,当教育不再以人的生长为目的、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己任,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天性便做出了本能和“务实”的选择:那就是对短视的教学模式采取完全盲从的态度,即使面对反教育的行为也见怪不怪。
3.对教育规律的漠视
20世纪30年代苏联凯洛夫建立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环节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对于“扫盲”和应试,这是一种近乎理想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是把教师定位成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把学生定位成外界刺激下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但因为对应试教育下时学生取得知识的功效显著,因而造成广大教师对其余教学法则的疏离。短期内要把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扭转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十分困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定式与教学范式的两相夹击,使教师变小,小到失去了教学的选择权,也客观上造成对教育规律的无视。事实上,当前一线教师的唯一任务就是狠抓教学质量,所谓教学质量分析就是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当功利在前,人们对所谓的教育规律视而不见则自不待言。
4.对传统教材的无奈
孟国泰认为,真正的教育只为人提供土壤、阳光、空气、水分,从不异化人、置换人、羁绊人、操纵人。但在现实中这是绝对理想化的,教育从来不是一个独立自由的王国,它总会被告或多或少地烙上时代的特殊印记。就旧有的教材而言,先入为主现象普遍存在。
二、先入为主式课堂有哪些真正的不利因素
1.学习者主体地位的丧失
丧失主体地位的学习者整日迷茫在“一头雾水中”,“一堂课,一头雾水;一分钟,一份痛苦”,对学习的目标与前景不明所以,为学习而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习惯指使学生,学生只知道要听老师的话,做个乖孩子,令孩子们在学习中少有幸福感。一部分学生试图取悦教师,另外一部分则陷入“恐惧感”之中。孩子们体会不到学习的幸福,反过来教师在课堂上也常常表现出紧张、惶恐与焦虑,因为严密的预设摆在那里,达不成,压力会很大。如此云里雾里的课堂对于学习者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2.学习者学习兴趣的丧失
学习者因无法把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紧密联系起来,常不知为何而学,久而久之,便失去学习的动力,包括最初所拥有的好奇。一个好奇心再强的孩子,天长日久心性也消磨殆尽,对老师的讲授逐渐“淡定”,最终不理不睬,完全失去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3.学习者自我发现的机缘丧失
比尔·盖茨说过:“在最感兴趣的事物中,必定藏着你生命的秘密。”然而,当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已荡然无存,所谓发现“生命的秘密”更无从谈起,先入为主式课堂令学生痛失所有在课堂上发现自我的宝贵机会。学校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这样,学生在学校发现自我、成长自我的概率就变得很小,大量成长机会被浪费的结果是,学生成熟为社会人的周期被无限期推迟。
4.学习者“独思”能力的丧失
教师引导先入为主式的课堂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不用多费脑筋,语文学习的一切任务,诸如文章内容、写法、特色、语言等的学习自有老师统一安排,该学哪里、不该学哪里根本无需操心。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被动接受教师所讲内容,无法形成自己的独思创见。对于语文教育,运用语文知识重构生活依靠的主要手段就是“独思”,这种能力如果丧失,学习者损失巨大。一个突出表现是,从这样的小语课堂中走出的孩子一旦走进真实的阅读环境中,就会糟糕地发现:老师在课堂上所构造的种种阅读环节现实中基本不存在,也根本不符己之所需,想要使阅读有效进行下去,唯有重新创造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而这本应是在学校课堂上就直接、充分地习得的。
三、改进型课堂的优势在哪里,应如何作为
1.因需设教,最大地满足学习者
改进型课堂拒绝教师引导先入为主,要求教师有更充分的学前预设,充分考虑课程、教材、教者、学习者的需要以及之间的关联。课堂上教无痕迹是指设法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自然而然地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教学“普罗米修斯”,教师不直接发问“你感到普罗米修斯身上有哪些品质?”而是在课文研读中由孩子发现并提出,发自孩子的内心重构的需要,课堂上做到不轻易解题,不轻易范读。教师不先说,不是不说,讲什么、怎么讲、何时讲,因学生需要而定,因学情而定,因内容而定,唯独不由教师预先决定。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目的是要让学生拥有读书权、活动权、思考权、选择权、实践权,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的过程中,达到能最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新课改以来,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强调以人为本,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已成为当前教学的主流方向,但不是最高境界。因需设教,才可能最大满足学习者的学习愿望与实际需求。 2.以人为本,最大地解放学习者
最大限度地给予学习者学习的自由,学习者的思想才能被彻底解放,内心学习的情氛才会得到张扬。“子非鱼,安知鱼之思”,不先入为主的教育才是立足生本的。以人为本的民主教学还体现在教学要契合学生,立足生长。教学的目的首先不是学会,也不是会学,而是乐学,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快乐的时候最放松,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乐学之后,会学的概率成倍增加;而会学之后,学会则成为可能。有意义的语文还是能够使学生获得生长的语文,这样的生长无不依赖孩子对学习内容的主动重构,幸福的语文课堂即可看到孩子语言的积极成长,这种成长实质是语言的内核亦即思维的成长。一切言语包括遣词造句、构段立篇等都要听从内心的召唤,发轫于强劲的思维。反之,课堂上一旦收起学生的学习自由,取而代之以教师先入为主的表演,情形则完全不同。于永正老师教“祖父的园子”,问:“进入祖父的园子你看到了什么?”台下无人应声。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坦思鲍姆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过这个问题:“从是否启迪思想这一点来看,那些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别有用意的。”“老师带着教学材料来到班上,实际上是把学生当作工具,老师掌握情况,一步步引出自己认为学生应当学习的材料的中心内容。”——孩子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他们不言不语是因为知道老师问的不是自己想的园中景。如果放开学生的思维,情形则会完全不同。
改进型课堂主张无限发展学生的质疑精神,认为学习本是去赴一场知识的盛宴,宴会全程要学习者自行准备才会充满乐趣。一个疑问便是一瓶窖藏的红酒,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好比一瓶“碧加露”,好的课堂里师生可以随时开瓶畅饮思维的佳酿。
3.自我导行,最大地成就学习者
青少年未来的“三大核心能力”之一是自我导行能力,改进型语文课堂更利于这种能力的发展。自我导行能力的培养首先从学会疑问开始,疑问几乎是每个人的天性,有着天然的课堂基础。如果一堂课能以“疑”贯穿始终,课堂就不会落空;如果有一个孩子的疑问可以吸引全班来探究,那么其问题一定比知识本身更具价值,学习者的价值也同时凸显,且能最大获得成就感。对于语文学习,未知世界里的探索也同样最有重要意义。中学语文青春派名师王君的课堂便“生性多疑”。在她的课堂上学生能将“我的叔叔于勒”与“麦琪的礼物”进行比较,发现菲利普夫妇除却拜金之外,其实并不可恶,以其身世反而值得同情,这也是对“学则需疑,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实证。从学生需求出发,激疑谈话,再进入问题实质,最终落实自我导行的课堂才会真正具有生命活性。
汉语文的学习主要依靠学习者自身实践,他人经验不可替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凭借学习者自身建构得到,不是通过他人传授而得到。从生理学角度看,大脑皮层上的痕迹有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之分,先学知识对后学知识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教师引导如果先入为主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滞学习者进步,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应审慎而行。教师角色实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即“提着水壶浇树的人”,根据需要给予帮助就好比给置身沙漠里的人递过去一杯水,可称作慈善,而先入为主,则有可能发生人已落水,仍上去使劲浇水的“谋杀”。
小语课堂教师引导能否拒绝先入为主,还关乎孩子未来有没有幸福。王三阳老师《我的幸福教育观》指出,“追溯教育的产生历史和发展足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育是以人的生活为目的,探寻人类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发展轨迹;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由此,教育以人的生活为目的,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教育最终以人的幸福为目的。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的幸福能力: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指导人们过幸福的生活。”小语课堂放弃先入为主的引导,就是缔造一种幸福。
(作者单位:浙江海宁市长安镇盐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