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走进杭后团结镇月阳农牧合作社的温室里,满眼绿意融融,嫩绿的小苗长势喜人。来自山东寿光的技术人员正在仔细察看幼苗生长情况,不时有农民前来询问移植时间和注意事项。“这茬薄皮甜瓜苗已经出苗,预计4月5日左右就可以完成定植。”合作社负责人耿军告诉记者。
月阳农牧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是一个以设施农业种植、产品回收、销售及新技术与新品种试验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合作社,辐射杭后团结镇、蛮会镇和临河白脑包镇等3个镇的1000多农户。该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为农民架起了“致富桥”,带领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大田大棚相结合
一年四季都上市
这几天,团结镇民治桥村的农民特别忙,棚膜、整地,盼着今年有个好收成。在民治桥村二、三、四组的耕地里,记者看到了成片的钢架大棚。“要想把合作社做大做强,就必须上规模,没有规模就占不住市场。前两年主要是大田种植,今年合作社又与农民合作建设了500亩大棚,让蔬菜上市时间更具优势,实现更高收益。”耿军介绍说。
“以前大家各种各的,种植面积小、费时费工、收入也少。去年我与合作社签了3亩订单西红柿,收入了3万多,今年又打了3亩多大棚,争取收入再翻番。”正在整理自家大棚的民治桥村二组李永刚笑着对记者说。李永刚一共种着160多亩地,过去靠大投入、多种田来增加收入,近两年他跟上合作社种植大田西红柿,收入翻了两番。
“打1座大棚自己只出4000元,除了政府补贴8000元以外,剩下的合作社给兜底了。前期不用投钱,咋种有指导,产品还有销路,这样的好事不能误了。”民治桥村二组的付海平今年打了10座大棚,还准备再包上10个棚,发展设施农业。耿军告诉记者,为了把农民的种植风险降到最低,合作社仅建设大棚、前期农资的储备垫资就达到了500多万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月阳农牧业合作社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以大田种植与大棚种植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蔬菜全年供应。目前,合作社有大田西红柿530亩,西芹110亩,番茄110亩;大棚500亩,一茬薄皮甜瓜,一茬西红柿。“我们已经与广州的一家公司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现在我们的精力主要放在种出高质量、能卖好价钱的农产品。”对于促农增收,合作社负责人耿军信心十足。
合作社的资金投入、技术指导和市场保障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因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一由原来的“该不该种”向“我要种”转变,农民争先恐后参与,大棚成为了农民致富的新希望。
技术服务很贴心
农民利益最优先
种大棚,农民最担心的就是技术问题。“打大棚考虑了很长时间,好在合作社不仅有销售渠道,还提供技术指导,并且随叫随到免费服务。”民治桥村三组的刘忠和告诉记者,这两年种植大田西红柿一直就有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指导,农民种得放心。今年,刘忠和一下子就打了32个棚。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农民种植大棚能有个好收益,合作社高薪从山东寿光请来了3名技术人员,从建大棚到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直至收获,3位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我们的大棚采用的是四膜覆盖技术,它的特点是能保证农产品提前上市,进而保障了收益。”耿军介绍说,“化肥、农药都是合作社统一供应,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我们都统一发短信告诉农民。”合作社统一农资供应、技术培训、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和订单销售的“六统一”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户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的问题。
自己生产包装筐,技术人员示范种植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农产品分级销售,股东分片管理,注册商标……采访中,农民们不仅对合作社的服务非常满意,还对合作社民主、透明化的管理赞叹不已。“广开门路,多引进商家,由货主定价,谁的价钱高就卖给谁,让农民多挣钱。”说起合作社的管理模式,有着多年经营经验的耿军这样概括。
月阳农牧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是一个以设施农业种植、产品回收、销售及新技术与新品种试验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合作社,辐射杭后团结镇、蛮会镇和临河白脑包镇等3个镇的1000多农户。该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为农民架起了“致富桥”,带领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大田大棚相结合
一年四季都上市
这几天,团结镇民治桥村的农民特别忙,棚膜、整地,盼着今年有个好收成。在民治桥村二、三、四组的耕地里,记者看到了成片的钢架大棚。“要想把合作社做大做强,就必须上规模,没有规模就占不住市场。前两年主要是大田种植,今年合作社又与农民合作建设了500亩大棚,让蔬菜上市时间更具优势,实现更高收益。”耿军介绍说。
“以前大家各种各的,种植面积小、费时费工、收入也少。去年我与合作社签了3亩订单西红柿,收入了3万多,今年又打了3亩多大棚,争取收入再翻番。”正在整理自家大棚的民治桥村二组李永刚笑着对记者说。李永刚一共种着160多亩地,过去靠大投入、多种田来增加收入,近两年他跟上合作社种植大田西红柿,收入翻了两番。
“打1座大棚自己只出4000元,除了政府补贴8000元以外,剩下的合作社给兜底了。前期不用投钱,咋种有指导,产品还有销路,这样的好事不能误了。”民治桥村二组的付海平今年打了10座大棚,还准备再包上10个棚,发展设施农业。耿军告诉记者,为了把农民的种植风险降到最低,合作社仅建设大棚、前期农资的储备垫资就达到了500多万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月阳农牧业合作社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以大田种植与大棚种植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蔬菜全年供应。目前,合作社有大田西红柿530亩,西芹110亩,番茄110亩;大棚500亩,一茬薄皮甜瓜,一茬西红柿。“我们已经与广州的一家公司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现在我们的精力主要放在种出高质量、能卖好价钱的农产品。”对于促农增收,合作社负责人耿军信心十足。
合作社的资金投入、技术指导和市场保障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因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一由原来的“该不该种”向“我要种”转变,农民争先恐后参与,大棚成为了农民致富的新希望。
技术服务很贴心
农民利益最优先
种大棚,农民最担心的就是技术问题。“打大棚考虑了很长时间,好在合作社不仅有销售渠道,还提供技术指导,并且随叫随到免费服务。”民治桥村三组的刘忠和告诉记者,这两年种植大田西红柿一直就有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指导,农民种得放心。今年,刘忠和一下子就打了32个棚。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农民种植大棚能有个好收益,合作社高薪从山东寿光请来了3名技术人员,从建大棚到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直至收获,3位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我们的大棚采用的是四膜覆盖技术,它的特点是能保证农产品提前上市,进而保障了收益。”耿军介绍说,“化肥、农药都是合作社统一供应,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我们都统一发短信告诉农民。”合作社统一农资供应、技术培训、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和订单销售的“六统一”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户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的问题。
自己生产包装筐,技术人员示范种植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农产品分级销售,股东分片管理,注册商标……采访中,农民们不仅对合作社的服务非常满意,还对合作社民主、透明化的管理赞叹不已。“广开门路,多引进商家,由货主定价,谁的价钱高就卖给谁,让农民多挣钱。”说起合作社的管理模式,有着多年经营经验的耿军这样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