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肛门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腹部手术后患者给予积极、合理的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
腹部手术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常见,患者多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及恢复障碍,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呼吸困难,影响腹壁切口的愈合。因此需加强对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促进胃肠功能良好恢复。有研究显示:术后咀嚼口香糖、早期少量饮水、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胃肠蠕动,降低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出现,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腹部手術后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76例,年龄在26-75岁之间不等。对照组:75例,男性35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43.5±5.4)岁。75例患者中胃肠道疾病35例,其中胃癌5例,胃溃疡并穿孔12例,肠梗阻18例;肝胆疾病34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19例,肝外胆管结石15例;脾破裂6例。观察组:75例,男性39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9.8±4.9)岁。75例患者中胃肠道疾病33例,其中胃癌3例,胃溃疡并穿孔14例,肠梗阻16例;肝胆疾病29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15例,肝外胆管结石14例;脾破裂13例。排除有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如有严重糖尿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手术操作时间过长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病种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后给予患者常规胃肠减压、补液及进食等干预措施。术后南于患者活动不便,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翻身,变换体位;引导患者深呼吸,拍背帮助患者排痰。指导患者自主进行四肢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以5-lOmin为宜,每2h运动一次。术后三到四天,鼓励患者自主翻身,及早下床活动。观察组:优质护理。包括术后咀嚼口香糖、早期少量饮水、腹部热按摩、早期下床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1)早期饮水及咀嚼口香糖:患者麻醉清醒4-6h后,给予患者早期饮水30-45ml,待肛门排气并且肠鸣音恢复后,根据患者需求,逐渐增加饮水量。同时术后叮嘱患者每l-2h咀嚼无糖口香糖,15min。
(2)腹部热按摩: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患者腹部进行热敷,使用热水袋时注意要在外部缠上棉布或薄毛巾,防止烫伤,同时沿着患者的上腹部顺着胃的走向顺时针进行按摩,力道先轻后重,再由重到轻。每日3次,每次15min左右。并叮嘱患者自主收腹,并做抬臀、缩肛运动,每次时间以lOmin左右为宜,每日3-4次。
(3)术后早期活动:在麻醉苏醒后6-8h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早期术后活动。包括积极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每2h 一次,护理人员应注意动作幅度,尽量做到轻缓。术后第一天起,开始指导患者进行上下肢的伸展运动,每次时间5-lOmin,每天4-5次左右。术后第二天,加大运动量,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按摩,自主进行腰部叩击活动。术后第三天,进一步增大活动强度,争取早日独自站立,慢走,并逐步实现步行速度的提高,步行距离的延长。术后每隔2个小时对患者的肠鸣音情况进行听诊,了解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并向患者询问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肛门排便时间,做好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肛门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患者腹部手术后,手术创伤会导致反射系统会被交感神经激活,胃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平滑肌功能受到抑制。所以对患者实施早期的活动干预,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各脏器代谢,改善由脏器支配的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胃肠功能,对胃肠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腹部进行热敷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肠蠕动,提前气体排出时间。咀嚼口香糖可刺激迷走神经,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活动。术后适量饮水可激活胃肠道神经内分泌功能,同时使胃容物吸出,减轻胃肠压力。本次观察组采取以包括术后咀嚼口香糖、早期少量饮水、腹部热按摩、早期下床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护理,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肛门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护理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
腹部手术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常见,患者多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及恢复障碍,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呼吸困难,影响腹壁切口的愈合。因此需加强对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促进胃肠功能良好恢复。有研究显示:术后咀嚼口香糖、早期少量饮水、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胃肠蠕动,降低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出现,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腹部手術后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76例,年龄在26-75岁之间不等。对照组:75例,男性35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43.5±5.4)岁。75例患者中胃肠道疾病35例,其中胃癌5例,胃溃疡并穿孔12例,肠梗阻18例;肝胆疾病34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19例,肝外胆管结石15例;脾破裂6例。观察组:75例,男性39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9.8±4.9)岁。75例患者中胃肠道疾病33例,其中胃癌3例,胃溃疡并穿孔14例,肠梗阻16例;肝胆疾病29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15例,肝外胆管结石14例;脾破裂13例。排除有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如有严重糖尿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手术操作时间过长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病种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后给予患者常规胃肠减压、补液及进食等干预措施。术后南于患者活动不便,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翻身,变换体位;引导患者深呼吸,拍背帮助患者排痰。指导患者自主进行四肢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以5-lOmin为宜,每2h运动一次。术后三到四天,鼓励患者自主翻身,及早下床活动。观察组:优质护理。包括术后咀嚼口香糖、早期少量饮水、腹部热按摩、早期下床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1)早期饮水及咀嚼口香糖:患者麻醉清醒4-6h后,给予患者早期饮水30-45ml,待肛门排气并且肠鸣音恢复后,根据患者需求,逐渐增加饮水量。同时术后叮嘱患者每l-2h咀嚼无糖口香糖,15min。
(2)腹部热按摩: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患者腹部进行热敷,使用热水袋时注意要在外部缠上棉布或薄毛巾,防止烫伤,同时沿着患者的上腹部顺着胃的走向顺时针进行按摩,力道先轻后重,再由重到轻。每日3次,每次15min左右。并叮嘱患者自主收腹,并做抬臀、缩肛运动,每次时间以lOmin左右为宜,每日3-4次。
(3)术后早期活动:在麻醉苏醒后6-8h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早期术后活动。包括积极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每2h 一次,护理人员应注意动作幅度,尽量做到轻缓。术后第一天起,开始指导患者进行上下肢的伸展运动,每次时间5-lOmin,每天4-5次左右。术后第二天,加大运动量,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按摩,自主进行腰部叩击活动。术后第三天,进一步增大活动强度,争取早日独自站立,慢走,并逐步实现步行速度的提高,步行距离的延长。术后每隔2个小时对患者的肠鸣音情况进行听诊,了解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并向患者询问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肛门排便时间,做好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肛门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腹部手术后,手术创伤会导致反射系统会被交感神经激活,胃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平滑肌功能受到抑制。所以对患者实施早期的活动干预,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各脏器代谢,改善由脏器支配的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胃肠功能,对胃肠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腹部进行热敷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肠蠕动,提前气体排出时间。咀嚼口香糖可刺激迷走神经,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活动。术后适量饮水可激活胃肠道神经内分泌功能,同时使胃容物吸出,减轻胃肠压力。本次观察组采取以包括术后咀嚼口香糖、早期少量饮水、腹部热按摩、早期下床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护理,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肛门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