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严重的沙漠化进程在日益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地区受到了风沙和干旱的侵扰,尤其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沙漠化使土地的含水量不断减少,沙化土地造成农业生产效率迅速降低,农民每年都在减收,长此以往,国家的农业和粮食安全也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为改善这种不利情况,必须要从土地和环境下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关键词]提高;农作物产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228-01
1 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分析
1.1 农作物自身的因素
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的品种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栽培过程中,种子的选择,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产量,通过特殊技术培育出来的种子,能够具有很好的抗病虫害性质,这样的种子与传统的种子相比,栽培时必然会有很大的优势,同时通过种子的培育,还能够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从杂交水稻的成功可以看出,农作物的品种,对于产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培育种子时,可以选择的技术有很多中,例如诱发变异和单倍体技术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很快的培育出新型的品种,然后通过实际的筛选,留下产量较高的,采用这样的种子进行栽培,产量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1.2 其他外在因素
在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中,除了农作物自身的原因外,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以及成长过程中的人为干预等,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生长的本质,就是通过光合作用,增加自己的有机物含量,由此可以看出光照的重要性,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人们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选择大密度的种植,农作物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无法接触到足够的光照,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提升了生产的成本,如果在保证光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密植,就能保证产量的最大化,此外栽培技术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栽培技术包括了调整土地、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对于土地的调整,主要是针对土地中的微量元素组成,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由于农作物生长的地区不同,土地中元素组成也有一定的差异,在一些土地比较贫瘠的地区,土壤中缺乏农作物生长的必须元素,如果不对土地进行一定的调整,那么农作物的产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的促进农作物生长,施肥浇水和病虫害的处理,也是必须的一个过程,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如果处理的不够妥当,对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路径分析
2.1 转变种植人员思想意识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农民传统的种植思想,集中建立有效的技术运行机制,经验积累很重要,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种植人员要转变思路,虽然不能完全承袭,但是也不能完全摒弃,要以辩证借鉴的眼光进行优化种植。在种植过程中,不能盲目只重视选苗而不重视后期生长,过于重视施肥过程却忽略了种植环境。种植人员要立足于农业发展趋势,优化运用新技术和新措施,进一步实现产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也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另外,相关部门要集中组织农民进行培训,在学习和交流中学习更多关于农业技术的内容,从自身素质提升开始,在行为中逐渐转变传统思想,从而建立更加优越的农业发展理念,顺利推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农作物种植技术科技化升级
要想推进整体农业项目的高效发展,就要在种植技术方面优化运行科学技术,保证其农作物高质高产。这其中,杂交水稻的问世就是比较突出的农业发展标杆,管理人员要针对耕地、农作物种植机制进行集中处理,优化运作符合科技发展和农业发展需求的种植措施,也是利用基因改造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环境下农业和科技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技术革新不仅适应于种子的选择和培育,也集中在土壤改革措施方面。利用技术对土壤结构进行优化保护,主要选用除草、增肥等措施进行土壤肥力的保護,真正实现了科技和农业的并行发展。
2.3 农作物品种培育技术升级
在农业中运行新科学技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培育,并且,利用新品种培育的方式,也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的最佳路径。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种植人员和研究人员要建立有效的项目机制和互动模式。其一,主要利用科学技术对农作物基因进行改良,从而提升农作物部分习性,其中包括抗病虫、抗倒伏等特性,真正实现了农作物的增产。其二,利用技术对农作物生产环境进行改良探讨,集中研究在新领域和新环境中的农作物生长机制[3]。例如,利用技术进行光合作用的模拟,从而解决植物在没有光合条件下生长的问题,或者是近几年,关于水果颜色变换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颖的技术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新品种的研究尽管具有刺激市场的作用,但是对于生物链的破坏以及食品安全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仔细研究,只有保障绿色农业项目的顺利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生态发展。
2.4 农作物管理方式规范化升级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集中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只有保证管理运行模式的优化,才能真正建立科学合理化的农作物发展结构。第一,管理人员要集中升级种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针对其管理方式进行有效培训,保证农民能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利用标准化科学模式助力整体种植环境的改变,也能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的健康成长。第二,要对农民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优化种植人员的施肥、保湿以及除虫操作。并且,当地政府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护,切不可针对病虫问题盲目喷洒农药。第三,农作物种植者要对农产品的种植采取方式进行集中的改良,财务科学化日常作业,并且对农田进行集中的划区轮作。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机械化农业生产,期间运行有效的土壤保肥措施。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集中制定必须的管理规定,完善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确保农作物种植行为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且整体项目符合农业要求。
2.5 农作物种植环境升级
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说,基本的种植环境非常重要,因此,在提升整体种植技术的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和处理,真正实现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和种植机制,集中对土壤进行保湿和增肥,优化农作物光合作用条件,利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通风通气保护,真正实现农作物的良性生长,也保证其产量的有效生长。并且,也要集中升级病虫害防护工作,利用科学技术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伤,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经济利益。
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作物高产的目标,则在加强农作物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选择优良的农作物品种,进一步对栽培环境进行改善,努力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加快农作物栽培理念的转变,利用现代化的栽培技术,实现农作物科学栽培,严格管理,从而确保农作物能够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为农民收入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秀东、林玉娟、王海云.关于农作物高产及常见栽培技术探讨[J].农林科技,2012(12)
[2]何志义、胡奎奎、昌晶.塑料薄膜在农作物栽培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2(03).
[3]黄佩民.对于农作物栽培高产增收研究的几点意见[J].中国农业科学,2012(09).
[关键词]提高;农作物产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228-01
1 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分析
1.1 农作物自身的因素
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的品种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栽培过程中,种子的选择,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产量,通过特殊技术培育出来的种子,能够具有很好的抗病虫害性质,这样的种子与传统的种子相比,栽培时必然会有很大的优势,同时通过种子的培育,还能够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从杂交水稻的成功可以看出,农作物的品种,对于产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培育种子时,可以选择的技术有很多中,例如诱发变异和单倍体技术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很快的培育出新型的品种,然后通过实际的筛选,留下产量较高的,采用这样的种子进行栽培,产量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1.2 其他外在因素
在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中,除了农作物自身的原因外,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以及成长过程中的人为干预等,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生长的本质,就是通过光合作用,增加自己的有机物含量,由此可以看出光照的重要性,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人们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选择大密度的种植,农作物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无法接触到足够的光照,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提升了生产的成本,如果在保证光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密植,就能保证产量的最大化,此外栽培技术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栽培技术包括了调整土地、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对于土地的调整,主要是针对土地中的微量元素组成,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由于农作物生长的地区不同,土地中元素组成也有一定的差异,在一些土地比较贫瘠的地区,土壤中缺乏农作物生长的必须元素,如果不对土地进行一定的调整,那么农作物的产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的促进农作物生长,施肥浇水和病虫害的处理,也是必须的一个过程,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如果处理的不够妥当,对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路径分析
2.1 转变种植人员思想意识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农民传统的种植思想,集中建立有效的技术运行机制,经验积累很重要,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种植人员要转变思路,虽然不能完全承袭,但是也不能完全摒弃,要以辩证借鉴的眼光进行优化种植。在种植过程中,不能盲目只重视选苗而不重视后期生长,过于重视施肥过程却忽略了种植环境。种植人员要立足于农业发展趋势,优化运用新技术和新措施,进一步实现产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也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另外,相关部门要集中组织农民进行培训,在学习和交流中学习更多关于农业技术的内容,从自身素质提升开始,在行为中逐渐转变传统思想,从而建立更加优越的农业发展理念,顺利推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农作物种植技术科技化升级
要想推进整体农业项目的高效发展,就要在种植技术方面优化运行科学技术,保证其农作物高质高产。这其中,杂交水稻的问世就是比较突出的农业发展标杆,管理人员要针对耕地、农作物种植机制进行集中处理,优化运作符合科技发展和农业发展需求的种植措施,也是利用基因改造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环境下农业和科技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技术革新不仅适应于种子的选择和培育,也集中在土壤改革措施方面。利用技术对土壤结构进行优化保护,主要选用除草、增肥等措施进行土壤肥力的保護,真正实现了科技和农业的并行发展。
2.3 农作物品种培育技术升级
在农业中运行新科学技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培育,并且,利用新品种培育的方式,也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的最佳路径。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种植人员和研究人员要建立有效的项目机制和互动模式。其一,主要利用科学技术对农作物基因进行改良,从而提升农作物部分习性,其中包括抗病虫、抗倒伏等特性,真正实现了农作物的增产。其二,利用技术对农作物生产环境进行改良探讨,集中研究在新领域和新环境中的农作物生长机制[3]。例如,利用技术进行光合作用的模拟,从而解决植物在没有光合条件下生长的问题,或者是近几年,关于水果颜色变换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颖的技术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新品种的研究尽管具有刺激市场的作用,但是对于生物链的破坏以及食品安全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仔细研究,只有保障绿色农业项目的顺利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生态发展。
2.4 农作物管理方式规范化升级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集中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只有保证管理运行模式的优化,才能真正建立科学合理化的农作物发展结构。第一,管理人员要集中升级种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针对其管理方式进行有效培训,保证农民能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利用标准化科学模式助力整体种植环境的改变,也能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的健康成长。第二,要对农民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优化种植人员的施肥、保湿以及除虫操作。并且,当地政府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护,切不可针对病虫问题盲目喷洒农药。第三,农作物种植者要对农产品的种植采取方式进行集中的改良,财务科学化日常作业,并且对农田进行集中的划区轮作。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机械化农业生产,期间运行有效的土壤保肥措施。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集中制定必须的管理规定,完善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确保农作物种植行为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且整体项目符合农业要求。
2.5 农作物种植环境升级
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说,基本的种植环境非常重要,因此,在提升整体种植技术的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和处理,真正实现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和种植机制,集中对土壤进行保湿和增肥,优化农作物光合作用条件,利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通风通气保护,真正实现农作物的良性生长,也保证其产量的有效生长。并且,也要集中升级病虫害防护工作,利用科学技术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伤,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经济利益。
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作物高产的目标,则在加强农作物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选择优良的农作物品种,进一步对栽培环境进行改善,努力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加快农作物栽培理念的转变,利用现代化的栽培技术,实现农作物科学栽培,严格管理,从而确保农作物能够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为农民收入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秀东、林玉娟、王海云.关于农作物高产及常见栽培技术探讨[J].农林科技,2012(12)
[2]何志义、胡奎奎、昌晶.塑料薄膜在农作物栽培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2(03).
[3]黄佩民.对于农作物栽培高产增收研究的几点意见[J].中国农业科学,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