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故乡有一座“林氏家庙”,相传是明朝万历年间由创乡先祖的第10代重孙子筹资而建,至今己有400余年的历史。家庙是故乡四大特征之一。
“家庙”位于村的西面,占地约3亩,坐东朝西,按潮州传统的“三山两进一天井双通巷”格局而建。“家庙”在我离开家乡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两条倒塌的通巷得到重建,完善了原有的建筑格局,但修建后每当我踏入“家庙”总回不到儿时的那一份情结,有一点儿碍眼和酸楚。细看整座建筑物有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三种不同的颜色。两侧通巷改变为土木结构,外墙统一抹上贝灰细沙浆形成了灰白色;主座仍保留原有的砖木结构格局,但由于自然灾害的原因,前进后进(指建筑物,下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前进以及两侧走廊仍完好的保留了原有建筑格局的本色,青砖规范精致,没有多大缺损,砖与砖之间只看到一条细微的横直线,没有看到垒砌物,这样的墙体完全能与北京故宫相媲美,也从侧面印证了“潮州厝皇宫起(盖)”的说法。石柱也打磨得非常精致光滑,与青砖的交接天衣无缝;后进部分由于上世紀六十年代被特大的“七·二八”强台风吹塌,修复之后留下了难以弥合的痕迹,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今两个不同时代的制作工艺。
“家庙”主座凹进门楼有三个规格相同高大的大门,显示出“家庙”主人的气势和富庶。门槛是活动的,打开大门后可以移动。连接中门两侧石门柱外有两个石鼓。石鼓是古代功名和等级的象征,是富有的标志,“家庙”的石鼓是由一整块灰黑色的岩石制作而成,分基座和圆鼓:基座的花纹虽是经历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仍清晰可见,没有留下多少岁月的损伤;圆鼓还是那么光滑明亮,触摸时一阵凉意沁入心田,顿觉头脑清醒;坐上圆鼓,犹如掉进了冰窟,寒意贯通全身。中门和左右两个门可提起的门槛有点高,现在想跨过去还真有点困难,不知道古人穿着长袍,特别是有官阶的人,又穿着官鞋本来行走就有点不方便,他们是如何才能越过门槛?
中门的上方有一块花岗岩匾额,底部垫着两只黑芝麻岩石狮子,匾额从右至左雕刻着厚重圆润遒劲且沉稳的楷体“林氏家廟”四个大字;左右两个大门上方有两幅相同的由花岗岩制作而成的麒麟,镂空坐姿的麒麟栩栩如生,这在我几十年有意走访的祖祠、宗祠中尚未发现有如此完美的雕刻。麒麟的双眼炯炯有神,外看内看犹如一只活生生的动物,可以看出雕刻工匠精致的手法,传说门上的麒麟有太平、长寿之意,兼守正辟邪镇宅化煞之功,麒麟是历代诗书中描述的吉祥物,是美好生活的守护神。
进入大门是前厅,前厅的屋梁下悬挂着一块金漆木雕的匾额,“状元”两个大字苍劲有力,这应该是沾了明朝嘉靖年间状元林大钦的光,林大钦虽属同宗但不是本村人。两侧是厢房,平时都用作仓库,祭祀活动期间作为休息室,接着是天井和两侧的走廊,再往前走是后进。过了天井往上望去,屋顶大脊与普通的民房没有多大差别,儿时记得屋脊上有双凤朝阳的嵌瓷,可惜在“七·二八”强台风中被摧毁了,在修复时因缺乏资金而留下永久的遗憾。
中厅上方悬挂着一块宽3米多的匾额“明德堂”,后面靠墙有一个巨大神龛,摆放着祖先的神位,左右两侧横梁下与明德堂平行也悬挂着“明经”“贡元”两块匾额。从匾额的设置可以初步了解到,我乡祭祀祖先的场所为什么要与周围各乡不同,不叫“祖祠”、“宗祠”,而称“家庙”。据查有关资料,明朝例律规定,只有皇亲国戚祭祀祖先的建筑物方能称为“家庙”,又据家乡族谱记载,祖先的曾祖父是北宋时代的驸马爷,故此沾上了这一点光。祖先本人又是抗元英雄陈文龙的副将,后因抗元失败,为逃避朝庭追杀并不使家人受株连而流落到此,开垦种植,繁衍后代,一脉传承,故有“家庙”之称。
踏出“家庙”大门,可以看到一个双侧与主座外墙平行的天井,号称“外天井”。在天井右前角有一座六角形的旗杆台,小时候我们围屋内的几位小孩都喜欢结伴前去爬旗杆玩耍,有时也会玩一些捉迷藏、跳绳,画圈投铜钱跳架等的活动。
大门正面天井外约半米处有一堵与邻乡相隔,长约2里,高3至4米的夯土围墙,严严实实地把两乡完整隔开。由于岁月风雨的摧残,绝大部分的墙体都可以看到裸露的砂石。围墙什么年代建造,至今没有资料可查证。记忆中,自我懂事起围墙发生了两次变化:大跃进时期为了建设一条通往毗邻揭阳县的公路,施工的解放军把围墙拆去了一大段;还有“七·二八”强台风期间又从拆除缺口开始被吹倒近100米;另外从斑驳的痕迹可以看到围墙局部应该有重修过。孩童时期,为了图方便到隔乡去,我们几个调皮的小孩就在围墙的西北角挖了一个可以容许一个人爬过去的小洞,有时我们也在此设下了一个套或者一个麻绳袋,把穿洞而来的狗套住并拉到偏僻的地方屠杀,美美解一次馋。只是,有一次我们还差点把不知情穿洞而来的人当狗打啦!
“家庙”由于位置偏僻,每年除了农历正月初八至十八的祭祀活动期间人流涌动之外,其余时间除了我们这群年龄相当的孩子经常前去玩耍,就再也看不到一个成年人的身影。
……
“家庙”历经几百年沧桑岁月,审视着人间是非曲直,记载着历史的变迁,每当走进“家庙”,依稀能聆听到她所说的故事,更能感到她那“家”的气息,这就是故乡的“林氏家庙”。
“家庙”位于村的西面,占地约3亩,坐东朝西,按潮州传统的“三山两进一天井双通巷”格局而建。“家庙”在我离开家乡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两条倒塌的通巷得到重建,完善了原有的建筑格局,但修建后每当我踏入“家庙”总回不到儿时的那一份情结,有一点儿碍眼和酸楚。细看整座建筑物有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三种不同的颜色。两侧通巷改变为土木结构,外墙统一抹上贝灰细沙浆形成了灰白色;主座仍保留原有的砖木结构格局,但由于自然灾害的原因,前进后进(指建筑物,下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前进以及两侧走廊仍完好的保留了原有建筑格局的本色,青砖规范精致,没有多大缺损,砖与砖之间只看到一条细微的横直线,没有看到垒砌物,这样的墙体完全能与北京故宫相媲美,也从侧面印证了“潮州厝皇宫起(盖)”的说法。石柱也打磨得非常精致光滑,与青砖的交接天衣无缝;后进部分由于上世紀六十年代被特大的“七·二八”强台风吹塌,修复之后留下了难以弥合的痕迹,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今两个不同时代的制作工艺。
“家庙”主座凹进门楼有三个规格相同高大的大门,显示出“家庙”主人的气势和富庶。门槛是活动的,打开大门后可以移动。连接中门两侧石门柱外有两个石鼓。石鼓是古代功名和等级的象征,是富有的标志,“家庙”的石鼓是由一整块灰黑色的岩石制作而成,分基座和圆鼓:基座的花纹虽是经历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仍清晰可见,没有留下多少岁月的损伤;圆鼓还是那么光滑明亮,触摸时一阵凉意沁入心田,顿觉头脑清醒;坐上圆鼓,犹如掉进了冰窟,寒意贯通全身。中门和左右两个门可提起的门槛有点高,现在想跨过去还真有点困难,不知道古人穿着长袍,特别是有官阶的人,又穿着官鞋本来行走就有点不方便,他们是如何才能越过门槛?
中门的上方有一块花岗岩匾额,底部垫着两只黑芝麻岩石狮子,匾额从右至左雕刻着厚重圆润遒劲且沉稳的楷体“林氏家廟”四个大字;左右两个大门上方有两幅相同的由花岗岩制作而成的麒麟,镂空坐姿的麒麟栩栩如生,这在我几十年有意走访的祖祠、宗祠中尚未发现有如此完美的雕刻。麒麟的双眼炯炯有神,外看内看犹如一只活生生的动物,可以看出雕刻工匠精致的手法,传说门上的麒麟有太平、长寿之意,兼守正辟邪镇宅化煞之功,麒麟是历代诗书中描述的吉祥物,是美好生活的守护神。
进入大门是前厅,前厅的屋梁下悬挂着一块金漆木雕的匾额,“状元”两个大字苍劲有力,这应该是沾了明朝嘉靖年间状元林大钦的光,林大钦虽属同宗但不是本村人。两侧是厢房,平时都用作仓库,祭祀活动期间作为休息室,接着是天井和两侧的走廊,再往前走是后进。过了天井往上望去,屋顶大脊与普通的民房没有多大差别,儿时记得屋脊上有双凤朝阳的嵌瓷,可惜在“七·二八”强台风中被摧毁了,在修复时因缺乏资金而留下永久的遗憾。
中厅上方悬挂着一块宽3米多的匾额“明德堂”,后面靠墙有一个巨大神龛,摆放着祖先的神位,左右两侧横梁下与明德堂平行也悬挂着“明经”“贡元”两块匾额。从匾额的设置可以初步了解到,我乡祭祀祖先的场所为什么要与周围各乡不同,不叫“祖祠”、“宗祠”,而称“家庙”。据查有关资料,明朝例律规定,只有皇亲国戚祭祀祖先的建筑物方能称为“家庙”,又据家乡族谱记载,祖先的曾祖父是北宋时代的驸马爷,故此沾上了这一点光。祖先本人又是抗元英雄陈文龙的副将,后因抗元失败,为逃避朝庭追杀并不使家人受株连而流落到此,开垦种植,繁衍后代,一脉传承,故有“家庙”之称。
踏出“家庙”大门,可以看到一个双侧与主座外墙平行的天井,号称“外天井”。在天井右前角有一座六角形的旗杆台,小时候我们围屋内的几位小孩都喜欢结伴前去爬旗杆玩耍,有时也会玩一些捉迷藏、跳绳,画圈投铜钱跳架等的活动。
大门正面天井外约半米处有一堵与邻乡相隔,长约2里,高3至4米的夯土围墙,严严实实地把两乡完整隔开。由于岁月风雨的摧残,绝大部分的墙体都可以看到裸露的砂石。围墙什么年代建造,至今没有资料可查证。记忆中,自我懂事起围墙发生了两次变化:大跃进时期为了建设一条通往毗邻揭阳县的公路,施工的解放军把围墙拆去了一大段;还有“七·二八”强台风期间又从拆除缺口开始被吹倒近100米;另外从斑驳的痕迹可以看到围墙局部应该有重修过。孩童时期,为了图方便到隔乡去,我们几个调皮的小孩就在围墙的西北角挖了一个可以容许一个人爬过去的小洞,有时我们也在此设下了一个套或者一个麻绳袋,把穿洞而来的狗套住并拉到偏僻的地方屠杀,美美解一次馋。只是,有一次我们还差点把不知情穿洞而来的人当狗打啦!
“家庙”由于位置偏僻,每年除了农历正月初八至十八的祭祀活动期间人流涌动之外,其余时间除了我们这群年龄相当的孩子经常前去玩耍,就再也看不到一个成年人的身影。
……
“家庙”历经几百年沧桑岁月,审视着人间是非曲直,记载着历史的变迁,每当走进“家庙”,依稀能聆听到她所说的故事,更能感到她那“家”的气息,这就是故乡的“林氏家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