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新理念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rfvbgtyhn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它学科的教学。最近几年,一些国家开始重视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把识字、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因此,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会越来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反思我国近代以来识字教学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照搬外国母语教学理论多于对我国传统识字经验的吸收和借鉴,正因如此,识字教学曾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必须对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理念进行认真的审视,使识字教学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从而促进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实践探索的不断发展。
  
  一、识字教学内容应该符合但不能等同于学生的语言实际
  
  清末兴学以后,人们开始注重学生识字的兴趣,以及识字要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实际。这样的原则是正确的,特别是针对传统蒙学教材的弊端进行改革具有现实意义。从表面上来看,这样的教材符合学生语言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学的就是日常运用的,但是这里隐藏了一个巨大的风险,如果学生学习的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基本平行,甚至还要低于口头语言,就会严重地制约或压制学生语言的发展,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
  例如学生进入小学,有些学生会出现“学生腔”现象,本来在入学前就早已会说并在口头语言中没有必要说完整的句子,这时一定要坚持把句子成分补齐,在课堂这样说,回到家里也如此,听起来感觉别扭、不舒服。等到了三、四年级这样的现象又自动消失了,此时学生在口头表达中不再照搬课本上的话,开始意识到了口头与书面语言的不同。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语文教材密切相关,主要原因就在于教材中的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平行,教师在教学中又有意识地进行强化。)因此,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曾对此进行批评,“儿童的课本成了只能说说看看,既浅得毫无趣味,又干枯得不能琅琅诵读的东西。
  事实上,当我们还在使用方块汉字的时候,要初识字的孩子读的东西全然合乎口头语言的需要,那是很难办得到的。‘马来,马来’,‘大狗叫,小狗跳’,这是什么语言实际!六七岁的,说话早已相当完善的孩子,他们的语言实际何尝是这么一副样子!”(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第4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由此引发了值得深思的第二个问题,学生识字仅仅是为了识字吗?从上面列举的课文可以很容易发现,是为了迁就识那几个字,课文才这样编写。不难想象,学生的实际学习结果也主要是那几个字。如果说主要侧重识字,这样做还勉强可以。但是,从总体来看,每课出现的生字又不是很多,识字量也上不去。
  如果识字量不多,学生的语言发展又受到制约,肯定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从我国近现代小学语文教育发展历程来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初等小学识字教学是低谷。由于当时小学刚刚从文言文教学转变为语体文教学,原来文言文教学的思路和作法不可能套用到语体文教学,没有现成的答案,人们一时陷入不知所措的茫然与困惑也是必然的。
  从解放前不同时期国语教科书和建国后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可以发现,人们一直在努力使识字教学从低谷中走出来,一直到今天还在做着各种探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识字教学思路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延续了几十年的思路还发挥着作用,从现在的一些语文教材随处可见其现象与痕迹。
  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以及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证明,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实际不能等同于学生的语言实际,应该高于学生的语言实际,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识字不能仅仅为了识字,识字应该与语言发展结合起来,必须为积累语言材料、文章样式等奠定基础。
  
  二、发挥 “分进合击”的优势,规避“齐头并进”的弊端
  
  识字教学的理念是指当时很多人借鉴外国的经验,识字要作到认、讲、写、用。促使发生变化的主要根源是西方教育理论开始渗透、落实于微观的教学实际中。注重学习兴趣,注重理解与运用,强调所学的即是所用的。
  遵循这样的理论,识字教学必然走认、讲、写、用齐头并进的道路,即后来人们所熟知的识字“四会”。相对清末发展起来的认、写、讲、用齐头并进的识字道路,在此之前千百年来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则是分进合击,即不追求认、讲、写、用的一步到位,而是四者先各走各自的路,到了一定程度才合而为一。
  众所周知,传统的识字教学是先让学生读《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开始认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而开始写的则是“上大人,丘乙己。……”认和写不是同步的,讲和用也不是同步的,认、讲、写、用更不是同步的。“为什么有那么一段时间,要各走各的路呢?因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步调。
  一切从客观事物的实际出发,当分则分,当合则合,别看都是‘字’,认、讲、用、写可并不是一回事。”(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第41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如果说这是侧重根据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做出的选择,那么外在的客观推动力来自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
  学生开始学习的强烈欲望是尽快能够阅读,但是如果识字速度很慢,识字量很少,根本无法实现阅读的要求,时间拖得越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要求无法满足,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只能是先解决认字问题,尽可能地快一些认识一定数量的字,能够初步形成阅读能力。
  根据这样的现实需要,开始阶段以认为主,在讲、写、用方面的速度放慢。这样做解决了主要矛盾,随着阅读能力的发展,讲、用、写也会及时跟上。
  (河北赵县韩村镇韩村小学)
其他文献
教学始于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向学生提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即通过回答这种形式引导帮助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被应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成为联系师生互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但当前课堂提问却存在诸多问题:表面提问——旨在追求热闹,要求一问齐答,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空空洞洞;惯用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题都
期刊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宗明义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
期刊
摘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把充足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同时运用探究式教学,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全面地改革和创新数学教学方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保驾护航。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主动性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需要,改革和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减轻学
期刊
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推行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作为一个物理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物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一、教育观念要转变与更新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可以说教育中的每个问题都存在着观念问题。它有正确和错误、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之分。先进的教育观念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使教育获得成功和进步。  而落后的
期刊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不是单纯地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这个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在教与知识的同时灌输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创新的精神,使语文学习的过程贯穿于终身。  自主阅读兴趣的培养,关乎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对于实现终身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容忽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
期刊
一、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英语是传输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吸收有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新课标指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  在阅读训练中,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是由内向外的成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些都说明了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人说:“积累是构建语文之塔的金砖。”的确,没有日积月累,就不会有学生深厚的语文功底。
期刊
语文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中学语文教师历来重视作文,并视之为重点,呕心呖血去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中学生却最怕作文,不少学生在作文课中冥思苦索,却提不起精神,许多人 往往抱着应付老师的态度去写作。  从学生的写作心理过程分析,一般说学生看到题目,相关的材料呈现于脑际,然后将材料归类疏理,根据 题意分清主次,从中立意后决定取舍,形成提纲,才动笔写作。平时善于广撷博采,重视积累
期刊
初中物理新课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的内容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必须寻求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各环节都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所变化,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想法和做法。     一、挖掘教材特点     新教材增加了大量新颖的插图和“讨论与交流”、“迷你实验室”、“信息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