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論述了学校体育课的育人工作以德为出发点,分析了学校体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简要阐明了学校体育育人的特殊优势。
关键词:体育教学; 以德育人; 特殊優势
体育这门课程,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与技能,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之外,更具有“开智创新,以德育人”的独特优势。它是“以德育人”的一门大课。它的广度、深度、难度、高度,越来越使人们形成共识。承认优势,发挥优势,创造优势,这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落实“以德育人”的一个重大科研课题。
一、体育教学是实施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提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继承与发扬“礼仪之邦”的道德风范,礼仪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而体育教学,正是强化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学与礼仪教育的许多方面是有机结合与自然渗透。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的队列队形训练、基本动作训练、形体训练、仪态仪表训练、健美操训练等等,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要求、严格规范。它与礼仪教育中的举止礼仪、品貌礼仪、形体礼仪自然对口吻合。另一方面,在礼仪教育中要求学生“精神饱满,举止文雅,站有站相,坐有坐样”。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等等,这些又正是体育教学中的基本要求与启蒙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体育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空间广阔。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往比一般文化课多,时而活动在一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谈笑风生,亲密无间。既有利于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又容易暴露一些问题,有利于及时劝解,及时疏导。就象在竞赛活动中,有的为了指责对方,就粗言脏语,甚至动手伤人;有的内部互相埋怨,百般指责,巧语伤情;有的借口裁判不公,不甘失败,甚至侮辱老师、裁判等等。这些问题的暴露,正有利于教师抓住时机,广泛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礼仪教育,使他们懂得“言为心声,语为人镜”,人际之间要“以礼相待,以礼为荣,以礼为乐”。做到“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言于人,不伤害于人”,高高举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光辉旗帜。
二、体育教学对学生顽强意志的培养具有很大促进的作用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正是体育教学“以德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无数事实证明:勤于锻炼,则弱者转强;惰于锻炼,则强者转弱。这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实践证明,强化身体练习,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它课程教学的显著特点。学生掌握了某项运动技术和基本理论之后,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如学习双杠,除了看老师示范,在地上学习动作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必须上杠练习,不上杠,永远也学不会双杠项目。如:中长跑教学,作为教师,就要适当的利用中长跑这个项目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而当学生的中长跑成绩提高了,他们有了快乐的成功体验。这等于把意志品质具体化了,学生也更愿意去对抗挫折。
因此,体育教学,不但为学生掌握运动技术、锻炼身体提供了条件,更是为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为适应未来艰苦创业打下坚实的品质基础。
三、体育教学对学生组织纪律观念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有目标,教有常规,赛有规则,练有纪律,比有风格。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速度、耐力练习过程中,就对参跑的距离、次数、速度、姿态等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运动能力,锻炼顽强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日积月累,就成为一种催人奋进的人格力量。又如,体育竞赛为了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事先要精心设计制定好有关的比赛规则,耐心进行赛前道德教育,以防止运动员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并养成运动员自觉遵守规则、听从指挥、服从裁决的良好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长期参加这种规范的、严格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就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从而懂得:在学校要做一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好学生,出校后,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真正树立起二十一世纪公民的美好形象。
四、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竞争意识和团结奋进精神的重要手段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它在历史发展和进步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体育与爱国主义精神在其本质的内涵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光辉成就,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特别是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民族凝集力。这部“强我民族,壮我国威”的“历史记录”,正是我们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科书”,百讲不烦、百学不厌。
五、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独特功能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体育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体育运动能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从而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生理准备;其次,体育运动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活力,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心理准备;第三,各种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的追求新的目标,思考新的动作,把握新的技能技巧,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与健康的心理品质。各种体育比赛的竞争性也决定了体育运动必须“推陈出新”,不断地进行技术变更和战术调整。体育运动的瞬时性和复杂性,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出在平常情况下无法设想的高难度动作。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优势明显,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只要我们把握住体育运动的特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以德育人”的特殊优势,我们相信,一定能更好的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树立“以德育人”的学科改革典范。
参考文献:
[1]赵宏义 《教育学》
[2]祝蓓里, 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6
[3]《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编委会,2011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4][美]托马斯·里克纳 著 ;《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2001年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梧桐中学 362402)
关键词:体育教学; 以德育人; 特殊優势
体育这门课程,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与技能,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之外,更具有“开智创新,以德育人”的独特优势。它是“以德育人”的一门大课。它的广度、深度、难度、高度,越来越使人们形成共识。承认优势,发挥优势,创造优势,这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落实“以德育人”的一个重大科研课题。
一、体育教学是实施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提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继承与发扬“礼仪之邦”的道德风范,礼仪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而体育教学,正是强化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学与礼仪教育的许多方面是有机结合与自然渗透。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的队列队形训练、基本动作训练、形体训练、仪态仪表训练、健美操训练等等,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要求、严格规范。它与礼仪教育中的举止礼仪、品貌礼仪、形体礼仪自然对口吻合。另一方面,在礼仪教育中要求学生“精神饱满,举止文雅,站有站相,坐有坐样”。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等等,这些又正是体育教学中的基本要求与启蒙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体育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空间广阔。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往比一般文化课多,时而活动在一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谈笑风生,亲密无间。既有利于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又容易暴露一些问题,有利于及时劝解,及时疏导。就象在竞赛活动中,有的为了指责对方,就粗言脏语,甚至动手伤人;有的内部互相埋怨,百般指责,巧语伤情;有的借口裁判不公,不甘失败,甚至侮辱老师、裁判等等。这些问题的暴露,正有利于教师抓住时机,广泛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礼仪教育,使他们懂得“言为心声,语为人镜”,人际之间要“以礼相待,以礼为荣,以礼为乐”。做到“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言于人,不伤害于人”,高高举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光辉旗帜。
二、体育教学对学生顽强意志的培养具有很大促进的作用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正是体育教学“以德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无数事实证明:勤于锻炼,则弱者转强;惰于锻炼,则强者转弱。这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实践证明,强化身体练习,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它课程教学的显著特点。学生掌握了某项运动技术和基本理论之后,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如学习双杠,除了看老师示范,在地上学习动作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必须上杠练习,不上杠,永远也学不会双杠项目。如:中长跑教学,作为教师,就要适当的利用中长跑这个项目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而当学生的中长跑成绩提高了,他们有了快乐的成功体验。这等于把意志品质具体化了,学生也更愿意去对抗挫折。
因此,体育教学,不但为学生掌握运动技术、锻炼身体提供了条件,更是为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为适应未来艰苦创业打下坚实的品质基础。
三、体育教学对学生组织纪律观念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有目标,教有常规,赛有规则,练有纪律,比有风格。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速度、耐力练习过程中,就对参跑的距离、次数、速度、姿态等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运动能力,锻炼顽强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日积月累,就成为一种催人奋进的人格力量。又如,体育竞赛为了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事先要精心设计制定好有关的比赛规则,耐心进行赛前道德教育,以防止运动员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并养成运动员自觉遵守规则、听从指挥、服从裁决的良好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长期参加这种规范的、严格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就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从而懂得:在学校要做一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好学生,出校后,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真正树立起二十一世纪公民的美好形象。
四、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竞争意识和团结奋进精神的重要手段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它在历史发展和进步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体育与爱国主义精神在其本质的内涵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光辉成就,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特别是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民族凝集力。这部“强我民族,壮我国威”的“历史记录”,正是我们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科书”,百讲不烦、百学不厌。
五、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独特功能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体育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体育运动能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从而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生理准备;其次,体育运动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活力,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心理准备;第三,各种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的追求新的目标,思考新的动作,把握新的技能技巧,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与健康的心理品质。各种体育比赛的竞争性也决定了体育运动必须“推陈出新”,不断地进行技术变更和战术调整。体育运动的瞬时性和复杂性,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出在平常情况下无法设想的高难度动作。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优势明显,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只要我们把握住体育运动的特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以德育人”的特殊优势,我们相信,一定能更好的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树立“以德育人”的学科改革典范。
参考文献:
[1]赵宏义 《教育学》
[2]祝蓓里, 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6
[3]《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编委会,2011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4][美]托马斯·里克纳 著 ;《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2001年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梧桐中学 36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