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三大教学原则,它的提出适应了社会发展和高中生成长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践行这三大原则有利于增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贴近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增强学习探究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对象。走近学生、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应当成为我们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最鲜明的宗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是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学生是具有多样性、完整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人。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所学内容的梯度,尝试着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多讲、多练、多思、多动手。
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时,主要是采用了分组讨论教学法。本框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要求。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布置好调查任务。当前中学生消费心理错位、消费行为盲目的现象较为严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政治老师的重要任务。本框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理念,尊重学生的生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进行自我、自主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智慧。针对学生们关注的校园信贷问题,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刻剖析:校园信贷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校园信贷是“馅饼”还是陷阱?中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校园信贷?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消费现象入手,分析原因,进而上升寻找到合理的对策,让学生们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每一组展示完后,采取了“自评、生评、师评”相结合的立体化评价方式,通过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就是学习的主人”“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
二、贴近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资源生活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贴近生活,就是要贴近学生生活的世界,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生活,搜集和积累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源,创设趣味性、生活性、教育性的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现实生活和文本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境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種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1)挖掘校园资源,触动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新授课《感受文化影响》一框中,围绕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重点挖掘了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校园文化素材,让学生感悟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对自身的影响。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文化兼容、知行卓越、个性舒展、体魄强健”的育人宗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满童趣的绘画、精美的剪纸、飘逸的书法、精致的手工制作、声情并茂的诗词诵读等才艺展示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培养了我校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素养。高中部的“笑脸墙”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永远向上、永不放弃、永无止境”感召着我们勇往直前。
校园文化是学生在校生活的精神摇篮,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感悟到校园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教师要从生活中挖掘与书本知识密切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感受、去理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2)关注时事资源,延伸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永葆活力与生机的保证。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是一味地说教,课堂就会如一潭死水。政治课堂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及时引入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地分析问题,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我校围绕“弘扬民族精神,共筑中国梦”,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视频,在课堂上分享交流,增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从点滴小事中感悟共筑中国梦的艰辛;围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举办小论文写作比赛,在校园宣传栏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共同感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围绕“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跨学科研讨,围绕“习近平主席访美,韩国引入萨德中国如何应对”等重大国际话题开展“我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活动,增强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和利益意识。
(3)善用乡土资源,构建学生的生活世界。乡土资源和学生有着天然的“亲缘性”,这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料。我们要善于开发和我们密切相关的本土资源,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张家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优秀的文化遗产。2012年5月下旬,包含河阳山歌在内的“吴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学习文化传承与创新时,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河阳山歌馆。河阳山歌在时代变迁中受到了冲击,学生们就如何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向张家港文化官网建言献策。通过参观活动,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家乡文化的厚重,责任感增强,自豪感油然而生。2016年是江苏省张家港市连续举办长江文化艺术节的第13年,也是张家港市撤县建市30周年。围绕“弘扬长江文化,展示城市风采,凝聚逐梦力量”这一主题,我们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文化经贸活动、长江文化传承与创新、交流与传播等素材,制作成精美的展板,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学生们在查阅资料中深刻体悟到“文化浸润城市,引领城市发展”的魅力。
一、贴近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增强学习探究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对象。走近学生、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应当成为我们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最鲜明的宗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是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学生是具有多样性、完整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人。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所学内容的梯度,尝试着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多讲、多练、多思、多动手。
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时,主要是采用了分组讨论教学法。本框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要求。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布置好调查任务。当前中学生消费心理错位、消费行为盲目的现象较为严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政治老师的重要任务。本框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理念,尊重学生的生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进行自我、自主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智慧。针对学生们关注的校园信贷问题,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刻剖析:校园信贷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校园信贷是“馅饼”还是陷阱?中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校园信贷?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消费现象入手,分析原因,进而上升寻找到合理的对策,让学生们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每一组展示完后,采取了“自评、生评、师评”相结合的立体化评价方式,通过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就是学习的主人”“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
二、贴近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资源生活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贴近生活,就是要贴近学生生活的世界,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生活,搜集和积累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源,创设趣味性、生活性、教育性的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现实生活和文本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境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種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1)挖掘校园资源,触动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新授课《感受文化影响》一框中,围绕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重点挖掘了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校园文化素材,让学生感悟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对自身的影响。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文化兼容、知行卓越、个性舒展、体魄强健”的育人宗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满童趣的绘画、精美的剪纸、飘逸的书法、精致的手工制作、声情并茂的诗词诵读等才艺展示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培养了我校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素养。高中部的“笑脸墙”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永远向上、永不放弃、永无止境”感召着我们勇往直前。
校园文化是学生在校生活的精神摇篮,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感悟到校园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教师要从生活中挖掘与书本知识密切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感受、去理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2)关注时事资源,延伸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永葆活力与生机的保证。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是一味地说教,课堂就会如一潭死水。政治课堂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及时引入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地分析问题,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我校围绕“弘扬民族精神,共筑中国梦”,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视频,在课堂上分享交流,增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从点滴小事中感悟共筑中国梦的艰辛;围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举办小论文写作比赛,在校园宣传栏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共同感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围绕“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跨学科研讨,围绕“习近平主席访美,韩国引入萨德中国如何应对”等重大国际话题开展“我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活动,增强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和利益意识。
(3)善用乡土资源,构建学生的生活世界。乡土资源和学生有着天然的“亲缘性”,这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料。我们要善于开发和我们密切相关的本土资源,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张家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优秀的文化遗产。2012年5月下旬,包含河阳山歌在内的“吴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学习文化传承与创新时,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河阳山歌馆。河阳山歌在时代变迁中受到了冲击,学生们就如何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向张家港文化官网建言献策。通过参观活动,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家乡文化的厚重,责任感增强,自豪感油然而生。2016年是江苏省张家港市连续举办长江文化艺术节的第13年,也是张家港市撤县建市30周年。围绕“弘扬长江文化,展示城市风采,凝聚逐梦力量”这一主题,我们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文化经贸活动、长江文化传承与创新、交流与传播等素材,制作成精美的展板,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学生们在查阅资料中深刻体悟到“文化浸润城市,引领城市发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