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概念抽象,公式繁杂,实验探究多,计算量大,牵涉的知识面广,使一部分学生学习有困难。就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困生 成因 转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一提到物理就感到恐惧。这些初中生由于缺乏自制能力,对于学好物理没有信心,最后渐渐成了学困生。如何转变初中物理学困生,关系着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也关系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存在畏难情绪
笔者发现,当前初中物理学困生普遍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基本的求知欲望,学习意志也比较薄弱。兴趣缺失进一步表现就是恐惧心理,有些学困生面对较复杂的物理原理和较难理解的物理公式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在心理上首先失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因此也就不能在行动上去努力学习。另外,有些学困生的自制力比较薄弱,不能集中精力控制自己去学习物理,学习物理的意志力会逐渐消失,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2、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研究表明,影响学习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智力水平,而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差,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困生学习很努力,但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大部分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将大量的学习时间花在记忆公式和忙于计算上,他们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往往只是对公式的理解,对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思考,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
3、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首先,教学对象“一刀切”现象严重。教师教学上要求“统一”或任意拔高。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知识、个性差异的初中生,经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这种统一的要求,必然出现大量学困生,而任意拔高的教学要求对学困生来说更是不堪重负;其次,教学方式死板单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初中的教学评价多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标准。课堂教学普遍采取教师讲,初中生听的教学方式,不能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缺少创新,学生学习也缺少主动参与。
二、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有效对策
1、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1)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教学效果会更佳。例如,在讲授“看不见的光”内容时,我们可以这样设悬念导入新课:从古到今,人们对光是喜爱的,但爱得有些偏心。人们只偏爱那些能被我们看得见、能引起我们视觉的光。其实,在光的世界里还有很多非常重要且相当普遍的光,却处在我们爱所遗忘的角落。今天我们就一道去游览这个角落,并把我们的爱洒向这个角落。这样的导入方式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2)采新猎奇,精酿趣味。中学生具有强烈的采新猎奇的心理倾向,教师平时精心收集的新奇物理资料适时地应用到课堂里,会酿造出诱人的学习兴趣。
(3)重视实验教学,以典型有趣的实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光学内容前布置学生观察“隔着水滴看字”有趣实验,若干人一组,把水滴到预先准备好的透明塑料纸上,看教材上的小字,会看到教材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好奇地追根究底去看教材,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达到教者的目的。
2、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合作,树立学困生主人翁精神
在物理课教学中力求分层教学,让转化工作落到实处。教师对需要转化的学生心中要有数,课上提问要有针对性,课后辅导要有目的性,抓重点,促局部。布置作业因人而异,把习题系统分类,采取难易筛选,让不同的学生从中受益。课堂上把简单的题目让给他们做,让学困生也能体验成功的乐趣,作业有目的布置,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班内开展“一帮一”,“优帮差”的帮扶小组。教师加以指导。转化学困生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法,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切不可流于形式。
3、密切与家长配合,共同营造学困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密切联系家长,家校联合,共同辅差。教师要经常与学困生家长沟通联系,互通信息,及时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为进一步转化做好信息储备。同时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好坏也从侧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关系好就会让学困生消除对老师的看法,而主动地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亲其师则信其道”,所以对学困生学习的转化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大多学困生都存在着学习习惯不好的普遍现象,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校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在家则需要家长配合教师监督做好这项工作,所以,与家长关系的好坏也是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艰巨而富有挑战的,它需要全体物理教师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此,物理教师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尽全力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困生 成因 转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一提到物理就感到恐惧。这些初中生由于缺乏自制能力,对于学好物理没有信心,最后渐渐成了学困生。如何转变初中物理学困生,关系着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也关系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存在畏难情绪
笔者发现,当前初中物理学困生普遍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基本的求知欲望,学习意志也比较薄弱。兴趣缺失进一步表现就是恐惧心理,有些学困生面对较复杂的物理原理和较难理解的物理公式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在心理上首先失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因此也就不能在行动上去努力学习。另外,有些学困生的自制力比较薄弱,不能集中精力控制自己去学习物理,学习物理的意志力会逐渐消失,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2、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研究表明,影响学习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智力水平,而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差,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困生学习很努力,但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大部分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将大量的学习时间花在记忆公式和忙于计算上,他们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往往只是对公式的理解,对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思考,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
3、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首先,教学对象“一刀切”现象严重。教师教学上要求“统一”或任意拔高。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知识、个性差异的初中生,经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这种统一的要求,必然出现大量学困生,而任意拔高的教学要求对学困生来说更是不堪重负;其次,教学方式死板单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初中的教学评价多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标准。课堂教学普遍采取教师讲,初中生听的教学方式,不能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缺少创新,学生学习也缺少主动参与。
二、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有效对策
1、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1)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教学效果会更佳。例如,在讲授“看不见的光”内容时,我们可以这样设悬念导入新课:从古到今,人们对光是喜爱的,但爱得有些偏心。人们只偏爱那些能被我们看得见、能引起我们视觉的光。其实,在光的世界里还有很多非常重要且相当普遍的光,却处在我们爱所遗忘的角落。今天我们就一道去游览这个角落,并把我们的爱洒向这个角落。这样的导入方式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2)采新猎奇,精酿趣味。中学生具有强烈的采新猎奇的心理倾向,教师平时精心收集的新奇物理资料适时地应用到课堂里,会酿造出诱人的学习兴趣。
(3)重视实验教学,以典型有趣的实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光学内容前布置学生观察“隔着水滴看字”有趣实验,若干人一组,把水滴到预先准备好的透明塑料纸上,看教材上的小字,会看到教材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好奇地追根究底去看教材,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达到教者的目的。
2、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合作,树立学困生主人翁精神
在物理课教学中力求分层教学,让转化工作落到实处。教师对需要转化的学生心中要有数,课上提问要有针对性,课后辅导要有目的性,抓重点,促局部。布置作业因人而异,把习题系统分类,采取难易筛选,让不同的学生从中受益。课堂上把简单的题目让给他们做,让学困生也能体验成功的乐趣,作业有目的布置,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班内开展“一帮一”,“优帮差”的帮扶小组。教师加以指导。转化学困生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法,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切不可流于形式。
3、密切与家长配合,共同营造学困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密切联系家长,家校联合,共同辅差。教师要经常与学困生家长沟通联系,互通信息,及时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为进一步转化做好信息储备。同时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好坏也从侧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关系好就会让学困生消除对老师的看法,而主动地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亲其师则信其道”,所以对学困生学习的转化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大多学困生都存在着学习习惯不好的普遍现象,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校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在家则需要家长配合教师监督做好这项工作,所以,与家长关系的好坏也是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艰巨而富有挑战的,它需要全体物理教师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此,物理教师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尽全力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