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影响的今天,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的设计是应该立足于本土文化还是趋于大同的问题。同时通过对中国文化本土化发展史的研究中,也探索了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的问题。
关键词:本土化全球化传统元素民族性格
一 中国设计的本土化的必要性
我们当今面对一个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的问题。中国目前的设计借鉴甚至抄袭西方的很多,这只是一种盲目的拿来主义,我们知道纯粹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将丧失我们艺术的民族个性,所以对传统的继承是显然必要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中国的现代设计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必须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
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而本土化则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对符号或图形的认同。不只是形式,不只是技巧,更应该是“正本清源”的理解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
那么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什么?是儒学文化、五千年的封建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民间有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这就是一种文化,是现代设计在中国急需的养料。俗语说:“根深才能叶茂”,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 中国文化本土化的发展史
其实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国文化本土化的发展过程。唐代文化是一个在民族文化大融合基础上创造的文化。宋代则是中外文明交流成果上民族理性化时期,各种外来的东西被吸收,消化,变成中国人生活可视,可观,可居,可游的实物空间。博大,深厚的文化风在这里变得清新细腻,理性决定了这个民族即善于幻想,又重于现实。感性思维决定了形象思维,这些形式中一部分积淀为中国造型。在这个形式之中,既有商朝的东西,又有波斯的东西。既有中国最原始的炊食具鼎,又有中亚草原游牧民族的扁壶。
自宋以后,元明清朝人的生活方式虽然有二次异族入住中原,蒙古式和满清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被强行推广,但就主题而言,中国汉人文化主脉仍一脉相连,以强大的生命力发展,吸收、同化异族的文化,并使异族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之中。他们的整合是丰富了中国的主体文化,为中国器物增添了一些异族风味的造型,但并未影响到自宋发展下来的主要造型以及与此相连的中国人的主要生活方式
其实,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是本土化的,纯粹的文化是不可能的。比如熟悉建筑史的都知道,如今中华民族已经将“塔”这种建筑形式看成是中国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其实塔本是印度佛教的建筑,到了中国后由室内到室外,真正普遍出现是在东晋后,佛教传入后才在中国遍地开花的。这个舶来品如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象征。如果坚持“纯粹”,那是不会有现在这种杂合形式的。这种形式的“杂合”其实正是一种本土化。
三 本土化设计的探索
3.1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对产品造型的影响
相对于纯技术而言,产品的造型则凝结着浓厚的社会文化底蕴,牵涉到古往今来复杂的审美观念。一线一角,一凸一凹,就像一个人一样,风貌神情各具特色。在此基础上,在国内产品中,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元素,是否应该逐步被揉进去,进而慢慢孕育出中国的造型风格,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
几千年的工艺美术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中国传统工艺的造型、装饰都是我们在设计创造时灵感的源泉,丰富的民间工艺品也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我国有丰富的传统资料可以利用。
例如我国历来有“世界玩具工厂”之称,全世界的玩具商都把目光投向中国的玩具生产企业,但是目光的重点都在“工厂”两字,只是把我国作为生产的地方,而我们自己却忽视了自主设计研发,就是因为我国很少能创新出带有本土特色的玩具。但是本设计案例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榫卯结构连接方法的运用,表现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传承,通过在儿童玩具中加进的中国文化元素,起到从小培养儿童的文化传承意识的作用。
设计艺术的现代感,实际上是对于传统意义的传承与关照,我们不能忘记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发展进程中的启示作用。没有传统,就没有现代;只有研究传统的辉煌和历史的积淀,中国设计才能屹立于世界设计之林的明天。
3.2 民族性格特征对造型的影响
不同的民族性格体现在产品造型上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例如德国车的形状普遍显得硬朗一点,中规中矩,而法国车善用多条大弧线,潇洒飘逸。这两国轿车造型之差异,如同两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之不同:德国人严谨精细,法国人则自由浪漫、纵横不羁。日本人在造型上进入了“无我境界”,设计随着市场走。美国人进入了另一种“无我境界”。轿车不再是身份和财富的标志。他们对轿车造型失去了细究的兴趣,所以移情皮卡。
而在我们中国人骨子里中庸其实也是正大行其道的,最认可的造型特征是神气内敛,是中庸。美国大气张扬,德国的稳重简洁,日本的灵巧精干,法国的浪漫奔放,中国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喜欢,但只要求每个风格特征有而不余,过则不悦;既要“致广大”而又要“尽精微”,既追求“极高明”而又得“道中庸”,“宽裕温柔,足以有容”
四 正确看待全球设计文化
作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发展不仅是中国本身的重要问题,也是世界文化变迁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影响到中国民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影响到中国社会其它层面的发展方向,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世界文化的前景。
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内部包含非常复杂的成份和张力。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其中既有数千年古典文明积淀下来的因素,也有j-世纪内外斗争及革命建设留下来的成果和教训,更有改革开放之后创造的巨大财富及从国外涌进来的大量成份。从文化主体的角度来看,其中既有国家政权派生的主导文化,也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这些成份之间既有互相包容、互相补充的关系,也有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关系。在全球化的时代环境内,这些成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各种变化。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传播量的增加,及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设计人员的流动性增大,这些也促进了不同文化元素的糅合和风格趋同。在这股风潮之下,产品造型流派很难分清,风格界限变得模糊了。这对中国的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物品的功能性,强调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这对于工业化程度比较低的我国国情来说具有不可取代的实用性。国际主义风格强调采用低廉的工业建筑材料,强调合理的功能,和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来说,国际主义风格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也是全球化在中国的影响。
五 结束语
我们面对一个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的问题。纯粹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将丧失我们艺术的民族个性,所以对传统的继承是显然必要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中国的现代设计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必须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
那么我们以什么样的形式和什么样的载体把中国的文化继承下来呢?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节契点。文化不仅仅是“出旧开新”而且也应该是一个“推陈出新”“温故知新”的过程,现代化一方面突破了传统,一方面也应该是一个继承并更新传统的过程。造型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深刻的把握住民族历史中长期积淀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即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所认同的现代设计。
参考文献
[1]李绵璐《全球文化》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4
[2]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8.10
[3]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福建美术出版社 1989
关键词:本土化全球化传统元素民族性格
一 中国设计的本土化的必要性
我们当今面对一个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的问题。中国目前的设计借鉴甚至抄袭西方的很多,这只是一种盲目的拿来主义,我们知道纯粹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将丧失我们艺术的民族个性,所以对传统的继承是显然必要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中国的现代设计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必须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
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而本土化则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对符号或图形的认同。不只是形式,不只是技巧,更应该是“正本清源”的理解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
那么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什么?是儒学文化、五千年的封建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民间有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这就是一种文化,是现代设计在中国急需的养料。俗语说:“根深才能叶茂”,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 中国文化本土化的发展史
其实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国文化本土化的发展过程。唐代文化是一个在民族文化大融合基础上创造的文化。宋代则是中外文明交流成果上民族理性化时期,各种外来的东西被吸收,消化,变成中国人生活可视,可观,可居,可游的实物空间。博大,深厚的文化风在这里变得清新细腻,理性决定了这个民族即善于幻想,又重于现实。感性思维决定了形象思维,这些形式中一部分积淀为中国造型。在这个形式之中,既有商朝的东西,又有波斯的东西。既有中国最原始的炊食具鼎,又有中亚草原游牧民族的扁壶。
自宋以后,元明清朝人的生活方式虽然有二次异族入住中原,蒙古式和满清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被强行推广,但就主题而言,中国汉人文化主脉仍一脉相连,以强大的生命力发展,吸收、同化异族的文化,并使异族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之中。他们的整合是丰富了中国的主体文化,为中国器物增添了一些异族风味的造型,但并未影响到自宋发展下来的主要造型以及与此相连的中国人的主要生活方式
其实,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是本土化的,纯粹的文化是不可能的。比如熟悉建筑史的都知道,如今中华民族已经将“塔”这种建筑形式看成是中国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其实塔本是印度佛教的建筑,到了中国后由室内到室外,真正普遍出现是在东晋后,佛教传入后才在中国遍地开花的。这个舶来品如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象征。如果坚持“纯粹”,那是不会有现在这种杂合形式的。这种形式的“杂合”其实正是一种本土化。
三 本土化设计的探索
3.1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对产品造型的影响
相对于纯技术而言,产品的造型则凝结着浓厚的社会文化底蕴,牵涉到古往今来复杂的审美观念。一线一角,一凸一凹,就像一个人一样,风貌神情各具特色。在此基础上,在国内产品中,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元素,是否应该逐步被揉进去,进而慢慢孕育出中国的造型风格,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
几千年的工艺美术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中国传统工艺的造型、装饰都是我们在设计创造时灵感的源泉,丰富的民间工艺品也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我国有丰富的传统资料可以利用。
例如我国历来有“世界玩具工厂”之称,全世界的玩具商都把目光投向中国的玩具生产企业,但是目光的重点都在“工厂”两字,只是把我国作为生产的地方,而我们自己却忽视了自主设计研发,就是因为我国很少能创新出带有本土特色的玩具。但是本设计案例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榫卯结构连接方法的运用,表现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传承,通过在儿童玩具中加进的中国文化元素,起到从小培养儿童的文化传承意识的作用。
设计艺术的现代感,实际上是对于传统意义的传承与关照,我们不能忘记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发展进程中的启示作用。没有传统,就没有现代;只有研究传统的辉煌和历史的积淀,中国设计才能屹立于世界设计之林的明天。
3.2 民族性格特征对造型的影响
不同的民族性格体现在产品造型上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例如德国车的形状普遍显得硬朗一点,中规中矩,而法国车善用多条大弧线,潇洒飘逸。这两国轿车造型之差异,如同两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之不同:德国人严谨精细,法国人则自由浪漫、纵横不羁。日本人在造型上进入了“无我境界”,设计随着市场走。美国人进入了另一种“无我境界”。轿车不再是身份和财富的标志。他们对轿车造型失去了细究的兴趣,所以移情皮卡。
而在我们中国人骨子里中庸其实也是正大行其道的,最认可的造型特征是神气内敛,是中庸。美国大气张扬,德国的稳重简洁,日本的灵巧精干,法国的浪漫奔放,中国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喜欢,但只要求每个风格特征有而不余,过则不悦;既要“致广大”而又要“尽精微”,既追求“极高明”而又得“道中庸”,“宽裕温柔,足以有容”
四 正确看待全球设计文化
作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发展不仅是中国本身的重要问题,也是世界文化变迁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影响到中国民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影响到中国社会其它层面的发展方向,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世界文化的前景。
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内部包含非常复杂的成份和张力。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其中既有数千年古典文明积淀下来的因素,也有j-世纪内外斗争及革命建设留下来的成果和教训,更有改革开放之后创造的巨大财富及从国外涌进来的大量成份。从文化主体的角度来看,其中既有国家政权派生的主导文化,也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这些成份之间既有互相包容、互相补充的关系,也有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关系。在全球化的时代环境内,这些成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各种变化。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传播量的增加,及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设计人员的流动性增大,这些也促进了不同文化元素的糅合和风格趋同。在这股风潮之下,产品造型流派很难分清,风格界限变得模糊了。这对中国的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物品的功能性,强调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这对于工业化程度比较低的我国国情来说具有不可取代的实用性。国际主义风格强调采用低廉的工业建筑材料,强调合理的功能,和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来说,国际主义风格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也是全球化在中国的影响。
五 结束语
我们面对一个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的问题。纯粹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将丧失我们艺术的民族个性,所以对传统的继承是显然必要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中国的现代设计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必须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
那么我们以什么样的形式和什么样的载体把中国的文化继承下来呢?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节契点。文化不仅仅是“出旧开新”而且也应该是一个“推陈出新”“温故知新”的过程,现代化一方面突破了传统,一方面也应该是一个继承并更新传统的过程。造型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深刻的把握住民族历史中长期积淀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即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所认同的现代设计。
参考文献
[1]李绵璐《全球文化》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4
[2]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8.10
[3]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福建美术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