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尘的前途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ang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疾病,令大多数人谈之色变。
  对于一个年届而立、事业初有起色的年轻人来说,如与这种疾病沾上了边,他日后漫长的人生旅程无疑将举步维艰。
  科技发展最新的成果,
  使这位年轻的患者远离——
  
  今年30岁的梁先生风华正茂,已是一家大公司的营销主管。根据他出色的业绩,公司正准备对其提升。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憧憬着自己美好的人生前景的时候,一种意想不到的疾病却悄然缠身。虽然梁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有病,但他反常的表现却被家人和同事看在眼里。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梁先生还是极不情愿地来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求诊。
  接待梁先生的是临床经验丰富的何燕玲教授。尽管梁先生吞吞吐吐,非常不愿意触及自己的病情,但是何教授还是从梁先生的闪烁其词中了解了原委:近两个月来,梁先生总觉得被人监视、跟踪,有人要暗害自己;而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他,背地里议论他,说他的坏话……他为此而紧张、恐惧,以至影响到正常工作。何燕玲教授据此诊断梁先生患了精神分裂症(图1)。所谓精神分裂是指一个人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如一个人很开心很高兴的时候,言谈举止等众多行为表现都会跟高兴的心情相符合;但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同,尽管他的情绪是高兴,可他表现出来的行为并不是高兴的行为。这就是一种不协调。
  
  


  (1)通过拉家常似的闲聊,经验丰富的何教授已对梁先生的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于是,在何燕玲教授的建议下,梁先生住进了没有象征强制力量的铁门或者栅栏、同普通的医院非常相似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他将在这里接受系统的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前曾经用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也探索过如手术治疗、激光治疗、胰岛素休克治疗等不同的新路子,但是有的危险性太大、有的疗效不佳、有的甚至还会对患者有一定的损害,因此都被逐渐摒弃了。如今研究证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优选方案就是药物治疗+家庭康复:家庭的支持、家庭的教育再加上职业的训练,能够使病人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也正是因为接受了规范的治疗,梁先生只在医院里呆了两个多月就康复出院了,这时的他已经恢复到接近原来正常状态的水平,可以回公司继续上班了(图2)。
  
  


  


  (2)通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梁先生已基本康复,获准出院
  
  谁知,1个月后梁先生按医嘱到何燕玲教授处进行复查的时候,何教授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心的意外情况。当时何教授问他:“还有人背后议论你吗?”他回答:“基本上没有了。就是最近我觉得小唐好像有些知道我的病情似的……”这就说明梁先生的病情又有所波动,他对他的同事又开始了猜疑。那么,出院的时候好好的,病情怎么又出现了反复呢?
  按常理来说,多种原因可能导致病情出现波动,但单就梁先生而言,何教授判断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他没有按照医嘱服药造成的。因为两人在交谈时,何教授曾问过他“药还有吗?”他却回答说“家里还剩下好些药。”病历上写得清清楚楚,上次给他带回去的处方药仅够服用两个星期,而现在1个月过去了还剩好些,这就说明他并没有按何教授开的处方剂量吃药。
  导致梁先生病情出现反复的原因在医学上有个专用术语,叫治疗的依从性。其实,依从性不单单存在于精神病人当中,它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医生说一些原因造成腰不好的人需要锻炼,但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很久的锻炼呢?大多数都“半路撂挑子”了。而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对治疗的不依从或者部分依从情况很常见,而且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因为,患者不愿承认自己不吃药的现实,从而使患者出现症状波动,最终导致患者再次复发。有数据显示,如果中断治疗,患者复发率高达90%以上,而且每次复发都将导致患者不可逆的脑损伤,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离患者越来越远。这主要是由于患者没有意识到精神分裂症就像高血压一样,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才能控制好(图3)。
  
  


  (3)对于病情出现反复的梁先生,医院对其治疗方法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将口服药物治疗改为长效药物注射治疗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何教授发现梁先生有一个顾虑,就是天天赶着去上班,往往忘记了吃药。而到了单位,又不愿意别人看见自己吃药,背后说三道四,索性就不吃了。那么,怎么才能让患者提高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通过什么手段来克服患者觉得老是在人前服药的尴尬心理呢?何教授一是给梁先生换用一种长效药物,这样他就不需要天天大把吃药。这对他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方便,有利于提高他对治疗的依从性;再就是何教授强调,家庭和社会也要给小梁提供更多的支持,正常地对待他,容纳他,不要老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他,这些都对他增强自信心、增强依从性有好处(图4)。
  
  


  (4)如今已恢复正常工作的梁先生
  
  当然,这不仅仅是对梁先生而言,因为最近有资料显示:精神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约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20%,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以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精神疾病患者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关心。
其他文献
他们风华正茂,却在工作岗位上猝然倒下,生命为何如此脆弱?面对过劳死,我们有怎样的良方呢?    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健康研究中心举办的“过劳死”问题学术研讨会公布了一项调查数据:科教、IT、公安和新闻行业“过劳死”人群的平均年龄在44岁之下,其中IT业“过劳死”人员的年龄最低,只有37.9岁,而且男性居多。  IT业凭什么摘得这顶“黑色桂冠”?为找到答案,我们在北京中关村找到忙碌的IT人于水生,带他去
期刊
零的突破    这是一张摄于1956年的照片,照片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正在为一位身材矮小的年轻人颁奖。那一天恐怕是贺龙元帅任国家体委主任4年来最高兴的一天(图1)。      (1)1956年6月7日,贺龙副总理为我国获得第一个举重世界冠军的陈镜开颁奖    石龙是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座千年古镇。自古以来这里就有习武的风气,男孩们喜欢扛石担、举石锁。  1935年12月的一天,镇上
期刊
说到自然灾害,人们首先会想到龙卷风、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突发性自然灾难,因为它们能令众多生命在猝不及防间魂飞魄散。但是,与上述突发性自然灾难相比,干旱成灾的过程虽不是那样直接、突然,但它就像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先令人饱受折磨之苦,而最终的结局却与前面提到的多种突发性灾害犹如“异曲同工”,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如从1968年至1984年,非洲部分地区连续16年的大面积干旱,导致200多万人因此
期刊
两列火车相向而停,当其中的一列开动的时候,另一列上的人会觉得自己的火车在开。待开动的那列车不见了,却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这是错觉。   这种错觉不会对我们有太大的影响,让人觉得好玩而已。如果飞行员在天空中出现了错觉,那将是——  天津杨村机场,中国空军八一特技飞行表演队训练基地。  这天下午13时,像往常一样,特级飞行员、表演队副队长冯义大校,将作为长机带领队友张信民驾驶的僚机进行双机穿云飞行科目的
期刊
公元1353年,老挝国王法昂依靠武力征服了南方,建立了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澜沧王朝,一个“万象之国”。  老挝,也称寮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是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家。  老挝人的祖先原来居住在中国南方,属于唐朝年间南诏国的泰族人的一支,与今天中国的傣族同根同源,生活习惯和语言也基本相似。后来,他们逐渐南下进入中南半岛。  公元9世纪中叶,中国唐朝的中后期,老挝人的祖先在老挝北部建立了自己的
期刊
经对望宝川地貌进行多次考察取证后,韩教授认为:望宝川的地貌属于距今约两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因为大量冰川堆积、冰石沉积、冰川漂砾、冰臼及冰湖石林地貌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特征,在那里都有着足够的体现。于是,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的记者决定随专家前往望宝川,先睹为快。  在登山的路上,映入一行人眼帘的是怪石嶙峋、奇石遍布,其间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石柱,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据介绍,这些石柱都是由古冰川
期刊
100多位国际权威的科学家通力合作,对未来地球的地貌、气候和环境变迁进行科学预测:地球将在500万年后再度进入冰河期。那时,生命将再度面临严寒的挑战,任何存活的生物都必须快速适应极端的冰河气候。  但是,生命并不会因生存环境严酷而消亡。科学家根据生命演化规律进行推想,告诉您500万年后那个未来世界的样子。    人们将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时期称为冰河期,迄今,在地质史的几
期刊
奇特蓝色    在克孜尔石窟存留的大部分壁画中,一种奇特的蓝色无处不在,古罗马人把这种蓝色称为来自大海另一边的蓝。  1906年1月的一天,当德国吐鲁番考察队进入克孜尔石窟时,洞窟中保留的壁画让他们大吃一惊。多年之后,考察队员勒柯克回忆:重见天日的石窟中,不但壁画保存完整,而且颜色湛蓝得让人眼前一亮(图1)。      (1)这种奇特的蓝色普遍存在于这里的壁画中    壁画中的这种蓝色是用一种名叫
期刊
今天,对于普通人来说,白花花的盐不过是一种调味品罢了。很少有人知道,古老的盐产地曾经是中国人类文明的摇篮,伟大的中华文明因盐而产生。中国的先民们曾经追寻着盐的踪迹而不断迁徙,成就了一部追逐盐的历史。    人离不开盐,这也许是人类起源于海洋的一个证据。就像宇航员进入太空要穿特制的宇航服一样,宇航服是宇航员带在身上的地球环境,而人身体中的盐则是人带在身上的大海环境,是大海作为人类遥远的故乡给人留下的
期刊
马年说马,一次邮票发行“唤醒”了旷久沉睡的国宝,  但百年间的一桩憾事却为今人留下了千载悬疑。  昭陵六骏身上还暗藏着多少玄机?  其排序之谜将如何得解?  20世纪末的一天,陕西碑林博物馆由于几天的连阴雨显得有些冷清,这又使留连在空旷的博物馆里的两位游客十分显眼。与平时众多观光客不同的是,他们并不四处游览,而是在6匹战马的石刻浮雕前驻足良久。  他们是谁?要干什么?为什么会对这几匹石雕战马如此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