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威廉·布莱克版画技术和他独特的视觉语言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yyi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是西方版画史和西方书籍出版史上都不得不说的人物。他是十八世纪末,英国画坛上出现的一位集诗人画家于一身,创幻想与浪漫的艺术世界于当代的版画家。他是英国浪漫主义的重要先驱者,是一位一生执拗地在版画插图上辛勤耕耘而使之奇花缤纷的艺术家,作为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和诗人,布莱克的艺术也对现代英国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不少批评家把布莱克列为英国文学史上与乔叟、斯宾塞、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齐名的最伟大的六位诗人之一。由于他的画在文艺复兴以后,开启了不重形似而重精神力量的新路,他又被赞誉为“英国艺术方面最
  
  一、威廉·布莱克版画技术
  
  1,威廉布莱克所学习的雕版工艺
  十五岁时,成为詹姆士·巴塞(James Basire)的学徒,其为一位刻蚀画家并提供出版商大量的插图版画,在詹姆士·巴塞之下学习七年,习得标准铜板刻蚀的技术,也成为一辈子谋生的技能。布莱克的发展是靠自身的热诚与好奇心,由他偏好文艺复兴的硬线条,他学习怎么去磨工具以及压平版材,把墨弄碎还有把纸弄湿。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技能,但不是受这些基础苦工的约束。在非常有成就的威廉乌雷特的轻视下布莱克学习怎样制版和一切工艺。“我不知道怎样研磨他的雕石,他时常忽视我而嘲笑巴赛尔的刀具和刀石”当年轻的学徒被允许使用研磨石时,用他的脚后跟,他的手和他的食指用力在刀身上端,他学习怎样推直线,调节放在沙包铜版的方向来刻线。
  2,威廉-布莱克的插图的自由性和凸版蚀刻的发明
  布莱克的“插图性的”书籍,它的书籍的样式,对自15世纪活字印刷技术发明是一个挑战,他所制作出的文字是没有排版的需要的,插图书籍也没有分成几个版来制作。传统方法是用凸版印刷出文字:技术醇熟的技术人员制作的金属版,然后由另一位工匠根据需要的印数用机器压印。插图,在布莱克时代和之后的时代通常是雕版和蚀刻制作在薄的铜板上的,必须通过分开的压印,因为在版上面线蚀的凹槽要求不同的压力。然而,布莱克的书籍恰恰相反,都是手工制作的,都是出自作家兼艺术家他自己,甚至每个相同内容的印本都有不同的页数的次序,颜色,措辞。当然他可以全部用凹版印刷,他的确偶尔会用它来做书,但是这些可能没有什么效果,需要一种特殊的压力,由于铜版上的图层印刷次数也会有限。
  布莱克的发明让铜雕版等同于木版,从上升处的表面印制而不是从线的凹槽中:他的制作方法包括当要保护文字和图画部分时,用填充剂封的方法来防止酸的腐蚀用酸腐蚀表面不被印刷的部分。这是个特殊要求的过程用来修补和制作。酸不容易控制,在实验中可以清楚的知道,但是一旦版的制作完成就可以了,至少理论上是这样的,就像木刻的印数有限。因为这个原因,布莱克相信他的方法能够影响并解放所有的作者,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
  
  二、威廉·布莱克的作品独特的视觉语言
  
  1,威廉·布莱克的作品中文本和图像的关系
  王佐良曾说,布莱克的诗是画页的一个构成部分,他的诗与画是不可分开的。对于布莱克来说,任何事物都能成为文本,是能够承载意义的标记。大地、天空、元素、自然物体、人体和衣服以及精神本身都是可以用来被刻写的空间,是想象得以表现或接受和标记或被标记的场所。文字在布莱克的作品中既作为丰富的想象、又作为怀疑和虚无主义的空虚而出现。布莱克所具有的文本主义恰恰位于古代符号观与现代符号观之间的连接点上。
  18世纪90年代,是最危机的政治和社会动乱的时代,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美洲。预言》(America a prophecy)是布莱克直接对法国大革命的回应。在太多的历史环境下,美洲的革命力量也日益增大,奥科(Orc)被赋予了力量伪装成为阿尔比恩(Albion)的天使,面对堕落世界的反动势力。作品在1793年制作,有17个拷贝。这系列的作品具有平面化的特点,给人非常厚重的感觉,他集中使用了密集的白色线条的雕版制作,再加上腐蚀的凸版技法,也就是说他没有使用通常的水彩附加在最后的效果上,作品的文本结合了强烈效果的图像,和文本很紧密地集合在一起,黑白的印刷处理加强了布莱克政治语言信息的紧急传达。
  2,威廉·布莱克的字体设计的特色
  《天真和经验之歌》(The song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的封面也有类似的象征主义,布莱克用罗马字体僵硬的数学般的准确性代表“经验”(EXPERIENCE),用流动的书法字体代表“天真”(INNOCENCE),然而,这些诗歌的印刷体并不适合这种结构。《天真之歌》(The song of innocence)中的大部分字体都用罗马字体,而《经验之歌》中的字体则用斜体,意在回忆书法家的手在书写时呈现流动的倾斜的线条。《经验之歌》中的斜体字成了他后期插图书的主要印刷字体。同样的,在《天堂与地狱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的封面上,“天堂”(HEAVEN)和“地狱”(HELL)这两个对立语义词就是用严肃的罗马大写字母印刷的,而“婚礼”(MARRIAGE)这个词则是雕刻家行云流水般的书法刻写的,字母的尾端则有植物形状并和周围的植物的图像结合起来了。布莱克用“婚礼”的书法形式直接体现了他在《天堂与地狱的婚礼》中“活版字体”所预示的象征性结合。
  
  三、布莱克版画作品对当代版画作品创作的启迪
  
  从古至今,版画是以书籍中的插图存在,无论是一开始的佛教传播用途的版画,以至后来的书籍插图,现今版画脱离文字而单独存在,虽然也独立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但与之前的叙事性有很大的不同,从而显得有些单薄。我们重新审视威廉布莱克时期的版画作为诗集或是故事集中插画的艺术形式来看待我们现在所创作的版画作品以及版画现状。当代创造性的版画脱离了它本身赖以生存的传播性,很多作品只追求形式或者肌理和痕迹。我们更多地只是把自己界定为擅长使用特殊技法的,善于控制优美画面的小型纸本作品的制作者。
其他文献
Taiwan Life Arts & Crafts Excellence Pavilion debuts in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displaying more than 50 craftworks and art galleries, presenting ceramic articles, paper arts, drawings, sculptures f
期刊
The Photography Collection of Li Jingnan impresses me most for his expression of colors. It seems that he has a preference for bright color pictures. The colors of flaming red, dazzling orange and viv
期刊
Bamboo-root carving is an ancient craft that typically presents itself in the form of single pieces. However, it fails to breakthrough the traditional restriction. This article initially traces the hi
期刊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optical-illusion’s naissance, and then analysis the cause of optical-illusion as the different kinds of it. The main point is focused on the perspective designated optical-ill
期刊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人类步入文明时代象征的“火文化”的形成,倘若在这人杰地灵的古老江城芜湖来进行考证,答案可以追溯到230Zi年至250万年前的繁昌县瘌痢山人字洞所发现的欧亚古猿人活动的化石为依据。而芜湖铁画艺术品便是典型的人类“火文化”杰出的传承代表作。作为一种过去民间手口相传的纯手工的传统工艺品,如今早就应该是名正言顺的属于文化艺术范畴的。因为,芜湖铁画既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底蕴丰厚
期刊
中国盛产竹子。对喜欢以物明志的中华民族来说,竹子又因其虚中洁外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清拨凌云的姿质受到人们,尤其是文人们的喜爱。苏东坡的一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更是道出了竹子在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这种独特的竹文化,也通过咏竹画竹等等追求竹之风韵的行为,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而竹刻就是其中最能体现竹子特点的一个艺术门类。    竹刻起源甚早,现收藏于日本正
期刊
“伯牙鼓琴”是我国古代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秦《吕氏春秋》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宣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南宋画家王振朋取此传说作《伯牙鼓琴图》,成其传世不多之作之一。画面上伯牙专著操琴、钟子期凝神听琴,作为次要人物的三名童子中伯牙的侍童,似乎已听懂琴声,非
期刊
移动美术馆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源自于西方;是上世纪60年代后,欧美各国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大量重建和建设新型美术馆和艺术空间的结果。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得到复苏和高速发展,甚至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西方发达国家的一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就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提出了“知识产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等概念。在此背景下,欧美各国的博物馆、美术
期刊
人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精神生活有着越来越高的追求,公共艺术不再是少部分人知晓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公共艺术在城市中扮演着多重的角色,比如传承文化、突显城市个性、社会和谐等等,当然,公共艺术也会反作用于城市文化。对于刚在起步阶段的中国公共艺术,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希望。  Peop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for s
期刊
50多年前,中国考古学家打开了明万历皇帝定陵,那些刚刚还色泽鲜艳的珍贵文物一接触自然环境立即发生风化,尤其是那件被称为“衮服”的龙袍。文物保护专家在苏州找到了缂丝老艺人王嘉良,终于重现龙袍昔日的真容。至此,缂丝这项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6年缂丝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众所周知,中国三大工艺品中刺绣位列榜首,而苏绣可谓是中国丝织手工艺品中的上品,但要问中国丝织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