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liuxi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是数学教学目的的任务之一。作为数学课不仅要传播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新课标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当务之急。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下面我就以几个简单的教学案例来阐述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案例一:“怎样用好压岁钱?”
  《可能性》教学片断。
  例题:教学后,我出示几道选择题,其中一题是:
  明年春节我的压岁钱( )到400元。
  A、一定 B、 可能 C、 不可能
  生l:明年春节我的压岁钱可能到400元。
  生2:明年春节我的压岁钱一定到400元。
  师:你为什么能这么肯定一定会有400元压岁钱?
  生2:(补充)因为我每年的压岁钱都有好几千,我阿姨说明年春节会给我1000元压岁钱。
  师:你们的压岁钱也超过400元吗?
  生:(大部分)对!
  师:你们会怎样去安排这些压岁钱呢?
  生3:我会把所有的钱都花在跟学习有关的事情上,如买学习用品、辅导书、订报刊等等。
  生4:我会把这些钱全部存入银行,作为将来自己上大学的学费,减轻父母的负担。
  生5:我会在学校献爱心活动中捐一些钱,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同学。
  生6:(班长)我提意在我们班级里放一个捐款箱,把同学们平时的零用钱省下来捐给希望工程。
  (学生们纷纷踊跃支持班长的这一做法好,并提出一些意见。) ……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学生间的家境差距也越来越大,如何使用“压岁钱”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想把“可能性”的知识依附在以“压岁钱”多少现象为原型的生活背景中,给数学教学落实德育提供了可供操作的载体。学生们围绕“怎样去安排这些压岁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如何利用“压岁钱”提出了个性化的想法。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对“压岁钱”有正确的消费观,合理利用“压岁钱”。
  案例二:在教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一课时,教材在94页提供了4种颜色的花,让学生统计喜欢哪种颜色的花。教学完例题,学生已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教师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把统计知识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师:我们的学校是花草树木丛生,你们在校园里都见过那些树?
  生:柳树、桃树、银杏树。
  师:你们知道这些树各有多少棵吗?
  生:不知道。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去统计校园里的树。
  经过实践活动,师生共同收集、整理出了数据,银杏树22棵,
  柳树8棵,桃树12棵。
  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你能想到什么?
  生1:银杏树比柳树多14棵。
  生2:桃树比银杏树少12棵。
  生3:柳树和桃树共18棵。
  …………
  学生提出并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教师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追问了一句:“在统计校园的树时你们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们的学校很美,我很喜欢这个学校。
  生2:我们的学校树木很多,我们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师:我们的学校很美,我们要爱它。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从小就要学好它。
  案例三:一位老师在讲20以内进位加法中,根据例题,学校组织学生植树,一(1)班植了9棵,一(2)班植了8课,一种植了多少棵?并从中渗透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由此可见,一幅用数学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是非常深广的。作为教师应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几则案例都折射出了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思想,教师要寓情于理、言傳身教,对学生进行行为示范的指导。“躬行”是陶冶学生的根本,教师必须在实际行动与道德行为上,能做学生的榜样,以严谨的治学,公正的板书、美的语言,美的行动、美的心灵来影响和感化学生,才能使学生“自生其心”,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二年级下册67-68页  二、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备课重点: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表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
期刊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认识了“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理解了“网络的搭建”,掌握了“网络学习与生活”的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安排的,灵活有趣,实用性很强。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初二生个性强、好表现,可设置一些任务比赛。  (二)学生知识结构  1、学生已认识了“计算机
期刊
【摘要】为了增效减负,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三维导学案,使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位置让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三维导学案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该导学案包括了“预习案”“学习案”和“反馈案”三个方面,使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有机融合;二是借助本导学案,改革创新教与学的方式,有利于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学生
期刊
【教材分析】  《探寻神奇的幻方》是北师大版综合与实践课题之一,它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字母表示数”有密切的联系。本课以探寻三阶幻方的本质特征为中心,综合运用有理数运算和字母表示数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注重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教學时由浅入深设置问题,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对形成的猜想获得更直观的感受,对逐步显现的规律不断加深感悟,从而关注构本质所在。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用1~9填
期刊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培养过程,它不是哪一科或哪一节课就可以完成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物理教学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六大素养中主要体现为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创新精神等。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呢,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着重培养的素养内容并且落到实处。  关键词:核心素养 物理课堂 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2016年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读出环境的危险,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下的不同表现和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汉坚持群众在先,党员在后的党员形象及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感悟环境描写对人物描写的衬托作用和文章结尾“设置悬念”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1.依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洪水如魔,感受老汉如山。  2.教学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期刊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建立幼儿自信心、成功性、意志力的有效前提,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但是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家长不得不忙于各自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发现有的家长工作忙,时间紧,顾不上给孩子提供练习自理能力的机会或是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也包办代替,吃饭要喂,走路要抱,玩具代整理,衣服帮着穿。家长越是把困难从孩子面前挪开
期刊
一、“判定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前的准备  备课的好坏也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成果的因素。教学设计过程是以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数学学科知识的特点,为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系统的备课流程。  二、“判定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一个安排了3个课时。教材前面设置的问题是探究三角形确定的条件,并且提供了一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期刊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我们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学科,数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初中数学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程度显而易见。而作为起始学年就要迅速地掌握学好初中数学的方法,以便于为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掌握怎么样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它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预习方法  起始学年的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
期刊
我认为高中的阅读教学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学生个性化探究性阅读  高一学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很重要。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针对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学的实际状况,采取积极的灵活多变的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通过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与学生的成绩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关联。吕叔湘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