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看学生的“应试”动机

来源 :当代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98908240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应试教育问题时,学生往往只被认为是应试教育结果的被动承受者,但与此同时,学生也是应试教育现象的主动施行者,他们的"应试"动机与"应试"行为巩固了应试教育的链条。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安全感、自尊感、荣誉感、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等感受属于人的基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影响人的行为选择。在"应试"取向的社会文化中,父母往往会对子女在学业成绩上的优良表现给予奖赏,给子女带来安全感;老师对成绩优良的学生有更多的关注和肯定,满足了学生的自尊感和荣誉感;成绩出众的学生在同伴群体中更容易获得好的人缘和威信,从而有更强的集体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基于此,向成绩优秀的"好学生"靠拢成为学生努力"应试"争取高分的重要动机。然而,从学生身心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基本需求应当有多种实现的渠道,而不应被当作强迫学生"应试"的工具,只有当家长和老师们意识到这一点并给予学生平等、充足的关爱,学生的学习才可能实现更多"应试"之外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电磁辐射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的同时其污染水平也在不断增高,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加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已势在必行。通信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根据高一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从新课程标准,知识架构,学法转变,能力要求等方面研究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探索适应高一新生的教与学的方法。
在福建省高中教师的远程研修中,福建教育学院开展了"名师网上授课教研"活动,用全省一流的名师、一流的教研、一流的资源,利用《福建基础教育网》的技术支持,为全省的高中教师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教师教育新体系的建立,成人性质的省级教育学院发展困难。目前部分省级教育学院或是采取合并模式,或是走向改制道路,但从教师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