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的上课模式陈旧单一,课堂教学效率低,多少年来每节语文课的环节都是一样的,无外乎下面几个过程:简单引入,介绍作者,朗读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大意。而长久以来陈旧而单一的课堂也让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课堂总是死气沉沉,学生甚至昏昏欲睡,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很难提高,逐渐变成了可学可不学的学科。看到这些现象,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也深感困惑,时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摸索合理有效的课堂模式,期待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长时间的困惑,我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课堂模式:课前预习——目标导入——课堂导读——小组合作——总结拓展。
一、课前预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先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再根据在课堂上听到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这样形成的结果就是教师的观点和讲解先入为主的占据了学生的思想,学生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缺乏思考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离开了老师就不会思考品味,语文能力当然提不高。而课前预习要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要有自己的初步理解,要有独立的思考,课前有了扎实的预习,到了课堂上就有话说有事做,不再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同时也会因为之前对课文的理解而在课堂上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前预习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教师可以制作导学案,也可以结合课后练习题,或利用现成的配套练习册,以具体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预习,有效而便捷。
二、目标导入
目标导入可以有效加快学生进入课堂的速度,因为一堂课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从课间的兴奋中转移到课堂上来,所以要在导入部分先创设情境,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绪牢牢抓住,同时指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有目标的去参与课堂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授《地下森林斷想》一文时,我首先用课件呈现出一幅幅壮观的地下森林图片,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壮观的森林图片吸引,快速回到课堂上来了。然后我结合导学案,抛出问题:地下森林有什么特点?地下森林是如何形成的?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学生很快开始在课文中寻找事先找好的词句并抢先回答。之后我再指出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理清思路,了解地下森林以及作者借地下森林表达的深刻哲理,品味优美语句,学生就已经清楚自己在课堂上要做什么,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就环环相扣,自然而然了。引入新课不过短短几分钟时间,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本课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为教学的高效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导读
课堂上的导读是指教师在教学的关键地方、关键时候,给学生一些启发以及鼓励,为学生拨开迷雾,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肯定学生的正确答案,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找出差距,强化正确认识。
例如在讲授《那树》一文时,我只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每一段中找到关键词句并概括,并提出问题:那树都经历了些什么事,结局怎样?学生就顺着这条线阅读文章,寻找线索,找到答案,我并不给学生强加条件,也不做过多讲解,主要靠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而学生回答完以后会适时评价,指出问题并适当鼓励。
四、小组合作
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互相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谈生命》一文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设置的问题: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最后给学生留下提出疑问的时间。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用于探究交流的时间就多了,对于课文的理解也在合作过程中得到加深,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总结拓展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將学到的新知识加以巩固内化,并举一反三,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并激发创造性思维。这时候总结拓展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教学结束时师生在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照目标进行检测,看是否完成目标。例如在执教《人生》一文时,得出结论:作者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生动形象。我就让学生思考,“你还可以把人生比作哪些具体事物?”学生的思路一下打开了,立马想到了风、太阳、长河、火、气球、电影、乐曲等等,并一一说出理由,后来我又借此开始了写作训练,把这些比喻写成一篇作文,对学生而言作文也变得简单有趣了。这样一来,学生既体验了人生的具体内涵,又在写作中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完成了一次写作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了有效迁移,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同时,知识的有效迁移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使学生的思考整合能力得以提高。例如在学习《那树》时,分析得到的主题是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我适时引导学生联想:我们还学过或读过哪些表达了类似主题的文章,他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学生立马联想到了曾经学过的课文《敬畏自然》《喂 出来》,并从文体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学会了比较阅读,也体会了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区别。这种联想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实现高效教学。
以上就是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摸索,总结归纳出的教学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摸索,探究,以找出更高效课堂模式,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
宋春花,女,中学一级教师,兰州市“孙虎金城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200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同年到核工业504厂中学(现兰州市第五十中学)高中部任语文教师,2012年调到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原兰化一校)初中部任语文教师、班主任、备课组组长。被多次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作者单位: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
一、课前预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先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再根据在课堂上听到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这样形成的结果就是教师的观点和讲解先入为主的占据了学生的思想,学生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缺乏思考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离开了老师就不会思考品味,语文能力当然提不高。而课前预习要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要有自己的初步理解,要有独立的思考,课前有了扎实的预习,到了课堂上就有话说有事做,不再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同时也会因为之前对课文的理解而在课堂上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前预习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教师可以制作导学案,也可以结合课后练习题,或利用现成的配套练习册,以具体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预习,有效而便捷。
二、目标导入
目标导入可以有效加快学生进入课堂的速度,因为一堂课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从课间的兴奋中转移到课堂上来,所以要在导入部分先创设情境,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绪牢牢抓住,同时指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有目标的去参与课堂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授《地下森林斷想》一文时,我首先用课件呈现出一幅幅壮观的地下森林图片,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壮观的森林图片吸引,快速回到课堂上来了。然后我结合导学案,抛出问题:地下森林有什么特点?地下森林是如何形成的?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学生很快开始在课文中寻找事先找好的词句并抢先回答。之后我再指出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理清思路,了解地下森林以及作者借地下森林表达的深刻哲理,品味优美语句,学生就已经清楚自己在课堂上要做什么,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就环环相扣,自然而然了。引入新课不过短短几分钟时间,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本课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为教学的高效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导读
课堂上的导读是指教师在教学的关键地方、关键时候,给学生一些启发以及鼓励,为学生拨开迷雾,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肯定学生的正确答案,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找出差距,强化正确认识。
例如在讲授《那树》一文时,我只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每一段中找到关键词句并概括,并提出问题:那树都经历了些什么事,结局怎样?学生就顺着这条线阅读文章,寻找线索,找到答案,我并不给学生强加条件,也不做过多讲解,主要靠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而学生回答完以后会适时评价,指出问题并适当鼓励。
四、小组合作
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互相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谈生命》一文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设置的问题: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最后给学生留下提出疑问的时间。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用于探究交流的时间就多了,对于课文的理解也在合作过程中得到加深,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总结拓展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將学到的新知识加以巩固内化,并举一反三,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并激发创造性思维。这时候总结拓展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教学结束时师生在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照目标进行检测,看是否完成目标。例如在执教《人生》一文时,得出结论:作者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生动形象。我就让学生思考,“你还可以把人生比作哪些具体事物?”学生的思路一下打开了,立马想到了风、太阳、长河、火、气球、电影、乐曲等等,并一一说出理由,后来我又借此开始了写作训练,把这些比喻写成一篇作文,对学生而言作文也变得简单有趣了。这样一来,学生既体验了人生的具体内涵,又在写作中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完成了一次写作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了有效迁移,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同时,知识的有效迁移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使学生的思考整合能力得以提高。例如在学习《那树》时,分析得到的主题是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我适时引导学生联想:我们还学过或读过哪些表达了类似主题的文章,他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学生立马联想到了曾经学过的课文《敬畏自然》《喂 出来》,并从文体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学会了比较阅读,也体会了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区别。这种联想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实现高效教学。
以上就是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摸索,总结归纳出的教学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摸索,探究,以找出更高效课堂模式,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
宋春花,女,中学一级教师,兰州市“孙虎金城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200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同年到核工业504厂中学(现兰州市第五十中学)高中部任语文教师,2012年调到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原兰化一校)初中部任语文教师、班主任、备课组组长。被多次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作者单位: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