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描述
转眼已近五月,距离“2 1”大课间展示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看着参加空竹练习的学生,有的瘫坐在操场上,有的自己在一边无精打采地抖着空竹,简直是溃不成军,我真是又急又气,天气越来越热,每天单一的队列、空竹简单训练使学生已经失去了起初的热情,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我忍不住大喊起来:“练习队列!”学生却依然我行我素,正当我怒气未平时,突然一个学生小力把空竹抛出,做了一个燕子翻身,又接住了空竹,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随后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板起面孔,本想大声训斥他们:一是要有统一的顺序,不能自作主张破坏了动作的整齐;二是队列中不该有这样高难度的变换动作。但是,我没有责怪学生,反而对这个动作做了讲解,并给予肯定。学生们一片赞赏的掌声,脸上写满了佩服的表情。原本疲惫不堪的学生,又都来了精神。
一、问题的简要分析
1.长时间单一技术内容的训练造成学生的精神疲惫,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减退。
2.为了达到整齐、规范、统一的目的,需要长时间单一动作技术内容的练习,这往往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而本案例中小力的自我表现,虽然违反了老师预先规定的要求,但是此行为并非是调皮捣乱违反纪律的行为,而恰恰是学习训练过程中创造性的个性展示。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
1.改变单一技术内容训练情况的方法
(1)巧用比赛法、游戏法等。例如“猴爬杆”——空竹沿着线绳,从下向上爬,比一比谁的空竹爬得又稳又快;或“鸡进笼”——把空竹抛起,用线绳制造一个“笼子”,让空竹落入“笼”中,赛一赛,谁的空竹停留更久等,以此增加练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改变练习方式方法。例如“对抛”——一个人把空竹抛向旁边或者对面同学,由同学接住,再抛回来,或者三人、四人分组合作,进行抛接练习等等。不断改变练习方式,让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动作技术。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创编一些组合动作,同时搭设了展示的平台。例如“猴爬杆”接“鸡进笼”再接“抛接”或者“绕腿”等等技术动作,当然也可以创新出一些新的技术,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2.巧用“个别生”,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1)以表扬代替批评,肯定学生,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走向小力:“你做得不错,很有新意,只是现在我们的队伍,同学之间距离太近了,容易出现危险情况。”
(2)鼓励学生当小教练、小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例如,本案例中,我又面向其他学生问道:“小力做得好吗?”“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你们想学会这个动作吗?”“想!”“好,就由小力来担任我们的教练如何?”一下子掌声雷动。我拍了拍小力的肩膀,诚恳地说:“老师也想跟你学几招,可以吗?”“没问题,保证把老师教会!” 小力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时又有几个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原来他们都有各自的拿手绝活,都想一展身手,我一一答应,并重新把队列进行调整,拉大安全距离,嘱咐好练习时多注意安全,不要太着急了。然后我又面向所有学生说:“下面老师就安排这些学生当老师,把这些绝活教给大家,但强调一点,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观看和模仿。另外,先问后做,看看谁最聪明,学会的动作最多。”队列散开后,看着那些“小老师”还真像模像样的手把手地教,不会的学生积极上前去问去学,而且每一个孩子都在有意识地保持着安全距离,现场比学赶帮的气氛相当浓厚,看到这种情形,我笑了,同时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重新高涨了,我们的空竹表演又能增加新的动作了!这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原本是学生训练中的自由散漫,但老师却能因势利导,巧加运用,在放飞了学生自由的同时,更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转眼已近五月,距离“2 1”大课间展示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看着参加空竹练习的学生,有的瘫坐在操场上,有的自己在一边无精打采地抖着空竹,简直是溃不成军,我真是又急又气,天气越来越热,每天单一的队列、空竹简单训练使学生已经失去了起初的热情,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我忍不住大喊起来:“练习队列!”学生却依然我行我素,正当我怒气未平时,突然一个学生小力把空竹抛出,做了一个燕子翻身,又接住了空竹,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随后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板起面孔,本想大声训斥他们:一是要有统一的顺序,不能自作主张破坏了动作的整齐;二是队列中不该有这样高难度的变换动作。但是,我没有责怪学生,反而对这个动作做了讲解,并给予肯定。学生们一片赞赏的掌声,脸上写满了佩服的表情。原本疲惫不堪的学生,又都来了精神。
一、问题的简要分析
1.长时间单一技术内容的训练造成学生的精神疲惫,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减退。
2.为了达到整齐、规范、统一的目的,需要长时间单一动作技术内容的练习,这往往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而本案例中小力的自我表现,虽然违反了老师预先规定的要求,但是此行为并非是调皮捣乱违反纪律的行为,而恰恰是学习训练过程中创造性的个性展示。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
1.改变单一技术内容训练情况的方法
(1)巧用比赛法、游戏法等。例如“猴爬杆”——空竹沿着线绳,从下向上爬,比一比谁的空竹爬得又稳又快;或“鸡进笼”——把空竹抛起,用线绳制造一个“笼子”,让空竹落入“笼”中,赛一赛,谁的空竹停留更久等,以此增加练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改变练习方式方法。例如“对抛”——一个人把空竹抛向旁边或者对面同学,由同学接住,再抛回来,或者三人、四人分组合作,进行抛接练习等等。不断改变练习方式,让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动作技术。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创编一些组合动作,同时搭设了展示的平台。例如“猴爬杆”接“鸡进笼”再接“抛接”或者“绕腿”等等技术动作,当然也可以创新出一些新的技术,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2.巧用“个别生”,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1)以表扬代替批评,肯定学生,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走向小力:“你做得不错,很有新意,只是现在我们的队伍,同学之间距离太近了,容易出现危险情况。”
(2)鼓励学生当小教练、小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例如,本案例中,我又面向其他学生问道:“小力做得好吗?”“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你们想学会这个动作吗?”“想!”“好,就由小力来担任我们的教练如何?”一下子掌声雷动。我拍了拍小力的肩膀,诚恳地说:“老师也想跟你学几招,可以吗?”“没问题,保证把老师教会!” 小力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时又有几个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原来他们都有各自的拿手绝活,都想一展身手,我一一答应,并重新把队列进行调整,拉大安全距离,嘱咐好练习时多注意安全,不要太着急了。然后我又面向所有学生说:“下面老师就安排这些学生当老师,把这些绝活教给大家,但强调一点,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观看和模仿。另外,先问后做,看看谁最聪明,学会的动作最多。”队列散开后,看着那些“小老师”还真像模像样的手把手地教,不会的学生积极上前去问去学,而且每一个孩子都在有意识地保持着安全距离,现场比学赶帮的气氛相当浓厚,看到这种情形,我笑了,同时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重新高涨了,我们的空竹表演又能增加新的动作了!这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原本是学生训练中的自由散漫,但老师却能因势利导,巧加运用,在放飞了学生自由的同时,更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