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中学生接触各方面的文化冲击大,网络文化以标新立异为潮流导向,更能吸引现在的中学生,很少有愿意静下心来体会古诗文带给我们意境的孩子了。快餐文化当道,挤压了传统文化的生存余地,相比之下,学生因为高考中有古诗文鉴赏,还算是比较多接触传统文化的人群了,可是又由于基础薄弱(小学初中多以背诵为主,并不注重理解),很多时候虽然可以看懂文字,却难以理解诗歌的深层象征意义和诗人的情感。本文想就“柳”的意象通常的表征做一点总结,以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地理解诗歌。
关键字:古代诗歌 意象 意境 柳 送别 寂寞怀人 思乡 春意 恋情 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
诗歌鉴赏在高考中的分量有加重的趋势,由6分增为8分,可相对150分的试卷总分,再考虑到诗歌鉴赏中的不定因素(主观题的批改还是靠主观感受较多),很多学生就采取放弃的态度了。其实笔者认为,诗歌语言虽然像杜甫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诗歌当中的意象还是可以找到共同规律的,如果能总结这些规律,举一反三,就可以事半功倍了。确实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从诗经到诗歌繁盛的唐宋,几千年来,还有什么是别人没写过的呢?区别只在于怎么写,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是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的,于是某些意象就能形成一定的暗示意义。了解了这些意义就可以轻松读懂诗歌了。
本文就以“柳”为例,探讨一下它在几千年的诗歌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吧。
依依惜别杨柳情
最早当然要从《诗经·小雅·采薇》谈起,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反战诗了,描写了一个出征士兵归来途中的心境,这里的杨柳象征者离别时还是春暖花开的春季,与归来时的冰天雪地作对比,更显心境凄凉。这之后就不断有诗人以“柳”作送别的象征了,加之“柳”与“留”的谐音,到唐朝时就更是有了“折杨柳”这样的曲子了。唐代施肩吾《折杨柳》里说,“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就用杨柳道尽离别的心酸。雍裕之的《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用柳丝表达依依不舍的缠绵就比苦多了一丝甜了。同样为离别,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显得豪气一些了,虽也有离别的忧伤,但不乏朋友尽兴之意。相比之下,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显得小家子气了吧!
杨柳恰似人怀远
离别之后就是等待,等待是寂寞的,所以“柳”又有了新的意义——寂寞怀人的象征物。很多诗人假借妇女的口吻写闺怨诗,当中大概要数欧阳修最多且著名了,他的多首《蝶恋花》中都出现了杨柳。如“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些都是表现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诗句,依靠绵绵之柳表达绵绵之情,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再如周紫芝的《踏莎行》“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就更是写出女子的愁苦了。王昌龄则更细腻地揣摩了一名贵妇春游时的心理变化,说出“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样贴切的句子来仿佛杨柳也明白人的心意了(《闺怨》)。
折柳曲中思故园
在家的人思念离人,远游的人同样也靠柳来抒发思乡之情。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表现了边塞生活的凄苦,同时表达士兵的思乡之情。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借折柳曲来表现思乡之情的。韦庄的《江外思乡》“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更是将思乡的愁腸比作被撕碎的片片柳叶,将柳对思乡之情的诠释推到了极致。
春意盎然柳色新
当然,柳作为春的使者,也是被很多诗人用来赞颂春天,抒发喜悦之情的象征物。其中最著名的大概要算贺知章的《咏柳》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问得新奇,答得巧妙,表达了作者在早春时节偶遇翠绿的喜悦,也让读者莞尔。宋代词人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两句。其中的“绿杨”就是“绿柳”。绿杨衬着红杏,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幅春景啊。清代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后来也成为千古名句,作为早春的象征总是给人生机盎然的绿意,引人无限遐想。
杨柳无情天地换
杨柳作为春景表现繁华是理所当然的了,也有诗人反其道而行,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就说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用本就无知无感的杨柳写自己的故国之思仿佛也是恰到好处的。
当然,以上都是柳相对稳定的表征。总有些诗人有些超出此固定模式的佳作,比如白居易有一首《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就是晚年的白居易站在一棵半个世纪的老柳面前产生的惺惺相惜之情,物同人情,意境苍茫。又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写的就是有些微妙的恋情。唐代诗人唐彦谦有一首《垂柳》诗,“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这首诗咏垂柳,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没有点染柳的色泽光彩,但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却栩栩如生,现于毫端。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物诗。
总之,中国的古典诗歌是几千年的文化精粹,我们不可能都博古通今,但我们还是有能力分类有所涉猎,然后举一反三,增进学生的鉴赏能力。这也应该是诗歌教学到了最后阶段应该总结的经验。
关键字:古代诗歌 意象 意境 柳 送别 寂寞怀人 思乡 春意 恋情 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
诗歌鉴赏在高考中的分量有加重的趋势,由6分增为8分,可相对150分的试卷总分,再考虑到诗歌鉴赏中的不定因素(主观题的批改还是靠主观感受较多),很多学生就采取放弃的态度了。其实笔者认为,诗歌语言虽然像杜甫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诗歌当中的意象还是可以找到共同规律的,如果能总结这些规律,举一反三,就可以事半功倍了。确实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从诗经到诗歌繁盛的唐宋,几千年来,还有什么是别人没写过的呢?区别只在于怎么写,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是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的,于是某些意象就能形成一定的暗示意义。了解了这些意义就可以轻松读懂诗歌了。
本文就以“柳”为例,探讨一下它在几千年的诗歌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吧。
依依惜别杨柳情
最早当然要从《诗经·小雅·采薇》谈起,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反战诗了,描写了一个出征士兵归来途中的心境,这里的杨柳象征者离别时还是春暖花开的春季,与归来时的冰天雪地作对比,更显心境凄凉。这之后就不断有诗人以“柳”作送别的象征了,加之“柳”与“留”的谐音,到唐朝时就更是有了“折杨柳”这样的曲子了。唐代施肩吾《折杨柳》里说,“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就用杨柳道尽离别的心酸。雍裕之的《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用柳丝表达依依不舍的缠绵就比苦多了一丝甜了。同样为离别,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显得豪气一些了,虽也有离别的忧伤,但不乏朋友尽兴之意。相比之下,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显得小家子气了吧!
杨柳恰似人怀远
离别之后就是等待,等待是寂寞的,所以“柳”又有了新的意义——寂寞怀人的象征物。很多诗人假借妇女的口吻写闺怨诗,当中大概要数欧阳修最多且著名了,他的多首《蝶恋花》中都出现了杨柳。如“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些都是表现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诗句,依靠绵绵之柳表达绵绵之情,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再如周紫芝的《踏莎行》“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就更是写出女子的愁苦了。王昌龄则更细腻地揣摩了一名贵妇春游时的心理变化,说出“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样贴切的句子来仿佛杨柳也明白人的心意了(《闺怨》)。
折柳曲中思故园
在家的人思念离人,远游的人同样也靠柳来抒发思乡之情。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表现了边塞生活的凄苦,同时表达士兵的思乡之情。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借折柳曲来表现思乡之情的。韦庄的《江外思乡》“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更是将思乡的愁腸比作被撕碎的片片柳叶,将柳对思乡之情的诠释推到了极致。
春意盎然柳色新
当然,柳作为春的使者,也是被很多诗人用来赞颂春天,抒发喜悦之情的象征物。其中最著名的大概要算贺知章的《咏柳》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问得新奇,答得巧妙,表达了作者在早春时节偶遇翠绿的喜悦,也让读者莞尔。宋代词人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两句。其中的“绿杨”就是“绿柳”。绿杨衬着红杏,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幅春景啊。清代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后来也成为千古名句,作为早春的象征总是给人生机盎然的绿意,引人无限遐想。
杨柳无情天地换
杨柳作为春景表现繁华是理所当然的了,也有诗人反其道而行,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就说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用本就无知无感的杨柳写自己的故国之思仿佛也是恰到好处的。
当然,以上都是柳相对稳定的表征。总有些诗人有些超出此固定模式的佳作,比如白居易有一首《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就是晚年的白居易站在一棵半个世纪的老柳面前产生的惺惺相惜之情,物同人情,意境苍茫。又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写的就是有些微妙的恋情。唐代诗人唐彦谦有一首《垂柳》诗,“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这首诗咏垂柳,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没有点染柳的色泽光彩,但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却栩栩如生,现于毫端。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物诗。
总之,中国的古典诗歌是几千年的文化精粹,我们不可能都博古通今,但我们还是有能力分类有所涉猎,然后举一反三,增进学生的鉴赏能力。这也应该是诗歌教学到了最后阶段应该总结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