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让教师在在课堂40分钟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设疑激思”法是根据相应教学内容,教师精心设置疑问,通过学生完成化学实验和对化学问题的探究,在课堂内使学生积极思索,勇于探索。“设疑激思”法根据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疑点,层层设计、导出疑问,拟定若干个问题,将为何设置这样的疑问和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使学生感悟怎样产生问题,从那些方面去解决问题,哪些问题还有待于研究。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的一種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学化学 设疑激思 学习方法
在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指导和设计中,教师不仅要设计学生如何围绕教学目标有指向性地展开思维活动;而且应该设计出较高质量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如何质疑释疑,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寻求真理、积极探索的思维领域。因此,教学设计时,不但要重视教师的活动——教的设计,而且要重视学生的活动——学的设计。下面以《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为例,说明在教学设计中学法的设计。
一、《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人教版高级中学教材一册
(一)课型:具体物质课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知识是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物质结构理论知识的巩固,也为后面硫酸和环境保护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另外,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借助SO2的性质及酸雨的形成和防治的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三)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SO2的化学性质(具有酸雨氧化物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3)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污染。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3)通过完成课后家庭小实验“雨水PH值测定”,培养学生
动手、动脑、并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分析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以实验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2)对学生进行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意图:通过分析教材和确定教学目标,目的在于有效控制教授知识的范围和深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SO2的化学性质(做好教材实验6-1和6-2;增加连通装置实验;共同探讨和引导分析。)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SO2的漂白性(增加杜鹃花漂白实验;利用动画增强可视性;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疑点及难点分析:SO2使碘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否也是因SO2的漂白性?(在实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实质。)
(五)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方面:学习了痒族元素和氧化还原反应,能根据化合价升降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能力方面:(1)在近一年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理解、分析、判断和归纳能力(2)通过对CI2及化合物的学习,已初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通过对CI2及化合物的学习,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兴趣较大,求知欲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强。
二、分析说明
从上述设计方案可以看出,这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根据“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原则,将“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通过设问、对比、阅读、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探讨、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的思维过程掌握SO2化学性质;再利用SO2的化学性质解决SO2的污染及防治污染的教学,在教师启发、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学会学习”的素质教育观,并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
(3)力求努力达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思维方法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从上述设计方案还可以看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问题;所有的新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学生讲懂,而是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获得,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
关键词:中学化学 设疑激思 学习方法
在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指导和设计中,教师不仅要设计学生如何围绕教学目标有指向性地展开思维活动;而且应该设计出较高质量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如何质疑释疑,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寻求真理、积极探索的思维领域。因此,教学设计时,不但要重视教师的活动——教的设计,而且要重视学生的活动——学的设计。下面以《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为例,说明在教学设计中学法的设计。
一、《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人教版高级中学教材一册
(一)课型:具体物质课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知识是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物质结构理论知识的巩固,也为后面硫酸和环境保护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另外,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借助SO2的性质及酸雨的形成和防治的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三)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SO2的化学性质(具有酸雨氧化物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3)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污染。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3)通过完成课后家庭小实验“雨水PH值测定”,培养学生
动手、动脑、并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分析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以实验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2)对学生进行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意图:通过分析教材和确定教学目标,目的在于有效控制教授知识的范围和深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SO2的化学性质(做好教材实验6-1和6-2;增加连通装置实验;共同探讨和引导分析。)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SO2的漂白性(增加杜鹃花漂白实验;利用动画增强可视性;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疑点及难点分析:SO2使碘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否也是因SO2的漂白性?(在实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实质。)
(五)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方面:学习了痒族元素和氧化还原反应,能根据化合价升降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能力方面:(1)在近一年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理解、分析、判断和归纳能力(2)通过对CI2及化合物的学习,已初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通过对CI2及化合物的学习,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兴趣较大,求知欲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强。
二、分析说明
从上述设计方案可以看出,这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根据“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原则,将“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通过设问、对比、阅读、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探讨、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的思维过程掌握SO2化学性质;再利用SO2的化学性质解决SO2的污染及防治污染的教学,在教师启发、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学会学习”的素质教育观,并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
(3)力求努力达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思维方法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从上述设计方案还可以看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问题;所有的新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学生讲懂,而是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获得,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