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4月7日上午10点40分,凡所有登陆搜房网各个论坛的人,都在醒目的位置看到了一个求救信号:谁知道哪有康斯平供应,救一个孩子的命。
两天前, 一位父亲背着他的儿子,数次转车,来到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小男孩的病情是牙龈的轻微出血,不张开嘴都看不出来。但诊断出病情后,周围的人们焦急万分,又无可奈何。
这个网上求救信号的发出者“幸福的鱼面颊”是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张金华女士,她所说的等待救命的孩子,就是她远在安徽的堂弟张可(图1)。
(1)互联网上发出求救的信号
张金华:我是给我们版主“深蓝”发的信息,我有MSN,我就问他。
版主:问我认不认识懂药品的人。我说我是做IT行业的,对这个行业不了解。我们小区出现这种事情,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网上发帖求助。因为社区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可能有一些比较好的渠道来解决这个难题。
想到通过网络寻求帮助的方法后,深蓝马上意识到,自己所在小区这么一个小范围的论坛,影响力有限,张可此时的病情已经极其危险,如果不能尽快找到药品,孩子的命就保不住了。他马上与负责网站北京小区论坛的管理员马兰取得了联系。
马兰:他说,小区有一位邻居,她的堂弟血流不止,生命很危险。看我能不能给予帮助。我就把他的帖子直接给固顶了,我编辑了一下,在北京论坛里群发了。
(2)立即得到广泛响应
20分钟后,所有登陆这个网站各个论坛的人,都在醒目的位置看到了这个求救信号(图2)。
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我们找朋友网上聊天,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30年前,别说网络,就连电脑这个概念,也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
曹军先生是一位盲人,他凭借软件把网络上的文字变成声音,便可以在网络上遨游。
读屏软件的问世,使曹军不再满足于对电脑的简单使用,在进入了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后,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做一家属于自己的网站。
对于一个健全人来说,自己制作网站也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曹军能够成功吗?面对家人朋友的质疑,曹军却很有信心。曹军在网上搜索各种电脑器材,自学网页设计和编程,只用了两个月,他就成立了自己的网站。
没过多久,曹军按摩中心的生意就开始火爆起来,很多人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与曹军联系,不仅吸引了客人,也让曹军交了很多朋友。而这一切正是网络的力量。
曹军希望通过电脑改变自己的生活,而此时的张可一家也在等待网络给他们带来奇迹。对张可来说,每一次身体部位的意外磕碰和出血,都是一次与死神的较量,这样的危急时刻一年甚至可能出现好几次。
11年前,张可来到了这个世界,欢声笑语荡漾在他生活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村子里。但是,大约在张可两岁半的时候,他的牙齿开始奇怪地出血。
父母赶忙带孩子去了医院,然而,从乡里医院再到县医院,都没有查出结果。张可的父亲却注意到了自己孩子的不同之处。
张可父亲:医院验血,在他的手指取血后,血就止不住地流。
在合肥的安徽省立医院,张可被诊断出患有血友病A型。
医生: A型就是常说的第八因子缺乏症,80%的血友病病人,是血友病A型患者。磕着碰着,正常人会启动各种凝血机制,把损伤修补上。凝血因子像一种凝固剂,能把破损处堵住。
但血友病患者体内缺乏凝血因子,一旦出血就止不住。因此,张可身体的每一小处出血,都可能危及生命。唯一的办法就是注射第八因子,使出血处结枷。
这次发病后,老张赶忙像以往一样,带着张可到县医院求医,县医院却没有这种叫“康斯平”的药。他立即带着儿子去了合肥。
张可父亲:到了合肥儿童医院,他们那里也没有这种药。
张可的父亲联系在北京工作的亲戚张金华。让她在北京的医院寻找这种药。然而,张金华打了一圈电话,得到的答复是:北京的医院也没有这种药。此时,距张可发病已经4天了,找不到救命的药,后果不敢想像。于是张金华就在网上发出了求救信号。
张可母亲:确实找不着,我们绝望了。
张金华:抱一丝希望吧,我就想再试试。以前我们家装修出了问题,在论坛上一说,很多网友一起来声讨,厂家就赶快过来维修了。
网络的发展,似乎把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编织其中了。但是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利用网络的呢?
1987年,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首先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网络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居住在楼房里的居民一般和邻居没什么交往。而现在,依靠网络,一种新时期的邻里关系开始建立。
求救的帖子发出后,张金华在电脑前焦急地等待着。但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的张可一家,在得知北京的医院也没有药的那一刻,已经绝望地放弃了治疗,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没有第八因子这种药品,其他的治疗基本是徒劳。因为没有能力负担住院的费用,为了照顾孩子,张可的父亲放弃了外出打工。
张可在意外磕碰后,如果出血不严重,他们只能不去医院治疗。张可也很懂事,疼的时候就自己忍着不跟父母说。
张可母亲:你看他的手、脚全都变形了。他上学,都是我骑着单车送他。
长期的体内出血导致了张可膝盖变形,走路一瘸一拐的(图3)。
(3)生命垂危急需救命药
张可到了换乳牙的年龄。这原本是小孩子成长很正常的一件事,而对于张可来说,无异于在鬼门关上打转,因为换牙的时候一旦出血量大一点,就有可能止不住血。唯一的办法就是注射第八因子。
张可父亲:孩子的牙齿坏了,出血了,我们说把牙齿拔了。癌症医院的医生说,你得准备5万块钱。
张可这颗牙齿最终也没敢拔掉,这也为他后来的生活留下了隐患,这次的出血就是因为那颗不牢固的牙齿。
网络反馈的速度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求救信息被置顶后,点击量迅速攀升,仅仅20分钟,各种反馈就源源不断地传来(图4)。
(4)迅速、快捷是互联网的魅力之一
马兰:很多网友都通过搜房网的短消息跟我联系,并且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我也跟张女士一直保持着联系,把最新的信息更新在帖子里,让网友了解事情进展的程度。
每一个新的信息就是一份新的希望,按照网友提供的线索,张金华给很多单位打了电话,但一直没有找到急需的药品。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谁都明白,张可得救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到了下午一点半左右,按照张金华在网上的联系方式,有人给她发来了一条短信,提供了一条新线索,是那种药品的生产厂家在安徽的销售主管的手机号码。张金华赶忙拨通了这个电话。
据这位销售主管介绍,由于这种药品是稀缺的特效处方药,他们每个月只向部分药房发少量货。在得知张可的情况后,他们立刻查询了这种药品的存货情况。
张金华:他说医院是没有,但是,合肥有一个新稀特药房,稀缺的稀,特别的特,这个药房有这种药(图5)。
(5)准确定位
已经回到家的张可父亲马上又赶到合肥,按药厂销售主管提供的地址,终于找到了救命药品。
老张回到家后,背起儿子冲向了离家最近的乡卫生院。在药品输上的那一刻,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马兰:当我把这个消息更新到帖子上后,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可以跟我一样松一口气了,这个孩子终于有救了。
6个小时后,张可脱离了危险。求救信号在互联网发布的5小时内,点击过万,回复将近600条。互联网再次完成了一次爱心接力(图6)。
(6)互联网把人们的爱心汇聚在一起
据统计,截止2008年6月30日, 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2.53亿人,跃居世界第一位。尽管如此,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目前只有19.1%,仍然低于21.1%的全球平均水平。随着未来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络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将更加巨大。
两天前, 一位父亲背着他的儿子,数次转车,来到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小男孩的病情是牙龈的轻微出血,不张开嘴都看不出来。但诊断出病情后,周围的人们焦急万分,又无可奈何。
这个网上求救信号的发出者“幸福的鱼面颊”是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张金华女士,她所说的等待救命的孩子,就是她远在安徽的堂弟张可(图1)。
(1)互联网上发出求救的信号
张金华:我是给我们版主“深蓝”发的信息,我有MSN,我就问他。
版主:问我认不认识懂药品的人。我说我是做IT行业的,对这个行业不了解。我们小区出现这种事情,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网上发帖求助。因为社区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可能有一些比较好的渠道来解决这个难题。
想到通过网络寻求帮助的方法后,深蓝马上意识到,自己所在小区这么一个小范围的论坛,影响力有限,张可此时的病情已经极其危险,如果不能尽快找到药品,孩子的命就保不住了。他马上与负责网站北京小区论坛的管理员马兰取得了联系。
马兰:他说,小区有一位邻居,她的堂弟血流不止,生命很危险。看我能不能给予帮助。我就把他的帖子直接给固顶了,我编辑了一下,在北京论坛里群发了。
(2)立即得到广泛响应
20分钟后,所有登陆这个网站各个论坛的人,都在醒目的位置看到了这个求救信号(图2)。
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我们找朋友网上聊天,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30年前,别说网络,就连电脑这个概念,也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
曹军先生是一位盲人,他凭借软件把网络上的文字变成声音,便可以在网络上遨游。
读屏软件的问世,使曹军不再满足于对电脑的简单使用,在进入了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后,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做一家属于自己的网站。
对于一个健全人来说,自己制作网站也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曹军能够成功吗?面对家人朋友的质疑,曹军却很有信心。曹军在网上搜索各种电脑器材,自学网页设计和编程,只用了两个月,他就成立了自己的网站。
没过多久,曹军按摩中心的生意就开始火爆起来,很多人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与曹军联系,不仅吸引了客人,也让曹军交了很多朋友。而这一切正是网络的力量。
曹军希望通过电脑改变自己的生活,而此时的张可一家也在等待网络给他们带来奇迹。对张可来说,每一次身体部位的意外磕碰和出血,都是一次与死神的较量,这样的危急时刻一年甚至可能出现好几次。
11年前,张可来到了这个世界,欢声笑语荡漾在他生活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村子里。但是,大约在张可两岁半的时候,他的牙齿开始奇怪地出血。
父母赶忙带孩子去了医院,然而,从乡里医院再到县医院,都没有查出结果。张可的父亲却注意到了自己孩子的不同之处。
张可父亲:医院验血,在他的手指取血后,血就止不住地流。
在合肥的安徽省立医院,张可被诊断出患有血友病A型。
医生: A型就是常说的第八因子缺乏症,80%的血友病病人,是血友病A型患者。磕着碰着,正常人会启动各种凝血机制,把损伤修补上。凝血因子像一种凝固剂,能把破损处堵住。
但血友病患者体内缺乏凝血因子,一旦出血就止不住。因此,张可身体的每一小处出血,都可能危及生命。唯一的办法就是注射第八因子,使出血处结枷。
这次发病后,老张赶忙像以往一样,带着张可到县医院求医,县医院却没有这种叫“康斯平”的药。他立即带着儿子去了合肥。
张可父亲:到了合肥儿童医院,他们那里也没有这种药。
张可的父亲联系在北京工作的亲戚张金华。让她在北京的医院寻找这种药。然而,张金华打了一圈电话,得到的答复是:北京的医院也没有这种药。此时,距张可发病已经4天了,找不到救命的药,后果不敢想像。于是张金华就在网上发出了求救信号。
张可母亲:确实找不着,我们绝望了。
张金华:抱一丝希望吧,我就想再试试。以前我们家装修出了问题,在论坛上一说,很多网友一起来声讨,厂家就赶快过来维修了。
网络的发展,似乎把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编织其中了。但是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利用网络的呢?
1987年,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首先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网络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居住在楼房里的居民一般和邻居没什么交往。而现在,依靠网络,一种新时期的邻里关系开始建立。
求救的帖子发出后,张金华在电脑前焦急地等待着。但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的张可一家,在得知北京的医院也没有药的那一刻,已经绝望地放弃了治疗,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没有第八因子这种药品,其他的治疗基本是徒劳。因为没有能力负担住院的费用,为了照顾孩子,张可的父亲放弃了外出打工。
张可在意外磕碰后,如果出血不严重,他们只能不去医院治疗。张可也很懂事,疼的时候就自己忍着不跟父母说。
张可母亲:你看他的手、脚全都变形了。他上学,都是我骑着单车送他。
长期的体内出血导致了张可膝盖变形,走路一瘸一拐的(图3)。
(3)生命垂危急需救命药
张可到了换乳牙的年龄。这原本是小孩子成长很正常的一件事,而对于张可来说,无异于在鬼门关上打转,因为换牙的时候一旦出血量大一点,就有可能止不住血。唯一的办法就是注射第八因子。
张可父亲:孩子的牙齿坏了,出血了,我们说把牙齿拔了。癌症医院的医生说,你得准备5万块钱。
张可这颗牙齿最终也没敢拔掉,这也为他后来的生活留下了隐患,这次的出血就是因为那颗不牢固的牙齿。
网络反馈的速度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求救信息被置顶后,点击量迅速攀升,仅仅20分钟,各种反馈就源源不断地传来(图4)。
(4)迅速、快捷是互联网的魅力之一
马兰:很多网友都通过搜房网的短消息跟我联系,并且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我也跟张女士一直保持着联系,把最新的信息更新在帖子里,让网友了解事情进展的程度。
每一个新的信息就是一份新的希望,按照网友提供的线索,张金华给很多单位打了电话,但一直没有找到急需的药品。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谁都明白,张可得救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到了下午一点半左右,按照张金华在网上的联系方式,有人给她发来了一条短信,提供了一条新线索,是那种药品的生产厂家在安徽的销售主管的手机号码。张金华赶忙拨通了这个电话。
据这位销售主管介绍,由于这种药品是稀缺的特效处方药,他们每个月只向部分药房发少量货。在得知张可的情况后,他们立刻查询了这种药品的存货情况。
张金华:他说医院是没有,但是,合肥有一个新稀特药房,稀缺的稀,特别的特,这个药房有这种药(图5)。
(5)准确定位
已经回到家的张可父亲马上又赶到合肥,按药厂销售主管提供的地址,终于找到了救命药品。
老张回到家后,背起儿子冲向了离家最近的乡卫生院。在药品输上的那一刻,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马兰:当我把这个消息更新到帖子上后,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可以跟我一样松一口气了,这个孩子终于有救了。
6个小时后,张可脱离了危险。求救信号在互联网发布的5小时内,点击过万,回复将近600条。互联网再次完成了一次爱心接力(图6)。
(6)互联网把人们的爱心汇聚在一起
据统计,截止2008年6月30日, 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2.53亿人,跃居世界第一位。尽管如此,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目前只有19.1%,仍然低于21.1%的全球平均水平。随着未来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络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将更加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