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然而要达到这一点,作为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出优效的问题,并培养学生积极去探索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和张力。
【关键词】问题;优效;张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问题中心”的课程教学思想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它是由教师创设情景,引发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去思考、讨论、探究问题,最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因此,优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然而,目前在许多课堂上老师所设计的问题非常单调,且缺少层次性,问题与问题之间彼此孤立,缺少思考价值,非常低效,从而导致课堂成了老师和极个别几个学生的“舞台”,更多的学生则成了“观众”。试想,学生长此以往在这样的课堂里,不但会不愿意回答问题,更会让他们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使教师设计的问题更优效,并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课堂充满生机和张力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一、利用优效问题的循序性延伸张力课堂的长度
延伸课堂的长度,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延伸孩子发展的道路。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有无数个起点,也会有无数个终点,每一次学习必须建立在最接近学生起点的基础上,并尽可能把他们带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句话出自于 《学记》,意思是说:所提到问题一定要有梯度,要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孩子“跳一跳”摘到果子。所以,教师应借助优效问题的循序性,让孩子从“最近发展区”出发,经过紧张的努力和快乐的创造,在培养孩子各项语文能力的同时,使他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尽可能地走向离自己最远的终点,从而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让课堂充满张力。例如在教学《池上》这一首古诗时,这个“偷”字用得十分巧妙,但孩子可能一时之间品读不出妙在何处,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1)你们觉得这句诗里哪个字最有意思? (2)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背着大人“偷偷地”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心情怎样?(3)这里“偷采白莲”的“偷”和我们平时说“偷东西”的“偷”一样吗?(4)小娃娃也背着大人去荷塘偷采白莲,他心情怎样?(5)让我们跟着小娃一起去偷一偷、乐一乐吧!谁来读前两行诗句?随即配乐诵读。我利用这环环相扣的几个小问题,把孩子带进诗歌的意境中,从而更好地感悟“偷”字的妙用。
二、利用优效问题的发展性拓展张力课堂的宽度
拓展课堂的宽度,换句话说也就是拓宽语文学习背景的宽度。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学习背景也有相当的宽度,所涉及的领域会很广阔。教师应借助优效问题的发展性,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不同领域文化的交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拓展课堂空间的宽度,让课堂充满张力。例如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孩子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孩子的音乐情趣,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 ,维也纳是音乐的圣殿,有许多音乐家在那里度过了大部分的音乐生涯,其中你比较喜欢哪位音乐家呢?(2)谈谈你对他的了解?通过回答以上问题,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維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音乐家,以及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和生平等,从而培养孩子喜爱音乐的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三、利用优效问题的启发性提升张力课堂的高度
提升课堂的高度,换句话说也就是指课堂空间的一种价值高度。在一个真正有“高度”的课堂空间里,孩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教师应借助优效提问的启发性,让课堂不再局限,以最大限度的尊重,培养孩子与众不同的发现能力和深刻独到的见解能力,让语文学习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从而提升课堂空间的高度,让课堂充满张力。在教学《爱如茉莉》这一课时,我为了让孩子自主品读感悟真爱,设计了以下的问题:(1)同学们,真爱到底是什么呢?(2)是呀!真爱也许是一句感人的话语、也许是一个会意的眼神、也许是一个温柔的动作……而这些细节就像茉莉花那样,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字里行间。请你们静静地用心去阅读,认真找一找从文章的哪些字、词、句中能够感受到如茉莉般的爱?通过回答以上问题,让孩子进行充分的自读自悟,他们会抓住文章中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细细咀嚼,慢慢品悟,直到嚼出味道,悟出真爱……
现代教育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要达到这一点,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出优效的问题,并培养学生积极地去探索问题,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和张力。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问题;优效;张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问题中心”的课程教学思想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它是由教师创设情景,引发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去思考、讨论、探究问题,最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因此,优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然而,目前在许多课堂上老师所设计的问题非常单调,且缺少层次性,问题与问题之间彼此孤立,缺少思考价值,非常低效,从而导致课堂成了老师和极个别几个学生的“舞台”,更多的学生则成了“观众”。试想,学生长此以往在这样的课堂里,不但会不愿意回答问题,更会让他们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使教师设计的问题更优效,并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课堂充满生机和张力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一、利用优效问题的循序性延伸张力课堂的长度
延伸课堂的长度,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延伸孩子发展的道路。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有无数个起点,也会有无数个终点,每一次学习必须建立在最接近学生起点的基础上,并尽可能把他们带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句话出自于 《学记》,意思是说:所提到问题一定要有梯度,要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孩子“跳一跳”摘到果子。所以,教师应借助优效问题的循序性,让孩子从“最近发展区”出发,经过紧张的努力和快乐的创造,在培养孩子各项语文能力的同时,使他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尽可能地走向离自己最远的终点,从而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让课堂充满张力。例如在教学《池上》这一首古诗时,这个“偷”字用得十分巧妙,但孩子可能一时之间品读不出妙在何处,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1)你们觉得这句诗里哪个字最有意思? (2)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背着大人“偷偷地”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心情怎样?(3)这里“偷采白莲”的“偷”和我们平时说“偷东西”的“偷”一样吗?(4)小娃娃也背着大人去荷塘偷采白莲,他心情怎样?(5)让我们跟着小娃一起去偷一偷、乐一乐吧!谁来读前两行诗句?随即配乐诵读。我利用这环环相扣的几个小问题,把孩子带进诗歌的意境中,从而更好地感悟“偷”字的妙用。
二、利用优效问题的发展性拓展张力课堂的宽度
拓展课堂的宽度,换句话说也就是拓宽语文学习背景的宽度。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学习背景也有相当的宽度,所涉及的领域会很广阔。教师应借助优效问题的发展性,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不同领域文化的交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拓展课堂空间的宽度,让课堂充满张力。例如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孩子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孩子的音乐情趣,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 ,维也纳是音乐的圣殿,有许多音乐家在那里度过了大部分的音乐生涯,其中你比较喜欢哪位音乐家呢?(2)谈谈你对他的了解?通过回答以上问题,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維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音乐家,以及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和生平等,从而培养孩子喜爱音乐的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三、利用优效问题的启发性提升张力课堂的高度
提升课堂的高度,换句话说也就是指课堂空间的一种价值高度。在一个真正有“高度”的课堂空间里,孩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教师应借助优效提问的启发性,让课堂不再局限,以最大限度的尊重,培养孩子与众不同的发现能力和深刻独到的见解能力,让语文学习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从而提升课堂空间的高度,让课堂充满张力。在教学《爱如茉莉》这一课时,我为了让孩子自主品读感悟真爱,设计了以下的问题:(1)同学们,真爱到底是什么呢?(2)是呀!真爱也许是一句感人的话语、也许是一个会意的眼神、也许是一个温柔的动作……而这些细节就像茉莉花那样,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字里行间。请你们静静地用心去阅读,认真找一找从文章的哪些字、词、句中能够感受到如茉莉般的爱?通过回答以上问题,让孩子进行充分的自读自悟,他们会抓住文章中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细细咀嚼,慢慢品悟,直到嚼出味道,悟出真爱……
现代教育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要达到这一点,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出优效的问题,并培养学生积极地去探索问题,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和张力。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