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二语言教学研究对象的学习者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其中学生的出勤状况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加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严格的管理和积极的思想教育引导是克服客观环境因素影响的有效手段;教师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认知规律方面的作为是解决出勤问题的根本。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出勤率;影响因素
一、引言
对英语或者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的研究,近几十年发展很快,研究的对象也从客体逐渐过渡到主体。客体就是语言本身,教材,教法等,主体就是学习者。[1]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2]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是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最直接的途径,是充分实现其在教学中主体身份的重要环节。而所谓“参与”,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预期的教学目标,主动进行学习,实施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3]其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即主动到教室听课。
学生的出勤状况是他们参与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是考察学生学习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出勤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通过调查独立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学生的出勤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风、教风建设,推进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二、出勤状况及影响因素
本文选择南京大学金陵学院2009级3个班级和2010级1个班级为调查对象,学生专业计算机软件2班、财务管理2班、电子声学和艺术6班,涵盖文、理、工、艺术各科,总人数为112人;主要研究工具为出勤记录册、问卷调查、考试成绩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等。从2010—2011学年下学期所调查的四个班级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从五月份开始呈现一个明显的高出勤率。排除其主要原因是学院开展的学风、教风建设活动,[1]自然状态下的出勤率普遍表现为从开学之初的高到学期中间逐渐下降趋势。在学校重视,教师进一步严肃纪律的前提下迅速好转。第二,高考入学英语成绩高的高班同学的出勤率明显高于入学成绩低的低班学生。第三,一年级班的出勤率普遍高于二年级。最后,该样本中所有班级的平均出勤率为91%,详见表一。
(表中数据根据各月份随机点名的平均出勤率确定)
根据学生缺勤原因的调查(见表二),大约有30%的受访者有过逃课经历,这个比例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也有约30%人选择从未逃课或缺课,耐人寻味的是出勤记录中从未无故缺课的同学并不是考试成绩最好的[2]。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学生出勤状况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1.客观环境因素
调查显示,客观环境是影响学生缺课或逃课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有社会环境、学习环境以及考试需求等因素对他们学习的影响。一方面,当前社会充斥着各种诱惑,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尤其在农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读书是否真的有用。这些趋势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势必会造成冲击。同时,便捷的网络和学校周边的各项娱乐活动客观上为大学生逃学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学生到大学过上独立生活后,学习环境彻底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家长和教师的严格管理,生活上再无一切包办的优越条件,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无所适从,有时会感到失望、无助,长此以往,很容易使他们逐步游离出集体大环境。
另外,当前社会评价机制失调,比如,学生在求职时,用人单位片面看重的是四、六级证书,自然使得学生只注重考试结果,忽视平时的学习过程,而四六级考试同书本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造成许多同学忽视课堂教学,忽视课本内容。调查中典型的问题是学生对缺逃课后补课的选择上。许多同学因为缺课后没有自己补课、或者没有及时弄懂课本中的重难点,结果对于试卷中许多书本上的相关内容也回答不上来,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即为证明。
2.主观心理特点
主观心理是影响学生出勤状况的另一主要因素,包括因学生对英语课有偏见、缺乏参与兴趣导致的缺乏信心、功利性的学习动机和人类认知规律的作用等方面,具体表现为:
(1)缺乏信心
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会使他们在心理上对上课有抵触情绪,自然会选择离开。例如调查中大约有7%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基础不好,大学英语难度大,存在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干脆放弃去听课了。在考勤统计中反映出来的高班同学的出勤率高于低班即为例证。
(2)功利性学习动机
目前,大学生中对学英语普遍存在一种功利性的学习动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主要有两类动机:工具性动机和结合性动机。前者指学习者学习语言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给自己在社会中带来直接的实惠。例如,为了谋求一份好职业、为了阅读第二语言的文章、为了学术研究、为了通过考试等。而后者则希望自己能够融入第二语言群体中。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外语学习者具有工具性的动机,我国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应试教育,学生要通过一个个的外语考试,很多时候学习外语是出于功利目的的。[4]调查中典型地表现为部分受调查同学认为自己已经考过了四级,将来工作又用不到英语,学不学无所谓。
(3)认知规律
学生是否愿意去课堂听课还受到认知规律的作用。[3]从上述出勤率的第一个特点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新学期伊始满怀期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随着时间变化,学习热情也逐渐减退,这也比较符合人类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调查中部分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沉闷,教材内容无新意,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对上课缺乏兴趣。在表一出勤率统计分析中,新生的出勤率高于老生的特点也映证了这一规律的作用。
三、对策分析
针对客观环境影响的前两类因素,学校除了要加强管理,更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于考试需求,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英语应用技能的训练,同时让学生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长期以来,南大金陵学院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坚持让课本内容在期中和期末试题中占40%,教考结合而非分离,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影响学生出勤的主观心理因素是一线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信心是动力的源泉,对于缺乏英语学习信心的同学,英语教师除了需要督促、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外,还要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尽量帮助这类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策略,摆脱畏难心理,重拾信心。
2.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第二语言学习很少出于单纯的工具性动机或结合性动机,大多数情况下是两种动机同时存在。同时,动机又是一个动态的、可变的因素,学习者可以在某一时间表现出更多的工具性动机,某一时间又表现出更多的结合性动机。因此,语言教学中要考虑学生学习该语言的动机,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选择都应该从学生学习该语言的动机出发;在独立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工具性动机和结合性动机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学习。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对个性独立的80后、90后青年学生而言,猎取新鲜事物、了解世界、探索新知识是这个群体特有的共性。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说,作为基础教学的大学英语课堂必须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需求。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中的信息量,补充教材以外的相关资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精彩的课堂教学成为吸引学生参与的唯一理由。另一方面,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水平、提高文化素养和学历层次,提高教学水平。第三个方面是对实行两年基础大学英语教学的学校来说,英语教师应该从新同学入校的第一节课开始,引导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担任一年级和二年级教学任务的老师之间应主动沟通协调,避免出现类似的恶性循环。
目前我院很抓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教学活动包括:快速阅读训练、视听说训练、影视欣赏、歌曲填词、World News、单元网络测试以及文章精读等,从实施效果来看,可畏是吊足了学生胃口。
最后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从本学期总平均出勤率来看,我院大学英语课程的出勤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这与学院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任课教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但主要应归功于广大同学努力学习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四、结束语
毋庸赘言,本文的调查对象只是本校的一部分学生,反映的情况和得出的结论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及教师严格的管理是解决出勤问题的题中应有之意,正如上述特征一所示,学院开展学风建设活动以来,学生的出勤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学习内容选择、课堂设计、教学活动管理等方面无疑起到主导作用。[6]英语老师既要协调、管理正常的教学秩序与纪律,并对学生的到课情况负有直接的干预责任;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广大教师要从学生主观心理入手,改善客观的教学环境,以扎实的语言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学识积淀和专业的讲解能力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注释:
①2011年5月至学期末,金陵学院开展学风、教风建设活动,旨在严格教学纪律,加强教学秩序建设.
②以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参照.
③认知规律指的是人们认识事物从陌生到熟悉到厌烦的过程,而非指场依赖或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汪四楼.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7).
[4]严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1).
[5]陈品.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6]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01).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2025)。
作者简介:马晓云(1975-),男,安徽天长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出勤率;影响因素
一、引言
对英语或者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的研究,近几十年发展很快,研究的对象也从客体逐渐过渡到主体。客体就是语言本身,教材,教法等,主体就是学习者。[1]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2]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是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最直接的途径,是充分实现其在教学中主体身份的重要环节。而所谓“参与”,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预期的教学目标,主动进行学习,实施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3]其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即主动到教室听课。
学生的出勤状况是他们参与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是考察学生学习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出勤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通过调查独立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学生的出勤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风、教风建设,推进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二、出勤状况及影响因素
本文选择南京大学金陵学院2009级3个班级和2010级1个班级为调查对象,学生专业计算机软件2班、财务管理2班、电子声学和艺术6班,涵盖文、理、工、艺术各科,总人数为112人;主要研究工具为出勤记录册、问卷调查、考试成绩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等。从2010—2011学年下学期所调查的四个班级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从五月份开始呈现一个明显的高出勤率。排除其主要原因是学院开展的学风、教风建设活动,[1]自然状态下的出勤率普遍表现为从开学之初的高到学期中间逐渐下降趋势。在学校重视,教师进一步严肃纪律的前提下迅速好转。第二,高考入学英语成绩高的高班同学的出勤率明显高于入学成绩低的低班学生。第三,一年级班的出勤率普遍高于二年级。最后,该样本中所有班级的平均出勤率为91%,详见表一。
(表中数据根据各月份随机点名的平均出勤率确定)
根据学生缺勤原因的调查(见表二),大约有30%的受访者有过逃课经历,这个比例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也有约30%人选择从未逃课或缺课,耐人寻味的是出勤记录中从未无故缺课的同学并不是考试成绩最好的[2]。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学生出勤状况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1.客观环境因素
调查显示,客观环境是影响学生缺课或逃课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有社会环境、学习环境以及考试需求等因素对他们学习的影响。一方面,当前社会充斥着各种诱惑,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尤其在农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读书是否真的有用。这些趋势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势必会造成冲击。同时,便捷的网络和学校周边的各项娱乐活动客观上为大学生逃学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学生到大学过上独立生活后,学习环境彻底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家长和教师的严格管理,生活上再无一切包办的优越条件,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无所适从,有时会感到失望、无助,长此以往,很容易使他们逐步游离出集体大环境。
另外,当前社会评价机制失调,比如,学生在求职时,用人单位片面看重的是四、六级证书,自然使得学生只注重考试结果,忽视平时的学习过程,而四六级考试同书本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造成许多同学忽视课堂教学,忽视课本内容。调查中典型的问题是学生对缺逃课后补课的选择上。许多同学因为缺课后没有自己补课、或者没有及时弄懂课本中的重难点,结果对于试卷中许多书本上的相关内容也回答不上来,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即为证明。
2.主观心理特点
主观心理是影响学生出勤状况的另一主要因素,包括因学生对英语课有偏见、缺乏参与兴趣导致的缺乏信心、功利性的学习动机和人类认知规律的作用等方面,具体表现为:
(1)缺乏信心
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会使他们在心理上对上课有抵触情绪,自然会选择离开。例如调查中大约有7%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基础不好,大学英语难度大,存在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干脆放弃去听课了。在考勤统计中反映出来的高班同学的出勤率高于低班即为例证。
(2)功利性学习动机
目前,大学生中对学英语普遍存在一种功利性的学习动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主要有两类动机:工具性动机和结合性动机。前者指学习者学习语言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给自己在社会中带来直接的实惠。例如,为了谋求一份好职业、为了阅读第二语言的文章、为了学术研究、为了通过考试等。而后者则希望自己能够融入第二语言群体中。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外语学习者具有工具性的动机,我国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应试教育,学生要通过一个个的外语考试,很多时候学习外语是出于功利目的的。[4]调查中典型地表现为部分受调查同学认为自己已经考过了四级,将来工作又用不到英语,学不学无所谓。
(3)认知规律
学生是否愿意去课堂听课还受到认知规律的作用。[3]从上述出勤率的第一个特点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新学期伊始满怀期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随着时间变化,学习热情也逐渐减退,这也比较符合人类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调查中部分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沉闷,教材内容无新意,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对上课缺乏兴趣。在表一出勤率统计分析中,新生的出勤率高于老生的特点也映证了这一规律的作用。
三、对策分析
针对客观环境影响的前两类因素,学校除了要加强管理,更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于考试需求,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英语应用技能的训练,同时让学生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长期以来,南大金陵学院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坚持让课本内容在期中和期末试题中占40%,教考结合而非分离,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影响学生出勤的主观心理因素是一线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信心是动力的源泉,对于缺乏英语学习信心的同学,英语教师除了需要督促、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外,还要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尽量帮助这类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策略,摆脱畏难心理,重拾信心。
2.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第二语言学习很少出于单纯的工具性动机或结合性动机,大多数情况下是两种动机同时存在。同时,动机又是一个动态的、可变的因素,学习者可以在某一时间表现出更多的工具性动机,某一时间又表现出更多的结合性动机。因此,语言教学中要考虑学生学习该语言的动机,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选择都应该从学生学习该语言的动机出发;在独立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工具性动机和结合性动机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学习。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对个性独立的80后、90后青年学生而言,猎取新鲜事物、了解世界、探索新知识是这个群体特有的共性。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说,作为基础教学的大学英语课堂必须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需求。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中的信息量,补充教材以外的相关资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精彩的课堂教学成为吸引学生参与的唯一理由。另一方面,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水平、提高文化素养和学历层次,提高教学水平。第三个方面是对实行两年基础大学英语教学的学校来说,英语教师应该从新同学入校的第一节课开始,引导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担任一年级和二年级教学任务的老师之间应主动沟通协调,避免出现类似的恶性循环。
目前我院很抓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教学活动包括:快速阅读训练、视听说训练、影视欣赏、歌曲填词、World News、单元网络测试以及文章精读等,从实施效果来看,可畏是吊足了学生胃口。
最后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从本学期总平均出勤率来看,我院大学英语课程的出勤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这与学院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任课教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但主要应归功于广大同学努力学习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四、结束语
毋庸赘言,本文的调查对象只是本校的一部分学生,反映的情况和得出的结论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及教师严格的管理是解决出勤问题的题中应有之意,正如上述特征一所示,学院开展学风建设活动以来,学生的出勤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学习内容选择、课堂设计、教学活动管理等方面无疑起到主导作用。[6]英语老师既要协调、管理正常的教学秩序与纪律,并对学生的到课情况负有直接的干预责任;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广大教师要从学生主观心理入手,改善客观的教学环境,以扎实的语言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学识积淀和专业的讲解能力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注释:
①2011年5月至学期末,金陵学院开展学风、教风建设活动,旨在严格教学纪律,加强教学秩序建设.
②以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参照.
③认知规律指的是人们认识事物从陌生到熟悉到厌烦的过程,而非指场依赖或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汪四楼.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7).
[4]严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1).
[5]陈品.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6]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01).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2025)。
作者简介:马晓云(1975-),男,安徽天长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